心安禪寺

心安禪寺

心安禪寺,位於佛教名山九華山東麓的心安禪寺,是安徽省52座重點保護寺廟之一。它南鄰黃山太平湖,東望銅陵長江大橋,北接318國道,距青陽縣城不足20公里路程。所處海拔800—1000米,高山環抱,俊峰筍立,竹林如海,古楓參天,環境靜謐,氣候宜人。不因其周圍三、四平方公里範圍內還有可供觀賞的景觀景點10餘處,且景點形成的傳說大都與“仙”有關,有“仙山瓊閣”的美稱。

基本信息

簡介

心安寺心安寺

安徽省重點寺院。位於九子岩景區。心安寺初名文殊茅蓬,又名“心安禪寺”,俗稱“六畝田”。位於九華山後山文殊峰東側(青陽縣朱備鎮將軍村與東橋村交界處)。明初始建文殊茅蓬。清光緒二十八年翠峰寺僧直妙到此,見茅蓬已倒毀,遂“以八元銀幣購地六畝”,重建庵堂,故有“六畝田”之俗稱。後擴充殿宇,易名“心安禪寺”。繼之住持僧傳本。一九三三住持僧海明。一九三六年住持僧性光,時已具十方叢林規模。一九四三年住持僧海德。繼之住持僧海量。一九六六至一九八五年住持僧大行。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八年住持僧道林。一九八八至一九九六年住持僧演法。一九九六年至今住持僧演慧。現存寺院為一九三三年修建,三合院民居組合式建築,正中為大雄寶殿,坐西朝東,二層樓宇,硬山頂。長二十點五米、寬十點八米、高七點五米,建築面積四百四十二點八平方米。一層為大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和十八羅漢、諸菩薩塑像。二層為“三聖殿”。大殿前南北對稱的是雲水堂和禪堂,系二層樓宇。全寺建築總面積一千一百九十一平方米。

布局

心安禪寺心安禪寺

心安寺建築選址精當,布局相當巧妙,堪稱別具匠心。它依山傍水,坐西朝東,主體外表似一樓一底,內里卻一層到頂,高屋建瓴。除山門兩側是純院牆處,其餘院牆全是假借殿房之牆,做到了物盡其用。殿宇外牆是淡黃色,瓦是紫褐色,飛檐翹角,畫棟雕梁,給人以雄偉古樸之感。大雄寶殿突兀於建築群的後半部,寮房在配殿兩側排列;心安禪寺四個方宋體塗紅漆大字鑲嵌于山門上方,格外醒目;數株高大古楓和成片竹林把寺廟圍得嚴嚴實實,更顯得幽深難測;站在高處俯視,整座寺廟既象皖南風格山莊,又似精緻漂亮而古樸典雅的別墅。

景色

心安禪寺周鄰被百丈潭瀑布、天柱仙蹤、古嘉魚池、古釣魚台、天柱館等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蹟簇擁點綴,重巒疊嶂,五彩繽紛。林中鳥讀今古文章,峰頂雲繞絕妙丹青,是談禪、悟道、修性、旅遊的好去處。

歷史

該寺創建至今雖說剛滿百年,但歷經8任主持僧的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到如今已形成以大雄寶殿為主,觀音、伽藍、地藏殿為配,附設客房、雲水堂、齋堂、禪房等40餘間,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規模的大寺,頗為世人矚目。據說,該寺建成初期曾有過“常住僧人五十,雲遊掛單三百”的輝煌。但好景不長,由於軍閥禍皖,兵燹四起,民不聊生,從民國中期開始,便門前冷落。香火廖廖。至解放前夕,已是破敗不堪,奄奄一息。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貫徹宗教政策,加強維護管理,方起死回生,漸有轉機。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該寺抓住機遇,仰仗開放,廣結善緣,籌措資金,將各大殿修葺一新,重新雕塑貼金了十八羅漢像;建成了能容納50位僧人誦經早課的殿堂;寺內破天荒地用上了電;收錄機進入了僧房齋堂;常住僧人日趨增加,改變了昔日冷冷清清的局面;僧人們堅持農禪並重,按月領取津貼,生活有了保障;九十年代以來先後有兩位僧人被選為縣政協委員,參議國家大事……。曾卓錫心安寺多年的百聖大和尚,1981年當選為世界僧伽會長(1989年在台北臨濟護國寺圓寂)後,心安寺更是名聞遐邇,享譽海外。

