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是2005年11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獨立設定的專科(高職)層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德州市唯一的國辦高職院校。學院由德州市技術學院、德州廣播電視大學、德州財貿經濟學校、德州科技貿易學校、德州經濟學校五校整合組建而成。實行一個學院兩塊牌子,即“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和“德州市技術學院”,是融高等職業學歷教育和高級技工教育為一體的,培養高學歷、高技能“雙高”人才的新型高職院校。
學校簡介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位於風景秀麗、交通便利的德州市新城區新河河畔,占地面積1192畝,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總投資4.4億元。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圖書信息樓、實習實訓樓、學術交流中心、實習工廠、體育場、學生公寓、餐廳等設施。學院設有6個教學系、部。開設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電化學、會計電算化等高職專業17個,電大專業8個,技師專業3個,高級技工專業7個,中職(中級技工)專業25個。在校生12000人。學生修完規定課程並考試合格,可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成為國家急需的高學歷、高技能的“雙高”人才。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851人,其中專任教師421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25人,大學本科學歷的318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54人,中級職稱的171人,“雙師型”教師占43.3%。還聘請省內外大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4人擔任客座教授。
教學水平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以“團結、勤奮、務實、創新”為校訓,培育了獨具學院特色的“三種精神”。即緊跟時代、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知難而進、愈挫愈勇、一往無前的拼搏精神;團結一致、密切合作、友愛互助的團隊精神。2007年6月5日,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被山東省委高校工委授予“文明校園”稱號,成為山東省57所高職院校中第八個獲此殊榮的學校;2007年6月18日,學院通過山東省教育廳高校標準化公寓評估,在山東省57所高職院校中第四個獲此榮譽;2007年6月21日,又以96分的成績,一次性通過山東省教育廳高校標準化食堂評估,是山東省57所高職院校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學校。學院投資2000多萬元完成普通機械加工、數控機械加工、綜合機械加工、電工電子與自動化、計算機網路等5個實訓中心建設,建成了德州市最大的電子閱覽室。機械加工、數控技術、電氣電子、化學輕工等專業的實習設備超過教育部規定的國家級實習基地標準。實習實訓課開出率達到100%。在中國職協2006年10月組織的第五屆技術開發優秀成果 評選中,學院電氣電子工程系三項技術成果獲優秀獎,三位教師在山東省技工院校優質課大賽中獲總分第一名。
學院把校企合作作為學院發展的生命線,不斷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成立了“校企合作諮詢理事會”,重點加強與年收入10億元以上,特別是全國500強企業的聯繫。先後與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十幾個省市的大型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目前“校企合作諮詢理事會”成員單位已達143家。校企合作深入到教學系、部,設立五個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企業領導或專業技術人員為理事會名譽理事長和各專業委員會主任或副主任,突出學校與企業在人力資源調查預測、專業課程設定調整、技能人才開發與培訓、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新產品的開發等多方面開展合作。真正做到了“訂單培養”、“量身定做”,實現了人才培養“對口”與“接口”的零距離。校企合作使畢業生就業渠道更加暢通,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
歷史沿革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是2005年11月1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魯政字〔2005〕238號文批准成立的專科層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也是德州市唯一的國辦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實行省市兩級管理,以德州市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德州職業技術學院以德州市技術學院為基礎,與德州廣播電視大學、德州財貿經濟學校、德州科技貿易學校、德州經濟學校整合組建而成,是融高等職業學歷教育和高級技工教育為一體,培養經濟社會急需的高學歷、高技能的“雙高”人才的新型高職院校。整合組建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的五所學校,都是德州市職業教育的強校、名校,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德州市技術學院
