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屏邊苗族自治縣地處雲南省南部,紅河州東南部,東與文山州文山縣、馬關縣相連,西南與箇舊市相望,南同國家級開放口岸河口縣接壤,北與省級經濟開發區蒙自縣毗鄰。滇越鐵路、昆河公路穿境而過,是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陸上交通要道。全縣國土面積1906平方公里,轄6鄉1鎮,76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94個自然村,895個村民小組。縣內居住著苗、漢、彝、壯、瑤等民族,總人口149101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0%,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62%,是一個典型的集“民族、邊疆、山區、貧窮”於一體的苗族自治縣。
境內最高海拔2590米,最低海拔154米,山地面積占全縣國土面積的100%,屬典型的山區縣。由於海拔高差較大,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降雨量1650毫米,加之地處低緯,受東南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境內濕潤多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為動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條件。[1]
自然資源
屏邊資源豐富,全縣有森林面積130餘萬畝,其中人工林40餘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05.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5.4%。南溪河、新現河、綠水河、那么果河縱貫全境,水能理論蘊藏量56.94萬千瓦,可開發利用近30萬千瓦。
目前已開發11萬餘千瓦。礦產資源主要有銻、鉛、鋅、鎢、錳等有色金屬和大理石、矽石、花崗石、無煙煤、磷等非金屬礦。熱區(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可開發利用的荒山荒披50 余萬畝,適宜種植荔枝、龍眼、肉桂、香(芭)蕉、鳳梨等熱帶水果,目前已種植優質龍眼、荔枝、芒果3萬餘畝,香蕉、鳳梨5萬餘畝。
境內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蘊藏著許多古老而珍稀的野生植物。現有野生植物188科3619種,其中國家保護和省級重點保護的有115種,各種動物有35目111科555種。屏邊蘇鐵、多頭桫欏、中華蜂猴、中華赤面猴堪稱世界四絕。以大圍山原始森林公園為主的生態旅遊業開發前景廣闊,大圍山原始森林和縣內的珍珠洞、白河溫泉、火山遺址、靈寶山石窟藝術、人字橋、烈士陵園、大睡佛等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瑰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歷史見證
屏邊在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就為國家擔負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等重大支前任務。正當全國各地進入改革開放、大搞經濟建設之際,從1979年至1986年,屏邊作為對越自衛還擊支前作戰的重點縣,又全縣總動員支前。在自衛還擊戰期間,屏邊既是前線總指揮部,又是兵力、物資集散地,楊得志總參謀長的前線指揮部就在縣政府辦公樓內。50餘年來,屏邊有近40年處於戰區,近50年來國家在屏邊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到2億元(不含昆河公路)。由於戰爭的原因,屏邊豐富的自然資源得不到開發利用,經濟發展緩慢,1986年農民人均吃糧僅184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36元,貧困人口11.8萬人,教育、衛生、文化十分落後。後來,全縣7鄉1鎮有4個鄉被省定為扶貧攻堅鄉,3個鄉被州定為貧困鄉,並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592個貧困縣之一。
1986年以來,中共屏邊縣委、縣人民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循“打基礎、興科教、調結構、建支柱、增效益”的方針,堅持項目與資源結合,開發與開放結合,自力更生與爭取外援結合,變“等靠要”為“乾引爭”,抓住三個區域(昆河公路沿線經濟區、熱帶作物種植區、扶貧攻堅區),突出四個重點 (農業、林業、工業、旅遊業),推進兩個轉變(林業由單一用材林向經濟林轉變,由單一型低價值林種向多樣型高價值林種轉變),始終把扶貧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來抓,從實際出發,以解決溫飽為中心,以貧困村為主戰場,以貧困戶為主要對象,以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種養業為重點,實施教育扶貧、科技扶貧、小額信貸扶貧。在此基礎上,2000年縣委九屆四次全會進一步理清並認真落實“12345”經濟發展思路,即抓住一個機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發揮兩大優勢(資源和區位優勢),實現三大目標(綠色經濟強縣、民族文化興縣、個開蒙城市群的“後花園”),突出四個重點(農業、林業、工業、旅遊業),實施五大戰略(開放帶動戰略、科教興縣戰略、扶貧開發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城鎮化戰略),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切實加快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步伐。