歷史文化

開山祖師智妙

釋智妙(1863-1924)俗家姓宋,名真元,湖北漢陽人。年青時即對佛教有興趣,常去寺院聽僧人頌經、做法事。28歲時隨縣保全寺剃度出家,三年後受具足大戒,上五台山禮佛,後有前往鎮江金山寺、揚州高昊寺參學十餘年,並在赤山寺精研佛法、廣拜名師大德,被法忍禪師賞識。1898年月霞法師在九華山翠峰創辦“華嚴大學”當時虛雲、心堅、普照一大批高僧大德雲聚於此。智妙聞訊,日夜兼程感到翠峰寺,學習精研華嚴真味。後來因故華嚴大學停辦,智妙即在九華山各寺廟參禪禮佛。當他行至文殊峰下時,陽光將山林照的通透生輝,群鳥歡唱,祥雲在峰頂飄蕩。這是一幅充滿生機而又使人坦然而寧靜的大自然畫卷。智妙禪師心有所悟地吟出:“願力擊開彌勒閣,性根直上妙高峰。”智妙禪師沒有憂慮地將僅有的八塊銀元購置了六畝山地,以出家人堅定地信念前拓荒建寺,這便使今日的六畝田心安禪寺。梵谷僧大德者,講經說法,開設道場,為的時眾生離苦得樂,為眾生謀。
智妙禪師志存高遠,要安眾人之心,便開設了“四眾”道場,以方便不同人群,不同學識層次的僧侶、信眾。寬容的環境,使人心靜的道場,吸引了眾多信眾來這裡修道、求法。
民國八年6月7日(1918年)安徽佛教界著名人士高鶴年拜訪心安寺智妙禪師,受到熱情接待,並贈其“願力擊開彌勒閣,性根直上妙高峰”的勉勵墨寶《九華山志·九華山游訪記》這一記實破解了智妙禪師不識字的誤傳,並證實了智妙禪師是一位深藏不漏的睿智者。雙溪寺定西茅棚84歲的永興師太說:“智妙時六畝田當家的,是一個很和善的人,個頭不高,胖胖的又點黑,學問好。”這是一位唯一描述智妙禪師形體和形態的尼師。
110年過去,祖師的願望善德代代傳承綿延悠長。

