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原因
確切病因不明。現有資料認為環境與遺傳因素與本病的發生和發展相關。
1.環境因素
(1)微生物感染:單純皰疹病毒、C型肝炎病毒、鏈球菌sanguis、結核桿菌均被疑為可能的病因,然無確切證據。有人認為熱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一種真核生物進化過程中保留的極為保守而廣泛存在的分子,它們在熱度、與自由基接觸、缺氧、主要營養成分缺乏的刺激下可以由細菌或宿主細胞產生。細菌產生的HSP可以刺激病人的T淋巴細胞。
(2)地理:本病患病率高的人群都位於一個特點的地區,橫跨亞洲,屬當年東西方商業交流的路途。而且同為土耳其人,移居德國後的患病者較歐洲部分的土耳其人低5倍,較亞洲部分的土耳其人低18倍。移居夏威夷後的日本人其患病率低於日本本土者。這些都提示一個未知的與地理環境有關的因素在起作用。
(3)種族:西方白種人的患病率明顯較中東人及黃種人為低。在伊朗境內的土耳其族患病率明顯高於該國的其他民族。伊朗另一少數民族來自古老的稚利安族(白人種族),罕見BD。
2.遺傳因素
(1)家系調查:BD有家族史者在日本為2%~3%,在土耳其及其他中東國家為8%~34%,大部分為一級親屬。土耳其有報導患者的同胞患病的危險因子達11.4~52.5。說明BD有遺傳的傾向。
(2)遺傳基因:
①HLA-B5(B51):各國均報導了BD與HLA-B5(B51)有密切相關性。在亞洲具此基因的BD患者達81%,日本達55%,對照人群10%~15%,相對危險性6.7。歐洲10個國家BD者的HLA-B5的陽性率為25%~79%,而各自的對照組為3%~28%,相對危險性1.5~10.9。在我國BD患者的HLA-B頻率為37.5%。許多人認為HLA-B*5101(B5的亞型)具有貝赫切特病基因的決定簇(即DAIXXXXXF),它可能起自身抗原的作用。在有嚴重內臟病變和眼病的BD,HLA-B5(B51)的陽性率較無內臟病變和眼病者為高,因此它也被認為與BD疾病的嚴重性相關。
②MIC:本基因位於第6染色體HLA-B位點與TNF位點之間,靠近B位點,有亞型A與B。MIC A與BD有關。MIC A在BD中較對照人群明顯升高(前者為74.0%,後者為45.6%)。但有人以為MIC A與B51有很強的連鎖,且其異質性低,因此不像是一個與BD相關的主要基因。MIC A主要由內皮細胞及纖維細胞表達,它刺激T淋巴細胞和NK細胞的活化,因此BD的血管損傷可能與它有關。
發病機制
BD發病機制涉及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1.細胞免疫
(1)活化的T細胞出現在患者的局部組織和周圍血中,其中CD4 和CD8 均有增多,γδT細胞也增多。各個患者T細胞受體TCRβ株升高不一致,即TCRVβ呈多態性,說明T細胞升高是由多種不同抗原促發的。由於周圍血中IL-2和IFNβ是增高的,Th2分泌的細胞因子IL-4和IL-10呈低水平,因此BD屬Th1占優勢的細胞免疫反應。而血循環中的致炎性細胞因子IL-1β、TNF-α和IL-8也是增高的。
(2)中性粒細胞的反應是一非特異性的細胞反應,在本病中有一定作用,如本病中出現的非細菌性化膿性毛囊炎、針刺反應、前房積膿均顯示有大量中性粒細胞的浸潤、活化和功能亢進。來自BD患者的中性粒細胞具有產生大量過氧化物和溶酶體酶及加強趨化作用的能力,以致造成組織損傷。中性粒細胞的活化可能與致炎性細胞因子的促發有關。
(3)內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襯於血管內壁,為血流提供光滑表面,維持血液正常的流動。也作為滲透膜調節血管內、外的物質交換。近年來發現它能合成、釋放活性物質如血管舒張因子和收縮因子,抗凝血和促凝血因子,促進和抑制血管壁細胞生長因子,防止血細胞粘附於血管壁因子等。當受到刺激(如致炎細胞因子)後,內皮細胞表達的黏附分子增多,有利於血小板和白細胞黏附於其壁,形成血栓。同時白細胞外移,活化釋放導致組織損傷的介質,並擴大了自身組織的損傷。內皮細胞受損後有抗原遞呈,促進炎症反應的作用,目前認為內皮細胞參與了系統性血管炎的發生和發展。然而,由於內皮細胞本身的異質性,不同大小、種類和不同器官的內皮細胞形態、功能不同,解釋了不同血管炎中受損器官和臨床表現的迥異。