前身是德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德州技工學校,始建於1958年,是山東省首批建立的九所市地技工學校之一,也是德州市最早的職業技術學校。占地近百畝,固定資產4000多萬元。開設大專、高級技工和中級技工三個層次20多個專業,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高、中級專業技術人才。黨的十四大以來,該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把提高教學質量和密切校企聯繫作為學校發展的兩條“生命線”,在全國同類學校中率先聯合企業建立了改革發展諮詢理事會,建立了牢固的校企聯繫,闖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改革發展之路,學校得到了長足發展。1998年初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重點技工學校;1999年底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命名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2001年5月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晉升為高級技工學校,升格為副地級事業單位;2004年7月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德州市技術學院。多年來,該校培養的畢業生以理論知識紮實、操作技能熟練而著稱,深受企業的歡迎和好評,很多人成為德州市各行各業的領導和骨幹,曾被譽為德州市機械製造業的“黃埔軍校”。畢業生當年就業率連續十年保持在98%以上,招生人數年年保持在全省同類學校領先,多次被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全省技工學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先後為社會輸送了數以萬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德州廣播電視大學
成立於1978年,依託中央電大、省電大,以舉辦普通、成人高等專科學歷教育為主,兼辦成人本、專科學歷網路教育、開放教育、函授教育以及各類崗位證書培訓考核和繼續教育,自1986年開始招生以來,各科類專業已累計招生近10萬多人。
德州財貿經濟學校
始建於1977年,前身為德州供銷學校,曾隸屬省供銷社,開設財經、理工類專業15個,是一所集普通中專、職業 中專、成人中專、普通高中、本專科函授及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學校。1999年晉升為部重點中專學校,2002年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德州科技貿易學校
始建於1977年,前身為山東省德州糧食學校,隸屬於山東省糧食局。設有“三.二”連讀大專專業5個、中專專業16個。該校是“十五”規劃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示範點、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核點、山東省計算機套用能力等級培訓考核點、德州市中國小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基地。1999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部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0年被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為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人才近萬名。
德州經濟學校
始建於1988年,設定“三.二”連讀大專專業和中專專業13個。學校依託企業,逐步探索出“立足中職、面向市場、產學結合、服務行業、校企聯合”的特色辦學之路,為德州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很多適用專業技術人才。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雖然原五校都曾有過輝煌。但是,隨著德州市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高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急需建立一所國辦職業技術學院。而要想趕上最後一班車,儘快建成,只有走整合現有教育資源,膨脹優勢資源規模的路子。德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站在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英明決策,果敢作為,下決心打破條條框框,力促高等職業教育與高級技工教育的跨部門聯手,組建全新意義上的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急需的既有高學歷又有高技能的“雙高”人才。2005年1月,德州市委、市政府將這一思路連同成熟方案上報山東省人民政府審批。這種模式的高職院校在全省全國尚無先例,省政府及省教育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對德州這一創舉格外關注,並在深入調研之後給予充分肯定。2005年11月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建立德州職業技術學院。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建立,使德州市職業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使德州市職業教育邁上了一個大台階,填補了德州市沒有國辦高職院校的空白。最重要的是可以解決德州急需的高級技能人才的培養問題,還可以滿足德州人民民眾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對於促進德州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快建設小康德州,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跨部門聯手,創建新型職業技術院校,也為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創出了一條新路。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程吉臣全面主持院黨委工作,分管幹部工作。
黨委副書記、院長李炳勇
全面主持學院行政工作,分管人事、財務工作;主持黨委日常工作。
黨委委員、副院長李躍
分管黨的建設、機關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離退休幹部職工管理等方面工作;協助書記、院長處理幹部人事方面的日常工作。
黨委委員、副院長張恆斌
分管後勤、基建、安全保衛、綠化、衛生等方面工作;協助院長處理計畫財務方面的日常工作。
黨委委員、副院長劉娟
分管教學管理、教學改革、教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協助院長處理對外學術交流和合作辦學工作。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張洪芝
主持紀委工作,分管工會、婦女和計畫生育工作;協助分管院長抓好黨建和思想政治
黨委委員、院長助理紀曰嶺
分管西校區管理、技能鑑定、勞務輸出、短期培訓和校辦企業工作。
黨委委員、院長助理袁學峰
分管學生管理、共青團工作和學生生活區工作。
黨委委員、院長助理李建華
分管招生和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院長助理 劉光明