觀願尼師

民國年間,安徽青陽縣九華後山心安寺觀願尼師,師近代民主革命先烈楊衢雲之女,出生於日本,幼年在香港讀書,24歲出家。是第一個參弘一大師和編制《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一書的比丘尼。
觀願尼師(1899—1986),字佛行,俗姓楊,名秀霞。福建海澄(今龍海)人。近代民主革命先烈楊衢雲之季女。楊衢雲一生奔走革命,光緒二十一年(1895),與孫中山同赴檀香山組織興中會。次年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楊衢雲參加並被推選為會長。同年十月準備在廣州起義。事敗,遭清政府通緝,乃攜眷逃亡至南洋、印度及南非各地,遍設興中會分會。觀願在其父逃亡期間,於一八九九年出生於日本橫濱,後隨父母回香港。一九零一年,其父在香港被清政府暗殺。從此,家境蕭條,生活貧困,十歲時,初入香港庇理羅士女書院就學,終因經濟困難而輟學。後改入實踐職業女校修業。校長念其系革命烈士之遺女,免收其學雜等費。她讀書之志堅決,並沒有因家境貧困而自餒。相反她更加努力發奮,勤奮好學,識解卓絕,成績都在一般同學之上。十九歲時,與她相依為命的母親潘氏不幸逝世,其兄佐治亦相繼棄世。從此她孤獨一人,失落而如同一隻離群的孤雁,在人生迷茫的道路上,不知應該走向何方?
她每每想起生父以身殉國,母親又過早離她而去,暗自悲傷流淚,曾默默地立下宏願,要以古代花木蘭為榜樣,女扮男裝,投筆戎,報仇雪恨。但當年指使特務暗殺其父的主謀慈禧早已於民國成立前一年逝世,繼位的是比觀願小八歲的小皇帝溥儀,他雖是仇人的後代,但他是無辜,並非是她仇殺的對象,況且國民政府早已成立,推翻了清政府。因此,“復仇”對她來說,已無實際意義。她不得不按捺住自己心中的怨恨,放棄了“報仇親恩”的打算。但她心灰意冷,看淡人生,人海茫茫,何處是她的人生歸宿呢?她迷茫、傍徨……。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她接觸到了佛經,經過反覆地閱讀,經中許多精粹的言理教義,使她得到精神歸宿與安慰,從而萌發了學佛的念頭。於是尋找更多的佛經,不斷細心閱讀,每日還以香花供佛像,頂禮膜拜。終日茹素,斷絕葷腥。並至誠發願,默祈自己早遏明師,以成就出家因緣。於是她歷訪名宿,請求法要,解悟日深。她回絕一些向她求婚者,並作《辭婚詩》表示終生不嫁,決心出家的意願。詩云:
提起神鋒劍太阿,情根斬斷出虞羅
親恩未報肝腸斷,青磬紅魚禮佛陀。
民國十一年(1922),她來到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後山心安禪寺,拜智妙禪師為師,剃染出家。九華後山是佛教名山九華山主要景區,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奇峰峭拔,怪石磋峨,松林竹海,蒼翠欲滴,氣候宜人。據有關資料記載:為人稱譽的“九華十景”其中就有五景(桃岩瀑布、舒潭印月、天柱仙蹤、九子泉聲、蓮花雲海)座落於後山。清代詩人袁枚的“九華如屏風,好處都在外”詩句中的“好處”就是指的九華後山。這裡由於寺院比較分散,不及前同集中,相對來講,後山香客較前同要少。人稱前山“繁華如鬧市”,後山“幽靜似天堂”。但當人們來到後山以後,都為這裡的山光、雲影、飛瀑、流泉、竹海、松濤的美好風光讚不絕口,流連忘返。心安禪寺系光緒二十八年(1902),由翠峰寺僧人妙智以八塊銀元買下六畝山田建成寺院,定名“心安寺”(俗稱“六畝田”)。以後寺院經過不斷擴充殿宇,具有十方叢林的規模,在江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妙智禪師為人熱情,思想開明,常以慈悲心腸救濟眾生。他倡導眾生平等,尊重婦女,尊重知識,愛護人才。他的辦寺宗旨是“修學並舉,男女兼收”。做到“學修一體化,叢林制度化”。把寺院辦成學佛、修行的學校。男女集體上課、上堂、出坡,僧尼各自居住、活動在男女集體宿舍(寮房),過著集體化、制度化、團結一致、和睦相處的“六和敬”生活。這是理想的學修之處,國內以及香港地區的學子都來此修行學法。觀願尼師也在此以寺為家,安心修行。
弘揚佛法身體力行
民國十二年(1923)年,觀願至寶華寺(今江蘇省句容縣寶華山)受具足戒。智妙法師對觀願這一弱女子和她家庭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師徒情誼也極融洽。觀願出家以後,為了參訪名宿大德,效古人行腳囊缽、湮水之湄的精神,她來到浙江參訪弘一大師,得到大師的器重與親切教誨。當時,弘一大師編著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完稿,觀願認真學習,細心鑽研,有很大啟發。她覺得比丘尼也應該有一部《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一書,由此也引發她要編著這樣的書。後來,她一面參學,一面弘法,她來到她幼年成長的香港,擔任香港佛學會通俗演講兼義學教授,於蓮花池寺講解《彌陀經》。此時也正是她著書立說的大好時機。於此,她編著並完成《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一書,對香港比丘尼持守戒律有很大的指導作用,為佛法在香港的弘揚做出了不朽的業績,深受香港廣大佛教信徒的熱愛與歡迎。
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觀願返回九華後山心安祖剎任監院職。在學業上孜孜以求,修學不輟,生活上清貧樂道,淡泊自如。拜誦之餘,漫步溪谷,盡情領略這風景秀麗的大自然風光。幽岩花放,古樹禽啼,不時觸發她吟思之情。天然成韻,寫有一定數量的詩歌、散文。數年之內,青陽士女歸信者甚多,人們不僅敬佩她以學識見長,其歷行苦修也是一般尼眾所不可企及,得到教內公認與好評。民國二十五年(1636),夾山寺高僧震華法師正著手編撰續《比丘尼傳》,他對於比丘尼做出的業績十分關注。他說:“夫法性平等,本無男女差別,閱見幾千載,高尼豈乏人、言行能規物,簡刪獨遺珍”。次年,他得知九華後山心安寺觀願尼師的事跡,親往採訪,終於將觀願尼師收入其內。此書歷時三年完成,民國三十年(1941)刻印出版。從而使觀願尼師的事跡得以保存,真乃莫大幸也。觀願尼師終老於九華後山心安寺,其詩作也因戰亂及十年“文革”未曾刊印,大都已散失無存。
觀願尼師晚年益加勤奮精進,終日念佛、抄經,幾乎很少出門。2003年10月,雙溪寺定西茅棚84歲的永興師太說:“觀願比她高半個頭(約1.6米),人比較清瘦,住在福海寺三間小屋內,每次去她屋內,不是念經就是抄經,都說她很有學問。1959年,她身體不好,要求返回六畝田,是幾個人用竹床抬到六畝田,後來在六畝田往生的,就葬在六畝田。那個年代日子很苦,她又沒徒弟,當時沒有按碑。出家人不圖名利,能有六畝田的黃土蓋身就是大緣分。”