2.體液免疫 BD與其他具有已知的自身抗體的瀰漫性結締組織病不同。它與抗核抗體譜、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抗磷脂抗體的相關性不明顯。近年來的研究認為抗內皮細胞抗體(AECA)與血管炎病有一定相關性,它可以出現在多種血管炎病變中:如原發性血管炎病中的大動脈炎、川崎病、韋格納肉芽腫、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等,繼發性血管炎中的狼瘡腎炎和皮肌炎。在BD中其陽性率為28%。
AECA的靶抗原在各個血管炎中很不相同:在SLE有DNA、DNA-組蛋白、核糖體P蛋白,系統性血管炎有蛋白酶3或髓過氧化酶,在BD的靶抗原尚不明。
AECA與內皮細胞損傷的因果關係尚不明確。但它可以活化內皮細胞,促發補體依賴和(或)抗體介導的細胞毒反應,導致內皮細胞的損傷持續或進一步進展。
3.交叉免疫反應
(1)由於細菌的HSP65和人的HSP60 間有50%以上的胺基酸序列排列相似。又有證明在人黏膜和皮膚有大量HSP60,因此當細菌入侵人體時,易感者通過T細胞對HSP65起了交叉免疫反應,促使黏膜和皮膚HSP60的活化出現口腔潰瘍和皮損。
(2)外界病原體的侵入可引起急性葡萄膜炎及視網膜炎。網膜受損後產生的自身抗原(S-Ag)中部分胺基酸序列(aa 342-355)與HLA-B51及HLA-B27的抗原序列有部分相共,成為共同抗原決定簇。通過交叉細胞免疫反應,使BD(HLA-B51)和脊柱關節病(HLA-B27)的患者出現反覆發作的葡萄膜炎。
4.凝血機制異常 BD出現血栓性血管炎較其他血管炎為多見。這很可能與內皮細胞損傷有關。由於BD內皮細胞釋放的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vWF高,促進血小板活化並黏附於內皮細胞而血漿纖溶系統受抑(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升高)和自然抗凝物質(thrombomudulin)減少,均使BD處於凝聚亢進的狀態。另外,又通過血管壁內皮細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和選擇素的受體使白細胞黏附於內皮細胞,更促使血栓的形成及局部血管的炎症反應。
5.病理 BD的主要病理特點是非特異性血管炎(包括不同大小的靜脈、動脈和毛細血管)。在血管周圍有中性多形核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的浸潤,內皮細胞腫脹,嚴重者管壁彈力層破壞,纖維素樣壞死和免疫複合物在管壁沉積。炎症可累及血管壁全層,形成局限性狹窄和(或)動脈瘤,兩種病變可在同一患者同時交替出現。
本病的另一特點是在不同類型和大小的血管炎基礎上形成由血小板、白細胞黏附於管壁內皮細胞的血栓,使得血管腔狹窄,組織因缺氧而變性和功能下降。
早期症狀
全身各系統均受累,而較常見的是口腔、皮膚、生殖器和眼等,中樞神經系統、血管和消化道發病均較重,並以男性發病為高。日本學者報告各器官系統損害的發生率分別為:口腔潰瘍100%,皮疹90%,外生殖器潰瘍97%,眼部損害79%。眼部損害男性多於女性,其發生率分別為90%及40%。其他系統損害為中樞神經系統28%,消化系統20%,心血管系統15%,關節15%。黃正吉等分析了我國白塞病各臨床表現的發生率為:口腔潰瘍99%,眼部病變43.2%,外生殖器病變73.6%,皮膚病變96.8%,神經系統26%,大血管8.7%,消化道8.4%,關節炎60.9%。少數患者為急性發病,可於5天至3個月內兩個以上部位同時發生損害,病情重,常伴有高熱等。經過一定時期的緩解後,可慢性反覆發作,兩次復發間隔的平均時間1~2個月。大多為慢性發病,先於一個部位發生損害,經不同時期的反覆發作與緩解之後,再分別於其他部位發病。後者以局部損害為主,全身症狀較少,但在病程中可以急性加重。
