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門鎮
孟門鎮位於山西省柳林縣城西北23公里處,全鎮總面積43.09平方公里,轄33個村民委員會、39個自然村。
全鎮現有耕地21391畝,人口18358人。98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037.97萬元,人均純收入1255元。鎮依地勢民居分散為若干片,惟以商貿街為主街。生態環境良好,棗樹漫山遍野。陳、高、郭為大姓。以紅棗和煤焦為兩大支柱產業,勞務輸出次之;農業居其末,盛產穀子和豆類。工藝擅釀啤酒和繅絲、繅紙織造。流行戲曲首推傘頭秧歌,次為二人台,猶喜愛和擅長嗩吶。民風孝順父母,弟兄親善,妯娌和睦,鄰里互濟禮讓。有公路東南通柳林、東北通臨縣,山西省沿黃公路縱貫而過,鎮西黃河渡口有渡船通陝北吳堡縣薛下村鄉。大禹治水第一門
據文獻記載和專家考證,孟門是大禹治水第一門戶,這裡還保留著據說是大禹當年佇立指揮治水時留下的印
有深深腳印的“禹王石”。戰國尸佼《尸子》記載有“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龍門、呂梁、孟門和壺口是大禹治水的四項重點工程。這裡的孟門就是指今山西省柳林縣黃河東岸的孟門鎮,即陝西吳堡縣東臨黃河之古隘道,大禹治水在定湖西南劈開蛟龍石壁謂之孟門也。在夏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門村西南蛟龍石壁將黃河東西兩岸的石山連線成一個天然的黃河大石壩,擋住了黃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謂“定湖”之稱。若遇淫雨,“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大禹治水(前2243—前2230年)在孟門村西南劈開蛟龍石壁,河水順流而下,形成“孟門十景”之一的“黃河洪濤”。所謂“孟門”,是大禹治水之黃河河道上的第一個大門,故因以命地名矣。也有專家認為,所謂孟門之名,涵蓋今柳林孟門至河津之黃河段的河道兩側,柳林孟門乃其北起,河津龍門是其南止。而柳林縣的孟門又位於最上游,所以稱作黃河第一門——孟門。西周穆王時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呂梁武當山玄武道場,為了祭祀鯀禹治水之功績,在孟門的莊王山麓大禹石附近創建了孟門道院,主殿“源神殿”內,供奉著夏帝禹和禹之父神鯀;這裡現還有國家一級文物“無頭神鯀”石雕坐像:底座長0.98米、寬0.40米、全高1.25米、胸圍0.92米、膝部周圍1.50米,左臀部還有一“鯀”字。原來是在源神殿神鯀泥塑像內取出來的。唐貞觀十三年(639),唐太宗巡遊孟門時,敕賜尉遲恭又在道院旁修建了南山靈泉寺,現為山西省重點文保單位。寺側有巨石“禹王石”和《大禹治水》殘碑,大雄寶殿內有清嘉慶九年(1804)年《南山靈泉寺始末碑記》,碑記稱:南山上“有禹王石,相傳神禹停憩息山之半”。
歷史沿革
