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資源縣系民國24年(1935年)從原全縣(今全州)和興安縣各析出一部分地方而設立。原屬興安縣的車田、潯源(今兩水、河口)兩鄉,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轄地;秦時為零陵縣地;後漢置始安侯國,為零陵郡始安侯國轄地;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析零陵郡南部置始安郡,為始安郡始安縣地;晉、宋、齊、梁、陳、隋循其舊。唐武德四年(621年),屬桂州臨源縣地。大曆三年(768年),臨源縣改名全義縣,屬全義縣地。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全義縣升溥州,並改縣名為德昌,即屬德昌縣轄地。宋乾德元年(963年),廢溥州,仍為全義縣,屬之,為桂州所轄。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名興安縣,屬桂州。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升桂州為靜江府,屬之。元屬靜江路。明屬桂林府,設六峒巡檢司轄之。清仍屬桂林府興安縣,乾隆六年(1741年),六峒巡檢司移社水,改為社水巡檢司,轄之。清末預備立憲,興安縣劃其地為第六區。民國22年,(1933年),改第六區為越城區。民國24年(1935年)7月,廣西省政府呈行政院核准,劃全縣之西延全區,計延東、延中、延北、梅溪、瓜里、中峰、楓木、五排等8鄉及萬德鄉之1村,興安縣屬之車田、潯源2鄉,總計10鄉建縣,以其地處資江之源而定名為資源縣。為四等縣(28年劃為4等乙級縣),隸桂林行政監督區(29年為第一行政督察區,31年改由省政府直轄,33年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解放初屬桂林專區。1952年8月,撤銷資源縣建制,五排區仍劃歸興安縣,其餘延東、中峰、梅溪等區則劃歸全縣。1954年6月,復將延東、中峰、梅溪(包括瓜里)3區(12、13、14)從全縣(全州縣)析出,五排苗族自治區從興安縣析出,恢復資源縣建制,仍屬桂林專區。
自然地理
位置
資源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全境處於越城嶺西麓,金紫山、銀竹老山的東南側。南起兩水鄉塘垌村南的大通坪界,北緯25°46′;北至梅溪鄉茶坪村曾家灣的最北端,北緯26°21′;西起河口鄉大灣村的皮水坳,東經110°15′;東至梅溪鄉坪水底村的坡嶺(亦名八步嶺),東經110°55′。縣治大合鎮,距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實際里程為550公里,距桂林地區行政公署治地(桂林市)實際里程為110公里。
氣候特徵
資源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由於地形地貌的關係,境內小氣候覆雜多樣,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徵。全縣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6.4℃;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61.1毫米;光熱適宜,年均日照數為1407.6小時,年均無霜期為280天。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霜、雪、冰期最早、最長的縣份之一。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全縣土地面積19.6萬公頃,人均占有量達1.2公頃,是廣西人均土地面積較多的縣份之一,且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水熱條件好,土地可利用率達90%(目前僅60%),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全縣素有“一水四田九十五分山”之稱,山地面積達18.4萬公頃,占全縣面積的93.8%,且小氣候資源豐富,具備發展特種養殖、種植等特色農業和農業綜合開發的優越條件。
森林資源資源縣是全區林業重點縣,森林屬常綠闊葉林與落葉闊葉林的過渡類型,是我國南方杉木、馬尾松、毛竹的中心產區之一。境內植被豐富,種類繁多,據森林資源調查資料統計,境內有原生植物164科,1120餘種,其中華南鐵杉、長苞鐵杉、資源冷杉屬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紅豆杉、華南五針松、柳杉、馬掛木為我國稀有特有樹種。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6.1萬公頃,現有森林面積9.7萬公頃,森林復蓋率為78.8%,活立木儲積量292.0萬立方米,年產商品材6萬立方米,毛竹150萬根。近年來,本縣大力發展人造林,已建成3.4萬公頃杉木速生豐產林、2萬公頃松脂林、1萬公頃毛竹林基地,是廣西造林滅荒達標縣。
藥材和土特產資源資源縣素有“天然藥庫”之稱,中草藥材品種多,質量好,藥用植物達200餘種,其中大宗的藥材有杜仲、黃柏、厚朴、天麻、茯苓、金銀花、通草、玉竹、續斷、前胡、黃桂、白芍、白朮、元胡、勾滕、石耳、首烏、女貞子、板蘭根、五倍子、桔梗、淮山等20餘種。全縣現種植天麻達3萬窖,有“三木”藥材(杜仲、黃柏、厚朴)林7000公頃,是廣西“三木”藥材基地縣。 本縣土特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已形成生產規模,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有蕨菜、薇菜、竹筍、生漆、油桐、棕櫚、山蒼子、松脂、香菇、木耳、茶葉、百合、獼猴桃等10餘種。水果以柑桔、臍橙、白果、李、桃、楊梅等為主,其中臍橙為近年重點開發種植的名優水果,現有種植基地700公頃。
礦產資源本縣地質發展史漫長、複雜,有優越的成礦條件,礦產資源豐富,種類較多。目前已發現礦點122處,礦化異常點191處,礦產50餘種,其中金屬礦有鎢、鐵、錳、錫、鋅、鉛、鉍、汞、鋁、鈾、金、銀、鋰、鉭、鈮、鈹、釩、稀土等27種,非金屬礦有螢石、長石、石英、雲母、高嶺土、沸石、石煤、石墨、滑石、石灰石,花崗岩、水晶等23種,其中鈾、鎢、鉭鈮、螢石、長石等形成具有中型以上規模的工業礦床,石英礦質優量大。到目前,僅有螢石、長石、鎢礦、石英、高嶺土進行了初步開採開發。
行政區劃
2005年8月,撤銷延東鄉、大合鎮,設立資源鎮,資源鎮人民政府駐原延東鄉鎮中路33號。2005年底,資源縣轄1個鎮、3個鄉、3個民族鄉:資源鎮、中峰鄉、梅溪鄉、瓜里鄉、車田苗族鄉、 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