法師

現任住持演慧師,俗名金鎮明,江西景德鎮人。十八歲在浮梁縣陽府古寺出家,一九九四年十月在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受具足戒。一九九八年在“六畝田”心安寺當家至今。其間,不僅接通了到寺內的高壓電、自來水和電話,還修通了天柱橋至“六畝田”四公里的盤山公路。特別是盤山公路的修通,不僅方便了善男信女的朝拜,同時對九華後山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拉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典故

1898年月霞在翠峰創辦“華嚴道場”,又稱華嚴大學,位於後山翠峰。“講華嚴,造成大位”,學制三年,當時就讀的學僧眾多,且不論僧眾,均可聽課,但規定不得留宿女眾(尼姑與女居士)。一日狂風驟雨,一尼姑聽課後難以返回,就讀的一位小沙彌因同情而擅自將其留在柴棚內過了一夜,小沙彌因此違反了寺規而被逐出道場。因為自己的經歷,此後小沙彌一心想自己建造一座寺廟開創“四眾共修”的新規——即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以及男女居士可同寺修行。此小沙彌就是心安禪寺的首任住持直妙。其“四眾共修”的寺規一直延續至今。

旅遊路線

安徽池州-九華山  

池州市(貴池、東至、石台、青陽)各地區有直達九華山的旅遊班車

安徽合肥-九華山火車:直達:合肥至池州,池州轉汽車至九華山。

汽車:合肥南門換乘中心(新南站)從6:40到16:30每小時有一班直達九華山遊客服務中心的班車,返程亦每小時一班,全程2.5-3小時,合肥至九華山票價81元,返程75元。

自駕車:(行程2個半小時)

合銅高速-銅陵長江大橋-銅湯高速-青陽-九華山。

合肥到九華山有235公里,合肥至青陽全程高速,青陽至九華山19公里。

安徽蕪湖-九華山火車:

蕪湖-池州。池州轉往九華山。

汽車:  

