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概況
汾西礦業集團公司的前身是汾西礦務局,在2000年8月進行了公司制改造,2001年10月,加入山西焦煤集團。2005年12月,由山西焦煤集團,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重組,創立了多元持股的新的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擴張發展,公司現有柳灣、高陽、新峪、賀西、雙柳、中興、河東、曙光、紫金、中盛十個生產礦井;有介休、雙柳、柳灣、曙光、新峪、新陽、賀西、河東八座大型洗煤廠,年入洗能力1925萬噸;有焦化廠、發電廠、水泥廠、設備修造廠、化工公司等非煤生產經營單位,兩個自營工程公司。公司資產總額100億元以上,從業職工45000人,基本形成了以煤炭開採及加工為主的綜合發展的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 企業自1956年元月成立至今,已有50年的發展歷史,綜合經濟實力位居中國煤炭100強第22位,山西工業100強第16位,曾獲"中國煤炭工業優秀企業"等百餘項榮譽稱號。
主要措施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集團公司按照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工人"三條線"格局,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對高技術、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養,努力形成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匹配的人才綜合實力和人才結構。 (一)整合內部教育資源,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 汾西礦業集團公司積極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於2006年6月將原來分屬3個單位管理的職工學校、職教培訓、職業技能鑑定、煤化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黨校、安全技術培訓中心等機構進行資源整合,成立了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任校長的員工學校,融中、高級職業技術教育、各級各類職工培訓、成人高等教育、職業技能鑑定於一體,形成了資源共享、人才共用、精幹高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員工學校發揮煤礦安全培訓中心的主力培訓作用,2006年6月份以來,共開設各種培訓班327個,培訓各類學員21456人(次),有近60%的工人參加。除了利用各二級單位的職工學校培訓外,高層次的特殊工種、區隊長等培訓全部在員工學校進行。學校的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具備國家二級煤礦安全培訓和國家三級安全生產培訓資質。員工學校整合後的5個月,共舉辦機電、安全管理員、電鉗工、井下特種作業人員等各類培訓班23期,培訓區隊長、井下特種作業人員、新技術專業人員1845人,其中包括培訓管理人員257人,新產品、新設備、新技術專業人員634人,外培73人。 山西煤炭職工聯合大學汾西分校、太原理工大學汾西函授站、集團公司黨校、全國煤炭行業現代遠程教育網汾西教學點等綜合學歷教育機構在員工學校內並存,開設有維修管理、採礦工程、安全技術管理、機電一體化等19個專業27個教學班,學員達1557人。 公司強化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的辦學功能,變招工為招生。共開設煤炭企業急需的各類中技、高技專業班26個,10個專業,在校生達到1117人。目前已取得160萬元的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的建設項目,將建成液壓傳動、主提升等4個實驗室,同時集團公司也投入200萬元,建立機械綜合、煤質分析化驗、礦山供電、煤礦安全、通風等實訓教室,為學生提供最先進的實踐指導。 員工學校內含山西煤炭汾西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和山西汾西礦區煤炭職業技能鑑定站技能鑑定機構,這為"雙師型教師"、"雙證型學生"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除了對每年的技校畢業生進行鑑定外,學校還承擔了全公司職工技能鑑定的重任,從2004年到2006年,報名參加鑑定的職工達到9731人,鑑定合格6015人,其中初級工2194人、中級工2386人、高級工1246人、技師152人,高級技師8人。 (二)引進和培養相結合,滿足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通過三種方式引進和培養所需的煤炭主體專業人才: 一是以單招培養的方式,加強同中國礦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合作,以單招以及定向培養方式,選送優秀青年和"三校生"到高校深造;二是以訂單培養的方式,通過與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等大中專院校校企合作,從參加聯考的應屆畢業生中,訂單培養企業急需的採礦工程、機電工程、通風安全、地質測量等專業人才;三是以招聘的方式,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員工學校校長王榮生帶領招聘人員,到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大同煤校、陽泉煤專,太原理工大學宣傳企業情況,招聘煤礦主業大學生。"十五"期間共招聘引進了1189名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計畫在"十一五"期間每年引進和培養300至400人,五年共引進培養1500人以上。公司還出台了收入、激勵、獎學金、實習、研究生、住房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 (三)開展技術傳帶,提高職工整體技能素質 汾西礦業集團公司現有35歲以下青工12570餘人,占職工總數的37%。近年來,公司團組織以技能振興、青年當先為己任,廣泛開展導師帶徒、名師帶徒、技術比武等青年素質提高活動。"導師帶徒"由於是雙向選擇,師傅肯耐心教,徒弟願用心學,在師傅和師傅之間、徒弟與徒弟之間形成了-個彼此競爭的良性循環,進而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目前,全公司有11個單位開展了"導師帶徒"活動,結成師徒對子680多對,占青工總數的11%。 