資源鎮 | 轄:街道居委會、沈灘居委會。大合、城關、石溪頭、石溪、浦田、金山、修睦、官洞、馬家、文洞、永興、天門、曉錦、同禾14個村委會 |
中峰鄉 | 轄:上洞、八坊、福景、楓木、社嶺、觀田、大源、中峰、大莊田、車田灣10個村委會 |
梅溪鄉 | 轄:梅溪居委會;銅座、大灘頭、鹹水口、鹹水洞、胡家田、沙坪、梅溪、大坨、三茶、茶坪、坪水底、戈洞坪、隨灘13個村委會 |
瓜里鄉 | 轄:瓜里、大田、白水、水頭、金江、田洞裡、大坪頭、香草、文溪、義林、白竹11個村委會 |
車田苗族鄉 | 轄:車田、石寨、坪寨、黃保、龍塘、粗石、田頭水、腳古沖、海棠、木廠、白洞、黃龍12個村委會 |
兩水苗族鄉 | 轄:鳳水、社水、和坪、煙竹、白石、塘洞6個村委會 |
河口瑤族鄉 | 轄:高山、立才、大灣、猴背、蔥坪5個村委會 |
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5694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單位:人): 大合鎮 15467 ,中峰鄉 26026, 延東鄉28065, 梅溪鄉28656, 瓜里鄉19449, 車田苗族鄉23520, 兩水苗族鄉10778, 河口瑤族鄉 4985人
交通
交通建設
1、公路建設情況:
進出資源縣的公路目前有興安縣白竹浦-資源縣城二級公路;興安縣界首鎮百里-資源縣中峰鄉楓木公路;資源縣縣城-車田-兩水-河口-龍勝縣江底公路,擬開工建為二級公路;資源縣縣城-梅溪-新寧縣公路,已正在改建為二級公路。
2、高速公路規劃情況
資源縣地處廣西邊遠山區地帶,以前無高速公路規劃,在湖南省的對接帶動下,湘桂兩省於2008年開始規劃途經資源縣全境的洞口至興安高速公路。廣西於2009年將資源至興安高速公路以國網泉南高速公路的支線列廣西“十一五”高速公建設規劃。根據2010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函225號批覆的《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修編》的修編規劃,布局方案為“6橫7縱8支線”。其中有一橫一縱高速公路成Y字形在資源縣的楓木交叉,資源縣高速公路規划走向具體如下:
6條橫線之一:國網廈蓉高速廣西段[灌陽(永安關)至三江(唐朝)高速公路]。具體走向:灌陽(永安關)-全州(風凰)-興安(嚴關或界首)-資源(楓木、車田、兩水、河口)-龍勝(江底)-三江(唐朝):對接湖南(郴州)、江西(贛州)、福建(廈門)、貴州(貴陽)、重慶、四川(成都)。
7條縱線之二:資源至鐵山港高速公路(簡稱:資鐵高速公路),這是由洞興高速及延長線與荔浦至鐵山港高速公路整合而成。具體走向:途經資源-興安-全州-灌陽-恭城-平樂-荔浦-蒙山-平南-桂平-玉林-博白-鐵山港。對接北部灣、湛江,海口,三亞,邵陽,常德,張家界及長沙。
灌陽至三江高速公路資源段貫穿五排三鄉全境,沿五排河而下到龍勝縣的江底直至三江縣。資源至鐵山港高速公路資源段沿資江貫穿資源縣南北全境。通過資源至鐵山港高速公路,國網廈蓉高速公路廣西段,國網包茂高速公路廣西段,國網泉南高速公路廣西段的規劃建設,將龍勝、資源、興安三縣優勢的旅遊景區串成一條桂北環形旅遊精品線(龍脊梯田-龍勝溫泉-五排河-丹霞溫泉-資江漂流-八角寨丹霞公園-興安樂滿地-靈渠-貓兒山等);同時也將資源縣的優質景區融入了大桂林的環形旅遊精品線(靈川-臨桂-龍勝-資源-興安-全州-灌陽-恭城-平樂-荔浦-陽朔-雁山-永福-臨桂-桂林);更重要的是資源縣的旅遊景區融入了張家界-邵陽崀山-桂林山水-桂平西山-北海銀灘-海南三亞的精品旅遊線。
3、鐵路規劃情況
湖南省規劃建設常德-韶陽-桂林鐵路過資源也將申請列入規劃建設,廣西有可能將此延伸到玉林及北海鐵山港。
城市公交
現開通的公交線路有
1路 九拱橋-城北客運站 06:40-19:20 5-8分/班 票價:1元
九拱橋、交警大隊、丹霞花園、婦幼保健院、市容局、汽車站、十字街、郵政局、林業局、逸夫國小、中心花園、資源高中、糧貿大樓、桂北新天地16號樓、城北路口、城北客運站
2路 石溪頭村公所-城北客運站 09:00-17:00 30分/班 票價:1元
石溪頭村公所、石溪頭村、西延市場、風雨橋、十字街、汽車站、人民醫院、中心花園、資源高中、糧貿大樓、桂北新天地16號樓、城北路口城北客運站
經濟
工業
解放前,資源縣工業全是手工操作。越城錫礦開發公司和壽城錫礦開發公司也是私人合股開辦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企業。其他手工業以榨油和縫紉居首。在五排河及其支流沿岸共有榨坊43個,縫紉幾乎遍布境內各個村莊。此外,在縣城和各鄉村還有一些規模很小的釀酒、制磚瓦、石印、織布、織襪、打鐵及木器製作等,在楠竹產區還有竹器編織及造紙。全縣共有私人經營的企業10餘個,小手工業500餘戶,從業人員五、六百人。小手工業者多是亦工亦農,農忙搞農業生產,農閒做工。1949年工業產值42萬元。
解放後,首先對越城和壽城兩公司進行改造。1952年合二為一,改名為桂專錫礦廠,由縣人民政府管理。1953年始建資源織染廠,1955年又建立副食品加工廠。同年對桂專錫礦廠實行公私合營。1956年根據中共中央的統一部署,掀起了對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將全縣的手工業者123人,組成鐵器、縫紉、磚瓦、榨油、豆腐、織布、民運等11個社組。1957年工業總產值253萬元。按經濟類型分:全民的19萬元,集體的占196萬元。按工業部門分,森林工業138萬元,占總產值的64.18%;其它依次為紡織、縫紉41萬元,食品21萬元,造紙及文化用品7萬元,機械6萬元,建材2萬元。
1958年興建資源城關電站和用汽車頭(汽車發動機)帶動碾米機的縣大米加工廠,成為本縣有史以來用機器生產的兩家企業。
同年,掀起“大躍進”,10月抽調11290個勞動力,142名幹部“大辦鋼鐵”。縣委布置批判“特殊論”、“條件論”、“定局論”和中庸之道,要求在3個月內興建大、小廠礦5000家,煉鐵10000噸,煉鋼4500噸。在“大辦鋼鐵”中,要求村村辦鋼鐵廠,不惜毀林“煉鋼”。同時,一批國營工業企業上馬。是年工業總產值比1957年增長51萬元。3年經濟困難時期,農業糧食減產,工業產值亦隨之下降。1961年開始對工業進行調整,國營工礦企業除保留印刷廠、糧油加工廠、食品加工廠、酒廠外,其餘的鋼鐵廠、石墨廠、硫磷礦、雲母廠、錫礦廠……均紛紛下馬,磚瓦廠和織染廠轉為集體企業。
1963年,工業總產值163萬元,僅及1957年的64.4%。1964年以後,工農業生產開始恢復,縣辦集體工業有所發展,工業產值逐年增加。
