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在1934年7月,兵器局(軍械部)下令發展一種10噸重的裝甲車輛,要求裝備20毫米口徑的自動加農炮。在1935年早期,許多德國工廠,包括克虜伯公司、奧古斯堡-紐倫堡(僅生產底盤)、亨舍爾、索恩公司(只有底盤)和戴姆勒-賓士公司都提供了他們農業拖拉機100(Las100)-農業拖拉機的原型,給軍方進行評估。新型的車輛也被稱為20毫米機關槍坦克,和VK622(試驗車輛622)。新式輕型坦克-II號坦克是被用於對新式的I號輕型坦克的補充,它作為一種坦克擁有更加強大的武裝能力-穿透力和高爆彈。克虜伯公司第一個提出了他們的設計方案,但它是沒有得到採納,軍方後來決定採用奧古斯堡-紐倫堡設計的底盤和戴姆勒-賓士的殼體。在1935年10月,軟鋼製作的10輛農業拖拉機100的原型進行了首次測試,後來的設計被下令命名為a1型。從1935年後期到1936年5月,奧古斯堡-紐倫堡公司生產了10輛A1型坦克。II號坦克(Sd.Kfz.121)雖然體積比I號坦克更大。但是,它仍然是一種輕型坦克,只是因為III號、IV號坦克生產的延期,它才被做為一種“過渡性”的坦克提供給不斷擴大的裝甲部隊再戰爭中使用。儘管直到1940/41年II號坦克仍是德國裝甲部隊的主要作戰坦克,但是和I號坦克一樣它被證明在戰爭中的並不是一件非常得力的武器。總而言之,II號坦克就和I號坦克一樣不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作戰坦克,但是它是德國發展更加強大的坦克過程中重要的一步。從好的角度來看,它是一款優秀的輕型坦克和有效的輕型偵察坦克,提供給了德國設計師和生產工人更多的坦克製造的經驗。它的變形體,它的底盤通常被用作變形體的底盤包括黃鼠狼II型坦克殲擊車和黃蜂自行榴彈炮。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的變形車輛使用了II號坦克的底盤和它的一些部件。例如II號火烈鳥噴火坦克/II噴火坦克-火焰噴射坦克,II號兩棲坦克-一種兩棲坦克和II號野牛突擊坦克-自行火炮。II號坦克的懸掛系統也被使用將一些標準的卡車轉換成半履帶卡車-騾子(騾子)。克虜伯也設計了一款充分利用II號坦克的底盤和零部件為基礎的不安裝武器的運輸車輛(武器運送車),在上面安裝了105毫米榴彈炮。在1943年早期萊茵金屬——波爾西克公司在一輛II號坦克上安裝了繳獲的蘇聯1938型120毫米臼炮,這個測試的目的是考察其安裝武器的情況。
當比II號坦克更優秀的坦克進入服役以後,II號坦剋薄弱裝甲的弱點導致其落伍了。它的裝甲是非常薄的以致不能給乘員提供當遭受到威力超過子彈或者火炮彈片的打擊時的保護(它易受損的炮塔環後來用一個保護盾來提供額外保護)。它所裝備的20毫米加農炮在進入服役的時候被認為是足夠了,但是很快就被證明是一件落伍的武器。它對付軟目標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對付大多數的聯軍裝甲車輛被證明是無效的。
技術升級
在法國淪陷以後,曾經嘗試使用繳獲的法國SA38型37毫米火炮給II號坦克重新武裝,但是從來沒有結果出來。II號坦克A/1到F型是安裝了30型20毫米55倍逕自動加農炮型坦克炮(是從30型20毫米防空加農炮發展而來的。)和比較少見的280發每分鐘的同軸萊茵金屬——波爾西克公司的7.92毫米MG34機槍。加農炮是安放在炮塔的左邊機槍安放在右邊。20毫米的加農炮使用各種型號的TZF4型光學瞄準鏡後發展出了許多變形體。II號坦克的炮塔是整體偏向左邊,他上面有一個割開的指揮官艙蓋口,後來被指揮塔所代替。在作戰室里存儲了180發20毫米的炮彈(每20發一個彈箱)和2250發7.92毫米子彈(17條袋包)。另外還有一些II號坦克裝備了煙霧發生器為自己提供一個近距離的保護。