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指揮官內戰時期第十四民兵團的團長有三位。阿爾弗雷德·伍德上校在第一次奔牛河戰役因負傷致殘退役,愛德華·福勒中校在阿爾弗雷德·伍德上校因負傷致殘退役後晉升上校,威廉·戴貝沃斯上尉在馬里蘭會戰時短暫接手指揮權。
![14團合影,福勒在前排中央,軍官都可識別出來](/img/6/9b6/57af03a1699b357199b27439e928.jpg)
參加戰爭
- 美墨戰爭
- 南北戰爭:第一次馬納薩斯戰役,瀑布教堂接觸戰,半島會戰,七天戰役(蓋恩斯磨坊戰役),北維吉尼亞會戰(第一次拉帕漢諾克火車站戰役,第二次馬納薩斯戰役),馬里蘭會戰(南山戰役,安提塔姆戰役),弗雷德里克斯堡戰役,淤泥進軍,錢瑟勒斯維爾會戰(波洛克磨坊小溪戰鬥,錢瑟勒斯維爾戰役),葛底斯堡會戰(葛底斯堡戰役),美內溪戰役,陸路會戰(莽原戰役,斯波特斯凡尼亞法院戰役),冷港戰役,圍攻彼得斯堡,五岔口戰役,阿波馬托克斯戰役。
- 美西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旗徽標語
- 自由的代價
- 永遠警醒
暱稱和番號
- 紐約州第八十四志願步兵團
- 紐約州第十四民兵團
- 布魯克林第十四團
- 布魯克林義勇軍
- 布魯克林紅腿
- 布魯克林方陣
- 布魯克林獵兵
- 善戰的第十四團
- 好鬥的惡棍團
- 林肯的小寵物
- 斑駁的獵兵
- 紅腿惡魔
早期歷史
形成
![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的步兵團旗幟。](/img/2/2c5/nBnauM3X1EzM2kjN0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854年6月4日,在傑西·c·史密斯上校的指揮下,第十四團幫助鎮壓自稱“天使加布里埃爾”的反天主教街頭傳教士,並協助警方進行了大量的逮捕行動。
1860年,聯邦義勇軍的軍校學員埃爾默·埃爾斯沃斯從芝加哥返回,經過布魯克林時給第十四團的成員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決定採取類似的“法國獵兵”裝束作為第十四團的統一制服,第十四團在整個南北戰爭期間一直保持這種裝束,是聯邦軍中不穿藍色標準制服的幾個團之一。
獨特裝束
典型的統一標準的聯邦軍士兵裝束是普魯士藍的平頂帽(或哈迪帽)和羊毛緊身夾克(或普魯士藍長禮服),褲子是天藍色(或普魯士藍)全羊毛長褲。戰爭開始後南北雙方的每個步兵團都有他們各種各樣的制服。到1862年初大部分聯邦團都穿著藍色的制服。然而由布魯克林出資,第十四團在整個戰爭期間一直維持著他們的獨特的獵兵風格的統一裝束。![軍號刺繡上帶有“14”的帽子。](/img/f/225/nBnauM3X4cDN1ETO0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上身是一般的聯邦軍步兵普魯士藍緊身夾克或普魯士藍長禮服,下身則是純羊毛的猩紅色長褲(或男式馬褲)與白色褲帶綁腿。儘管聯邦軍中有許多中制服樣式,但第十四團的制服仍然是獨一無二的,構成了內戰中最引人注目的獨特景觀。
南北戰爭
組建
![愛德華·福勒上校的紀念碑。](/img/1/3e6/nBnauM3XzcDN2YTM1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紐約州回響號召,布魯克林第十四團自告奮勇組成一支服役三年的志願軍,來自紐約州的紐約市布魯克林、曼哈頓等地的人們聚集在民兵團的徵兵處,布魯克林第十四團就這樣成立了,阿爾弗雷德·伍德上校拍了一封電報給華盛頓政府,他的第十四團做好了準備。