無論是急性發作或是在慢性病程中急性加重,主要的全身症狀都是高熱、頭痛、乏力、食欲不振、關節疼痛或腫脹等。熱型不定,少數病例可持續高熱。過度疲勞、睡眠不佳、月經、季節氣候改變等,均可使不同部位的損害加重。少數患者有家族史,無接觸傳染病例。
1.基本症狀 指在本病中最常見又往往是最早出現的症狀。它們可以在長達數年時間內相繼的出現或同時出現。大部分起病隱匿,少數起病急驟並伴有發熱、乏力等全身症狀。
(1)復發性口腔潰瘍(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每年發作至少3次,發作期間在頰黏膜、唇緣、唇、軟齶等處出現不止一個的痛性紅色小結繼以潰瘍形成,潰瘍直徑一般為2~3mm。有的以皰疹起病,約7~14天后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亦有持續數周不愈最後遺有瘢痕者。潰瘍此起彼伏。本症狀見於98%的患者,且是本病的首發症狀。它被認為是診斷本病的最基本且必需的症狀。(圖1,2,3)。
(3)皮膚病變:皮膚黏膜損害是本病的一個主要症狀,占95.7%。皮膚損害有如下4種:
①結節性紅斑:是皮膚損害中最多見的一種,主要在下肢,特別是小腿,有時也可發生於上肢及軀幹,以伸側面多見。皮下結節一般為蠶豆到胡桃大,深淺不一,有疼痛和壓痛,皮膚色淡紅、暗紅或紫紅,質地偏硬。從幾個至幾十個不等,無規律散在分布。1個月左右可自行消退,但易復發。或為一面消退,一面新發。多數是夏天較重,極少破潰。部分結節紅色範圍可超過結節面積,越向外顏色越淡,似有一紅暈環繞(圖6)。
②血栓性靜脈炎:主要發生於下肢,有時也發生於上肢,為觸之發硬的皮下索條,有局部壓痛。若發生於皮下深部,則體檢時僅有皮下索條感;若發生於皮下淺表靜脈,可有不同程度皮膚表面發紅和高起皮膚的索條狀物。淺表性血栓性靜脈炎也可繼發於靜脈注射藥物之後(圖7,8)。
③毛囊炎樣及癤樣損害:男性多於女性,毛囊炎樣損害多於癤樣損害。該種皮損可發生於體表任何部位,多見於頭、面、胸背及陰部。皮損多少不一,可反覆發作,以夏天為重。這些皮損基底浸潤較顯著,頂端膿皰較少,周圍紅暈較大,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硬結。細菌培養呈陰性,抗生素治療無效(圖9)。
④針刺反應:注射(肌肉、靜脈)、針灸等刺傷皮膚真皮層,24~48h後即可在針刺部位產生帶紅色的丘疹,中心有膿皰,以後逐漸結痂,此種反應稱為針刺反應。1周左右消退。病情活動期多呈陽性,有特異性診斷意義。有時針刺反應為陰性,此時用生理鹽水注射,一般在24h後可於針刺部位出現膿皰。必須強調,即使針刺反應陰性,也不能排除白塞病(圖10)。(4)眼損害:以眼部症狀為白塞病的主要表現,也稱眼白塞病,其主要特徵為一過性、回歸性滲出性炎症。眼球各組織均可受累,早期表現為角膜炎、結合膜炎、鞏膜炎及虹膜睫狀體炎伴前房積膿等。反覆發作後,則主要表現為脈絡膜炎、葡萄膜炎、視網膜炎以及眼底出血、玻璃體渾濁等,隨著病情的發展,最後可導致失明。眼部損害可為單側性,也可為雙側性。
結合膜炎、角膜炎、鞏膜炎都是在血管炎的基礎上,由於炎症化學刺激或其他有害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血循環障礙而造成的。結合膜炎也呈回歸性發作,每次發作持續3~5天。可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角膜炎。經久不愈者常常造成角膜潰瘍,甚至可發生角膜穿孔。有時在結合膜炎、角膜炎反覆發作的基礎上,可出現繼發性白內障。
典型虹膜睫狀體炎伴前房積膿並不多見,前房積膿為無菌性,細胞成分為中性粒細胞,內含少量纖維蛋白。白細胞主要來自炎症性虹膜。視網膜炎的特徵為急性回歸性發作,表現為視盤發紅、渾濁,視網膜白斑、出血等。玻璃體渾濁為本病眼部損害的主要表現之一,每次發作都可使之加重,這種改變先於前房渾濁。玻璃體渾濁是由於周圍毛細血管炎性滲出所造成的。同玻璃體內膜相連的乳頭周圍放射狀毛細血管的滲出物,容易進入玻璃體,刺激內膜而形成肉芽腫組織。同理,與睫狀體後環脈絡膜相連線的部位周圍也容易形成肉芽腫組織。玻璃體與睫狀體後環脈絡膜處形成的肉芽腫,是造成玻璃體渾濁的主要因素。