II號坦克由3名乘員中位於車體前部的駕駛員進行操作,指揮官兼炮長和彈藥搬運員兼無線電操作員在炮塔裡面。指揮官坐在炮塔裡面的位置上,而彈藥搬運員則站在炮塔的地板上。指揮官和駕駛員之間的通訊是通過聲音軟管進行。由FuG5USW接收器和10瓦的發射器組成的通訊系統,給II號坦克在戰場面對敵人時擁有較大的優勢。早期型號的圓形火炮鼻後來被兩塊成70度角連線的兩塊裝甲所取代。同樣早期的II號坦克攜帶了200L的燃料而從II號F型開始攜帶的燃料減少到170L。為了適應多灰乾燥的天氣,送到北非的II號坦克增加了熱帶通風和過濾系統變成了——熱帶型(Tp)。為了能使其服役更長在服役期間許多II號坦克接受了翻新、修改和附加裝甲,產生了許多混合型。II號坦克a1、a2和a3是試生產型,它們是為了測試而進入服役,它們的機械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決,在1941年中後期退出現役。每一款後續產品的外貌都或多或少有所修改,例如發動機、冷卻系統和排氣系統的布局,同樣的懸掛系統早期型遇到的問題也得到了修改。II號坦克的懸掛系統是從I號坦克發展而來的,I號坦克的懸掛系統是由三個用一條橫桿從外部連線起來的路輪組成的。II號坦克a1、a2和a3是由130馬力的邁巴赫HL57TR型6缸發動機和ZFAphonSSG45型6速變速箱提供動力。新的坦克在公路上可以行駛200公里。保護裝甲厚5到13毫米。所有的75輛II號坦克a1型(10輛-1935年後期到1936年5月)、a2型(15輛-1936年5月到1937年2月)和a3型(50輛-1936年5月到1937年2月)是由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公司和戴姆勒-賓士公司在1935年5月到1937年3月期間生產的(底盤編號20001-20075)。一輛II號a型加上彈藥價值52640馬克。
II號b型也是一款試生產型,它對前三款出現的問題進行了修改解決。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公司和戴姆勒-賓士公司從1937年2月到3月僅生產了25輛(底盤編號從21001-210025)。II號b型的和它前面的幾種型號的懸掛、傳動、冷卻和排氣系統基本相同,但是有修改以提高其性能。它是由140馬力的邁巴赫HL62TR型6缸發動機(所有II號坦克的標準發動機)提供動力,在公路上可以行駛200公里,保護裝甲厚5到13毫米。在1937年3月新型的II號坦克c型出現了。它的一些特點被修改了,而且有了一個新的懸掛系統,是由五個獨立的路輪組成的,這種模式也成為其後II號坦克的標準。其後的A、B和C型都是由c型經過改進得到的,所以成為最主要的生產類型。II號坦克c、A、B和C型之間僅有較少的不同,所有的4種都改善了裝甲保護,範圍為5到16毫米。在1940年5月由於有1939年9月在波蘭遭遇到反坦克來福槍的盡力,導致了通過附加上一塊20毫米厚的裝甲在前面從而增加保護。II號坦克c、A、B和C型重8.9噸,在公路上可以行駛200公里。所有的4種是由邁巴赫HL57TR型6缸發動機和ZFAphonSSG45型6速變速箱提供動力(A-C型)。
從1937年3月到1940年4月,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公司、戴姆勒-賓士、亨舍爾、魏格曼,埃克特,米加和法莫公司生產了1113輛II號坦克(底盤編號從21101-27000)一輛B型坦克不含彈藥價格為38000馬克。A、B和C型的底盤也被用作黃鼠狼II(Sd.Kfz.131)坦克殲擊車的底盤。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變形體是在II號坦克A、B和C型的底盤上安裝一個類似黃鼠狼II(Sd.Kfz.131)的上層結構,只是火炮是38型50毫米60倍徑反坦克炮(它比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要短),它被設計為安裝了38型50毫米60倍徑反坦克炮的II號防空坦克(Sf)。它是作為一個試驗用來嘗試安裝更大的火炮-黃鼠狼系列。
