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等大。菌蓋初期污白色,後呈灰褐色至暗褐色,受傷處變紅色後變黑色。菌蓋直徑5-10(12)cm,扁半球形,中部臍狀,伸展後呈漏斗狀,邊緣無條紋。菌褶窄,很密,污白色變至暗褐色,直生至近延生,長短不一。菌柄較短粗,同蓋色,長2-5cm,粗1-2cm,內部實心,往往基部漸細。孢子印白色。孢子近球形,具小疣及網棱紋,7-10μm×6-9μm。褶側囊體近梭形,45-50μm×7-8μm。生態習性
夏秋季在闊葉林地上成群生長。分布地區
吉林、河北、陝西、湖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雲南、山東、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經濟用途
含胃腸道刺激物及其它毒素,吸母奶的嬰兒也中毒。有的人食後則無中毒反應。該菌可藥用。福建民間用來治療痢疾有效。是“舒筋丸”成分之一,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同櫟、山毛櫸、栗等多種樹木形成菌根。菌物界(二)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