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結構
廈漳跨海大橋(又名漳州灣跨海大橋)2013年05月28日正式投入運營,起於在建的廈 門至成都國家高速公路(廈蓉高速公路)(漳州台商投資區海滄交界處)樞紐互通,經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跨九龍江經 漳州海門島,止於漳州龍海後宅,與招商局漳州開發區疏港一級公路和招銀疏港高速公路相連線,跨海部分全部位於漳州境內 ,故又名環漳州灣跨海大橋,由漳州高速公路公司管理,並納入福建省高速公路系統。
廈漳跨海大橋將按標準6車道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總投資49.86億元,由漳州、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廈門市和福建省高速公路公司共同出資,比例為20%、40%、25%和15%。
廈漳跨海大橋路線全長9.33千米,其中橋長約8.555千米,路基寬度33.5米,跨海橋樑寬度採用33米(不含布索區),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從南到北由海平立交、南汊主橋、海門島立交和北汊主橋等4個主要工程構成,分為五大標段進行施工。
其中,北汊主橋為該項目的主體工程,橋長1290米,主跨780米,可滿足三萬噸級船舶安全通航,採用雙塔雙索麵五跨連續半漂浮斜拉橋形式,在同類型橋樑中其主跨跨度位居全國第六、世界第九。
廈漳跨海大橋於2008年11月17日正式動工建設,2013年05月28日建成通車,正式投入運營。廈漳跨海大橋的建成將串連招商局漳州港區和海滄港區,實現貨運的快速到達。漳跨海大橋項目總投資為51億餘元,據統計,截至2008年年底,大橋已累計完成投資19.5億餘元,占總投資的38.2%。大橋自開工以來,各項工程穩步推進,2009年5月完成棧橋施工,之後進入橋樑建設工序,主橋、引橋、互通式立交施工均全面展開,逐步從水下施工向水上施工轉換,大橋結構物逐步顯露出水面,橋身逐步在海上成型,已經形成一座座墩身聳立、一跨跨箱梁連線成橋的壯觀場景。
2011年春節前將完成下橫樑施工任務,2012年年底,227米高的鑽石型索塔矗立在海中,成為廈漳海域上的又一標誌性建築。
“串糖葫蘆”的方式串起橋身
為了把這兩座227米高的索塔修得 “橫平豎直”,工人們也花了不少心思。太陽照射帶來的溫度變化,還有大風,都可能讓建設中的索塔變形歪掉。為此,施工人員當起了氣象員,天天記錄日照和風力數據,紅外線稜鏡系統測試控制也被運用進來。
集美大橋建設時所採用的先進技術“節段預製懸拼法”,也運用到廈漳大橋引橋建設中。位於招銀港區的制梁廠,製作了1300多榀箱梁,之後,用“串糖葫蘆”的方式,將箱梁串到大橋上,形成橋身。
數據顯示,全橋總計打下樁基1441根、墩身322座、主塔四座、296根斜拉索,用材11.5萬噸鋼筋、68.7萬方混凝土。
橋樑歷史
2008年11月17日,廈漳跨海大橋正式動工建設。
主塔封頂
廈漳跨海大橋計畫於2012年7月初合龍,預計仍按計畫於2013年上半年貫通,屆時漳州灣南北岸的車程將由2小時以上縮短到20分鐘。
2011年12月22日封頂,經過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五公司施工人員的艱苦奮戰,高達227米的塔柱高高聳立。在施工中,該公司充分發揮人、財、物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最佳化施工組織方案,採取24小時不間斷施工,加快施工進度,趕在新年到來之前實現了主塔封頂目標。
主橋合龍
2012年07月06日,廈漳跨海大橋北汊主橋合龍,預計年底貫通,2013年將實現通車。
合龍的北汊主橋是廈漳跨海大橋的主體工程,該橋長1290米,其中主跨780米,滿足三萬噸級船舶安全通航,採用雙塔雙索麵五跨連續半漂浮斜拉橋型式,在同類型橋樑中位居全國第六、世界第九。
廈漳跨海大橋建成後,將極大地改善廈漳兩地的交通條件,縮短兩市的距離。漳州的廣闊腹地和豐富岸線資源將為北岸的廈門提供巨大發展空間,廈門的生機與活力也將帶動漳州更快更好發展,促進廈漳兩地融為一體。