《穆天子傳》中有西周穆王西見西王母曾途經此地“北登孟門”的記錄。這裡還有龍山文化遺址。春秋戰國時期為趙國邊邑。漢元朔三年(前126),漢武帝封其代共王子熹為藺侯;元朔四年(前125),置西河郡。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定胡縣,兼置定胡郡。唐武德三年(620),置西定州;貞觀二年(628),廢西定州,改定胡縣為孟門縣;七年(633)廢孟門縣,置孟門鎮;八年(634)廢孟門鎮,復置定胡縣。是地跨柳林、中陽、臨縣(臨縣三交以南大部分,包括今天著名的磧口古鎮在內)以及陝西省吳堡縣全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到金至元年間(1264一1294),廢孟門縣。原轄河東部分的青門、文北二都劃歸石州;招賢、豫居二都劃歸臨縣;源遠、福祿二都劃歸寧鄉;河西部分劃歸陝西吳堡。又在孟門設巡檢司。此前,為縣治、州郡治駐地達700餘年。清末,黃河多次泛濫成災,孟門人民只好遷往高地棗峁上,即今天的孟門村。1958年,組建孟門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於棗峁上,遂易村名為孟門。1984年5月12日,經省政府批准,孟門廢社設鎮。2002年,吉家塔鄉與孟門鎮合併,稱孟門鎮。
呂梁山上“小延安”
中共河東支部創建地 1935年3月,中共吳堡縣委派拓萬英(李德亮)來孟門薛家坪村發展黨員,組建中共河東支部。書記為孟門薛丕華。本年,中共河東支部就發展黨員90多人,黨的工作擴展到孟門薛家坪周圍20多里外的村莊。
中共河東區委建立地 1936年5月初,中共河東區委在薛家坪建立,轄1個總支和10多個支部。1937年10月,中共薛家坪黨支部動員出500多元銀圓,買了100套軍裝和手槍1支、步槍4支,組成有250人參加的地方保衛隊,同閻錫山潰軍展開鬥爭。
國共兩黨縣政府駐地 1938年2月22日,閻錫山離石縣政府在縣長武尚仁帶領下撤出縣城,遷駐蛤蟆塌(今屬孟門),取安如盤石、離石安定之意,廣貼告示,改蛤蟆塌為石安(今孟門鎮石安村)。同年,中共離石縣委遷駐西坡(今孟門鎮西坡村)。3月上旬,中共離石縣委在西坡村召開擴大會議,並成立離石縣游擊支隊。孟門、薛家坪農民抗日自衛隊和磧口商團武裝編為第三大隊,主要負責維持磧口、孟門地方治安。
保衛河防作戰主戰場 1939年6月6日,日軍進犯孟門等地,八路軍陝北河防部隊在孟門中共河東支部的協同下與日軍在孟門古渡激戰三晝夜,粉碎日軍渡河計畫。8月,陝甘寧邊區黃河防線上的八路軍哨所以約1.5萬人進占孟門、磧口,以飛機向河西李家溝(孟門對岸)等陣地進行轟炸,企圖強渡。八路軍河防守備部隊經三晝夜隔河頑強抗擊,迫使日軍退至軍渡後山。與此同時,駐孟門的河東八路軍襲擊日軍側後,破襲交通運輸線,使日軍腹背受擊,迫其退至柳林、大武。11月下旬,日軍萬餘人,附炮30餘門,分4路向磧口、孟門合圍。占領磧口、孟門兩鎮後,在炮火掩護下以2000餘人集結磧口河灘,實施漕渡。第359旅集中火力予以阻擊,並以一部兵力東渡,襲擊日軍側後,經5小時戰鬥,擊退日軍進攻,殲其百餘人。粉碎了日軍對河防的進攻,保衛了陝甘寧邊區。
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誕生地 1940年1月中旬,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在石安(今孟門鎮石安村)成立,首任縣長梁延檀。3月,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孟門等地建立了3所民族革命國小。1942年孟門西坡人、女參議員——王月仙,創辦了離石縣第一個紡織合作社,參加婦女143名。1943年中共離石縣武委會幹部任仰山在西坡村創辦軍火廠。1944年秋,美軍觀察組卡斯少校和記者參觀團一行數人,在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白堅陪同下參觀了二區的封鎖線,鑽了吉家塔(今屬孟門)的地洞,表示非常讚賞。