1970年,回響上級號召,大辦“五小工業”(小化肥、小水泥、小水電、小農機、小冶煉廠),磷肥廠、鉀肥廠、絲毯廠、電瓷廠、電石廠、造紙廠、瑩石礦、鴨頭水鎢礦等工礦企業應運而生。但由於管理、技術和行銷等原因,磷肥廠、鉀肥廠、絲毯廠等廠相繼倒閉;電瓷廠、電石廠、造紙廠則由於生產技術不行和資金不到位而未建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首先在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經濟體制改革,爾後逐步把經濟體制改革引向工業企業。上級不再下達指令性計畫,縣委、縣人民政府從本縣實際條件出發,考慮市場供求情況,制定發展計畫。擴建梅溪瑩石礦、縣水泥廠,新建牛塘界鎢礦、罐頭食品廠、冷源鉀長石礦等廠礦。鎢砂、鉀長石等已成為主要出口商品。198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614萬元。其中值得指出的是本縣化工行業從無到有,1985年產值達36萬元,建材工業亦增加到260萬元,森林工業增加到250萬元;食品工業增幅則更大,由1984年的161萬元增至419萬元,淨增258萬元。1990年,全縣工業產值為2556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比1949年增長60倍,比1978年增長91.17%。在工業總產值中,國營工業占47.5%,集體工業占36%,個體工業占16.35%。
1990年,屬國營的有:縣礦業公司、縣鎢礦、縣瑩石礦、縣長石礦、縣酒廠、縣第二(瓜里)酒廠、縣食品廠、縣印刷廠、縣水泥廠、縣農機修理製造廠;屬集體的有:中峰礦粉廠、梅溪礦產品加工廠、縣木器廠、大合化工廠、縣陶瓷廠、瓜里礦產經理部等;聯營企業僅有資源縣梅溪鎢礦一家。聯營或單家獨辦的個體企業主要是磚廠和楠竹產區的竹針廠,一般規模不大。這一年,主要產品為瑩石,鎢精礦、鉀長石、水泥、飲料酒、青磚、鐵合金、松香等都有增加;減少的只有日用陶器、鐵制農具;木製農具已為個體戶所取代。
農業
資源縣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1990年,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1.4%,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2.78%。按照現行習慣,本志將種植業稱為農業,與林業、牧業、漁業各獨立設章並列記述。
1990年,本縣農業(種植業)產值占大農業總產值的48.2%,居於主導地位。本縣種植業以糧食作物為主,1990年糧食產值占種植業的88%。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玉米、薯、豆、粟次之。水稻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98%左右。經濟作物有蔬菜、菸葉、花生、油菜等,數量不多,占耕地面積的1—3%左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倡導農村發展商品經濟,1989年增加到4.84%,1990年為4.66%。
解放後,實行土地改革,接著又實行合作化。先後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此同時,開展以水利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推廣先進技術,改良土壤,合理施肥,以及引進和推廣良種,改革耕作制度,在低海拔地區推廣雙季稻,提高土地利用率等。1978年糧食總產為51674.噸。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3年又比1978年增長6.2%。1990年糧食總產達56802噸,比1978年增長9.9%,比1950年增長1.32倍。因而,1990年人口雖比1949年增加約1.2倍,人均耕地減少59%,但本縣農業所生產的糧食,除供應本縣人民食用外,還有外調。其間,由於急於過渡和急於求成,體制改變過多過快,曾受過嚴重的挫折。1958年後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躍進”以及“文化大革命”所受挫折尤其嚴重。
文化
文化場所
文化館
解放前,政府無文化管理機構,各項民眾文化娛樂活動,均系自發進行。解放初期,民眾文化娛樂活動由縣人民政府文教科統管。1952年撤銷資源縣建制後,在延東區設文化站,有幹部1人。1954年恢復縣制,撤銷文化站,建立文化館,初有幹部3人,60年代2至6人。70年代後期,館內分設文藝創作輔導組、文藝演出輔導組、美術創作輔導組和後勤組,幹部職工激增至15人(其中臨時工4人);1985年文工團(文藝隊)被撤銷,所屬人員併入文化館的文藝演出輔導組。1987年,縣文工團分立後至1990年,一直保持8人編制。建館之初,設施簡陋,僅有一座150平方米的民房,1965年成立文藝隊後,與其共用一座房子。1972年文藝隊改建宿舍樓,文化館搬遷至原總工會樓(即現體委)辦公、住宿。1981年,將原公檢法宿舍(民房)改建為文化館宿舍樓,總面積約800餘平方米。1984年,將文藝隊宿舍樓改建為鋼筋水泥結構樓房,共5層,上2層為文藝隊宿舍,下3層為文化館文化娛樂活動場所,單層面積為150平方米。
文化館建立後,曾購置了一批戲服道具及少量樂器。“文化大革命”期間,戲服、道具被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藝演出輔導組成立後,又陸續置辦了一些古裝和現代戲服、道具及手風琴、風琴、大小提琴和二胡、京胡、高胡、揚琴、琵琴、三弦、月琴、笛子、嗩吶等樂器,可以開展一些小型演出活動。文學和美術創作輔導組每年都購置一些文學、美術理論書籍及參考資料,至1990年共有各種書籍1000餘冊。
2011年以來,該縣針對幹部隊伍中存在的精神怠慢、能力平庸、工作懶散、紀律鬆散、班子軟弱等問題,特別設立“治庸問責辦”,專治“庸、懶、散、軟、奢”惡習。
本報桂林12月11日電 (謝振華、楊征山)人民日報
文化站
自1979年起,全縣8個鄉、鎮相繼成立了文化站(始稱科技文化站),開展圖書借閱和寫作、演出、美術、書法等輔導性業務活動,也開展桌球、錄相放映等文娛活動,成為鄉、鎮民眾文化娛樂活動的中心。文化站的設施普遍比較簡陋,僅兩水鄉和大合鎮有固定場地(大合鎮為磚木結構,兩水鄉為木頭板房),其他各鄉是從鄉政府的辦公樓擠出一兩間房辦公,面積十分有限。其他基本設施只有少量科技或文學讀物和一兩個桌球檯。梅溪、大合兩站添置了一些古裝戲服,各站都添置了少量樂器,如二胡、小提琴等。場地和設施還不能適應民眾文化生活的需求。
俱樂部、文化室
