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廣陵之戰魏黃初五年(吳黃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再次攻吳,因渡江作戰之水軍兵力不足,無功而還的一次行動。
經過
黃初三年(222年),曹丕首征東吳之戰失利,魏軍被迫撤回後,仍不甘心。
黃初五年七月,曹丕東巡至許昌(今河南許昌東)時,準備再舉攻吳。侍中辛毗勸諫曹丕,認為目前時機尚未成熟,國家戰後剛安定,百姓需休養生息,此時攻吳弊大於利,應暫緩行動。
待10年後國富民強再攻吳,定能一舉成功。曹丕統一江南的願望迫切,未納。遂留司馬懿守衛許昌,親率水軍南下,於九月抵達廣陵(今江蘇揚州東北)。
吳軍聞信,在安東將軍徐盛建議下,豎立木樁外包葦席,一夜之間即建成從石頭(今江蘇南京)至江乘(今江蘇句容北)長達數百里的疑城假樓,並派出艦隊在長江上巡弋。
此時長江水位迅猛上漲,曹丕所乘大艦幾乎沉沒,加之吳軍陣容強大,防守嚴密,曹丕臨江興嘆,認為魏雖有強大騎兵,但對於地處水鄉,又有長江天塹為阻的東吳沒有足夠的水軍,暫時是難以消滅的,只得撤兵北去。
次年,又率軍10餘萬再至廣陵,仍因阻江還軍,歸途遭吳軍襲擊,戰船數乾艘幾乎不能北返。
結果
此後20餘年,吳雖多次攻魏,而魏則未再主動攻吳。
三國戰爭列表
更多三國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001:三國百科。 |
董卓討伐戰 | 魯陽之戰 | 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 | 武陽之戰 | 兗州之戰 | 定陶之戰 | 官渡之戰 | 徐州之戰 |白馬之戰 | 烏巢之戰 | 白狼山之戰 | 孫策平江東之戰 | 曲阿之戰 | 穰城之戰 | 赤壁之戰 | 林歷山之戰 | 渭南之戰 | 益州之戰 | 皖城之戰 | 合肥之戰 |巴西之戰 | 漢中之戰 | 樊城之戰 | 江陵之戰 | 夷陵之戰 | 濡須口之戰 | 廣陵之戰 | 諸葛亮南征 | 諸葛亮北伐 | 吳平山越之戰 | 魏滅公孫淵遼東之戰 | 曲城之戰 | 東興之戰 | 姜維北伐| 南安、合肥之戰 | 壽春之戰 | 魏滅蜀之戰 | 永安之戰 | 西陵之戰 | 漢巴之戰 | 黃巾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