在1938年5月第一輛II號D/E型坦克(高速戰鬥車輛)作為裝甲單位的輕型坦克被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公司生產出來。從1938年5月到1939年8月僅有43輛被生產出來(底盤編號為27001-28000)。他們的特點是採用了從英國和蘇聯坦克發展來,失敗的法莫/克里斯蒂型懸掛系統。新型坦克最大速度可以達到55公里每小時,而同樣的普通II號坦克的速度是40公里每小時。兩者都是由邁巴赫HL57TR型6缸發動機和邁巴赫VG102128型7速齒輪箱半自動低壓制動變速器。D型和E型主要的不同在於他們的履帶和輪子。相對於前面的型號來說他們僅有炮塔是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了,而其他部分都進行了根本性的重新設計。武器和彈藥的儲存也被保留下來了。保護裝甲被增加到5到30毫米。D/E型主要的設計思想是給裝甲部隊提供一種快速的偵察坦克。D/E型僅在1939年波蘭戰役中被看見服役於輕型裝甲師。在1940年3月因為較差的越野性能大量的D/E型退出現役。僅有43輛底盤是被完整的做成了坦克。剩下已生產出來的底盤是被用於其他的變形車輛像II號噴火坦克火烈鳥(Sd.Kfz.122)和黃鼠狼II(Sd.Kfz.132)坦克殲擊車在1941年3月,由C型改善後的-輕型偵察坦克F型由法莫公司生產出來。從1941年3月到1942年11月一共有524輛F型被生產出來(底盤編號從28001到28834)。F型是II號坦克系列中最後一款標準型。它擁有其他II號坦克一樣的武器,但是一些是裝備了更新的38型20毫米55倍徑加農坦克炮。戰鬥室內部儲藏了180發20毫米炮彈和2700發7.92毫米子彈。保護裝甲從5到30毫米,但仍然不能提供足夠的保護。F型的特點是在於基於早期型的經驗進行了大量的修改,例如車體前部、前部上層結構、蓋子、懸掛系統和新的指揮塔。F型重9.5噸在公路上能行駛200公里。一輛F型坦克不含彈藥價格是49228馬克,含彈藥是52728馬克。僅有524輛F型的底盤被完成為坦克,剩下底盤的被改裝成黃鼠狼II型(Sd.Kfz.132)坦克殲擊車和黃蜂(Sd.Kfz.124)自行榴彈炮。
F型設有車長指揮塔從而更好地保證了觀察的安全性,駕駛室前部裝甲改為35毫米一體化、側部20毫米,解決了以前臨時附加裝甲結構不牢固的問題,但車重也增加到9.5噸。車體前部裝甲再次改為平直型並經常掛有備用履帶作為防護。F型後期改裝了威力更強的KWK38型60倍口徑20毫米機關炮並在炮塔後部加上了工具箱。後來在C/A/B/C型上也作了相應改造如加裝指揮塔和改變車體前部形狀等。
車輛改裝
自從1939年12月,提出了一些變形體的項目目的是生產出一種特別的基於II號坦克底盤和部分元件的快速輕型偵察坦克。從1941年4月到1942年8月各種原型(新設計的增加了裝甲的版本)像VK901(G1/G3/G4型-完成12輛),VK903(H型-完成1輛)被生產出來。G型裝備了一門141型20毫米重型機炮和MG2型7.92毫米機槍,而H、J和M型安裝了38型20毫米55倍徑加農坦克炮和MG2型7.92毫米機槍。保護裝甲從G、H和M型的30毫米最大值增加到J型的80毫米。所有的這些型號都是由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公司生產出來生產出來的,自從整個計畫被放棄後他們都沒有進入完整的生產期。VK901(G型)是在D型的基礎上生產的,目的是取代F型,後來又被更好的VK903(H型)所取代。