現將北京協和醫院近10年內所見的138例確診為BD並有完整臨床資料的與國內文獻報導的206例(分6篇)BD的基本症狀列於表1。
2.系統症狀 除上述基本臨床症狀外,有部分病人尚有臟器系統的病變,這些病變亦多因局部血管炎所引起,系統病變大多出現在基本症狀之後。
(1)消化道病變:本型又稱胃腸-貝赫切特病。它出現在10%~15%的患者。消化道症狀按其出現的頻率有腹痛並以右下腹痛為常見,伴有局部壓痛和反跳痛,其次為噁心、嘔吐、腹脹、納差、腹瀉、吞咽不適等。通過胃腸X線檢查、內鏡檢查及手術探查看到腸道的基本病變是自食管下段開始的多發性潰瘍,回盲部為受累最多的部位,進行內鏡檢查的15例中有7例此處有潰瘍,其次為升結腸、降結腸、胃、食管等處,總之這種病變可出現在自口到肛門的全消化道的任一部位。重者合併潰瘍出血、腸麻痹、腸穿孔、腹膜炎、瘺管形成、食管狹窄等合併症,甚至可以因此而死亡。
(2)神經系統病變:本型又稱神經-貝赫切特病。見於10%的患者,男性並發此病變明顯多於女性(10∶4),除個別外都在基本症狀出現後的數月到數年內出現。臨床表現隨其受累部位而不同。腦、脊髓的任何部位都可因小血管炎而受損(即使在同一患者,神經系統可多部位受累),因此患者神經系統的臨床表現極為多樣化。北京協和醫院收治14例中有6例表現為精神行為異常,甚至失語,2例有意識障礙和抽搐,2例有噁心、嘔吐,2例出現脊髓病變,有肢體麻木、痛覺過敏,其中1例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1例除有腦梗死外尚合併有周圍神經病變。1例無神經系統症狀。
並發神經系統病變者多發病急驟,根據其症狀可分為腦膜炎、腦幹損害、良性顱內高壓、脊髓損害、周圍神經受損等類型,現將各類型的症狀列舉如下:
①腦膜炎型:頭痛、意識障礙、精神異常、視盤水腫、腦膜刺激征、雙側錐體束征、偏癱等。
②腦幹損害型:頭暈、頭痛、耳鳴、意識障礙、眼震、Horner綜合徵、腦神經麻痹、吞咽困難、發嗆、呼吸障礙、癲癇等。
③良性顱壓增高:頭痛、嘔吐。
④脊髓型:雙下肢無力、麻木、感覺障礙、不同程度截癱,尿瀦留、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陽性。
⑤周圍神經型:四肢無力、麻木、周圍型感覺障礙、肌萎縮、腱反射低下等。合併周圍神經病變者明顯少於中樞神經病變者,僅為中樞病變的1/10。
腦脊液的異常為顱內壓力增高,約80%有輕度白細胞增高,單核細胞或多核細胞各占一半。33%~65%有蛋白的升高。腦MRI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可見到腦組織不同部位(額葉、枕葉、顳葉、小腦、基底)多發性梗死,有少數尚伴有局部出血。1例動脈造影可見左側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嚴重狹窄。神經病變的復發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約77%病人經治療病情緩解但仍遺有後遺症。死亡多出現在神經系統發病後的1~2年內。
(3)血管炎:本型又稱血管-貝赫切特病。本節所指的是大中血管炎,見於10%的患者。所謂大中血管炎指任何部位的大中動脈炎和大中靜脈炎。此型多見於男性。北京協和醫院21例血管-貝赫切特病中,動脈受累4例,靜脈受累15例,動靜脈同時受累2例。
①大中動脈炎:當主動脈及其分支出現血管壁的炎症時,首先使管壁增厚,繼而血栓形成終致管腔變窄,持續的炎症反應使動脈壁的彈力纖維遭到破壞,喪失其堅韌性而形成動脈瘤樣的局部擴大。同時營養該部位的滋養血管也因炎症而使該處大血管壁病變加重。動脈狹窄的臨床表現有患側無脈或弱脈,血壓低,或在健側根本測不到,局部出現血管雜音(頸、腹部等處)。腦動脈狹窄者,有頭暈、頭痛,嚴重者暈厥。腎動脈狹窄時出現腎性高血壓,冠狀動脈受累時出現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當有動脈瘤形成時局部出現搏動性腫塊。有患者因主動脈根瘤樣擴張而引起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最終導致右心衰竭。亦有出現肺動脈高壓。