這些成員具有不同的背景,有的是城裡的工人、職員和商人,有的是山裡的農夫、獵人和礦工;可能有個別人生在南方,也有國會議員的子弟或祖輩是革命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先驅的愛國者後裔;有的是出身於名門貴族的子弟,有的是一貧如洗、身無分文的流浪漢。可以說,第十四團的成員,包括所有高級軍官與士兵基本都是平民而非職業軍人。
![聯邦軍開赴華盛頓。](/img/1/640/nBnauM3XzgDN0MDN1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但紐約州長埃德溫· D·摩根拒絕派遣第十四團(顯然是出於政治動機)。伍德上校隨後前往華盛頓,並在途中與國會議員摩西·F·奧德爾解釋了該情況,因此,林肯總統直接下令該團開始行動。
該團在1861年4月組建了A,B,C,D,E,F,G和H八個連,1861年5月18日出發,23日開抵華盛頓特區,當天便開始了開戰以來的第一次軍事行動,占領華盛頓對岸的阿靈頓高地。隨後自5月25日開始該團一直在瑪瑞蒂安營地訓練。
6月第十四團調配到伊文·麥克道爾的東北維吉尼亞軍團,大衛·亨特上校的第二師,安德魯·波特上校的第一旅,7月份I,J和K連組建完成並在維吉尼亞州波特營地加入該團。
首戰
![第一次馬納薩斯戰役,唐·特羅亞尼繪。](/img/0/6ad/nBnauM3X3czN3cjN1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861年7月,對於大張旗鼓的舉行叛亂已經七個多月的南部聯盟,忍無可忍的聯邦各界人士催促聯邦軍南下攻克里奇蒙以結束騷亂。
1861年7月16日,第十四團從華盛頓出發,開赴維吉尼亞州馬納薩斯清除進軍道路上的阻礙。7月21日盛夏的馬納薩斯,內戰的第一場大規模陸戰,也是第十四團的第一次實戰中,友軍敗退之際,第十四團沒有隨著友軍一同慌亂地奔逃,反而迎著炮火沖向高地,忍受著巨大的傷亡反覆衝擊聯盟軍陣地,獲得了敵軍的高度稱讚。
安德魯·波特上校奉命率領他的第一旅前去亨利家族山,加強明尼蘇達州第一志願步兵團和紐約州第十一志願步兵團(“激情義勇軍”)的陣地,這些團奉命支持查爾斯·格里芬和詹姆斯·B·里基茨指揮下的聯邦炮列右翼,他們已經安排好了隨時準備發射的加農炮。第十四團到達亨利家族山之前,明尼蘇達州第一團已經在斯圖亞特上校的聯盟軍騎兵突擊下撤回到馬納薩斯-蘇德雷路。第十四團的挺進亨利家族山,然後從側面將斯圖爾特的騎兵擊退,紐約州第十一團“激情義勇軍”重振旗鼓,並對第十四團的反攻進行支援。
![聯邦騎兵在蘇德雷涉水而過。](/img/7/e4c/nBnauM3XxgzMxcjM2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斯圖爾特上校和我騎在馬上,戰場宏偉的全景展現在我們面前,就在眼前,大約七十碼遠處猛烈的射擊與濃煙中,一個團的紐約州義勇軍排成四列縱隊——伸展開成一個耀眼的猩紅色戰線,進軍馬納薩斯-蘇德雷路攻擊我們戰列的側面。穿戴著猩紅色的帽子及長褲,藍色的夾克搭配大量的金色紐扣,白色的綁腿,他們行進時刺刀在頭頂左右搖擺,他們的外表的確是蔚為壯觀。”
明尼蘇達州第一團、紐約州第十一團、布魯克林第十四團和聯邦炮兵占據著亨利家族山的山頂,他們發現自己正面對著敵軍托馬斯·傑克遜(此戰一夜成名,得到了“石牆”的暱稱)的維吉尼亞州第一旅左翼的維吉尼亞州第三十三團。第十四團與著名的紐約州六十九團毅然向高地挺進。
![第一次馬納薩斯戰役,聯邦軍的潰逃。](/img/7/4b1/nBnauM3X3YTN0ATN2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男孩兒們!看啊,那些紅腿鬼子來了!穩住,別亂了陣腳!”