“石洞門慘案”發生地 1943年4月18日,盤踞柳林鎮的日軍糾集侵占離石、中陽的日軍數百人,侵襲柳林(縣)北山抗日根據地,晚上進犯石洞門附近的白家墕村。石洞門村得到日軍出發訊息,村民當晚迅速轉移,或鑽山洞,或進村中的地道。19日凌晨,日軍包圍石洞門,在村四周山頭上架起機槍,嚴密把守,進行大搜尋。他們沒抓到一個村民,卻在村西頭500米的地里發現了地道的通氣孔和隱蔽在溝壑里的地道出入口。日軍猛刨通氣孔,並扔進了手榴彈,,藏在地道里的民兵陳汝發眼急手快,拾起冒煙的手榴彈復擲出氣孔外,手榴彈炸倒兩個日軍。日軍斷定地道里有人,又從村里拾來些草,放在地道口點燃,滾滾濃煙順溝風猛撲地道深處,地道里藏著的村民被嗆得昏昏沉沉,有兩名婦女窒息而死。有三四名婦女忍不下去就摸到洞口,聽不到一點響動,以為日軍走了,就鑽出地道。狡猾的日軍隱藏在地道口四周,見有人出來,一下包圍住,用槍逼著她們向地道里喊話。地道里的村民聽清是本村人在呼叫,不聽民兵陳汝發的勸阻,除陳父子兩人,其餘46人走出地道,一一被日軍押回襯裡,在村中二郎廟院內一字形排站,其中還有從鄰村抓來的10多名村民。日軍逐個搜身,搶去全部財物和金銀首飾,又把l0來名年輕婦女逼到廟外肆意姦污,爾後進行血腥屠殺。日軍提一人殺一人。第一個被殺死的是被姦污了的白寶貝,刺刀對準她脖子,狠狠一刀,當即喪生。第三個是9歲的兒童陳久富,日軍一把將他摔倒院中,刺刀照著腹部狠扎一刀,由腹穿背,腸子流出肚外,第二刀由左腰刺進......陳流血不止,當即昏死在地。村民見此慘景,頓時驚叫混亂起來。日軍一擁而上,揮舞刀槍亂砍亂刺,婦女王貴英和4歲的女兒,被刺30餘刀,雙雙死去。從地道出來的46名無辜村民,無一倖免。二郎廟坪大屠殺,日軍殺死中國村民53人,該村3l戶人家,有23戶家人被殺,五戶只剩一人。
九曲黃河第二鎮
孟門鎮在戰國時設“藺”,為趙國大都市;東漢為侯國;北周大象元年置定胡郡(縣);元朝至元八年初改置孟門縣,歷為縣治駐地,其間也曾為州郡治駐地,前後長達1500多年。不僅如此,她還是地跨今柳林、中陽、臨縣的部分村鎮以及陝西省吳堡縣全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今天的“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和吳堡縣也都曾為她的下屬地近千年之久,加上孟門古渡、孟門關的地利,大禹治水遺蹟、晉西名剎南山寺等的名勝和祖籍孟門的藺相如、巡遊孟門的唐太宗等人文,當時的孟門是何等的繁華富貴,不難想像。如到今天,孟門足可號稱“萬里黃河第一鎮”的,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母親河養育了她,卻也遺棄了她。
清雍正元年(1723),黃河突發大水,孟門遭淹。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十六日,天降暴雨,黃河泛濫成災,孟門古城“舟行於街,濤響於市”。南山寺八景毀壞大部。鹹豐六年(1856),因連下數日暴雨,孟門鎮連雲廣廈倏爾陷入狂濤巨浪之中,200餘孔窯洞、l000多間房屋被水沖光。《柳林縣誌》載,孟門栽桑養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有河灘地千餘畝,遍植桑棗。紡織品行銷黃河兩岸,西通“絲綢之路”,而今桑田也已毀於洪災。此後,集市貿易移向距離原孟門古城南1公里的棗峁上村。1958年,組建孟門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於棗峁上,遂易村名為孟門。1964年8月12日晚,黃河沿岸突降傾盆大雨,黃河漫溢,孟門、軍渡二公社水毀嚴重。1977年孟門、軍渡黃河防護壩被衝垮。
