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威廉是紐約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個兇殺案專家,他當了32年的警察,多年來幾乎每一分鐘都在辛勞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覺得疲憊極了,幸好現在還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終於可以享享清福了。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給他派了一個新搭檔——年輕氣盛的米爾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紐約來的,起初翠西並不同意來這座繁亂的城市,但米爾斯認為只有這裡才能讓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於是在他的百般勸說下,翠西才同意了。威廉作風嚴謹,辦事老成,米爾斯則有些衝動,心高氣傲的他對威廉辦案的方式很不以為然。也許是冥冥之中已經注定了的,米爾斯的第一個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後一個案子:一個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殺了。可是在現場,米爾斯和威廉卻沒有發現什麼線索。緊接著另一起案子發生了,一位富有的辯護律師格特被殺害,在兇案現場的地板上,兇手用血寫著兩個字:貪婪。細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個案發現場,不露掉每一個蛛絲馬跡,終於在冰櫃後面發現了兩個字:暴食。這時他們才醒悟到原來他是被強迫吃下大量的東西直到胃被撐破而死的。威廉猛想到了《失樂園》中的語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和嫉妒。他認為接下來還會發生5個謀殺案,分別與其他的誡條可怕地聯繫起來,可米爾斯卻並不相信。
翠西邀請威廉來家中吃飯。米爾斯有些不高興,但翠西卻和威廉談得很愉快。在現場發現的指紋使格特的當事人毒販維克多成了懷疑對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但當警察趕去拘捕他時,卻發現他早已經死了,在牆上寫著“懶惰”二字。通過圖書館內部的調查資料,威廉終於把目標鎖定為記者約翰·多伊,一個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紋而將手指上的皮剝掉的變態者。但當威廉和米爾斯前去尋找他時,他已經溜走了。在約翰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金髮妓女的照片。但等他們找到她時,她也死了,旁邊又是“淫慾”兩個字。
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約翰打來電話告訴他們他又下手了。一個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邊寫著“驕傲”。威廉決定辦完這個案子再退休,可約翰卻突然來自首了。謹慎的威廉認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因為還有兩條罪未完成,約翰一定還有花招。約翰招認還有兩具屍體,並願意帶他們去找。這時,有人給米爾斯送了個包裹來。威廉打開時卻發現了裡面竟是翠西的頭顱,約翰告訴米爾斯是“嫉妒”殺死了翠西。盛怒和悲傷之下的米爾斯無法控制自己,開槍打死了約翰,他犯了“憤怒”之罪,是完成7條訓誡的最後一人。看著米爾斯被押上警車,威廉面對夕陽默默無語。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Detective David Mills | 布拉德·皮特 | 吳磊 | ---- |
Detective Lt. William Somerset | 摩根·弗里曼 | 胡平智 | ---- |
Tracy Mills | 格溫妮絲·帕特洛 | 詹佳 | ---- |
John Doe | 凱文·史派西 | 翟巍 | ---- |
Police Captain | R·李·艾爾米 | 王肖兵 | ---- |
Dead Man(as Andy Walker) | 安德魯·凱文·沃克 | ---- | ---- |
Detective Taylor | Garret Pearson | ---- | ---- |
Officer Davis | John Cassini | ---- | ---- |
Gluttony Victim | Bob Mack | ---- | ---- |
Dr. O'Neill | Peter Crombie | ---- | ---- |
Coroner(as Reginald E. Cathey) | Reg E. Cathey | ---- | ---- |
Workman | George Christy | ---- | ---- |
Cab Driver | Endre Hules | ---- | ---- |
George, Library Night Guard | 霍桑·詹姆斯 | ---- | ---- |