1954年,縣文化館建立後,在業餘、自願的原則下,首先在大埠街組建了大合宣傳隊,繼而在修睦、錦頭、梅溪街、瓜里、兩水建立第一批農村俱樂部,參加俱樂部活動的都是民眾中的文藝愛好者和民間藝人。俱樂部人員利用業餘時間,編寫牆報、黑板報、放映幻燈、排練小型多樣的文藝節目,為本村或鄰村的民眾演出,既宣傳了黨的政策,又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深受民眾歡迎。1957年,俱樂部發展到37個,1958年大躍進時期,提出文化大普及,農村俱樂部發展到115個,此外各生產隊還組織成立了山歌組、讀報組、廣播組等,民眾文化生活比較豐富。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全部停止活動,1963年後逐步恢復。1966年後的“文化大革命”期間,俱樂部改稱文化室,後又改稱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或政治文化夜校,以夜校普及面最廣,70年代中期幾乎遍及每個生產隊(村民小組),1976年以後又改稱為農村業餘文藝宣傳隊。
80年代後,隨著電影、電視、電視錄相之發展及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業餘文藝宣傳隊均停止了活動。
工人俱樂部
為縣總工會的二層機構,專事廠礦、機關單位職工的業餘文娛活動。建於1952年,在總工會內設一活動場地,有棋、牌等娛樂工具,也有閱覽室,有少量報刊雜誌。工人俱樂部在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曾很活躍,“文化大革命”期間,其活動隨著工會活動的停止而停止,“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亦隨著工會活動的恢復而恢復。現工人俱樂部有露天滑冰場、舞廳、桌球室、錄相放映室等娛樂活動場地及設施。80年代後,它與總工會基本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老年活動中心
1986年成立老幹部工作局後,隨之建立老年活動中心。1990年老年活動中心建築面積近200平方米,有氣功室、書畫室、棋類室、桌球室、門球場等娛樂設施。
文物古蹟
縣內的文物管理工作,1954年後由縣文化館兼管。1989年3月成立文物管理所,設專職幹部1人,負責全縣的文物收集、管理及文物點的登記工作。古、近代墓葬
唐大璋墓位於瓜里鄉文溪村石山坪村民組。墓主系清道光年間監生,曾參加過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西延州同程慶齡總裁修纂之《西延軼志》的採訪及校對工作,依例授儒林郎(從六品)。
唐碧田夫婦墓墓主乃清末一大富戶。墓在兩水鄉煙竹村之圳頭田。用三十塊大石板圈圍而成,上刻飛禽走獸、花卉人物,造型精美,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及審美價值。
唐妙庸墓墓主系延東一富戶,民國初年去世。墓在該鄉浦田村大筆垌,規模宏大,雕工精湛,堪稱近代墓葬之藝術精品。
古、近代建築
高仙橋位於瓜里鄉白水村下白水。建於清道光末年,設計古樸,頗具特色。
空大橋位於梅溪鄉梅溪街,為單拱石橋,建於清代。
天生橋位於梅溪鄉坪水底村馬家坪。系單拱石橋,建於民國22年(1933年)。建地地勢險要,從橋樑的建築技術角度看,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董家橋位於梅溪鄉大坨村福竹。建於民國25年(1936年)。其中造型及風格富有民族特點,圖案雕刻古雅,有一定的藝術研究價值。
八角亭該亭居延東鄉馬家祠堂東側。全亭以八根大杉圓木為柱,再用四塊大橫方間架成正方形支起整個亭頂,結構獨特、莊嚴古樸。亭頂分兩層,以其正檐呈八角而得名。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系只有榫而未用一釘一栓的木質結構建築,雖經近四百年的風霜雨雪,但仍安然無恙,無絲毫傾斜與走樣,實為木工建築之傑作。
湖南會館清鹹豐二年(1852年),湘籍商人遍及境內各地,為了保護其自身利益,乃在當時商賈雲集、物資集散地之合浦街修建該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四周均用石條青磚砌成,其內均為木質結構。正上廳是禹王殿,塑有高達三米的禹王爺全身像;左邊是李公真神殿,右邊是地母殿。正面前廳是金頂塔式的三層飛檐戲台。四面所設的走馬樓將整個會館連為一體。柱棟樑檐皆雕龍塑鳳,廊壁浮雕傳統名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名人題書匾額字跡端莊遒勁。整個建築到處流金溢彩。其規模之宏大、氣勢之雄偉、工藝之精巧,堪為縣內古建築之最。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各種雕像、字、畫都被搗毀,約有1200多平方米的建築被拆除,戲台、看樓權存斷垣殘壁。
碑刻
瑤族團規石碑原立於河口瑤族鄉蔥坪村民國時期的村公所內。後幾經搬動,於1958年被人作為橋板架設於沖坪宋潔丞屋前的小溪上。該碑刻立於清鹹豐十年(1860年)。共列團規十條,有禁止賭博、偷盜的條款,也有田地、山場的界限劃分及保護森林的措施等。行文簡明扼要,獎罰分明。
抗戰陣亡將士暨死難同胞紀念碑由桂林抗日游擊隊上校司令員吳耀和副司令員蔣山提議,於1939年7月為紀念“七·七”事變陣亡將士而樹立此碑。該碑正面題:“抗戰陣亡將士暨死難同胞紀念碑”,左、後、右三面分別鐫有蔣山的“為國捐軀”、“吳耀的“壯烈先聲”、王潛的“精神不死”等題詞。此碑原豎於舊中峰鄉政府門前(現中峰育才國中所在地),解放後被推置路旁,“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砸斷,1989年縣文物管理所成立後,已重新修復。
紅軍長征過境時書寫之標語
1934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隊伍經過資源,在兩水苗族鄉鳳水村週遊屋後二米高的卵石圍牆上用土紅寫下了三條標語:一、“打倒賣國的國民黨”;二、“取消一切高利貸”;三、“反對強占民田修馬路”!署名“紅政工”,均為楷書。標語的長度分別為3.10米、3.15米、3.25米,字徑在25至30厘米之間。這些標語宣傳了紅軍的政策,使人民民眾了解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喚醒人民、鼓舞人民的鬥志。這些標語因長期遭受風雨侵蝕,字跡漸褪。1978年,鳳水村公所採取措施,在寫有標語的牆體前打起簡易木架,蓋上瓦片將標語保護起來。
教育
學前教育