全縣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糧食生產穩步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電力工業發展迅速,農村產業結構得到調整,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2001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2329萬元,比上年增長9.52%,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5%,第二產業增長13.31%,第三產業增長14.95%;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1609.3萬元,比上年增長14.94%;完成鄉鎮企業總收入25941萬元,比上年增長48.73%;完成財政收入1916萬元,比上年增長19.3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12萬元,完成地方財政支出10624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86元,比上年增長11.30%;實現人均有糧351公斤,比上年增長1.15%。全縣小水電發電量達2.7億千瓦時,占紅河州小水電發電量的1/3強,行動電話在全州率先實現鄉鄉通,村委會通路率達98.7%,國民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社會事業
教育、衛生、文化、計畫生育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縣有完中2所,國中6所,國小108所,教學點37個(含一師一校31個),校舍面積133356平方米,2001年,全縣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20%,國小升學率74.65%,鞏固率97.1%,國中升學率52.44%,高考升學率39.1%,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普及六年義務教育已經國家教育部認可。全縣有衛生機構15個,村級衛生室76所,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經省級評審,各項指標達基本合格,農村初級衛生機構網路基本形成。精心組織廣播電視“村村通”及“211”升級改造工程,全年完成“211”工程28座,數字升級改造58座,完成了廣播電視光纖網屏邊區域的建設工程和城區主幹網的升級改造,全縣7鄉1鎮均開通有線電視,廣播、電視覆蓋率為82.6%、84.9%。民眾文化生活得到改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有了新的變化。計畫生育“三為主”工作基本達標,“三結合”工作穩步推進。
經濟發展
年來,屏邊縣經濟社會發展雖然邁出較快的步伐,但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仍然很低,經濟結構不合理,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低,基礎設施滯後仍然是制約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三個根本因素。屏邊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省第七次黨代會和州第五次黨代會精神,抓住西部大開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立和昆河經濟帶建設三大機遇,發揮區位、資源兩大優勢,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所有制結構、城鄉結構四大結構,實施全方位開放、科教興縣、扶貧開發、城鎮化和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推進城鎮化、市場化、生態化、農業產業化、知識化和信息化六個進程,著力培植生物藥業、電礦、旅遊、畜牧、經濟林果五大產業,實現綠色經濟強縣、民族文化興縣、個開蒙城市群的“後花園”三大目標,努力實現屏邊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建制沿革
屏邊很早就屬於古部族居住的區域,境內出土的銅鋤、銅斧、銅矛等文物,鑑定為戰國時代的青銅器。漢為進乘縣地,唐、宋時期隸屬秀山郡,元明時代為臨安府所轄,清代由臨安府分設開化府,隸屬開化府。民國2年(1913年)5月劃為文山縣的外南區、外西區的一部分,成立靖邊行政區,隸屬蒙自開廣道轄,民國22年(1933年)取屏山的“屏”字和靖邊的“邊”字定縣名為屏邊縣,隸屬雲南省第五專員公署轄。 1949年7月成立中國共產黨屏邊縣委員會;1950年1月9日成立屏邊縣人民政府;1950年1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屏邊全縣,從此各族人民獲得新生;1963年7月1日建立了屏邊苗族自治縣,隸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全縣轄6鄉1鎮,76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94個自然村,895個村民小組。
地理特徵
屏邊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地處雲南省南部,紅河州東南部,地跨東經103°24'至103°58'和北緯22°49'至23°23'之間,南北長63公里,東西寬55公里,全縣國土總面積1906平方公里。東面與文山州的文山、馬關縣隔河相望,南部與國家級開放口岸河口縣接壤,北部與省級經濟開發區蒙自縣毗鄰,西南與箇舊市相連。境內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南溪河、新現河、那么果河縱貫全境,由於河流的切割,全縣地貌形成了“四河三山六面坡”的總體結構,地形極其複雜,高山橫亘連綿,重巒疊嶂,溝谷縱橫,“V”型谷較多。
人口現狀
縣內居住著苗、漢、彝、壯、瑤等民族,總人口149101人,其中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