望著一瞬間消失的孟門城,望著鋪天蓋地的黃河水,只有無奈、絕望的嘆息。曾經的繁榮,曾經的輝煌,煙飛灰滅。那一幕是何等的恐怖,何等的撕心裂肺。無情的洪水吞沒了千年財富,吞沒了孟門人的家園,吞沒了滿城的故事。在無奈絕望中,最後只好選擇距離孟門一公里的棗峁上村代替已經不存在的孟門縣。 孟門今天幸運保留了很少一部分清朝民居,雖有專家稱:“數次遭受黃河大規模甚至徹底毀滅之後的孟門,竟能保留下今天看到的這部分遺產,這已經是個奇蹟了!”。但也只能屈居為“九曲黃河第二鎮”了。
孟門關
孟門關東依寨東烽台,西為天塹黃河,南靠軍渡要塞,北鄰黃河“二磧”。地處秦晉通衢,地理險要,是控山帶河的重要關隘。曾與晉東娘子關齊名,有“東有娘子關,西有孟門關”之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孟門在春秋戰國時期為趙國藺邑,秦國多次攻打,直到趙武靈王十三年(前313)才“拔我藺”。據傳秦莊襄王曾在此安營紮寨,並將孟門南山巒改名為莊王山。隋唐時期則是河西綏州與河東石州的交通要衝。孟門關附近的地龍堡,宋初建堡,曾由楊家將把守。清同治年間,武將劉山大鎮守黃河時也住此堡,居者自喻地龍,因名地龍堡。
孟門古渡
孟門古渡,因其東據孟門關,又是陝北與晉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隔河的吳堡縣下屬於孟門長達近千年,所以是重要的黃河渡口。北朝時設有孟門津,隋唐時期是河西綏州與河東石州的交通要衝。抗戰時期,孟門的三大古渡:孟門古渡口、小垣則古渡、劉家塔渡口,為支援中共中央所在的陝北地區起到極大的作用。至今,雖然距離僅12公里的黃河大橋早已建成通車,但兩岸村鎮仍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這客觀上延續了孟門古渡的“壽命”。
孟門南山靈泉寺
孟門鎮南山的南山寺,又名靈泉寺。位於孟門古城以南的南山,又名莊王山。西周穆王時代(前1009—前954
年在位),孟門南山寺大雄寶殿佛像山西呂梁武當山玄武道場,為了祭祀鯀禹治水之功績,在孟門的莊王山麓禹王石附近創建了孟門道院。史料記載,唐貞觀十三年,唐太宗駕幸於此,甚感壯美,敕賜尉遲恭監造此山樓台殿宇數百處,有“西晉第一叢林”、“五龍聖飛之地”等的美譽。曾為山西永寧州(今呂梁)唐代官建八大寺院之首,統領山西、陝西兩省今離石、柳林、中陽、臨縣和吳堡、綏德六縣的一百多處寺廟。該寺為群體建築,座北向南,有山門、觀音殿、聖境殿、古佛殿、普慧院、靈泉別院、友雲亭、祖師堂等殿宇,均建造恢宏,金碧輝煌,總占地面積8250平方米。唐太宗、明太祖曾親蒞該寺並降諭旨,宋仁宗、金世宗、明仁宗分別為其敕賜“靈泉寺”額,並為寺中兩位高僧賜號及佛乘。
南山峰巒若壁插天,山腰開闊平緩,透宛迴環,若涌若連,若盤若躍,甘泉飛瀑山椒,翠柏雲屏,下臨洶湧黃河,設險據勝,乃一方之大觀。該寺建築年代久遠,自然風光優美,景致甚多,昔人以其形勝,列有十景:
黃河晚波:寺臨黃河,一望數十里,奔涌而來,岸上舟人,晚眺如畫。
孟門煙雨:寺在鎮南,據河東皋,園樹連綿,早晚霞燦爛。
翠柏雲屏:寺座山麓,古柏成林,環圍四匝,望之如屏。
東流環碧:東溪自山澗而出,經五十餘里,盤折西流繞寺,寺樹映之如碧。