Library Guard(as Roscoe Davidson) | William Davidson | ---- | ---- |
Library Guard | Bob Collins | ---- | ---- |
Library Janitor | Jimmy Dale Hartsell | ---- | ---- |
Dist. Atty. Martin Talbot | 理察·朗德特依 | ---- | ---- |
職員表
▪製作人:吉安尼·努納利;Stephen Brown;William C. Gerrity;Nana Greenwald;林恩·哈里斯;Dan Kolsrud;安妮·科派爾森- ▪導演:大衛·芬奇
- ▪副導演(助理):Leonard Bram;Frank Davis;George Fortmuller;Scott Harris;Michael Alan Kahn;Nilo Otero;Craig A. Pinckes;Dodi Lee Rubenstein;Rebecca Strickland
- ▪編劇:安德魯·凱文·沃克
- ▪攝影:戴瑞斯·康吉
- ▪剪輯:Richard Francis-Bruce
- ▪選角導演:Kerry Barden;比利·霍普金斯;Suzanne Crowley
- ▪藝術指導:阿瑟·馬克斯
- ▪美術設計:Gary Wissner
- ▪服裝設計:麥可·卡普蘭
- ▪視覺特效:Greg Kimble
- ▪布景師:Clay A. Griffith
譯製名單 | ||
---|---|---|
中國內地配音版 | 配音演員 | 桂楠、 於智毅、 陸瑤蓉 、程玉珠等 |
導演 | 胡平智 | |
譯製 | 上海電影譯製廠 | |
台灣配音版 | 配音演員 | 魏晶琦、于正昇、 李香生、 劉傑等 |
角色介紹
- 大衛·密爾斯|演員布拉德·皮特
- 密爾斯是一位從外地轉調而來的警官,但是對於他所看到的社會亂象,心中仍然保留一絲的正義感,希望能一盡己力,來改善人們的罪惡以及黑暗面,但是他火爆、耐不住性子的急躁個性卻是他的致命傷。
- 威廉·沙摩塞|演員摩根·弗里曼
- 任職幾十年,擁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對於人性的罪惡,他卻感覺使不上力,多年來的執法,讓他感到對於人們的冷漠與犯罪毫無改善,甚至日趨惡化,在面臨退休的日子裡,他只想儘快離開這個罪惡都市。
- 翠茜·密爾斯|演員格溫妮絲·帕特羅
- 她是密爾斯的妻子。跟密爾斯在高中時期相戀、交往,隨著密爾斯的調職,對於新生活從一開始的期待轉變為失望及沮喪,更甚至因為懷孕而害怕將來小孩子會受到環境影響。
- 約翰·杜|演員凱文·史貝西
- 連續殺人命案的兇手。對於社會人性的醜陋不滿,以天主教教義中的“七大罪”為宗旨,進行一連串的殺人事件。
音樂原聲
序號 | 名稱 | 專輯信息 | |
---|---|---|---|
01 | In The Beginning | 歸屬專輯 | 《七宗罪》 |
02 | Guilty | 發行時間 | 1995年 |
03 | Trouble Man | ||
04 | Speaking Of Happiness | ||
05 | Air | ||
06 | Love Plus One | ||
07 | I Cover The Waterfront | ||
08 | Now's The Time | ||
09 | Straight, No Chaser | ||
10 | Portrait Of John Doe | ||
11 | Suite From Seven |
幕後花絮
拍攝Mills追逐JohnDoe這場戲時,布拉德·皮特摔倒了,手臂穿過了汽車的擋風玻璃,並需要做接受手術治療。這一幕被寫進了劇本里。
原劇本中的第一場謀殺後有一個屍檢場面,但是化裝師RobBottin提出劇本中描寫的與事實不符,於是這個場面被刪掉了。
懶惰這宗罪的受害者不是用模型演的,而是用一個非常瘦的、化了裝的演員。化裝師Bottin用了一幅誇張的假牙以使他頭顯得更小,更像一具死於營養不良的屍體。
摩根·弗里曼掏槍的時候總把手指放在扳機上,在場作為技術顧問的警官迅速糾正了他的問題:這不是一個職業警察應有的動作。
摩根·弗里曼的兒子阿方索·弗里曼在片中出演了指紋鑑定師。
片中帶有女子的舊照片實際上是1934的電影《羊脂球》的海報。
JohnDoe房間裡的照片為電影引來了官司,遭到了照片攝影師的起訴,不過最後攝影師敗訴。
影片開場所有的樓房號碼都是7開頭的,高潮處那個快遞的時間是7點零7分。
製片人本想把凱文·斯帕西的名字放在片頭字幕頭一個,但他為了讓觀眾對兇手的身份感到驚奇而堅持不讓自己的名字出現,作為補償,他的名字在結尾第一個出現在字幕中。
編劇安德魯·凱文·沃克是在巨塔唱片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工作時寫成該片的劇本,而他也在電影中客串了一個配角,就是影片中出現的第一具屍體。
在準備在審問室受傷的那場戲時,勒蘭德·奧瑟不得不快速呼氣,快速吸氣,以達到看似他呼吸很急促的效果,而這讓他十分難受。而為了演出片中角色迷糊不清的神情,他更是幾夜都沒睡覺。
在凱文·史派西拍攝第一個鏡頭時,他問導演大衛·芬奇需不需要為角色剃光頭。大衛·芬奇回答說:“只要你願意,我也願意奉陪。”結果兩人一直保留光頭頭型直到影片拍攝完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的編劇安德魯·凱文·沃克創作這部電影的意念來自於他在紐約為準備成為一個編劇時的體驗。他討厭在紐約的日子,但如果沒有這段日子,就沒有《七宗罪》這個劇本。安德魯·凱文·沃克在寫劇本時,劇中角色威廉·沙摩塞的名字取材於他個人喜愛的戲劇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安德魯·凱文·沃克用了2年時間,才完成了這部電影的劇本創作。
