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門年俗文化節
山西省柳林縣孟門鎮是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俗文化保護之鄉、南京大學民俗教研基地。地處晉陝黃河峽谷中段、黃土高原腹部,是華夏黃河母親河上大禹治水第一門,是中華民族文化發祥地之一。2006年2月,“中國首屆黃河黃土高原柳林·孟門年俗文化節”在孟門古鎮舉行 ,“年俗文化節”展示了孟門豐富悠久的原生態歷史文化遺蹟和年俗文化。如大禹治水遺蹟禹王石、蛟龍壁,黃河中游第一剎孟門南山寺、全國勞模陳步亮所在的劉家圪垯民俗文化村、民間剪紙大師宋桂英古院落民間剪紙展、後馮家溝古村和流行於山西呂梁的“盤子會”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動。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孟門鎮前馮家溝村原始桑皮紙製作。孟門原始桑皮紙製作技術可上溯至秦漢,比蔡倫改進造紙術更早。當地人剝下桑皮,經籠蒸、深漚、棰搗、入池、製紙、上牆等20多道工序,製成祭祀用的桑皮紙,雖然其用途單一,經濟價值不高,但古老的工藝流程能保留至今是十分珍貴的。
桑皮紙簡介
桑皮紙,又叫紗紙、棉紙、紗皮紙,是以山區特有的構樹皮、紗樹皮、野生植物皮、植物膠等為原料,手工作坊經過21道工序特製加工而成。紗紙曾用於包裝茶葉、茶餅、藥材、參茸,綑紮鈔票,以及製作燈籠、、燈罩、紙扇 、風箏等。傳統的鹽焗雞製作,就是用紗紙把雞包好,再用鹽焗的。桑皮紙(漢皮紙)漢代就有了,它的主要成分是桑樹皮,這對絲綢生產很不利,不可能允許大量生產,就顯得珍貴了,具有極高的耐折度,後代的北京故宮的窗戶紙就是這種紙,這點足以證明。孟門桑皮紙溯源
孟門原始桑皮紙製作技術可上溯至秦漢,比蔡倫改進造紙術更早。而孟門前馮家溝製作桑皮紙源於何時,誰也說不清,用當孟門前馮家溝桑皮紙製作地造紙藝人的話說“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也說不清”。據清鹹豐年11年(公元1861年)本鎮癢生陳興本曾重修《孟門陳氏宗譜》記載:孟門背山臨流,河水從北向南流經城西一帶,上下有灘,鎮在其中。灘上田疇千畝,內植桑棗,民賴以為生。《柳林縣誌》載:孟門栽桑養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有河灘地千餘畝,遍植桑棗。紡織品行銷黃河兩岸,西通“絲綢之路”,而今桑田也已毀於洪災。雖有倖存的千年桑樹林,但仍不滿足所需,所以現在的桑皮原料也多自陝西購買而來。
孟門前馮家溝現在還有十幾戶人家在做,而且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年輕人都不屑做手工桑皮紙這樣的活計。據柳林縣誌記載,桑皮紙源於柳林寨東一帶,一位姓吳的人在晉東南學得手工造紙技術後,回到村里置備工具開始造作桑皮紙,父傳子、子傳孫一戶經營。明朝未年,遷往隔河的龍門會村,仍搞桑皮紙生產,並先後傳授給村里人。由於龍門會村有四季不枯而冬不結凍的柳林四十里抖氣河的發源地,滿足造紙用水的首要條件。明朝未年我國的養蠶業相當盛行,龍門會附近的養蠶戶也很多。村村有桑樹,這樣桑樹的修剪便產生了大量的桑皮,為桑皮紙製作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工藝在龍門會一代漸漸失傳,而不知在什麼時候在孟門古鎮前馮家溝又盛行起來。據當地村民馮世林講,前些年他們做桑皮紙時還顧龍門會一帶的人打短工,而龍門會村現在已經沒人再做這種活計了。由於孟門桑樹遍植,而且黃河流域小河小溪眾多,造紙必不可少的資源就很豐富了,這也是後來在孟門鎮前馮家溝得以留傳至今的緣故。前馮家溝緊挨著黃河,離村不遠的薛家坪一帶有小溪可供做紙用水。十多年前鑽井隊勘探,在村子旁邊打了一眼井,因含硫大而無法飲用,後來做紙的人們和村裡的人集資把井保留了下來。現在這裡常年冒水,而且是溫泉,冬夏常天有十里八鄉的人在這裡洗衣服,為村民和附近的人們提供了方便,也為做紙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孟門桑皮紙用途
因孟門桑皮紙的製作工具大部份是木製的,對紙纖維損壞很小,所以紙質堅韌耐用,保溫性能很好。用它書寫文書契約,保桑皮紙半成品存數百年皺摺不斷裂;用它包鮮水果,滴水成凍的日子包上七層長途販運也凍不了,孟門人經常用桑皮紙包上梨在火上烤的吃,這樣能治咳嗽。現在大部分是做了燒紙,也就是祭祀之用,據說這些桑皮紙燒下去後會變成綢緞。桑皮紙的銷量有限,主要上銷往離石、柳林,量大了價就下來了,如果做的人少了,價還可以。這些桑皮紙大小也就25cm左右。100斤桑皮可做600刀,每刀25張,孟門農民一般是按張賣,都是批發,不零售。孟門桑皮紙製作