民國29年(1940年),延東鄉表證中心校設1個幼稚班,有幼兒35人、教師兩人,設語言、計算、手工、遊戲等課程,設備簡陋。為本縣有正規幼兒教育之始。解放後,1952年又於該校附設兩個幼兒班,共幼兒50人、教師2人。1957年縣創辦縣城機關幼稚園1所,辦2個班,同時在中峰、車田兩區各辦1個幼兒班。1958年因大辦鋼鐵、大辦農業,農村勞動力全部出動,為了解放婦女勞動力,村村寨寨辦起了幼兒班。是年,全縣共辦班150個,入班幼兒達4400人。由各生產隊推選出一位身體健壯的老太婆,把幼兒集中到一戶民眾家裡負責看護,沒有進行適合幼兒的遊戲活動。1960年暫時困難時期,全縣減至35個班、幼兒315人。到1961年僅存17個班,幼兒306人。1963年—1973年農村幼兒班停辦,僅保留縣機關幼稚園。1974年公社幼兒班又開始恢復。1976年縣成立了幼兒教育領導小組,當年縣機關幼稚園擴大招生,並先後新建縣商業局幼稚園和縣婦聯託兒所,農村幼稚園復興。是年,全縣共辦243個班,入班幼兒4830人,教職員工280人。由於分布面廣,缺乏具體指導,加之沒有固定經費,到1978年僅存14個班,入園幼兒280人,教職工18人。1980年有幼稚園4所、16個班,幼兒403人、教職工49人。1987年有幼稚園3所、21個班,幼兒802人、教職工55人。1990年有30個班、幼兒918人、教職工62人,其中專職教養員48人。
國小教育
民國元年(1912年)西延大埠頭湘西書院改為湘西兩等國小,為境內辦新學校之始,鄉村各地仍辦私塾。7年湘西兩等國小改為西延高等國小。同年,又在車田創辦敦本國小,在花果橋辦中峰初等國小,在鹹水口辦五龍庵初等國小。1910年,公辦國小有20餘所。此後,因政局混亂,兵匪相乘,停閉者十之八九。民國14年新桂系統一廣西後,各校方陸續恢復。
民國16年,境內有高小兩所(西延高小、潯源完小),共6個班,學生162人,教師8人;初小38所,學生695人,教師38人。民國24年始建資源縣制時,正值廣西推行普及國民基礎教育,規定每鄉設一所中心國民基礎學校,每村設一所國民基礎學校,並實行鄉、村長兼校長又兼民團大、中隊長的“三位一體”制。國小教育有所發展,除原有西延、潯源兩所中心校外,25年,又增設梅溪、瓜里、車田、龍塘和中峰等五所中心校。
民國26年,將龍塘中心校併入車田中心校,延中國民基礎學校並延東中心校。
民國29年,全縣有中心校10所,學生416人,國民基礎學校71所,學生3808人,教師總計266人。為提高國小教學質量,民國31年舉行了全縣第一屆國小畢業會考,參加者有表證、梅溪、潯源等中心校。
民國33年秋至34年上半年,日冠入侵,所經之地,校舍多被毀損,學校停課,直到民國34年下半年才恢復正常。
民國35年,有中心國民學校6所,40個班、學生793人,教職員76人;國民基礎學校67所,110個班、學生3574人,教職員140人。
民國38年上半年,中心校6所,學生1105人,國民基礎學校113所,學生2201人;總計學校119所,學生3306人。
1949年11月,資源解放,至1950年春,縣人民政府先後接管了民國時期的國小學校111所,教師85人。
1958年,有國小174所,學生11879人,公辦教師266人,新增民辦教師60人。是年,把生產勞動列為正式課程,提出“以政治掛帥,以生產為綱”,大辦廠場。同年10月,國小實行“四集中”(集中吃、住、學習、勞動),全縣174所學校合併為38所。11月,師生參加大辦農業運動,教學時間大部分參加勞動。結果,只得上“衛星課”、雙高課”(高速度、高質量),走馬觀花式地把教材上完。
1959年至1961年困難時期,入學人數急劇下降,有的學校只有學生十幾人甚至幾個人,幾乎無法上課。1961年調整國小布局,撤銷水頭、蔥坪兩所完小,將社嶺、三茶和海棠三所完小,分別併入中峰、義林和龍塘完小,初小壓縮12個班。
1966年10月後,因“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教師紛紛組織“長征隊”外出串聯,致使學校普遍停課。1967年上半年,學校成立名目繁多的戰鬥隊之後,中、國小教師中逐步形成了以“聯指”和“6·15”為核心的兩大派民眾組織,開展向“走資派”奪權鬥爭和相互間的派性鬥爭,教育行政機構癱瘓。1968年暑假,兩派鬥爭激烈,不少教師受迫害,被迫自殺和被無辜槍殺的26人。1969年3月,公辦國小下放到大隊辦,教師工資改為記工分。同時各大隊都辦戴帽國中,把國小的骨幹教師提升教國中,既削弱了國小的師資力量,又占用了國小校舍和設備。1973年開展批林批孔運動,大力宣傳“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黃帥精神”,大批“師道尊嚴”,弄得教師不敢管教學生。1975年貫徹“教育學大寨”、“學朝農”、“趕浦北”,大搞開門辦學,提倡辦“百畝農場、百頭豬、千棵果樹、萬斤糧”學校。“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學校規章制度被破壞,校產損失嚴重,教師受迫害,教學質量降低。
1978年全縣有完小72所,教學點282個,在校學生22976人,教師834人。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及一系列的政策法規,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把教育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以教學為主、提高教學質量上來。
1980年縣黨政領導,反覆學習了國務院發出的《關於普及國小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後,把教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縣委書記親自抓教育,還由一名副縣長分管教育,並責成學校行政領導和教師大抓入學率、鞏固率和合格率。
1982年10月,縣委為了開創資源教育新局面,加速普及國小教育,先後發布了《關於當前我縣教育工作幾個問題的決議》和《關於抓好我縣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兩個檔案。縣成立中、國小危房維修基建領導小組,分工一名副縣長抓改善辦學條件工作。
1983年3月,縣成立了考核、整頓中國小教師隊伍領導小組,對教師進行了一次考核和整頓。9月召開了教育三級幹部會議,提出了“要象抓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的口號,決定1985年在資源縣基本普及初等教育。還下發了資政發(1983)第56、57號兩個檔案,同時縣教育局先後制訂了《資源縣教育戰線教職工管理條例》和《資源縣教學工作常規》,發到各級學校貫徹執行。
1985年,經桂林地區教育局檢查核實,全縣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98.4%,畢業率達89.7%,普及率達98.3%,基本達到普及初等教育的標準,自治區發給了合格證。1986年被評為中國“普及基礎教育先進縣”。1990年,全縣有國小334所(含完小75所),在校學生21370人,適齡兒童總人數16085人,其中入學適齡兒童1569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7.6%。
中學教育