靈泉吐玉:山楞幽泉,清冽如玉。相傳金大定時土人引水灌田,有嘉禾合穎之祥,固名曰靈。
鍾綻神文:寺有鍾一口,橫文下裂,相傳數十年前紋闊可容手指。但擊之聲宏如故。
深林玉帶:寺柏陰森密布,步入深林,從林間遠眺,黃河碧波蕩漾,如錦帶然。
秋鳥歸山:寺山茂樹插天,每深秋有白腹鴉群飛棲集,經冬至春始去,歲有常期。
端陽花信:殿前蜀葵花一本五色,開期常以農曆五月五日,歲無先後。
柏抱蓮盆:山巔古柏一株,披枝下垂近地,拳曲向上,枝葉蔥籠,形似蓮花。
距南山寺東南方向百米處,亂石叢中,有一塊2米高光禿的獨石上生長著一顆約20年左右樹齡的神奇柏樹。此樹直徑30厘米、高5米,根系完全深扎於石縫內,從石頂上看,只能看到微小的裂縫,整石完好。在嚴重缺乏生長所需營養及水分的條件下,植株依然生長茂盛。寺域還有一千多座僧塔、一百多塊石碑組成的塔林、碑林;山門口有兩株參天翠柏;靈泉別院旁有一株五圍古柏等。
孟門還有定湖廟、將軍廟、財神廟等眾多大大小小的寺廟星羅棋布於孟門各個古村。
孔子朝拜孟門源神殿
據國際考古專家、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院士白禮昌教授從諸史料中考證,有明確記載孔子在公元前496年來到
山西並遊覽、拜祀呂梁山諸地。駁斥了有關人士提出的孔子未遊歷山西的觀點。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晉國趙鞅,即趙簡子派使者到魯國聘請孔子為師。孔子臨晉陽聞趙簡子已殺竇鳴犢、舜華二位晉國賢大夫。孔子“不應而去”,自太原到呂梁北武當山、臨縣磧口,沿黃河水邊到石樓縣,又沿黃河順流而下,經壺口、過龍門,而後回到魯國。
《呂氏春秋》曰:“孔子將西適晉,見趙鞅,至河而返”。《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既不得用於衛,將西見趙簡子,至於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
趙簡之的行為,孔子聞之而避,不願仕於之。孔子即從太原到呂梁北武當山祭玄天大帝後,西行柳林朝拜孟門源神殿,隨行弟子記載下《孔子觀呂梁》之名言,沿黃河邊順流而下,環流九十里到臨河縣(今山西石樓縣),祀后土寺和禮拜姜太公祠,在《論語》中有“入太廟,每事問”之記載。
孟門民俗
大禹文化、黃河文化、佛道文化均為孟門的民俗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孟門的年俗文化不斷發展、完善,形成獨特的區域文化的典型代表。
孟門的傘頭秧歌歷史悠久,現在有名的
過年鬧秧歌是孟門民眾的傳統習慣,在當地人的傳統觀念中,鬧秧歌是豐收富裕的展示,和睦興旺的象徵,太平吉祥的保證。所以人們又把鬧秧歌叫做“鬧太平”、“鬧平安”。每年正月里,村民們自願組織起秧歌隊,男女老少幾乎人人參與,可以說是處處鑼鼓響,遍地秧歌聲,人們載歌載舞盡情地表露內心的喜悅。
孟門是黃河流域農耕文化最早的發祥地之一,原生態文化極其豐富。《柳林縣誌》載,孟門栽桑養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有河灘地千餘畝,遍植桑棗。紡織品行銷黃河兩岸,西通“絲綢之路”。
前後馮家溝原生態俗文化最使人感到珍貴。在那裡,人們還保留了今天在其他地方久已消失的原生態傳統生產、生活方式。人們還用碾盤碾谷,磨盤磨麵。至於造紙,則襲用古代的方式、方法,從剝下桑皮、經籠蒸、深漚、棰搗、入池,到造漿,再抄成紙上牆曬乾,製成祭祀用的桑皮紙。二十多道工序幾乎無一不是傳統的方法。時間在這裡好像倒退了千餘年,人們仿佛都回到了蔡倫造紙的時代。
