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長葉槭
種拉丁名:AcerlitseaefoliumHayata
科中文名:槭樹科
科拉丁名:Aceraceae
屬中文名:槭屬
屬拉丁名:Acer
國內分布:台灣中部
海拔:300-700
識別特徵
常綠喬木,高10米,少達20米;樹皮暗灰色或淡黑褐色;當年枝紫色或紫紅色;冬芽小,鱗片銳尖,有短柔毛。單葉對生,革質,倒披針形,長10-13厘米,寬2-5厘米,頂端短漸尖或鈍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上面淡綠色,下面灰白色,並有白粉,主脈顯著,羽狀側脈10-12對。聚傘果序,翅果長2厘米,張開成鈍角。 產於台灣省。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常高10米,稀達20米。樹皮淡灰色或淡褐色。小枝細瘦、無毛,當年生枝紫色或淡紫色,多年生枝紫褐色,皮孔多數、淡黃色,冬芽卵圓形;鱗片卵形。葉革質,倒披針形,長10-17厘米,寬3-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近於鈍尖,基部楔形或鈍形,上面淡綠色,下面灰白色,微被白粉,主脈在兩面均很顯著,側脈10-12對,微顯著,基生脈較短,其長度大約為葉片長度的1/5-1/3,小葉脈成網狀,微顯著;葉柄長1.5-2厘米,粗壯、無毛。花的特性未詳。果序傘房狀,長4厘米,寬5厘米;果梗長1厘米,基部稍膨大。翅果無毛,小堅果卵圓形,長5毫米,寬3毫米;翅與小堅果共長2厘米,張開近於直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
分布
產我國台灣中部。生於海拔300-700米的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南投。
植物之槭樹科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稀灌木。單葉或複葉對生,無托葉。花小綠色,先開花後生葉或嫩葉長大後才開花,秋後落葉前常變紅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