此外,大橋的建成還將推動整合廈門灣港口資源,利用兩市港口優勢,加快廈門灣經濟集群建設發展,共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廈漳跨海大橋2013年5月通車 廈門市區到漳州港區,2小時車程將直接縮短為30分鐘。昨天,廈門鷺島網記者從建設方了解到,廈漳跨海大橋預計2013年05月28日建成正式通車。
明天,廈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不過要注意了,不是所有車都能上橋,行人、非機動車、機車、教練車等,禁止上橋。
2013年05月28日上午10點,通車儀式在海門島舉行。這一通車時間,比預定工期提前9個月。屆時,廈門市區到漳州港區原本需繞陸路2個小時的車程,直接縮短為30分鐘。
2013年05月28號中午12點,廈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廈漳城際公交線路也將同時開始運行,起訖站點為漳州開發區廈大附中往返海滄車場。廈漳跨海大橋的主線收費站設立在海門島(海門島服務中心),另外還有海門島和海平立交兩個附屬收費站。廈門島內到漳州開發區原本需繞陸路2個小時的車程,縮短為40分鐘左右。
10時,通車儀式在大橋海門島收費區舉行。招商局集團領導胡政,漳州市領導陳冬、吳洪芹,廈門市領導張燦民,省交通廳、漳州開發區管委會、龍海市政府等單位的領導參加了通車儀式。
廈漳大橋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跨海橋樑,起自廈成高速公路廈門海滄至漳州天寶段的青礁樞紐互通,跨越廈門灣,經海門島,止於漳州龍海後宅,與漳州開發區疏港一級公路和招銀疏港高速公路相連線。
廈漳大橋正式通車後,記者驅車從大橋招銀港收費站上橋,前往廈門。行駛於大橋之上,視野開闊,沿途可以欣賞海門島、海滄港以及整個漳州灣九龍江入海口的美麗風光,大橋本身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從海滄慈濟宮下穿通道下橋時,時間僅過了8分鐘。
廈漳大橋是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漳州灣綜合開發的配套基礎設施。大橋串聯起廈門島、海滄、角美、龍海浮宮、漳州開發區等地,也令廈漳同城化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
各項數據
大橋從北到南由北汊橋、海門島立交及收費服務區、南汊橋、海平立交四大部分組成,大橋全長12.9千米,比海滄大橋長了近一倍,其中主橋長9.33千米,主跨780米,兩端引橋長2.5千米,為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千米。
大橋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廈門港船舶通行的需要,其中北汊淨高53米,航道淨寬≥140米,可通行3萬噸級貨櫃船;南汊淨高近40米,航道淨寬≥220米,可通行5000噸級船舶。
大橋主體部分為雙塔斜拉橋,南汊為每跨70米的連續鋼構。雙向六車道,橋面行車道寬度為33米,海門島到龍海岸橋樑外側各設2.0米寬人行道,橋面寬37米。設計行車速度100千米/小時。橋形為連續半漂浮體系雙塔雙索麵斜拉橋,可滿足三萬噸級船舶安全通航,在同類型橋樑中居全國第六、世界第十,已成為漳州灣標誌性建築。
負面影響
1.海域水動力及水環境影響:大橋建成後鄰近海域流態的變化不明顯,流速改變不大,以減速為主,所造成的淤積量增加很小;正常情況下,施工期泥沙、污水排海和營運期污水排海對水質和底質影響較小。
2.環境空氣影響:施工揚塵和瀝青煙氣分別對沿線施工場界兩側外100~150米和50~100米範圍的居民將產生一定的影響;燃油機動車尾氣對周圍環境空氣品質影響較輕微。
3.環境噪聲影響:施工期對施工場界外100~200米範圍的居民等聲敏感點將產生較明顯的噪聲影響;營運期對路基兩側外100米範圍的居民等聲敏感點將產生較明顯的噪聲影響。
4.生態環境影響:工程永久和臨時占地約115公頃,果作林草植被破壞面積約75公頃,占用淺海和灘涂海域約19公頃。工程施工無水下爆破影響。大橋距白鷺和白海豚自然保護區最近距離分別約有4.5公里和9公里以上,大橋雖從紅樹林和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邊緣通過,但可採取橋墩避開和橋樑跨越紅樹林帶措施,所占用屬於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的濕地很少,工程建設對紅樹林、白鷺和白海豚影響較小。工程建設雖對海陸生物生境、漁業養殖和動植物、濕地、土地資源有一定的影響,但對生物多樣性影響不大,不會明顯造成生態完整性和穩定性的破壞。