中等度血栓性靜脈炎多見於四肢,尤其是下肢。淺表的靜脈炎通過一般體檢就能發現,但在深靜脈的炎症栓塞引起下肢腫脹則有賴於局部血管造影方能確診。北京協和醫院追查了在該院就診的6例貝赫切特病合併大中靜脈炎者,除一例失訪外,其餘均存活5年以上,但都喪失了勞動力。
大中血管炎的診斷有賴於病史及細緻的體格檢查,血管造影、Doppler檢查是明確診斷和受累範圍的可靠檢查。
②白塞病心臟的受累並不少見。可因主動脈根部瘤樣擴張而出現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三尖瓣閉鎖不全而致右心功能不全。另外,亦有合併房室傳導阻滯、心肌受損、心包積液的報導。
(4)關節炎:關節痛見於30%~50%的白塞病病人,表現為單個關節或少數關節的痛、腫,甚至活動受限。其中以膝關節受累最為多見。大多數僅表現為一過性的關節痛,可反覆發作並自限,偶爾可在X線上表現出關節骨面有鑿樣破壞,很少有關節畸形。受累關節出現滑膜炎病變。滑膜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滑膜淺層有中性多形核細胞浸潤和血管充血滲出等急性炎症性病變。滑膜細胞的增殖、淋巴細胞的浸潤和淋巴濾泡的形成都很少見,說明它的滑膜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有明顯的不同。骶髂關節炎在本病少見(圖11)。
(5)肺病變:並發肺部病變者略少。肺的小動脈炎引起小動脈瘤和(或)局部血管的血栓而出現咯血、胸痛、氣短、肺梗死等症狀。約4%~5%的病人可以出現肺間質病變,但嚴重的少見。有肺梗死者預後不佳。
(6)腎病變:表現為血尿(鏡下或肉眼)、蛋白尿,均不嚴重,多為一過性,未有影響腎功能者,曾有人對5例臨床有腎受累表現者進行腎穿刺,發現其病理各不相同,2例為IgA腎病,1例為澱粉樣變,1例為局灶性腎小球硬化,1例為腎小球微小病變。有人報導BD可以因膀胱黏膜潰瘍而導致尿異常。
(7)附睪炎:並發本症狀的約4.5%。可以累及雙側或單側,表現為附睪腫大、疼痛和壓痛,在經適當的治療後能完全消失。
(8)其他症狀:有部分病人在疾病活動或有新臟器受損時出現發熱,以低熱多見。
北京協和醫院將近10年內138例BD患者的系統表現總結如下(表2)。
白塞病國際診斷標準
1.反覆口腔潰瘍 有醫生觀察到或患者訴說有阿弗他潰瘍或瘢痕,1年內反覆發作≥3次。
2.反覆生殖器潰瘍有醫生觀察到或患者訴說生殖器有阿弗他潰瘍,尤其是男性。
3.眼病變 前和(或)後葡萄膜炎,裂隙燈檢查時玻璃體內可見有細胞浸潤,或視網膜血管炎。
4.皮膚病變 結節紅斑樣病變、假性毛囊炎、膿性丘疹、痤瘡樣皮疹(未服用糖皮質激素而出現者)。
5.針刺反應陽性以20號無菌針頭,斜刺入皮內,24~48h由醫生判定結果。
凡有反覆口腔潰瘍並伴有其餘4項中的2項者,可確診為本病。
其他與本病密切相關並有利於本病診斷的症狀有:關節痛(關節炎)、皮下栓塞性靜脈炎、深部靜脈栓塞、動脈栓塞和(或)動脈瘤、中樞神經病變、消化道潰瘍、附睪炎和家族史(表3)。
口腔潰瘍雖本身特異性不強,但它出現於98%的BD,且當它與外陰潰瘍、眼病變、皮膚病變相結合後特異性大大提高,因此它被認為是BD的基本症狀之一。當口腔潰瘍、外生殖器潰瘍和眼部損害三大主要症狀中有兩個症狀存在時,在排除其他有關疾病的前提下,即可診斷為白塞病。
檢查
1.皮膚刺激試驗前臂屈麵皮內注射生理鹽水0.1ml,48h出現直徑大於2mm紅色硬結或小膿皰、小丘疹者為陽性,提示中性白細胞趨化性增強,陽性率約40%。
2.C-反應蛋白(CRP)測定CRP在眼部炎症發作前後均有升高,特別是在發作前不久最明顯;CRP增高同時有中性粒細胞數值增多者,1周內眼病發作的陽性率達86.1%,因此認為測定CRP對預測眼部炎症發作有一定價值。
3.紅細胞沉降速度及白細胞分類本病發病時,血沉明顯加快。中性粒細胞比值亦顯著增高。
4.病理學檢查所有受害器官的基本病理改變為血管炎。大多為滲出性,少數為增生性,或兩者兼而有之。急性滲出性病變表現為管腔充血、血栓形成,管壁及其周圍組織纖維蛋白樣變性,並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和紅細胞外溢。中性粒細胞核常破碎成核塵。有明顯的水腫、纖維素滲出、膿腫形成。增生性病理所見也無例外。