第十四團的第一個也是最貼切的一個暱稱便由此而來。
戰役以聯邦軍失敗告終。第十四團四次攻擊亨利家族山,戰鬥的最後維吉尼亞州第一旅從亨利家族山衝下來,聯邦軍全線潰逃,此時第十四團並沒有像其他聯邦步兵團一樣,而是保持著良好的秩序退出戰場。
戰鬥中第十四團的兩個軍官和二十一名士兵戰死,六十四人受傷,三十人被俘,有十個重傷員將會死在後方。戰鬥結束後“火的洗禮”將作為該團的座右銘伴隨其到最後。阿爾弗雷德·伍德上校受傷被俘,同日與一名敵軍同級別軍銜俘虜交換回來。10月18日出院,他因傷殘而退役。愛德華·福勒中校開始指揮第十四團。
重整旗鼓
![兩名布魯克林第十四團士兵。](/img/a/83b/nBnauM3X1MjMxQTM3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伊文·麥克道爾的東北維吉尼亞軍團被解散,併入喬治·麥克萊倫的波托馬克軍團,而第十四團被轉移到第一軍、第一師、第一旅。為確保首都周邊的控制權,第十四團開赴華盛頓特區對岸的瀑布教堂趕走了聯盟軍,從而暫時一掃了此前敗戰的陰霾。
首次戰鬥結束後,聯邦軍開始大規模整編。1861年12月7日,布魯克林第十四團也正式更名為“紐約州第八十四志願步兵團”,對此第十四團的男孩兒們非常氣憤,他們不願意有悠久歷史的番號就此改變,他們開始寫信要求改回來。
伊文·麥克道爾將軍對第十四團成員要求恢復稱謂的行為,引用第十四團自己座右銘進行了勸解:
“你們被召集服務於美利堅聯邦,並成為在紐約州大家都知道的第十四民兵團。這個番號已經為戰火所洗禮,正因如此你們應當相信美利堅聯邦政府並沒有其他的番號能替代你們。”
![1862年,叛軍的勝利,唐·特羅亞尼繪](/img/6/e3e/nBnauM3XxIDOzMDN3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時隔整整一年,再次回到馬納薩斯的布魯克林第十四團沒有因為舊時傷痛而產生畏懼,他們再次勇敢地投入到北維吉尼亞會戰的第二次馬納薩斯戰役的戰鬥中。北維吉尼亞會戰以聯邦軍的失敗告終,約翰·波普的維吉尼亞軍團被解散,併入喬治·麥克萊倫的波托馬克軍團,林肯重新啟用麥克萊倫統帥聯邦軍。
馬里蘭會戰
羅伯特·李取得對聯![布魯克林第十四團使用的三十四星國旗。](/img/a/ec1/nBnauM3XyIDMyYTM4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緊跟南山戰役後,第十四團在安提塔姆的血腥一日與威斯康星州第六黑帽子步兵團聯手,取得了比其他任何一個聯邦團都好的戰績。
據威斯康星州第六志願步兵團的魯夫斯·道斯少校回憶:
“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紅腿魔鬼,來到我們的戰線,彌補了這可怕的缺口,紐約州和威斯康星州的人員融合成一個共同的戰線,努力的瘋狂射擊。每個人都在流著淚裝彈,伏低身子運彈藥,傳遞槍枝,開槍殺出一條血路。”
1862年9月17日,安提塔姆戰役正式爆發。在清晨,菲爾普斯指揮的
![安提塔姆戰役,丹科教堂和陣亡將士。](/img/2/fd0/nBnauM3XzQzMxkzM4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馬里蘭會戰結束後,第十四團被調到第一軍、第一師、第二旅,並作預備隊參加了弗雷德里克斯堡戰役和錢瑟勒維爾戰役,在戰場周邊進行一系列的偵察任務,發現並攻擊了叛軍。
葛底斯堡戰役
![葛底斯堡戰役第一天的戰鬥,特羅亞尼繪。](/img/1/503/nBnauM3X1IDOzgzN4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約翰·雷諾茲少將在火線指揮戰鬥時被擊中,布魯克林第十四團此時正好經過約翰·雷諾茲少將倒下的地方,於是第十四團立刻抽出人手,有幸將雷諾茲少將的身體從田野抬到葛底斯堡鎮。最後第十一軍趕來增援,第十四團從鐵路切口撤退並行軍穿過葛底斯堡鎮,這樣他們就有了時間重新整隊。
![卡爾普山,唐·特羅亞尼繪。](/img/2/985/nBnauM3X0EjM1QDN5Y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2g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回到第十四團,福勒問有沒有自願參加偵查前方樹林然後回來報告的人,作曲家約翰·麥考斯和詹姆斯·麥克奎恩中士站到他的面前——I連的人作出回應,他們隨後消失在樹林裡。對方朝樹林裡掃射,麥克奎恩不顧側翼的槍林彈雨,企圖發現在那裡開火的究竟是哪只部隊。考克斯回來報告說麥克奎恩已經受傷,並說在他們面前的是維吉尼亞州第十團。福勒上校立刻下令全團進行齊射,接著他們在緊張的氣氛中進入樹林,肉搏戰開始了,第十四團經過艱難的戰鬥將維吉尼亞州人趕出樹林。