孟門鎮上最為熱鬧有趣的年俗活動要數“轉黃河九曲”了。“轉九曲”又稱“九曲會”,也叫“燈游會”。是黃河流域元宵節前後的歲時民眾活動。入夜,在火爐的照耀下,人們手持香火,在鑼鼓、嗩吶的吹打聲中,由傘頭秧歌隊率領,走進傳說為姜子牙傳下來的“九曲黃河陣”,據說只要能順利從陣中走出來,來年就能轉大運。所謂“九曲黃河陣”,是以365根竹竿栽插在廣場上,暗喻一年的365天,用繩索相連,構成曲折、通斷相間的固定通道,並在四周設定東、西、南、北等九個出口,號稱九門連環。好看的是在每根竹竿的竿頂,都裝有一盞小花燈,在轉九曲的隊伍里,一會兒跟著走,一會兒停下來等前邊的人走動,人們看著九曲陣里燈火明滅,暗自許下來年轉運的心愿。
中國首屆黃河黃土高原柳林孟門年俗文化節
“嗩吶吹起來,秧歌扭起來”。
2008年2月9日,“中國首屆黃河黃土高原柳林孟門年俗文化節”在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孟門鎮南山寺開幕,來自國內外的90餘名國內外民俗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研究和探索如何保護和發展中國傳統年節文化,特別是推動黃河中游及黃土高原腹部區際間民俗文化及年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孟門鎮地處晉陝黃河峽谷中段、黃土高原腹部,是華夏黃河母親河上“大禹治水第一門戶”,是中華民族文化發祥地之一,其民俗文化積澱深厚,每到傳統年節,這裡的人們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年俗文化活動,如火爐則、傘頭秧歌、天官會、轉九曲、吹打樂等,其獨具特色的年俗文化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腹部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開幕式上,孟門鎮被授予“中國民俗文化保護之鄉”的稱號,並被確定為“南京大學民俗教研基地”。
在開幕式上,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說:“恢復、保護、發展中國傳統年文化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一代一代傳下去,是世世代代都要做的事,傳統年文化的保護應當在全社會形成普遍的認識。”
此次年俗文化節由中國民俗學會、國家紐帶工程東方文化館、東西方藝術家協會(紐約)民俗藝術委員會、柳林縣人民政府等單位主辦,活動將全面真實地展示黃河黃土高原原生態的民俗文化藝術和歷史文化遺蹟.
中國民俗學會會長,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家和各界人士深感中華傳統年節文化急需保護,全體通過了《保護中國傳統年俗文化孟門宣言》。
孟門地方小吃
孟門“熬”
在山西柳林的古鎮孟門,提起“熬”,當地農民會告訴你可以吃但沒人賣。只有故友重逢,貴客臨門時,主人才會高興地給你做一碗解饞。
孟門熬實際上是一種經濟小吃,做起來又很方便,通俗地講就叫豆腐熬餅子。與隔河陝西的“羊肉泡饃”有相似之處。先把鮮嫩豆腐切成如燉肉大塊狀,用少許蔥油小炒幾下,然後添上開水,加精鹽佐料,坐火上熬一陣子,再買幾個三角“油斜”餅,每個用手扳成十來小塊、放鍋內一起熬片刻,加上一些鮮蕪美,再澆幾滴香油盛在碗內,就可以上飯桌了。吃起來滑膩可口,食後回味無窮,尤其當作冬春早點最上口,既經濟又實惠。