民國31年(1942年)前,縣內無中學,高小畢業生繼續升學,須長途跋涉至全(州)縣、興安、桂林及湖南省新寧、城步等地就讀。民國31年4月,資源縣政府遵照廣西省政府《廣西國民中學辦法大綱》規定,創辦縣國民中學。校址設在縣城大埠頭唐氏宗祠,有教師9人,其中專職教師3人,招收新生一班學生60人。一年後遷至合浦街湖南會館,招收第二班學生60名。民國33年春招收第三班學生60名,因缺乏教師及日寇入侵,延至34年下學期開學,時全校共3個班,學生147人,教師18人。
國民中學學制兩年,因未設英語、物理、化學課,學生畢業後報考高中甚難。民國35年4月,縣政府備文呈請廣西省政府批准,將國民中學改為資源縣立初級中學,並把原國民中學第三班改為初級中學第一班。鑒於資源初級中學班次逐年增加,原校舍不夠用,經縣政府批准撥款選擇沈灘松山坪為新校址。經一年時間,新建磚木結構的兩層教學樓1座,四合院式的教室和宿舍2座,膳廳1座,建築面積達1825平方米,學校總面積18295平方米,於36年下學期遷至新校舍上課。38年上學期,全校共6個班,學生239人,教職工31人。
是年(1949年)冬解放,縣人民政府接管了資源初級中學,貫徹“維持、整頓、改造”,“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必須向工農開門”的方針,廢除了國民黨的教育方針和規章制度。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本縣的中學教育逐年發展,學生的家庭成分有了顯著變化。據1953年的統計,工農子弟在全校學生中占72.6%,全縣一所國中已不能滿足人民民眾送子女讀書的需要,故於1958年秋,將資源國中改為完全中學,同時在苗、瑤人民聚居的車田新辦了一所國中,命名為資源縣第一中學(下簡稱“一中”,即“五排國中”),1960年秋,又在梅溪鹹水口新辦一所國中,稱為資源二中。全縣共有中學生1034人,其中高中生123人,比民國時期學生最多的1948年增加了2.5倍。
1960—1962年,國民經濟處於暫時困難時期,對教育的發展採取控制、壓縮、合班、並校和清理動員超齡生回農村等措施,撤銷了縣辦鹹水口國中,將該校師生全部併入資源中學(完中)。資中高中部停止招生,國中畢業升學考試被錄取者到興安高中就讀。經調整後,全縣僅保留兩所中學——資源中學及資源一中,總計12個班,學生416人,教職工精簡後只保留50人,儘管減少班次,但學生人數卻比1957略有增加。
1965年國民經濟回升,全縣又新辦了中峰、延東、梅溪、車田的大水嶺、兩水5所國中,連原有的2所共7所,有學生525人,資中又恢復高中部,招收新生40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學師生停課“鬧革命”,教學秩序混亂。1969年,將車田(原五排國中,1968年改名)、梅溪兩所國中定為縣直接領導的中學,中學學制由三、三制改為二、二制,並提出“讀國中不出大隊、讀高中不出公社”的口號,採取完小附設國中班的辦法,大力發展中學。1976年9月,全縣有中學13所,戴帽國中42處,共79個班;高中9所,34個班;高、國中共113個班,學生7664人,比“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增長了13.7倍。由於發展過快造成一缺設備,二缺師資,結果只得將大部分國小骨幹教師提上來教中學。被抽上來的教師既不適應中學教學,又削弱了國小的師資力量,使中、國小教學質量嚴重下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清算了“四人幫”破壞教育的罪行。採取縣、鄉兩級辦好重點中學的措施,確定資源中學為縣重點中學,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均優先安排,並控制各公社國中和戴帽國中的發展,逐年進行調整。1983年,戴帽國中全部撤銷。調整後有完全中學1所,15個班,學生795人;國中18所,95個班、學生4387人。同時加強了師資培訓,充實教學設備,健全教學制度,教育質量穩步提高。1987年,全縣普通中學已達18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共116個班(高中16個班),在校學生6366人(其中高中學生825人),教職工467人,與民國時期最高年(1948年)中學1所、學生924人相比,學校增加了17所,學生增加了5442人。1987年,全縣國小升國中的比例為51.2%,國中畢業升高中的比例為25.2%,高中畢業升大專院校的比例為24%。1990年,全縣有國中16所、完中2所(資源中學、車田中學),共有20個高中班,學生1143人;107個國中班,學生5369人;另有職中、實中各1所,8個班,學生361人;高中、國中教師498人。1977—1990年為國家輸送大專以上學生990人,中專生1380人,同時還為農村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有文化科學知識的勞動生力軍。
師資力量
清末,品行端正的秀才或舉人,才可聘為塾師。民國時期,中學教師要求具有大專畢業或高等師範畢業;國小教師要求具有中等師範畢業或高、國中畢業。因地處偏僻,文化比較落後,在師資的數量與文化素質上都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清末所辦私塾常從鄰縣、鄰省聘請塾師。民國期間,普及國民義務教育時,教師奇缺,雖開辦師訓班、簡易師範班各一班,仍未滿足要求。解放後仍存在中、國小教師缺乏和文化素質不高的問題。1954年,國小專任教師182人中,大專、中師和高中畢業的僅6人,占3.3%,國中或國中畢業以下176人,占96.7%;國中專任教師13人中,大專畢業1人,占7.69%,中師和高中畢業及以下12人,占92.31%。1978年,全縣國小專任教師782人中,中師和高中畢業的557人,占71.2%;初師和國中畢業的121人,占15.5%,國中肄業及以下的104人,占13.3%。中學專任教師433人中,大學本科畢業以上的44人,占10.2%;專科畢業及本、專科肄業的36人,占8.3%;中師或高中畢業及肄業的299人,占69%;國中或國中以下的54人,占12.5%。