角色選擇
阿爾·柏仙奴原被安排演出沙摩塞一角,可是柏仙奴卻選擇演出《檔案風暴》。丹澤爾·華盛頓原本是大衛·密爾斯的角色人選,可是他拒絕了這個角色,最終大衛·密爾斯改由布拉德·皮特出演。此外,導演大衛·芬奇還原打算讓麥可·斯戴普來出演JohnDoe,之後才改由凱文·史派西來飾演。
拍攝過程
導演大衛·芬奇為了強調電影場面的不協調性,刻意選擇了紐約市充滿濕氣、塗鴉和陰暗的角落作為拍攝場景。《七宗罪》的拍攝並非一帆風順。影片結尾的設計是大衛·密爾斯見到遇害女友的頭顱,終於控制不住憤怒射殺前來自首的兇手,同時也令兇手得以實現他完成聖經“七宗罪”的構想,影片投資方之一的新線影業的主席認為這個結局太過黑暗,不允許用這個結局。之後該片的男主角布拉德·皮特對投資方說如果要改結局他就退出拍攝,最終投資方不得不讓步,導演大衛·芬奇也得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完成影片的拍攝。
製作發行
製作發行公司
類型 | 名稱 |
---|---|
製作公司 | 新線電影公司 |
發行公司 | New Line Home Video |
Asso Film | |
Cecchi Gori Group | |
Alliance Atlantis Communications[8] |
上映時間
影片票房
該片1995年在美國上映,美國票房為100,125,643美元;全球票房為327,311,859美元。獲獎記錄
影片評價
經典黑色驚悚片《七宗罪》是一部經典黑色驚悚片,劇情與天主教中的七種死罪緊密相連,但影片的高明之處在於沒有機械性的將這七宗案件羅列在一起,而是從兩名警探的視角出發,逐漸的推理向案件背後的真相,而凱文·史派西扮演的連環殺手不但以自首的方式讓案情峰迴路轉,第六、第七宗案子的完成更是出人意料(網易評)。
《七宗罪》的電影場景被導演大衛·芬奇布置得像後現代裝置藝術的展覽場,比如饕餮罪現場讓人作嘔的黃光色調意大利麵、淫慾罪現在的紅色血腥場景、驕傲罪里潔白房間顯現的恐怖感,以及懶惰罪里污穢黝暗的綠色光影,當然混沌和黑暗才是影片的主調(《信息時報》評)。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大衛·芬奇不但打破好萊塢傳統類型電影的框框,還不斷把驚喜帶給觀眾,使這部看似是警匪驚嚇片的電影比其他同類製作的電影還要出色和震憾。另一方面,片中的美術指導與攝影技巧也是同樣的嚴謹細緻(新浪網評)
。暗色調的渲染、不停下雨的城市,昏暗的燈光和明暗處理,不論何時似乎都籠罩著一層詭異地面紗。不同如《十二宮》那種似有似無的迷霧效果,《七宗罪》的畫面都是清晰的、殘酷的乃至血淋淋的(戴威評)。
具有社會意義
《七宗罪》因為深刻反映了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而廣受好評(新浪網評)。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嚴肅地探討了有意義的暴力與無意義的暴力的差別,同時也激起了觀眾的“原罪”意識(好萊塢影評人希弗·紐曼評)。影片中的七樁案件忽隱忽現,若明若暗,不時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片中對犯罪心理學做了詳盡的描述,而罪犯通過《聖經》的道德審判來殺人,更具社會意義。一個警察最終成為兇手計畫的執行者,這是對社會和人生的諷刺(魏楚豫評)。
獨特的電影語言
《七宗罪》的電影語言獨特,並且與正統分道揚鑣。大衛·芬奇把關注的焦點投向人性與社會的黑暗之處,影像風格強有力而且震撼人心。首先從電影的敘事結構上來說,七個案件、七項罪過,導演並沒有分段拍攝,而是以兩位偵探的視角為出發點,逐漸深入。影片絕大多數的劇情都是靠兩位主演來支撐,影片的反角其實僅在影片的最後一幕出其不意地露面,但在其出現後立馬加入大段獨白,從而順利地烘托其從頭至尾無處不在的“幻感”。這部影片完全打破傳統驚悚片的套路,給反角以前所未有的大段台詞。雖然影片的宗旨是對人性中原罪的探討,並且以七個匪夷所思的案件為依託,但導演在其中加入了大量麥爾斯與妻子、他妻子與沙摩塞的對話情節,這些看似與主題沒有太大聯繫的情節,最終都成為烘托結局的絕佳素材,也從側面突出了主題(戴威評)。
其次是影片角色與人物的契合。弗里曼的豁達睿智、布拉德·皮特的血氣方剛,都使得他們非常適合所扮演角色的個性。而編劇也在該片中創造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反角:約翰·杜精通古典文學,他所作一切的出發點竟然是要向這個邪惡世界挑戰。他為每一宗原罪都找到一個代表人物,然後用以毒攻毒的方式置該人於死地。在他出場後的大段對白中,並沒有什麼深刻的理論,但卻句句發人深省(戴威評)。
《七宗罪》開創了一種不同於以往好萊塢影片的電影語言,片中的殺手殺人並非是因為嗜血,他是憑著強大的理論信條加上妄念來實施他自以為是的通過“審判”和布道來拯救的目的,這才是最可怕的。也許他平時連一隻雞也不殺,但是他找到了依據來實施對人的毛骨悚然的謀殺,這種恐怖並非是親眼看到某種可怕場面時感官的自然反應,而是心理上的恐怖。這使得《七宗罪》這部看起來像是偵探片或類型化恐怖片的電影脫離了某些窠臼,而與美國社會現實生活建立起了心理上的聯繫(叢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