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稀花槭
種拉丁名:AcerpauciflorumFang
科中文名:槭樹科
科拉丁名:Aceraceae
屬中文名:槭屬
屬拉丁名:Acer
國內分布:浙江中部
海拔:50-300
中國植物志:46:128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約1-3米。樹皮平滑,淡黃褐色。小枝很細瘦,當年生枝黃綠色或淡黃紫色,微被淡黃色短柔毛或近於無毛,多年生枝灰褐色或黃褐色,無毛,具白色的蠟質層。葉膜質,外貌近於圓形,直徑3-4厘米,基部心臟形或近於心臟形,5裂,裂片長圓卵形或長圓橢圓形,先端銳尖,邊緣具銳尖的重鋸齒,裂片間的凹缺銳尖,深達葉片的2/3。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面淡綠色;主脈在兩面均微凸起,側脈常不顯著,上面無毛,下面被淡黃色短柔毛或在葉脈的基部有鬚毛;葉柄長約1厘米,細瘦,被捲曲的長柔毛。花的特性不明。花序系幾枚花組成的傘房花序。翅果嫩時淡紫色,後成淡黃色,每果梗上僅生一個果實,傘房果序的總果梗長5-10毫米,被長柔毛;小堅果凸起,橢圓形,長6毫米,寬4毫米,被稀疏的長柔毛;翅長圓形,連同小堅果長15厘米,寬5毫米,張開成直角;果梗長約1厘米,近於無毛。花期不明,果期9月。
分布
產浙江中部。生於海拔50-300米的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仙居。植物之槭樹科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稀灌木。單葉或複葉對生,無托葉。花小綠色,先開花後生葉或嫩葉長大後才開花,秋後落葉前常變紅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