為提高中、國小教師的業務素質,1962年縣成立教師函授總站,設專職函授輔導員1人,義務輔導員3人,先在延東、中峰搞試點,共辦兩個班、45人。其他各公社以學區為單位成立函授分站,學習輔導員擔任班主任,每兩周集中面授一次。1977年,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在職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為提高師資水平,採取寒、暑假集中培訓,組織短訓班和輸送到大、中專學校深造等辦法培訓在職師資。1980年8月,教育部又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在職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要求力爭到1985年使國小教師達到中師畢業水平,國中教師達到大專畢業、高中教師達到大學本科畢業程度。為此,縣教育局採取一系列具體措施,對現有中、國小教師進行考核。1982年12月至1983年6月,共考核國小教師680名,其中能勝任的153名,基本勝任的375人,教學有困難的129人,不能勝任的23人;考核國中教師355人,其中勝任的51人,基本勝任的178人,教學有困難的19人,不能勝任的7人;考核高中教師68人,其中勝任的36人,基本勝任的31人,教學有困難者1人。對教學有困難的教師首先組織學好教材、教法,然後系統進修文化專業知識;對基本勝任教學的教師,根據各自的年齡、教齡及文化程度,有計畫、有目的地分別採取在職函授、脫產進修或短期培訓等辦法,經考試合格者發給相應畢業文憑。1984年改縣師範為教師進修學校。1987年,通過進修、函授獲得中師文憑的220餘人,大專以上文憑64人,短期培訓200餘人。1990年,經考試發給中、國小教師專業合格證書者共600人,參加成人自學考試學習的300人;中學在職脫產培訓20人,函授80人;國小教師脫產培訓一個班、45人,函授70餘人。
1990年,全縣全日制中、國小專任教師1384人,其中中學494人,國小890人。中學專任教師的學歷是:本科畢業65人,占13.4%;專科或本科、專科肄業的241人,占48.9%;中師、高中畢業及肄業165人,占33.4%;國中畢業及以下的23人,占4.6%。國小專任教師的學歷是:大專畢業及肄業的21人,占2.4%;,中師或高中畢業及肄業的651人,占73.1%;國中肄業以下的218人,占24.5%。
旅遊
境內著名的風景區有八角寨(雲台山)、資江、寶鼎瀑布、貓兒山等。八角寨風景區
八角寨風景區在縣東北部梅溪鄉大坨村一帶,方圓約4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18米,因巔具八角而得名。雲涌峰浮,故又名雲台山。景區還有螺絲山、眼睛石、神鷹石、人參石、古堡殘垣、大象迎賓等景觀。早在宋、元年間,八角寨就建有“天心寺”。
資江風景區
資江風景區從大合鎮沈灘村起至梅溪鄉胡家田村之間河段,長20餘公里。景區有玉屏山、大象飲水、將軍騎馬、酒醉美猴王、天門塘、一線天(分東西兩處)、三娘石、風帆石等景點。
貓兒山風景區
貓兒山風景區位於越城嶺南段、縣西南部的兩水鄉邊境,海拔2141.5米,為越城嶺主峰,亦是華南第一高峰。1977年于山頂建成電視轉播台,有公路盤山直達。景區尚保存原始森林22萬餘畝,有豐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
名優特產
臍橙
資源縣是中國臍橙基地之一。1989年國家農業部“山地臍橙商品生產基地”項目在資源縣實施以來,曾多次獲得自治區科委、農業廳科技成果獎和技術進步獎。資源臍橙,果皮光滑,色澤橙紅,肉質脆嫩無核,清香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在12%以上,耐貯運,常溫貯藏期可達200天左右。前些年,產品主要銷往廣東、上海、北京、深圳和香港,由於資源臍橙品質較好,因此在上海等地市場價要比國內其他地區臍橙高出1-2元/公斤。現全縣臍橙面積已發展到15000畝,大部分進入豐產時期,全年總產量達6000噸。紅提
資源縣從1996年開始引種,2001年、2002年迅速發展,現資源縣紅提種植面積2000畝,資源所產紅提果粒大,色澤鮮艷,果粉厚,脆甜而香味濃郁,其質量可與北方紅提相媲美,且耐貯運。全縣紅提年產量為1800噸。
羅漢果
資源縣現有羅漢果面積1000畝,主要產地:延東、中峰等鄉,年產量10萬個。
相關名人
(一)鄒長清
鄒長清,1965年生,副研究館員,博士,廣西資源縣梅溪鄉福竹村人。
1.簡歷:
1983年9月-1987年6月,在廣西師大歷史系學習,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7年6月-1989年8月在資源中學教書。
1989年9月-1992年6月在鄭州大學學習,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1992年7月-2002年4月,先後在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管所(處)、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工作。
2002年5月至今在廣西師大文旅學院工作。其中2002年5月-2005年8月,從事社會工作專業的教學;2005年9月至今在南開大學讀委培博士。
2.研究的方向
現在南開大學讀博,我學習研究的內容從明代轉到清代。現主要從事清代社會史、政治制度史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3.發表成果
《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廣西師大學報》1998年第2期
《明代靖江王社會地位考》,《廣西師大學報》1999年第2期
《明代內閣宰輔蔣冕研究》,《桂北文化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明代青花瓷器與道教》,《中國古陶瓷研究》第六輯,2000年
多次參與編寫桂林歷史文化資料。
(二)唐正柱
唐正柱:男,苗族,1964年12月出生,廣西資源縣梅溪鄉鹹水口村人,198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山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1987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廣西區黨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處長、廣西區文聯副主席(兼),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等職務。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從事文藝評論工作十多年,在省級和全國報刊發表文藝評論文章數十篇,出版有專著《談詩》。主編《紅水河文化研究》,合編《中華美德賢文》、《遊戲》等書。
(三)粟增林
粟增林:廣西資源縣中峰鄉楓木村人,當兵出身,先後歷任資源縣鄉鎮企業局長、瓜里鄉黨委書記、資源縣常務副縣長、恭城縣縣長、荔浦縣縣長、縣委書記、桂林市副市長。現任桂林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四)馬岱宗