5.水土流失影響:水土流失主要在施工期產生,施工區土壤平均侵蝕強度約比現狀增加5倍。
6.景觀環境影響:施工期將對九龍江河口區景觀造成暫時不良影響;大橋建成後雖對自然景觀產生分割效應,但只要注重大橋的美學設計,就為九龍江河口區增添一道人文景觀。大橋遠離或避開風景名勝區和文物古蹟等景觀敏感區,對景觀環境影響不大。
7.社會環境影響:大橋建成將提供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具有良好的區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征地、用海、拆遷和施工可能對當地社會環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大橋施工拆遷量3.52萬平方米。社會環境影響總體效應是利顯著大於弊。
8.環境風險影響:施工期水上和營運期橋下船舶存在溢油入海事故風險,營運期橋上車輛和橋下船舶存在運輸危險品泄漏入海事故風險,必須搞好車船運輸事故風險防範體系和應急預案。
保護措施
1.嚴格按照《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範》要求,對不良環境影響採取有效的預防或減緩措施,對環境敏感目標採取避讓或補償措施;加強環境管理、監理和監測。
2.依法征地用海,搞好移民安置和設施遷建,按國家政策規定標準,補償足夠的征地、養殖、拆遷、安置等費用,並及時支付到位,確保不降低移民原有生活水平。
3.對污廢水和固體廢物進行妥善處理處置。橋墩基礎施工時,配備設有泥漿槽、沉澱池和儲漿池的專用泥漿船,泥漿在護筒內循環使用不外排。沉渣和施工船污水、廢物運至岸上處理處置,並採取防止泥沙、污水和物料跑、冒、滴、漏入海措施。
4.施工期採取防止揚塵和瀝青煙氣污染措施。日灑水4~5次抑塵;採用先進的封閉式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瀝青鋪澆路面時,避開風向針對附近居民文教區等空氣敏感點的時段。收費服務區燃用清潔燃料。
5.選用低噪聲和低振動施工設備,在居住文教等聲敏感目標附近區域禁止夜間(22:00~次日6:00)和午間(12:00~14:30)施工。橋樑設計時採取有效的隔振、減振措施。禁止在衛生防噪距離內(擬議不小於路基兩側外100米)新建或改擴建聲敏感建築物。新建學校、醫院、療養院等對聲環境特別敏感建築物應在路基兩側外200m以上。對位於橋下路基兩側衛生防噪距離內的現有聲敏感建築物視大橋營運期具體情況,將採取設定採光通風隔聲窗等隔聲設施,遠期可結合城市發展逐步實施拆遷新建。
6.施工期加強古樹名木和珍貴物種保護,加強水土保持和生態防護。工程完工後做好土地復墾、環境綠化、景觀美化。
7.加強橋上車輛和橋下船舶運輸管理,禁止車船鳴笛、超速、超載和違規載物。制定車船運輸事故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根據大橋沿線空氣能見度情況實施分級管制措施。大霧籠罩時日,禁止車船過橋。
評估結論
廈漳跨海大橋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以及廈 門海滄區城市總體規劃和漳州龍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
該項目建設在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認真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同時滿足紅樹林和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要求,確保車船運輸安全和對周邊生態功能區不構成危害,協調好工程建設與區域開發關係,做好征地拆遷、水產養殖補償和移民生活、生產安置的前提下,工程施工和運營對環境不利影響能降低到可接受程度,並可獲得良好的區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該項目建設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通車時間