黃河關於“熬”,在孟門流傳著這樣一種傳說:明朝末年,陝北李自成揭竿起義,當時的孟門設定定胡縣城,距李自成的老家米脂只有百十里,訊息傳來,人們紛紛投到李闖王帳下。他們強悍矯健,勇猛異常,能征慣戰,殺得明軍聞風喪膽。戰報傳到京城,崇禎帝龍顏大怒,視定胡為“闖賊窩”,欽命一名封號“靈顯將軍”的武將,帶兵去剿滅。
黃河官兵到後,發現身強力壯的人都已投奔了闖王,村社十室九空,不但找不到人,連可吃的東西都找不到,人們把各種糧食都製成麵粉,煎成餅,隨身做了乾糧。後來搜到一些婦儒老叟,人們跪地求饒,懇請靈顯將軍寬恕這方人,頭都磕出了血。人們又用豆粉湯熬煎餅為官兵煮飯吃,沒有蔬菜,就加點鮮蕪善當菜。一邊看看老百姓孤苦伶仃的樣子,一邊看兵士們狼吞虎咽的樣子,靈顯將軍動了側隱之心。他思前想後,給崇禎帝寫了一道奏章,其中對孟門人大加褒揚,尤其借豆湯熬餅子在“熬”字上大作文章,苦諫明庭赦免這方人的“罪”。靈顯把奏章託付給副將,撥出寶劍自刎身亡。後來,副將帶著靈顯將軍的首級和奏章回朝交了旨,從此朝庭再沒派人來剿滅。
孟門人民為了紀念靈顯將軍,還在黃河岸邊修建了將軍廟。
孟門碗脫
(屬正宗柳林碗脫)
闊口淺底碗裡,一層銀圓般薄厚略發烏色的面結晶,使鋼鋸條磨成的小刀,把碗裡那淺淺的一層麵食割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拌以邊上小碟里的辣椒油、香醋,進口,咀嚼,柔韌、滑膩、筋道、香辣,霎時間酸甜鹹辣味溢滿口腔。
碗脫屬麵食系列,用蕎麥麵製成。碗脫的製作很講究,先要淨化麥粒,將乾蕎麥入碾脫落雜質簸去塵土、麥柄,入渲籮用濕布擦之,多次換洗濕布,以求擦淨。並將擦後的麥粒趁濕復入碾機脫皮出機後用細籮篩面,將篩上的皮渣簸去,帶皮粉粒再次入機磨之,過籮,皮則淨除、將兩次脫皮後的麥粒共入磨機,篩面即可。
麵粉內和入適量的食鹽、姜粉,用涼水和為硬麵團,然後稍加冷水,揉為均勻的麵條硬度,不斷用力揉搓,使其盤‘性”。待麵團光亮利手“性”盤好後,以些許冷水不斷搓揉,使其稀釋,變成稠糊漿,再用手朝同一方向不時加水連續攪動稀釋到麵糊能掛住勺碗為宜。
麵糊調好後入碗上鍋、碗多為細瓷,以底淺容積小者為宜,麵糊入碗前,先將碗置鍋內蒸熱,用濕布擦去碗內汽水,將麵糊舀入碗內。每碗只盛八成,加蓋以武火蒸之。蒸約二十分鐘即熟.趁熱取碗出鍋,用雙筷朝一個方向飛速攪動,攤貼至碗口邊緣,使碗內呈凹形狀,置於涼處令冷即成碗脫。
碗脫還有一種做法,比較原始,是把熬煮好的蕎麵糊糊盛放於碗內,晾涼即成。以小碗盛麵糊,上籠蒸熟晾涼食用,是後來的規模化方法,比較適合於飯店批量製作。
碗脫多為冷食,切條、就碗刀扎而食不拘。調料有蒜泥、辣椒、上好陳醋,也還可以配以薑末、香油。愛辣者注意,此辣椒最好選取頭茬椒,曬乾研末,在把麻油燒熱後。放入蔥少許,待蔥發黃時,倒入辣椒粉,用鐵勺攪勻,或者,把辣椒粉放入熱油鍋內翻炒,均可。油多辣椒少,遂成稠漿,裝入瓶、缽備用。
嚴冬季節,可配豆芽炒食。炒瓢內放點油,待油冒煙時,放入蔥,蔥發黃,把豆芽倒入,豆芽炒到八成熟倒入切塊的碗脫,澆上蒜、醋、辣椒,撒上鹽、薑末、味素,倒入碗內即可食。也有把碗脫與羊雜割混炒者,其味更長。碗脫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來堅韌、醇香,已成為人們特別是小孩、學生的常食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