分管繼續教育工作。
教學機構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目前設有如下教學機構:
計算機信息技術工程系、經濟管理系、機械工程系、電氣電子工程系、化學輕工系、中職部、培訓部、電大線上、基礎部、遠程教育中心
計算機信息技術工程系。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籌建於2005年8月,它是在原德州技術學院、德州電大等五校計算機教學部、微機室、網路教學設備處的基礎上,經過調整組建而成。計算機系現有教職工110餘人,其中擁有高級職稱的18人,擁有中級職稱的28人。
計算系由計算機系綜合辦公室、學生管理及後勤辦公室、計算機套用教研室、計算機網路技術教研室、電腦美術教研室、程式設計教研室、計算中心、電教網路中心等機構組成。現設專業為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腦美術、電子商務等專業,現有在校生近1170人,其中高職430人,中職740人。
經濟管理系
機械工程系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籌建於2005年8月,是在原德州技術學院、德州電大等五校基礎上,在資源最佳化、資源共享的前提下,經過調整組建而成。機械工程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教學能力強、經驗豐富的“雙師”型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工108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人,副高級職稱33人,講師36人,高級技師7人,技師26人 ,雙師型教師33人。其中,享受政府津貼,德州市首席技師1人。機械工程系開設了高職、高級工、中專加技工等多層次的多個專業。
電氣電子工程系
電氣電子工程系2006年7月正式成立。該系是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目前6個系部之一,現有“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套用電子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4個高職專業,6個高級技工專業和5箇中職專業。在校生2000人。電氣電子工程系師資隊伍由79名專兼職教師組成。高級職稱教師29人(36.7%)、中級職稱教師16人(20.3%)、初級職稱教師36人(45.6%)、98%的教師達到本科以上學歷,7名研究生,平均年齡35歲。2006年引進了15名青年教師,定期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鍊,對青年教師進行培養,形成教師成長梯隊,“雙師素質型”教師占50%以上。
化學輕工系
化學輕工系現由6個專業組成:化學電源技術與製造專業、化學工藝專業、食品工程專業、建築工程專業、服裝設計專業、紡部運轉專業。其中化學電源技術與製造專業為國內首創專業,也是德州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食品工程(糧油儲存與檢驗)專業為山東省重點專業。
化輕系現有教職工38人,擁有由博士、碩士、學士組成的層次搭配合理、精幹務實的教學梯隊。70%以上的教師具備實際生產經驗,理論功底紮實、教學經驗豐富,符合國家關於職業教育師資“雙師型”隊伍的規範要求。
中職部
“中職基礎辦”全稱德州職業技術學院中職和基礎教學辦公室。共有教師54人,其中副教授4人,高級講師 20人,主要機構有中職綜合組、基礎綜合組、學生管理組、文科教研組、理科教研組、政體教研組,負責管理高中和電大兩個教學層次。
培訓部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培訓部是按照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十一五”總體規劃,面向社會各界,各層次進行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教學予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部門。多年來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財政學院,山東科技大學,煙臺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對外貿易大學網路學院,山東大學網路學院,山東大學成教學院等多所院校聯合辦學。以誠信及服務取勝,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院集中了強大的師資力量和辦學設施,開設函授,業餘學歷教育等成人高等教育,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的辦學體系。
遠程教育中心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遠程教育中心是學院中層機構,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省廣播電視大學、市廣播電視大學和縣市電大工作站系統中擔負市電大工作職能,負責該系統所有學歷教育和長短期培訓考試工作任務,現設招生教務科和教學管理科兩個主要部門,目前主要開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試點項目,開放教育共開設本科專業12個,分別為:法學、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數學與套用數學、漢語言文學、衛生事業管理、行政管理、英語、機械與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開設專科專業14個,分別為:法學、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物業管理、物流管理、旅遊管理、水利水電工程、建築施工、數控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護理學。現有在校生3040人。
前景展望
學院黨委確定了“十一五”期間學院改革發展的目標是:到2010年建成十個系、三部一中心(中職部、基礎部、培訓部、遠程教育中心),設定高職專業25個以上,高職在校生達到10000人,中職在校生5000人。把學院建成魯西北、冀東南地區實力最強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面向德州市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和中等職業學校師資培訓基地。使學院成為集學制教育、短期培訓、技能鑑定、就業服務、勞務中介為一體的現代化職業教育中心,成為全市職業教育的龍頭學校,全省高等職業教育的名牌學校,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知名學校,力爭列入國家100所示範性高職院校行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