福勒上校寫道:
“在卡爾普山,紐約州第137團接手我們的防線,孩子們得以有足夠長的時間吃一些食物,之後又一次上山。人們進入戰壕後默不作聲,呆在那裡直到彈藥消耗殆盡,露出頭的旗幟被外面橫飛的子彈射穿。我們整夜都躺在低洼處,枕在自己的手臂上。”
經過第二天在魔鬼穴、小圓頂、麥田、桃子園、卡爾普山和墓園嶺等廣大的範圍內的一系列大規模防守戰,聯邦軍成功抵擋了李將軍的攻勢。戰鬥中第十四團在卡爾普山打退了聯盟軍詹森將軍的數次猛攻。
![皮克特衝鋒,聯邦軍第二軍陣地。](/img/1/5e0/nBnauM3XwADMzQzMw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皮克特衝鋒以聯盟軍死傷慘重的失敗告終,羅伯特·李將軍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率領聯盟軍的殘餘力量撤出戰場。葛底斯堡戰役後,雙方展開了對持。第十四團在經歷了數次血戰後,在其後三個月的時間裡獲得了開戰以來難得的短暫悠閒時光。10月,李將軍向馬納薩斯進軍,在寬大正面上猛擊米德的左翼,但於10月14日在布里斯托車站被打退。11月27日 - 12月1日,米德渡過拉帕漢諾克河,對李將軍在維爾德內斯美內溪西岸的防禦陣地實施了幾次戰果平平的突擊。聯邦軍損失1653人,聯盟軍損失745人,第十四團參加了進攻。
最後戰鬥
![莽原戰役,被燒毀的樹林與殘留的頭骨。](/img/5/c85/nBnauM3X1gTNwADOx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他們總算在1864年5月退役。1864年5月25日,經過整整三年戰鬥,老兵到達布魯克林的弗爾頓渡口,聚集在那裡的是人山人海的盼望一家團聚的紐約市布魯克林的市民們。在其為內戰的三年服務中全團蒙受傷亡717人,傷亡接近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一。該團多次拯救聯邦軍戰線,保住聯邦軍側翼,在其戰鬥力最強時,該團都表現得同世界上最精銳的歐洲職業軍隊一樣出色。
林肯總統親自為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的退伍老兵發表了講話,讚揚了他們值得尊敬的滿腔愛國之心和為聯邦軍的勝利作出的重大貢獻,感謝他們用鮮血和年輕的生命捍衛了美利堅聯邦的完整。
解散後
重組
![彼得斯堡,聯邦軍無望的衝鋒,特羅亞尼繪。](/img/b/7c8/nBnauM3XzYjM0cDMy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最後一個軍禮,唐·特羅亞尼繪。](/img/7/0dc/nBnauM3X0ATN0UDOy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戰後
戰爭結束後,紐約州第五退役軍人志願步兵團被轉移到紐約州哈特島繼續完![第十四團E連在陣亡將士紀念日,葛底斯堡。](/img/a/900/nBnauM3XxUTMyUzMz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第十四團總部,布魯克林軍械庫正門和塑像。](/img/9/2a3/nBnauM3X3UDOxUDOz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的退伍老兵們繼續發揮作用,包括兩位老團長阿爾弗雷德·伍德和愛德華·布拉斯·福勒在內,所有第十四團的老兵積極參與第十四團退伍老兵協會,並且不會錯過每月舉行一次的聚會與各種內戰慶典。在葛底斯堡、布魯克林等等許多地方,第十四團的戰場紀念碑被豎立起來。他們在葛底斯堡鐵路切口、麥克弗森樹林和卡爾普山都豎立有戰場紀念碑,是在葛底斯堡戰場唯一擁有三個紀念碑的步兵團。布魯克林乃至紐約市的人們至今依然記得福勒上校和他的“布魯克林的獵兵”第十四團的英雄們。
重新參戰
![《時代進行曲》桑達姆繪,描繪了內戰慶典。](/img/e/bc6/nBnauM3X4MDM0EzM0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16年7月19日第十四團前往墨西哥邊境服務。他們十天徒步行至德克薩斯州伊達爾戈縣。條件苛刻,往往沒有樹蔭阻止太陽的暴曬,溫度達到了120華氏度。在9月,他們被勒令回家。
日誌
1847年- 5月13日,紐約州議會提議組建民兵團。
- 7月5日,組織A和B兩個連。
1848年
- 2月,組織C和H連。
1854年
1860年
- 成員採取埃爾默·埃爾斯沃斯類似“法國獵兵”裝束作為第十四團的統一制服。
1861年
