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性質
宋元嘉七年(北魏神麚三年,430年)三月至次年二月,南朝宋為收復河南失地,派兵攻北魏終被擊敗的作戰。
戰役詳情
宋文帝劉義隆繼位後,即謀劃收復北魏於宋永初三年(422年)奪去的河南諸軍事重鎮。遂於元嘉七年三月,乘北魏剛與北方柔然交戰、黃河以南屯兵減少之機,以右將軍到彥之領兵5萬,統率安北將軍王仲德、兗州刺史竺靈秀的舟師入黃河;又使驍騎將軍段宏率精騎8000直指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豫州刺史劉德武率兵1萬繼進;後將軍長沙王劉義欣率兵3萬監征討諸軍事。在此之前,先命殿中將軍田奇出使北魏,告知魏太武帝拓跋燾:此次攻魏只為收復黃河以南失地,不關河北。
魏太武帝聞宋軍來攻,命冀、定、相3州造船3000艘分布河津,並將幽州以南戍兵集中於黃河一帶進行防禦。六月,魏太武帝使平南大將軍大毗屯河上,安南大將軍司馬楚之屯潁川(今河南漯河市東北)以防宋。到彥之率軍自淮水入泅水,因水淺,日行僅l0里,自四月至七月,始抵?昌(今山東東平西北),隨後溯黃河西上。魏太武帝在河南諸鎮兵少,難以抵禦宋軍,遂命主動撤離,北渡黃河。又以陽平公杜超為都督冀、定、相三州諸軍事,鎮守鄴城(今河南臨漳西南),節度諸軍。宋軍未經交戰,即占領滑台(今河南滑縣東)、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洛陽、金墉(今洛陽東北)等城。到彥之各留兵鎮守,並將諸軍推至黃河南岸,西至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兵力分散。八月,魏太武帝派遣冠軍將軍安頡督護諸軍擊到彥之。彥之部將姚聳夫渡河攻冶坂(今河南孟縣西黃河北岸),被安頡部擊敗,死者甚眾。不久,魏帝又遣征西大將軍長孫道生會同拓跋大毗屯兵黃河北岸以御到彥之。十月,北魏軍渡河展開全面進攻。連克金墉、洛陽、虎牢。十一月,宋文帝為增加攻魏兵力,加檀道濟為都督征討諸軍事,率眾北上。到彥之在滑台附近,得悉洛陽、虎牢等城失守,諸軍相繼奔散,嚇得即欲焚舟南逃。王仲德認為,北魏軍離此尚有千里之遠,滑台駐有強兵,不應舍舟而去。到彥之遂引兵自清水入濟水,至歷城(今濟南),仍恐被魏軍追及,下令焚舟棄甲,步趨彭城(今江蘇徐州)。北魏軍攻濟南(郡治歷城)不下,轉而攻克湖陸(今山東魚台凍南)。魏將安頡繼又督諸軍攻滑台。
次年(元嘉八年)正月,檀道濟等自清水往救滑台,至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擊敗魏安平公乙旃眷,轉戰至高梁亭(今東平縣境),斬魏濟州刺史悉煩庫結。二月,檀道濟等進至濟上,20餘日間與魏軍交戰30次,多獲勝利。至歷城,因糧秣遭魏軍焚燒而乏食,不能前進。安頡、司馬楚之等得專力攻滑台,魏帝復使楚兵將軍王慧龍往助。宋守將朱惰之堅守數月,糧盡,滑台被魏軍攻破,惰之及東郡太守申謨被擒。檀道濟軍糧盡,只得自歷城南還。魏軍獲悉,隨即追擊。道濟為迷惑魏軍,令士卒於夜間“唱籌量沙”,以僅有的少量穀米覆蓋沙上。清晨,魏軍見之,誤以為宋軍糧食尚足。時檀道濟兵少,魏軍勢盛,道濟命軍士皆披甲,自己著白服乘輿,引兵緩緩出城。魏軍恐有伏兵,不敢追逼,檀道濟全軍得以安返。
戰役點評
此戰,宋文帝不顧及朝內人事未洽,水淺舟行不便,貿然伐魏,導致失敗。而所命之統帥缺勇少謀,作戰指導失策,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
南北朝戰爭列表
北魏攻宋河南之戰 | 宋攻謝晦之戰 | 西秦攻北涼之戰 | 北魏攻統萬之戰 | 統萬之戰| 北魏攻柔然之戰 | 宋攻魏河南之戰 |平涼之戰 | 北魏攻北燕之戰 | 北魏滅北涼之戰 | 雍州之戰 |陝城之戰 | 宋文帝攻魏河南之戰 | 宋平劉義宣之戰 | 宋平劉子勛之戰 | 青州之戰 | 建康之戰 | 齊與北魏的戰爭 | 壽陽之戰 | 淮漢之戰 | 南陽之戰 | 鍾離、義陽之戰 | 鍾離之戰 | 硤石之戰 | 梁與北魏的戰爭 | 陳慶之攻北魏之戰 | 侯景之亂 | 高歡攻爾朱氏之戰 | 北魏分裂 | 潼關之戰 | 沙苑之戰 | 邙山之戰 | 玉壁之戰 | 北齊攻梁之戰 | 沌口之戰 | 宜陽、汾北之戰 | 河陰之戰 | 平陽之戰 | 楊堅平尉遲迥之戰 | 楊堅平王謙之戰 |利州之戰 | 武涉之戰 | 鄴城之戰 | 梁郡之戰 | 金鄉之戰 | 始州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