在1942年1月,2輛VK901(G型)被修改安裝上38型50毫米60倍徑反坦克炮,由軍隊在東線進行測試。在1943年早期有計畫將VK903安裝上42型75毫米70倍徑反坦克炮成為坦克殲擊車(類似黃鼠狼),設計被稱為在可旋轉炮塔中安裝42型75毫米70倍徑反坦克炮的VK903型,但是它是從來沒有實現過僅作為計畫保留下來。在1941年4月30號裝甲計畫41作出規定,要生產H型3500輛Gefechtsaufklarungs(設計用於在猛烈火力的戰場環境下的重裝甲偵察車),10950輛普通偵察坦克和2003輛觀察坦克。在1942年9月裝甲計畫41作出的規定被放棄了。在此基礎上後續發展的更多型號-J型(VK1601)和H型(VK903)被生產出來。在1943年7輛VK1601(J型)被送到第12裝甲師,在東線作戰。在1944年其中的一輛被改裝成回收車-II號J型裝甲搶救車。後來在1944到45年同樣的車輛在第116裝甲師坦克搶修連(坦克修理連)服役。所有的這些設計最後發展成為了VK1303-II號L型裝甲偵察坦克山貓。在1942年斯科達建造了一輛T-15原型車(II號裝甲偵察坦克斯科達型)和VK1303競爭,但這個設計是被放棄了。也有VK1602美洲豹(基於VK1601-J型基礎上)被設計出來最終取代山貓。美洲豹是設計用於在猛烈火力的戰場環境下的重裝甲偵察車但這個設計也被放棄了。
實戰檢驗
II號坦克最早是1936年被送到戰鬥單位而一直服役到1942年。後來它又在二線作為訓練坦克繼續服役直到戰爭結束為止。最初II號坦克作為早期裝甲師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提供給連或排指揮官使用。後來它很快組成了裝甲營。一些原始的資料說,小部分(可能是裝備給禿鷹軍團第88營的b和A型)在西班牙內戰中使用(1936~38)。是否真的有II號坦克在西班牙使用過仍然無法證實。通常認為II號坦克首次使用是在吞併奧地利和侵占捷克斯洛伐克期間。II號坦克作為主力坦克在1939年參加了波蘭戰役。隨著1940到41年裝甲部隊的整編,它說扮演的角色被降低為偵察坦克。在1940年西線戰役期間和1941年入侵蘇聯的早期,II號坦克主要作為偵察坦克但也常常被當作主力坦克使用。大多數II號坦克在1942年退出一線戰場,但是仍然有少量的一直保留到1943年。在1944年諾曼第戰役期間仍有一些II號坦克在服役,甚至有服役到1945年的(1945年3月仍有145輛在現役中)。有1223輛II號坦克參加了1939年的波蘭戰役,是所有德國坦克中最多的一種。83輛在戰鬥中損失了包括在華沙遭受的最大損失(大約32輛)。僅有18輛II號坦克被編入第四十特種坦克營參加了入侵挪威的行動,它們為步兵提供活力支援。在1940年5月10日有920輛II號坦克準備參加1940年中德國在西線發動的閃電戰。在有260輛II號坦克是準備參加1940(應為1941年)年4月6日在巴爾幹的馬里他行動。在1941年6月22日,782輛II號坦克參加了巴巴羅薩行動,在這次行動中許多坦克被蘇聯坦克和反坦克炮擊毀。II號坦克也在南非使用過,一直用到非洲軍在1943年投降。有一些II號坦克在戰場上取得了成功,但是較多的運動戰和裝備短缺迫使隆美爾將它們運用到缺乏更好裝備的地方。在1942年德國夏季攻擊蘇聯時僅有381輛II號坦克在部隊服役。在1944年10月1日德國軍隊仍有386輛II號坦克在服役,但是隨後就沒有更多的報告表明有可以使用的II號坦克被造出來了。武裝黨衛隊僅有在東線戰鬥的裝甲擲彈兵師警衛旗隊、帝國師、維京師裝備了II號坦克。警衛旗隊在1942年晚期接收到第一批F型坦克,但是到了1943年春天就全部退出現役。II號坦克也被看見在德國的盟友——斯洛維尼亞那裡服役。還有不確定的訊息說戰後還有少數在黎巴嫩的軍隊中服役。後期發展