介休洗煤廠開展的"名師帶徒"活動,由全國鉗工技術比武第七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廠機修車間老鉗工張華濱擔任導師,在全廠選擇15名優秀青工作為徒弟長期培養。在2006年集團公司職工技能大賽上,張華濱和他的一個徒弟取得了兩個工種的狀元。 在焦煤集團公司導師帶徒表彰會上,公司5個單位的11對師徒被授予焦煤集團公司"優秀師徒"稱號,其中11名徒弟還被焦煤集團公司團委授予"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公司團委建立了"汾西青年人才信息庫",向全國高技能人才庫推薦,擴大了汾西青年人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以技能大賽為平台,促進技術技能人才大量湧現 根據職工素質工程建設規劃目標要求和年度工作總體安排,從2006年開始,堅持每年舉辦職工技能大賽,營造了"百個工種大比武,萬名職工奪狀元"的濃厚氛圍,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2007年年初開始,就制定並完善大賽的各項制度和規則。從服從生產,服務於生產經營活動,解決煤礦主要工種和技術薄弱為重點,確定本年度集團參賽工種,採取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研究制定激勵政策,即獎勵政策、晉升工資政策、晉升技術職稱政策、農民輪換工吸轉城鎮契約制政策、授予榮譽稱號和記功表彰政策。各單位根據自身特點舉辦比武,經過層層淘汰選拔,組團參加集團公司大賽。除生產一線職工參與競賽活動外,管理幹部、工程技術人員也納入競賽範疇,使技能大賽成為涵蓋所有職工、涵蓋操作層、管理層、經營層的競賽活動。 集團公司對在職工技能大賽各比賽項目中,獲得第一名的選手授予"技術狀元"稱號,獎勵10000元,固定技能工資一級,浮動技能工資兩級一年;第二名授予"技術標兵"稱號,獎勵5000元,固定技能工資一級,浮動技能工資一級一年;第三名授予"技術能手"稱號,獎勵4000元,浮動技能工資兩級一年;第四至六名選手授予"優秀選手"稱號,分別獎勵3000元、2000元、1000元,浮動技能工資一級一年。對狀元總數優勝單位前三名分別獎勵20萬元、15萬元、10萬元。對前六名總數優勝單位前三名分別獎勵15萬元、10萬元、5萬元。 技能大賽獎勵政策規定,獲得前3名的選手可不受時間間隔限制,破格申報高一級的職業技能鑑定,做到了技能大賽與職業技能鑑定工作同步進行,為參賽選手申報更高等級的職業技能鑑定創造了條件。為鼓勵農民輪換工再接再厲學習技能,為煤礦井下留住技術骨幹,對在礦廠技術比武中獲前6名、在汾西礦業集團公司技能大賽中獲前10名的總計94名農民輪換工,吸轉為城鎮契約制工人,簽訂了五年期城鎮契約制工人《勞動契約書》。為他們鋪就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在礦區倡導形成了一種"技術改變命運,知識成就未來"的價值導向和用人導向。 為造就技能明星隊伍,出台了"首席技能員工"實施條例。評聘分礦(廠)級和集團公司級兩個層次,每年組織一次。礦、廠聘任條件為本單位技能狀元、公司技能大賽前三名或焦煤集團前六名、獲公司以上技術進步獎,聘任期內,每月享受津貼500元。集團公司聘任條件為公司技能大賽狀元、獲山西焦煤技能大賽前三名或省級技能大賽前六名、國家級職工技能大賽前十名、獲省以上技術進步獎,聘任期間,每月享受津貼1000元。"首席技能員工"在休養、晉級、評先和技能鑑定等方面具有優先權。
獲獎情況
集團公司員工學校作為企業職業技術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屢獲殊榮。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兩次被中國煤炭教育協會授予"全國煤炭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05年9月被山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全省技工教育先進學校"榮譽稱號;2007年6月被中國企業教育百強評選大賽組委會授予"第三屆中國企業教育先進單位百強"榮譽稱號。
汾西礦業集團雙柳煤礦
雙柳煤礦地處呂梁革命老區柳林縣城西北孟門鎮白家焉村東,距縣城及307國道16公里,距孝柳鐵路王家會站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礦井井田位於河東煤田三交三號井田的西南部,走向長度4.5-6公里,傾向長度5.5-7.5公里,井田面積31.03平方公里,地質儲量4億噸,主要可採煤層為山西組3#4#合併層和太原組8#9#煤層,現所采3#合併層厚度為3.4米,產品“晉柳王”堪稱國寶,原煤指標:水份0.48%,灰份20.09%,揮發份29%,硫份0.46%,發熱量7581卡/克:精煤指標:水份7-8%,灰份8.5-10%,硫份0.46%,膠質層厚度20mm,粘結指數92,為低中灰,特低硫,中揮發份,強粘結性,高熱值的焦煤,產品遠銷省內外二十多家大型鋼、鐵廠和煤氣化公司和國際市場,深受各大用戶的好評。
二000二年五月八日雙柳礦成為獨立的二級單位後(1998年-2002年5月8日前,歸屬柳灣煤礦)。新的礦黨政一班人,瞄準建設新型的高產高效現代化礦井目標,始終保持了創業時期“超常規、超速度、超負荷”的工作狀態,科學運作,精細管理,一年一個新台階,一年一個新跨越,使雙柳礦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初具現代化礦井條件。產量由2002年的95 萬噸,跨越到2003年的147萬噸,2004年上級下達的任務是200萬噸;質量標準化從2002年三季度全集團公司倒數第一,到目前的質量標準化季季在全集團公司保持前兩名;安全百萬噸死亡率始終保持為零;眾多驚人的數字證明,雙柳是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的。
全礦目前在冊職工1500人(其中,生產一線655人,輔助人員574人,地面生產及管理服務371人);隊組12個(其中,綜合隊1個,高檔隊1個,綜掘隊2個,掘進隊1個,開拓隊1個,輔助隊6個);職能科室13個。由於雙柳沒有生活區,在人員配置上遵循年輕化、知識化和擇優錄用的原則;在機構設定上,堅持精幹、高效的原則,實行一崗多責、一職多能,建立滿負荷工作的運行機制;在提高勞動效率上,積極推行新的工資改革辦法,逐步打破級別工資制,在經濟效益提高的前提下,遵循崗位靠競爭,收入憑貢獻,同崗同酬,多勞多得,易崗易薪,向井下一線傾斜的原則,真正做到了工資分配的公開、公平、公正、合理,起到了激勵作用。雙柳煤礦為孟門的發展也起了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