蕪湖汽車客運站直達九華山班車時間:7:208:5012:4016:00;蕪湖汽車客運南站直達九華山班車時間:7:509:2013:1016:30;蕪湖-池州班車6:3010:0012:0013:5015:10。

自駕車:蕪湖-銅陵-青陽-九華山(沿江高速轉合銅黃高速)也可蕪湖-南陵-青陽-九華山

安徽黃山-九華山汽車:

黃山-九華山每天1班,發車時間13:30,行程為2個半小時。

黃山-合肥經過青陽,可以在青陽下,再到九華山

九華山-黃山每天2班,行程為3小時。早上7:00,下午14:00齣發

自駕車:2小時

黃山市自駕路線:合銅黃高速-青陽-九華山。

西遞宏村

自駕車:西遞-宏村-黟縣-屯溪出口下合銅黃高速-青陽-九華山

西遞-宏村-桃源-七都-陵陽-青陽-九華山。

安徽銅陵-九華山汽車:銅陵旅遊車站每15分鐘一班車,抵達九華山。

火車:銅陵-池州-九華山

自駕車:銅陵-青陽-九華山(全程高速)

安徽安慶-九華山汽車:安慶-池州-九華山(每天有四趟班車,時間分別是7:00/12:30/13:30/14:30。安慶到九華山需要一個半小時,在安慶長途汽車站上車。)

自駕車:安慶-貴池-九華山,行程1個半小時。

安徽巢湖-九華山汽車:巢湖-九華山班車時間06:40、12:10九華山-巢湖班車時間07:00、13:00自駕車:巢湖-蕪湖-銅陵-青陽-九華山。(全程高速)

安徽滁州-九華山火車:直達滁州-蕪湖,由蕪湖轉往九華山。或者滁州-南京-池州。

汽車:滁州無直達巴士,需由南京轉車。或者滁州至蕪湖,班車時間:6:40/8:00/12:50/14:00/15:50

自駕車:滁州-南京-蕪湖-銅陵-青陽-九華山。(滁州-南京-沿江高速-銅陵-合銅黃高速-青陽-九華山)

安徽淮北-九華山

汽車:淮北-合肥8:00、10:00、11:00、12:00、12:50、13:40、14:20、14:50、17:00,合肥南站至九華山

火車:淮北-合肥,合肥轉九華山。(淮北有到蕪湖的火車,從時間裡程上算由合肥轉車最快,淮南、蚌埠同理)自駕車:合徐高速淮北至合肥段,轉合銅高速,青陽,抵達九華山。

安徽淮南-九華山火車:淮南-池州,池州轉九華山。

汽車:淮南合肥專線每25分鐘一班,轉合肥南站合肥至九華山班車。淮南到池州有班車直達,您可以由池州轉車抵達九華山。

自駕車:合徐高速淮南至合肥段,轉合銅高速,青陽,抵達九華山。

安徽蚌埠-九華山火車:蚌埠-合肥,合肥轉九華山。

汽車:蚌埠合肥專線每25分鐘一班,轉合肥南站合肥至九華山班車。

自駕車:合蚌高速,轉合銅高速,青陽,抵達九華山。

安徽宿州-九華山火車:宿州-合肥,合肥轉九華山。

汽車:合肥6:106:507:308:1010:50 11:4013:3014:0014:2015:0015:3016:3015:0015:3016:30,合肥南站,轉往九華山。安徽阜陽-九華山火車:阜陽-池州,由池州乘汽車至九華山。

汽車:05:20有到安慶的班車,由安慶轉往九華山;合肥專線每20分鐘一班,由合肥轉往九華山。

自駕車:阜陽-淮南-合肥-合銅高速-青陽-九華山

安徽六安-九華山汽車:05:4506:4512:30到安慶班車,由安慶轉往九華山。或合肥專線,由合肥轉往九華山。 自駕車:六安-合肥-合銅高速-青陽-九華山

安徽宣城-九華山汽車:宣城到九華山每天有兩班,時間分別是上午8:20和11:50

自駕車:宣銅高速-合銅黃高速-九華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