II號坦克最後發展型號II號L型山貓Sd.Kfz.123(VK1303)。這種輕型偵察坦克從1943年9月到1944年1月由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公司和亨舍爾公司生產。命令要求生產800輛,但僅有104輛(有資料說是133輛)被生產出來(底盤編號200101-200200)。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公司發展了他的底盤和戴姆勒-賓士公司的上層結構和炮塔。山貓的一個改進修改了懸掛系統和車體的VK901(G型)。他由180馬力的邁巴赫HL66P型6缸發動機和ZFAphonSSG48變速箱提供動力。山貓重13噸,能在公路上行駛290公里。由指揮官、炮手、駕駛員和無線電操作員4人操作山貓。通訊系統由FuG12MW型接收器和80瓦的發射設備組成。成員之間的通訊是使用內部通訊系統。這種輕型偵察坦克被在東西線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它裝備了國防軍和武裝黨衛軍的裝甲偵察營(偵察分隊)。西線的第116裝甲師,東線的第3和第6裝甲師都有報告使用了這種裝備。武裝黨衛軍的第3骷髏師和第5維京師在東線也使用了山貓。發到東線的山貓都在車體前部安裝了附加的前裝甲板以提供額外的保護。還有一小部分安裝了無線電設備和天線以作為偵察通訊車輛。山貓最後安裝了(山貓50毫米)39型50毫米60倍徑坦克炮(VK1602美洲獅),但是也生產了一種安裝了38型20毫米55倍徑加農坦克炮(射速達到每分鐘420~480發)的變形體。20毫米加農炮安裝了TZF6型光學瞄準鏡。也有不確定的報告說有31輛山貓使用了開放式的炮塔用於安裝39型50毫米60倍徑坦克炮,在1943年後期進入部隊。也有計畫是製造一種回收車輛-山貓維修坦克,但它們是從來沒有實現。和山貓維修坦克一樣也提出過在延長其底盤後改裝成的山貓防空坦克(VK1305),安裝20毫米四聯裝高炮或者36型37毫米高炮,這個項目同樣也從來沒有實現過。
技術參數
型號:A/B/C型Sd.Kfz.121 重量:9500公斤 乘員:3人 發動機:邁巴赫HL62TRM/6-缸/140馬力 速度:公路:40公里/小時 行駛範圍:公路:200公里越野:125公里 燃料容積:170升 長度:4.81米 寬度:2.28米 高度:2.02米 武器:30或38型20毫米55倍徑坦克炮和1挺7.92毫米MG43機槍2(一挺MG並列機槍) 彈藥:20毫米-180發7.92毫米-3525發 裝甲(厚度/角度) 炮塔前部:14.5/圓形 車體前上部:14.5/9 車體前下部:14.5/圓形 炮塔側面:14.5/22 車體側上部:14.5/0 車體側下部:14.5/0 炮塔後部:14.5/22 車體後上部:14.5/9 車體後下部:14.5/6 炮塔頂部/底部:10/86 上車體頂部/底部:10/81 下車體頂部/底部:14.5/73/5/90 火炮護盾:16/圓形 |
變形車輛
黃鼠狼II(Sd.Kfz.132),黃鼠狼II(Sd.Kfz.131),
黃蜂(Sd.Kfz.124)105毫米自行榴彈炮
II突擊炮野牛-33型150毫米自行步兵炮
II號C型戰場觀察車-通訊/指揮車輛
II號彈藥拖車-彈藥運輸車輛
II號噴火坦克火烈鳥(Sd.Kfz.122)(D/E型),
II號b型跳板式架橋坦克-輕型架橋車輛(1939生產了3輛),
II號L型裝甲偵察車輛山貓-偵察坦克
II號A-C型兩棲坦克(20毫米炮)-水陸兩棲坦克(改裝了52輛)
II號D/E型回收坦克-回收車輛
II號炸藥投放車輛-爆破物品放置車輛
II號觀察坦克-火炮觀察坦克
II坦克衝鋒車/II無上層結構坦克-工程車輛
II號坦克底盤上安裝38型60倍徑50毫米反坦克炮-A/B/C型5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II號觀察坦克-火炮指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