5.有條件或必要時,還可做血清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和免疫遺傳學方面(6號染色體短臂)檢查。
1.X線檢查消化道鋇餐檢查,病程在7年以內的患者,常合併胃、十二指腸球部及小腸潰瘍。個別病例可發生潰瘍穿孔。小腸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改變,可見腸腔增寬,小腸黏膜皺襞增粗,有分節現象,有時可見部分空腸腸壁平直而呈香腸狀。
病程在10年以上的晚期患者,可有胃、小腸及結腸廣泛性小息肉樣充盈缺損,以小腸及結腸部為明顯,在回盲部及升結腸部位可表現有增殖性大小不等的結節狀充盈缺損,黏膜皺襞紊亂,病理診斷為潰瘍性回、結腸炎。
肺部表現較少見。若肺血管梗死或出血,常表現在肺野或肺門區有類似肺炎、肺轉移瘤的密度增高圓形或橢圓形陰影,心臟影可增大。氣腦造影可有輕度腦室擴大。脊髓造影可發現蛛網膜粘連。
血管造影可發現腎動脈、腸系膜動脈、腦動脈等不同部位的血管呈節段性狹窄性改變(圖12,13,14,15)。
2.心電圖 部分患者可出現ST段與T波改變,多數有竇性心動過速。
3.腦電圖 神經系統受累時,多數表現有瀰漫性慢波,但也可有多種波形變化而無特徵性波形。有腦幹症狀者可出現瀰漫性慢波,無腦幹症狀者可出現輕度到中度慢波。4.針刺反應 這是本病目前惟一的特異性較強的試驗。它的做法是用無菌皮內針頭在前臂屈面的中部刺入皮內,然後退出,48h後觀察針頭刺入處的皮膚反應,局部若有紅丘疹或紅丘疹伴有白皰疹則視為陽性結果。同時進行多部位的針刺試驗時,有的出現陽性結果,但有的卻為陰性。病人在接受靜脈穿刺的檢查或肌內注射的治療時,也往往出現針刺陽性反應。靜脈穿刺出現陽性率高於皮內穿刺的陽性率。
針刺的陽性反應與疾病受累的部位無明顯關係,但與本病的活動性呈正相關。針刺試驗陽性結果出現在我國60%以上的BD患者,而在地中海沿岸國家陽性率達80%。歐美國家本試驗的陽性率較低。本試驗假陽性較少,其特異性達90%。
5.其他相關檢查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受累系統的相關檢查,包括磁共振等影像學、血管造影、超聲心血管檢查、內鏡、腦脊液等。
鑑別
小兒白塞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系統性紅斑狼瘡 可有眼部病變、口腔潰瘍及神經、心血管系統病變,但其病情進行性加重,並不呈周期發作性,而且LE細胞、抗核抗體陽性,這些異常發現決不見於白塞病。2.韋格內肉芽腫 雖有眼部病變及多系統損傷,但其病情進行性惡化,肺部X線檢查可見有變化多端的浸潤影,有時可有空洞形成,組織病理特徵為肉芽腫性血管炎,而且腎功能損害嚴重,無陰部潰瘍,針刺試驗陰性,很易與白塞病相鑑別。
3.結核性關節炎 有時伴有結節性紅斑,但無眼部損害及陰部潰瘍,一般也無心血管及神經系統損害,抗結核治療有效。雖然結核菌感染可引起白塞病,對抗癆治療有效,但結核桿菌引起的白塞病不僅有結節性紅斑和關節炎,而且還有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及黏膜改變,二者鑑別並不困難。
4.多發性大動脈炎 當白塞病以血管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時,應與多發性大動脈炎相區別。後者主要表現為上肢或下肢無脈症,無口腔、陰部潰瘍,組織病理改變為巨細胞動脈炎,無靜脈改變,針刺反應陰性,很少有皮損。
5.克羅恩病 腸道白塞病與克羅恩病有相似的臨床表現,但仍應作為兩種不同的疾病對待。不完全型腸道白塞病與克羅恩病都伴有口腔、會陰潰瘍者,臨床上不易鑑別。此時通過組織病理及血管造影可將兩者加以區分開來。
併發症
可造成失明,角膜潰瘍,視網膜血管炎,球後視神經炎,可發生眼底出血,玻璃體混濁,青光眼;神經系統損害可發生意識障礙、精神異常、癲癇、感覺障礙等;心血管病變可至動、靜脈阻塞,發生動脈瘤和靜脈曲張,大動脈受累時表現為無脈症;消化道受累可發生潰瘍,穿孔;肺部可發生支氣管瘺或肺梗死等併發症。治療前注意事項