孟門桑皮紙的造紙工藝有:淹、經、灰、蒸、燒、揉、洗、化、撈、轉、擻、揀、搗、切、踩、擺、操、曬、分、整等。先熱氣騰騰的桑皮“出鍋”了將桑皮淹入水池中,淹一定時間後分成小捆放入石灰水池裡浸泡,泡一段時間後撈出裝入蒸鍋,蒸熟冷後進行揉搓,撈入淺底放到活水中洗淨,再放到水池裡溶化,化勻後撈出,製成糰子,放在可轉動的石墩上一人轉石,一人用木棍擠壓糰子上的水份,壓乾後把黑皮去掉,雜物揀淨,放在石板上用圪垛搗碎,拍成薄片,捲成記子,均為碎片,放入磁盆用腳踩為漿糊狀,再用網單放入水池中擺洗成漿,再倒入“瀚里”,經過攪、混、分,即出現紙漿雲狀,用箔子撈出,貼在牆上曬乾、分開、整齊、過數、打成捆,即為成品了。把搗好的垢切成碎片烹桑皮經過這道工序,生料便變成熟料。首先要把收購回來的乾桑皮在水中泡軟,然後用蘸上石灰水盤成一個個小捆放在鍋上烹,烹的鍋是用一個口徑二尺多深二尺多底微坡的鐵鍋,鍋上又砌一個高一尺五寸,直徑約兩米的圓形的“鍋”,砌的要不漏水才行,鍋里要放8擔水,實際上不止是鐵鍋里有水,連砌好的“鍋”里也是水,裡面放上處理好的桑皮後用泥土將頂抹裹嚴實的傘形圍圈;然後蒸8個小時左右才能熟了,然後再悶上2天讓桑皮熟透。經過這道工序後把生料就變成了熟料。
蒸熟了,把桑皮全從蒸鍋里挑出來。經過去揉,化、等工序便可搗成垢,搗垢時把桑皮放在石板上,用操紙搗垢圪垛均勻的搗。搗垢圪垛是用一個直徑十公分左右的圓形硬木做成,在搗垢面上用鐵釘釘在上面,便於把垢搗爛,垢搗的越爛越好。然後拍成一個寬8cm左右,厚2cm,長60cm左右的垢條,用刀切成碎片,然後對上溫水用腳踩成漿糊狀,放入很細的網上漂洗。洗的時間越長,越乾淨,也越費料,做出來的紙越白。把切好的垢放在一個大約60公分大的大盆里,用腳在盆里踩。孟門做紙農民甚至大冷天的也脫了鞋襪,光著腳在盆里踩,據當地做紙農民馮世林說,這樣能踩勻,用別的辦法不靈。
把洗好的垢放進瀚里大約有40斤左右,瀚里要放50擔水,這瀚里的水也不是普通的水,而是要加入蒸生料時的蒸鍋水,只有這種水才能把垢攪的浮起來。用混瀚圪垛在瀚里攪拌,這可以說是最累的活。要攪拌三四百次,要把倒在瀚里的垢全部攪上來,浮在上面,然後用混瀚圪垛在瀚里一捅,垢馬上就翻了起來,就像下面是個泉眼,不一會,整個瀚里便漂起白沫。在瀚圪垛里攪拌著放進去的垢,先是用混瀚圪垛,然後用混瀚棍。大約一個多小時攪拌好後,攪起的白沫也漸漸散去。垢白白的漂在里瀚面上,用一根棍子把漂起來的垢控制在瀚的一個邊上,大約有八九十公分,這樣不至於垢漂到要操紙的地方來。仔細觀察,瀚里的水中已都是桑皮的纖維了,細的不仔細看就看不出來。據馮世林說,這紙越操越白,越操越好。操紙要先出邊(桑皮紙的一個邊要比別的地方厚一些,出邊就是為了便於揭起來涼曬),然後再挖一下,操一下,一張紙便成形了。然後再把操好的紙疊放在一起。據馮世林說,這也是個重要的要序,放不好便揭不起來,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操好的紙要放在土上控水,然後再涼曬。紙的厚度與手藝有關,好手藝人出的紙又薄又均勻,這樣便不浪費材料。手藝好的能操一百張,手藝不好的只能操八十張。現在,該村賣桑皮紙是按張賣的,所以說同等的垢操的越多,利潤也就越大。
孟門桑皮紙前景
孟門前馮家溝造紙藝人·馮世林孟門鎮前馮家溝村的造紙藝人馮世林現已40多歲,他說他從小不愛念書,十五六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做桑皮紙,目前也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在孟門也算是老手了,手藝也可說是最好的了。他還嘆息的說,可惜現在做紙的人不多了,即使做的也是中老年人,做紙掙不了大錢,也就是打鬧個柴米油鹽錢,所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這個營生,造紙工藝能持續多遠還是個迷。保護傳統手工藝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據查,在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普恰克其鄉布達村的托乎提•巴克老人還能做製作桑皮紙,安徽省潛山縣官莊鎮的造紙藝人劉同焰製作的純桑皮紙被故宮採用,作為修復故宮倦勤齋通景畫的背紙。但願孟門的桑皮紙也能有更廣泛的得用途,也能走的更遠。
目前,孟門桑皮紙製作已被柳林縣人民政府列為柳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希望孟門原始桑皮紙製作工藝能得到更多國人的更多關注,願孟門桑皮紙製作還可以入選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甚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願我們孟門人民能將這一原始的工藝保護並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