馬岱宗:勤耕齋主、越城居士,l931年6月生,廣西資源縣人,曾任中學校長、桂林市教育局調研員等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平原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書畫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廣西書協理事、學術理論部副主任,廣西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桂林市書協顧問,桂林市書法教育研究會會長,中原書畫研究會名譽院長,台灣中國文化統一促進會藝委會委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書法作品入展全國第四屆楹聯展,“翰墨頌輝煌”展,中國新書法大展,最佳中國魅力城市書法聯展,國際佛教書畫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采書法攝影展,95’漢城國際大展,日本國熊本縣書畫展,東京首屆國際藝術博覽會。獲書法報首屆黃鶴獎銅獎,中華全國當代書法精品展二等獎,第二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展金獎,中華魂楹聯書畫藝術品大展特佳獎。入選全國碑林30餘處。理論文章入選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一類文,全國第六屆書學討論會。曾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桂林、深圳、台灣等地舉辦書法展,出版個人專集《行書佳聯選》、《馬岱宗書法藝術》。其藝術事跡及作品曾刊載於《人民日報》、《藝術報》、台灣《中華日報》等10餘家刊物60餘次。藝術傳略收入《中國當代書畫家大辭典》等多部辭書。
(五)蔡昌卓
蔡昌卓,男,1962年8月生,漢族,廣西資源縣人,199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英語研究生學歷,歷史學博士,教授,英語碩士生導師,全國優秀教師,現任廣西師範大學副校長。曾任廣西師範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兼國際文化教育學院院長、港澳台辦公室主任。先後應邀到英國、美國、俄羅斯、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做學術講座。
曾做過教育部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外語教學委員委員會;現作教育部全國民族邊遠地區大學外語教學面向21世紀老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協作組組長,全國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理事,全國《大學基礎英語》系列教程(計24本)總主編,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國家級A類培養對象英語學科導師,《作文大王》“蔡博士專欄”撰稿人。開設課程:英美語言文化研究。
(六)吳建新
吳建新,廣西資源縣人,現任廣西區辦公廳副主任,協助自治區副主席分管自治區教育廳(語言文字管理工作委員會)、文化廳、衛生廳、人口計生委、廣電局、體育局、新聞出版局(著作權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廣西出版總社、新聞辦、廣西社科院、地方志辦、文史館、參事室及婦女兒童等方面工作。協助自治區副主席分管和協調紅十字會等有關工作。
(七)唐仁郭
唐仁郭,男,1963年生,廣西資源縣人,研究生學歷,教授職稱,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廣西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
唐仁郭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社會史、中國少數民族宗法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在國核心心期刊及省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2部、教材及其他書籍5部;主持省部級及學校重點研究課題3項;參與國家社會基金課題2項。代表性論著有《廣西通史》(合作),《中國少數民族宗法制度研究》(第一作者)。曾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要社會兼職:全國高師院校黨政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南寧市 | 青秀區 | 興寧區 | 西鄉塘區 | 良慶區 | 江南區 | 邕寧區 | 武鳴縣 | 隆安縣 | 馬山縣 | 上林縣 | 賓陽縣 | 橫縣 |
柳州市 | 城中區 | 魚峰區 | 柳北區 | 柳南區 | 柳江縣 | 柳城縣 | 鹿寨縣 | 融安縣 | 融水苗族自治縣 | 三江侗族自治縣 |
桂林市 | 象山區 | 秀峰區 | 疊彩區 | 七星區 | 雁山區 | 陽朔縣 | 臨桂縣 | 靈川縣 | 全州縣 | 平樂縣 | 興安縣 | 灌陽縣 | 荔浦縣 | 資源縣 | 永福縣 | 龍勝各族自治縣 | 恭城瑤族自治縣 |
梧州市 | 萬秀區 | 蝶山區 | 長洲區 | 岑溪市 | 蒼梧縣 | 藤縣 | 蒙山縣 |
北海市 | 海城區 | 銀海區 | 鐵山港區 | 合浦縣 |
防城港市 | 港口區 | 防城區 | 東興市 | 上思縣 |
欽州市 | 欽南區 | 欽北區 | 靈山縣 | 浦北縣 |
貴港市 | 港北區 | 港南區| 覃塘區 | 桂平市 | 平南縣 |
玉林市 | 玉州區 | 北流市 | 容縣 | 陸川縣 | 博白縣 | 興業縣 |
百色市 | 右江區 | 凌雲縣 | 平果縣 | 西林縣 | 樂業縣 | 德保縣 | 田林縣 | 田陽縣 | 靖西縣 | 田東縣 | 那坡縣 | 隆林各族自治縣 |
賀州市 | 八步區 | 鐘山縣 | 昭平縣 | 富川瑤族自治縣 |
河池市 | 金城江區 | 宜州市 | 天峨縣 | 鳳山縣 | 南丹縣 | 東蘭縣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 巴馬瑤族自治縣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大化瑤族自治縣 |
來賓市 | 興賓區 | 合山市 | 象州縣 | 武宣縣 | 忻城縣 | 金秀瑤族自治縣 |
崇左市 | 江州區 | 憑祥市 |寧明縣 | 扶綏縣 | 龍州縣 | 大新縣 | 天等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