(一)治療
急性發作時,應嚴格臥床休息,食用富有營養及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食物及飲酒。若有血管閉塞或動脈瘤,可考慮進行血管重建術或其他外科手術處理。 白塞病的治療需要內科、眼科、口腔科等密切配合,不同病情又有其側重面,治療方案需高度個體化,常局部治療與全身藥物治療並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常可提高臨床療效。
1.西醫治療
(1)一般治療:急性活動期,尤其是重要臟器受累時,應臥床休息。發作間歇期應預防復發,例如保持口腔內清潔,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及時控制口腔、咽部感染,可預防口腔病變發作。皮膚和眼部同樣也應保持清潔。腸白塞病急性期腹瀉、腹痛及便血嚴重時,應禁食,給予胃腸外營養、輸液甚或輸血等支持治療。有報導小劑量阿司匹林(80mg/d)能預防血栓形成,可試用於本病。
(2)藥物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的根治藥物,但是只要接受正規治療,尚能緩解症狀,控制病情發展。常用的主要藥物有以下幾類。
①激素:是治療本病的主要藥物,可以減輕各種症狀,能改善黏膜潰瘍和關節疼痛,對有眼部受損和中樞神經受損者,宜及時套用較大劑量。
②免疫抑制藥:是治療本病的另一種重要藥物,可以阻止疾病發展,與激素有協同作用,並能減少激素的用量。常用的有環磷醯胺、甲氨蝶呤等,此外還可用環孢素。
③抗結核藥物:有結核病者,經抗結核治療後病情緩解。常用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利福定、乙胺丁醇等。
④非甾體類抗炎藥:常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尼美舒利、舒林酸(奇諾力)、雙氯芬酸(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等,對關節痛、關節炎有效。
⑤其他藥物:如秋水仙鹼,可抑制白細胞趨化,減少刺激與炎症反應。激素與免疫抑制藥治療BD的藥物、劑量、方法和指征,見表4。
(3)對症治療:本病一般病情不甚嚴重,但是有少數病人可發生嚴重的或致命的並發病,如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胃腸道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大血管病變引起主動脈破裂等。因此,臨床應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及時的必要的治療。
①口腔潰瘍:局部塗以糖皮質激素糊膏或貼膜,3~5次/d次或局部滴5%四環素液,以減輕疼痛,加速癒合。雷公藤總苷(雷公藤多甙)1mg/(kg·d),2~3個月,沙利度胺(肽胺哌啶酮)每天200~300mg,分次服用,可防止口腔潰瘍復發。
②眼部病變:急性眼色素膜炎時,需要擴瞳以防止色素膜粘連,用0.5%可的松每天滴眼3~4次,連用4~5天,嚴重時於球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5mg,1~2次,可減輕炎症滲出。全身用藥可採用環磷醯胺衝擊治療,對後葡萄膜炎或視網膜血管炎、前葡萄膜炎及神經炎均有可靠療效。通常以環磷醯胺1.0g/m2體表面積,靜脈注射,每月1次,加用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mg/(kg·d),療效較好。無效時可試用環孢素治療。
③皮膚病變及外陰潰瘍:一般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陰部後塗以抗生素軟膏,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外陰潰瘍疼痛。嚴重皮膚病變亦可考慮糖皮質激素小劑量短療程療法。
