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變種較之原種區別在於本變種的小枝被淡黃色疏柔毛,葉下面沿葉脈有很密的淡黃色疏柔毛,裂片較狹窄,邊緣有較粗的鋸齒,葉柄密被長硬毛,翅果.較大,長3-3.5厘米,張開近於水平。花期不明,果期9月。分布與生境
產廣東西北部、貴州南部和廣西北部。生於低海拔的疏林中。植物之槭樹科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稀灌木。單葉或複葉對生,無托葉。花小綠色,先開花後生葉或嫩葉長大後才開花,秋後落葉前常變紅色。 |
廣東毛脈槭(變種)為無患子科槭屬的植物,產廣東西北部、貴州南部和廣西北部。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稀灌木。單葉或複葉對生,無托葉。花小綠色,先開花後生葉或嫩葉長大後才開花,秋後落葉前常變紅色。 |
廣東毛脈槭,屬於槭樹科、槭屬,本變種較之原種區別在於本變種的小枝被淡黃色疏柔毛,花期不明,果期9月。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兩型葉網脈槭(變種)分布於福建北部至南部個廣東東部。與原種的區別在於本變種的葉柄.小堅果長圓橢圓形,張開成鈍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
中華槭,Acer sinense Pax,屬於槭樹科、槭屬小喬木,偶灌木或大喬木,枝條橫展,樹姿優美,而且多為弱陽性樹種,是風景林中表現秋色的重要中層樹...
形態特徵 本種提示 分布範圍 生長環境 主要價值網脈槭(原變種),槭樹科植物。高約5米。樹皮灰色或深灰色。產廣東東南沿海地區。生於山坡疏林中。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羅浮槭(學名:Acer fabri Hance)槭樹科,槭屬常綠喬木,彩葉樹種。高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紫綠色或綠色。葉革質,披針形,葉片上面深綠...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產地生境 生長習性 繁殖方法紅果羅浮槭與原種的區別在於本變種的葉較小,近於披針形,長4.5-6厘米,寬1.5-2厘米,比較平滑而有光澤,翅果較小,長2.5-3厘米,張開成鈍角,翅寬...
闊葉槭,槭樹科,槭屬的一種植物。落葉高大喬木,樹皮平滑,黃褐色或深褐色。小枝圓柱形,無毛,當年生枝綠色或紫綠色,多年生枝黃綠色或黃褐色;皮孔黃色,圓形或...
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檢索表 地理分布落葉喬木,高5-10米。樹皮褐色或深褐色。小枝細瘦,無毛,當年生枝綠色或紫綠色,多年生枝灰褐色或黃褐色。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產地和生境三峽槭(原變種)(Acer wilsonii Rehd. var. wilsonii)落葉喬木植物,高10-15米。果期9月。產於湖北、四川、江西、湖南...
形態特徵 地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