廈漳跨海大橋籌建處在漳州開發區正式設立。這標誌著廈漳跨海大橋進入實質性推動階段。大橋採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
“預可報告”推薦的廈漳跨海大橋越海通道A線位方案符合廈門市總體規劃和招商局漳州開發區規劃,符合廈門港總體規劃。不久前,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的審查會同意設計單位推薦的通道位置方案。
據介紹,審查會專家組同意廈漳跨海大橋橋涵設計荷載公路—Ⅰ級,設計洪水頻率300年一遇。同意設計單位根據廈門港總體規劃要求提出的大橋通航淨空按3萬噸級海輪通航標準。
據專家介紹,擬建的廈漳跨海大橋將溝通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與招商局漳州經濟開發區、漳州龍池開發區等臨港產業集中區的聯繫,是漳州灣綜合開發的配套基礎設施。
匝道貫通
2013年2月,青礁互通立交J匝道橋、O匝道橋以及全長1447米的S匝道橋順利貫通,這標誌著廈成高速青礁互通與廈漳跨海大橋通車直接關聯的四條匝道橋均已實現貫通,5月份將與廈漳跨海大橋同期投用。
廈漳跨海大橋已於2012年12月28日具備了試通車條件,而車輛能夠真正順利上下廈漳跨海大橋,所依賴的,正是青礁互通。青礁互通是廈成高速在馬青路和角嵩路交叉路口上的一座立交橋,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連線廈漳跨海大橋、龍海、角美、廈門島、海滄港區5個方向,為福建省最大的互通式立交,也是全國最大的互通式立交橋之一,結構極為複雜。
設計方案
由漳州方面提出的廈漳跨海大橋新橋位設計方案正式出爐。記者昨日在漳州市發展與計畫委員會看到,新方案在原有推薦的A橋位方案的基礎上,將北岸橋頭的位置往上游即龍海角美方向移動800米至1000米至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村境內,這一方案使得廈漳跨海大橋整體位於漳州境內。漳州方面正就此向省里有關部門匯報,並和廈門方面進行協調、溝通。
廈漳兩市
修橋達成兩點共識
據漳州、廈門兩市達成的會議紀要表明,廈門、漳州兩市的計委、公路、交通部門領導和設計單位協商後,達成兩點共識:雙方同意廈漳跨海大橋應由廈門市和漳州市共同組織實施;廈漳跨海大橋線位的選擇和橋型方案的確定,必須符合廈門灣港口總體布局規劃,有利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廈門方面提出,廈漳跨海大橋線位和橋型的選擇,應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區域交通規劃、廈門灣港口布局規劃的指導下,科學論證,綜合比選,統籌謀劃。
漳州提出
調整方案三大理由
在協調磋商會上,漳州方面提出廈漳跨海大橋的線位和橋型方案 的新建議。鑒於現有A線位要兼顧今後海滄港區5萬噸級泊位淨空要求,造價較高,傾向於原北岸橋位在推薦A線位(經海門島)的基礎上往西移800米至1000米,進入漳州地界,作為重點考慮的調整方案。理由是:一符合廈門灣港口布局規劃,有利於港口開發建設;二是對漳州區域經濟帶動有較大影響;三是爭取大橋造價有所降低,有利於項目招商引資和開工建設。對於繞道紫泥的D方案,由於該方案較靠近省快速道路網,投資效益較少,暫時不作考慮。
新建橋方案
在A方案基礎上完善
漳州方面委託設計單位對新的調整方案進行初步論證和設計。這樣,廈漳大橋在原有三個方案的基礎上,新增一個方案供專家比較、選擇論證,這樣,廈漳大橋就有四個方案。
對比原來三個方案,新方案有比較大的現實性:橋址不在廈門海滄港區之內,可保證海滄港區岸線資源的充分利用;可以減少項目總投資;新方案項目總造價降低,有利於招商。
此外,由於大橋設計高度下降,有利於開展項目的設計、施工等各方面的工作,可以使項目加快施工進度,儘快投入使用。同時可以在保持原方案的海滄開發區與招商局漳州開發區連為一體的優勢的基礎上,更有利於龍池開發區和角美開發區的進一步發展。
新的方案出來後,漳州方面已經就此向省里有關部門作了匯報,並積極和廈門方面協調。爭取儘快開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和項目前期的各項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大橋兩岸