④神經白塞病:一般採用大劑量潑尼松(強的松)每天60~120mg,合併免疫抑制藥治療,如環磷醯胺、苯丁酸氮芥、甲氨蝶呤及雷公藤總苷等。一旦病情控制,糖皮質激素應及時減量。
⑤腸白塞病:腸白塞病尤其有胃腸出血症狀時,治療應積極而又慎重,首選雷公藤總苷或系統地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一般不宜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內科不能控制的腸白塞病可考慮手術治療,但可能引致創口癒合不良,且復發率較高。
⑥血栓靜脈炎或靜脈血栓形成:口服腸溶阿司匹林0.3g,雙嘧達莫(潘生丁)25mg,3次/d。此外其他免疫調節劑左鏇咪唑、轉移因子、生物反應調節劑——γ干擾素、中性粒細胞功能抑制劑如秋水仙鹼等也可適當選用。
⑦防治復發:白塞病有緩解與復發交替傾向,防止復發甚為重要。應特別注意防止各種感染,注意口部、眼部、陰部清潔及飲食衛生。一旦有復發現象應抓緊進行聯合治療。
2.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1)早期(急性發作期):此期可出現發熱、血沉增快或急性嚴重的多系統多部位局部損害等,西藥應根據損害部位加強局部用藥,如有危及生命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時,應及時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製劑,如潑尼松每天60~80mg,分次服用,病情控制後,及時調整劑量。
急性發作期中醫症狀一般以濕熱毒邪熏蒸為主,中藥治療以清熱利濕、解毒瀉火為主要治療法則,可用龍膽瀉肝湯、黃連解毒湯為基本方進行加減組方治療。
(2)中期:此期多為病情遷延不愈,多系統多部位局部損害呈反覆性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病情一般不重。中醫症狀以陰虛津虧、邪熱留戀為主。西藥治療應根據個體情況套用免疫抑制劑,可選用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環孢素(環孢菌素A)、甲氨蝶呤等。
中藥治療常需攻補兼施,以益氣養陰、清熱除濕為主要法則,可選用六味地黃湯(丸)、甘草瀉心湯為基本方進行加減組方治療。此期病程一般較長,應正確立法,守方穩進,堅持治療。
(3)晚期:由於病情遷延,晚期表現主要是不可逆的各系統損害,如局部潰瘍瘢痕、視力顯著減退或失明、血管損害、血栓形成致心肺功能減低或嚴重併發症等。中醫症狀主要為肝腎陰虛、脾腎陽虛、虛實惡化等症候。此期西藥治療應充分個體化,竭力緩解病情。對血栓性病變一般主張使用腸溶阿司匹林、雙嘧達莫、丹參片等作用緩和的抗凝藥物,慎用或避免使用肝素和華法林(華法令)。內科治療不能奏效者,應及時手術治療。
中藥治療以滋補肝腎、溫陽健脾、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法則,常用六味地黃湯(丸)、參苓白朮散合四物湯、赤小豆當歸散、血府逐瘀湯基本方加減組方治療。
(二)預後
1.口腔潰瘍有自限性,多於2周左右癒合;反覆發作性,每年至少發作3次以上;繼發性病變實質為血管BD,預後較好。
2.眼部損害占50%~85%,男性一般較易受累,症狀嚴重,預後差。脈絡膜視網膜炎、球後視神經炎、眼底出血或眼底動靜脈炎、視神經萎縮、玻璃體病變,可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
3.常繼發於大動脈阻塞、動脈瘤、出血等,若有實質損害,多局限於病變動脈的供血區。
4.神經BD約占BD患者的20%。原發性實質病變是真正的神經BD,預後差。繼發性病變實質為血管BD,預後較好。
5.消化道損害占8.4%~27.5%。潰瘍單發或多發,平均直徑為2.7cm,可並發穿孔或出血,大多數病人在切除後易復發。
6.肺部損害可因動脈瘤破裂出血及肺膿腫形成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