![召集義勇軍。](/img/6/a4b/nBnauM3XyczMxYjN0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 4月18日,愛德華·福勒和威廉·戴貝沃斯加入第十四團。
- 約州長埃德溫· D·摩根出於政治動機拒絕派遣第十四團,阿爾弗雷德·伍德前往華盛頓特區要求出擊。
- 5月18日,在阿爾弗雷德·伍德上校的率領下從紐約市出發開赴華盛頓特區。
![到達華盛頓。](/img/d/500/nBnauM3X0QDM5kTO2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 5月23日,第十四團到達華盛頓,伍德被正式授予上校軍銜。
- 5月23日 - 24日,挺進維吉尼亞州阿靈頓高地並將其占領。
- 5月25日,來到瑪瑞蒂安營地,成為約瑟夫·K·F·曼斯菲爾德上校的華盛頓守備部隊。
- 6月,調配到伊文·麥克道爾的東北維吉尼亞軍團,大衛·亨特上校的第二師,安德魯·波特上校的第一旅。
- 7月2日 - 16日,I連與K連組建完成並在阿靈頓住宅山嶺附近加入。
- 7月16日 - 21日,朝馬納薩斯前進。
![布魯克林第十四團在鐵路切口。](/img/8/579/nBnauM3X0QzM2IjM3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 7月21日,第一次馬納薩斯戰役,第十四團四次攻擊亨利之家山,保持著良好的秩序退出戰場。
- 8月,在阿靈頓高地附近加入波托馬克軍團的伊拉斯姆斯·凱斯將軍的凱斯旅。
- 8月21日,工兵連退役。
- 8月27日,一名士兵在維吉尼亞州保爾十字路口附近受傷。
- 9月28日,朝曼森和霍爾山前進。
- 10月,在厄普頓山成為波托馬克軍團、麥克道爾師、凱斯旅的成員。
10月5日,一名士兵在維吉尼亞州厄普頓山附近受傷。
- 11月18日,瀑布教堂接觸戰,靠近費爾法克斯法院,兩名士兵死亡,一人受傷,一名軍官和九名士兵被俘。
- 12月7日,名稱正式改為紐約州第八十四志願步兵團,但第十四團自己請求它繼續被稱為“布魯克林第十四團”。
1862年
- 3月10日 - 15日,朝馬納薩斯前進,加入波托馬克軍團第一軍、第三師、第一旅。
- 3月4日 - 19日,麥克道爾前進到維吉尼亞州法爾茅斯,拉帕漢諾克河附近加入金的師、第一旅。
- 4月17日,一名士兵在法爾茅斯附近受傷。
![布魯克林第14團和紐約州第24團在法爾茅斯。](/img/f/e5d/nBnauM3X3YDM4czM3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紐約州無畏勇士。](/img/a/67b/nBnauM3X0MjN4gDN3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 7月23日 - 25日,B和E連遠征維吉尼亞州的波河。
- 7月23日,一名士兵在維吉尼亞州焦糖教堂附近受傷。
- 8月5日 - 8日,偵察到斯波特斯凡尼亞法院。
- 8月10日 - 11日,行軍至雪松山。
- 8月16日 - 9月2日,波普發動北維吉尼亞會戰。
- 8月20 - 23日,涉水渡過拉帕漢諾克河。
- 8月28日,蓋恩斯維爾戰役。
- 8月29日,到達格羅夫頓。
- 8月30日,第二次馬納薩斯戰役,三名軍官和二十名士兵死亡或身受重傷,福勒上校和其他四名軍官和三十名士兵受傷,四名軍官和五十八名士兵被俘,戰鬥主要由威廉·戴貝沃斯指揮。
- 9月2日,到達香蒂伊。
- 9月6日 - 22日,馬里蘭會戰,調配到波托馬克軍團的第一軍、第一師、第一旅。
- 9月14日,南山戰役,七名士兵死亡,十三人受傷,八人失蹤。
![第14團和第6黑帽子團聯手挺進到丹科教堂](/img/7/4f2/nBnauM3X3QzNxEjM4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 9月17日,安提塔姆戰役,主要由威廉·戴貝沃斯指揮,他率領不到一百人與威斯康星州第六黑帽子步兵團聯手挺進到丹科教堂,該團失去了一名軍官,十一名士兵死亡或受了致命傷,十五名士兵受傷。
- 9月- 10月,在夏普斯堡。
- 10月26日 - 11月22日,行軍前往法爾茅斯。
- 11月22日 - 12月8日,在布魯克斯駐紮。
- 12月12 - 15日,弗雷德里克斯堡戰役,三名士兵死亡或受到致命傷,三人受傷。
- 12月 - 4月,法爾茅斯和貝爾平原。
![將警戒哨提前](/img/4/905/nBnauM3XyUDN5cDO4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863年
- 1月20日 - 24日,“淤泥進軍”。
- 4月22日 - 24日,遠征康威港。