橋址同時位移
新的方案在A方案的基礎上,將原來的北岸橋頭、廈門海滄青礁(上岸),移800米至1000米,在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地理位置。初步確定在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村附近的角海路,跨越九龍江入海口,經海門島終點在漳州疏港公路。該處東端連線漳州港區,順九龍江南岸是漳州開發區的對外主要出入口道路,經柯厝、霞圳等村在山塘村附近與龍海市去港尾的道路相接,向西北去龍海市和漳州市等地區,向西可通過東園互通立交進出同三國道主幹線。
有關設計專家認為,這一新方案是跨海大橋較為理想的橋位方案,可保證廈門海滄全境岸線資源充分利用。 路線全長9.785公里。
十二五規劃對外通道建設要點(道路方面)
全面融入海峽西岸交通網路,打造全國重要公路主樞紐城市,構築廈漳泉同城化快速通道,形成閩西南“1小時交通圈”。
完成廈成、廈安高速公路、廈漳跨海大橋建設,規劃建設對台和對外區域通道,實施國、省幹線改造工程。
完善各區綜合性公路客貨運樞紐,形成與對外交通的良好接駁,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對接”。
收費標準
大橋通車之後,要不要收費,如何收費,頗受人們關注。
廈門路橋的年費制與廈漳大橋收費制度並沒有關係,在廈門已繳交過路橋年費的車輛,通行廈漳大橋時還要交錢。
廈漳跨海大橋總投資50多億元,其中六成靠貸款,因此要實行收費還貸,收費期初定為15年。那么,預計本月底大橋通車後,過橋費怎么收呢?記者從廈漳大橋有限公司了解到,2013-05-08)收費方案已報省政府審批。按照方案,單趟收費為25元。
據了解,廈漳大橋收費方案由廈漳大橋有限公司邀請交通部所屬科研院所,根據大橋還貸期和通車流量的近遠期變化等數據進行測算,並綜合考慮國內收費大橋的普遍狀況進行制定。而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過橋費為80元,按照這樣換算出來的每公里單價,10公里長的廈漳大橋收費也是在20至30元間。
2018年9月8日,廈漳大橋的收費標準由25元/趟調整為5元/趟,為廈漳“同城化”按下“加速鍵”。
2019年1月1日起,對往返於漳州招銀港站(或海門島站)至廈漳大橋站的安裝使用ETC(閩通卡)的7座及以下的小型客車,除節假日高速免費期以外,在一個自然年度內,通行次數小於等於60次按次收費,通行次數大於60次後,不限次免費通行。
地圖及交通路線
交通路線:途經廈大漳州校區北門、南炮台公園、漳州開發區管委會(華商酒店)、泰山路與招商大道交叉十字路口、招商水務,上大橋後到達青礁東宮站、古樓農場、海滄農場站、蘆坑站,再到海滄公交總站。
城際公交首班車為k1路,時間為6:30到22:30,全程票價為5元。線路總里程約36公里。發車間隔為半個小時一班發車。
中國跨海大橋導航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樑,這類橋樑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所以對技術的要求較高,是頂尖橋樑技術的體現。東海大橋工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 |
橋之美
橋是一種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兩部分組成。上部結構包括橋身和橋面;下部結構包括橋墩、橋台和基礎。它們高懸低臥,形態萬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嶺,古樸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間,山川增輝;有的坐落鬧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橋多用,巧奪天工。不管風吹雨淋,無論酷暑嚴冬,它們總是默默無聞地為廣大的行人、車馬跨江過河,飛津濟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