![錢斯勒斯維爾會戰](/img/a/672/nBnauM3X0UzM5cTN5c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3g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 4月27日 - 5月6日,錢瑟勒斯維爾會戰。
- 4月29日 - 5月2日,在波洛克磨坊小溪作戰,一名軍官和三名士兵受致命傷,一名軍官和十八名士兵受傷。
- 4月29 - 30日,菲茨休十字路口。
- 5月2日 - 5日,錢瑟勒斯維爾戰役。
- 5月11日,戴貝沃斯中校申領傷殘撤銷服役的契約。
- 6月11日 - 7月24日,葛底斯堡會戰,調配到波托馬克軍團的第一軍、第一師、第二旅。
![葛底斯堡戰役](/img/5/d71/nBnauM3XxgTNwEzMwg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4g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 7月1日 - 3日,葛底斯堡戰役。
相關內容
電影
南北戰爭中除了極個別的特例和炮兵外,紅色是屬於祖阿夫(Zouaves,內戰時期交戰雙方,一些部隊效仿法國外籍兵團,身穿穿華麗服裝,特指南北戰爭時期驍勇善戰的義勇軍)的顏色。在電影中當然少不了祖阿夫的身影,在眾多美國內戰電影中布魯克林第十四團露了幾次小臉。葛底斯堡
第一天戰鬥時約翰·雷諾茲少將(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的友軍指揮官)在火線指揮戰鬥時被擊中,照戰史記載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此時已更名為紐約州第八十四志願步兵團)正好經過,於是抽出人手將雷諾茲少將抬回後方,就有了電影中的這個小片段。
眾神與將軍
電影《葛底斯堡》的前傳《眾神與將軍》中,第一次馬納薩斯戰役讓“石牆”傑克遜一舉成名,而傑克遜的戰時吼聲也讓其中一個對手一舉成名,那就是布魯克林十四團。
文學
南北戰爭吧的首席吧主瑪斯(ID:masutsunekou)正創作以這隻部隊創作一部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的小說。小說主要描寫了來自紐約市的少年尼柯爾·桑伯恩和第十四團少年戰友們的故事。是什麼這些驅使這些少年們踏上地獄般的戰場經歷噩夢般的場景?是使命感?榮譽感?義務感?作品將以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的視角展現那個時代和那場戰爭的宏偉歷史繪卷。這是一群圍繞著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少年們在南北戰爭中故事。1861年到1865年之間,美國人同室操戈,生靈塗炭。然而如果這僅僅是場血腥戰爭,它對後世人便是毫無意義可言的。畢竟,人間從不缺少戰亂。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為何而戰?歷史從何改變?改變為何?南北戰爭的意義是什麼?留下這些疑問,目前只能這樣說到這裡。最後,希望大家關注支持小說的進展,謝謝。
考證
① 事實上該團主要被其成員或友軍稱作布魯克林第十四團(14th Br![與該團類似的紐約州祖阿夫,特洛亞尼繪。](/img/7/ad5/nBnauM3X0IzMzQzNwgDOyUjM3MTM5ATOzcTO5MTNwAzMxAzL4g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② 該團制服由於為紅色,與祖阿夫(Zouaves,內戰時期交戰雙方,一些部隊效仿法國外籍兵團,身穿穿華麗服裝,特指南北戰爭時期驍勇善戰的義勇軍)的制服頗為相似,容易被人們誤認為是祖阿夫步兵團,事實上祖阿夫是與“紅腿”這樣的暱稱類似的、帶有榮譽性質的頭銜。然而該團並非祖阿夫,而是州民兵組織並冠以“志願”的榮譽性質的頭銜的部隊。右側為聯邦軍紐約州第五志願步兵團祖阿夫。
③ 事實上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曾多次與相隔數千英里外的威斯康星州第六志願步兵團奇蹟般的靠得如此之近,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聯邦軍在南北戰爭時期共徵召了數以千計的步兵團,在所屬單位並不相同的兩隻部隊卻可以在安提塔姆戰役和葛底斯堡戰役這兩個南北戰爭的重要轉折點,重聚在一起並肩作戰,可以說又是一個歷史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