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孟門

孟門,古鎮名,位於英雄的呂梁山西麓、偉大的母親河東岸。 孟門古鎮地處黃河之濱,為華夏母親河上第一門戶,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在秦王朝統一中國之前的一百餘年中,孟門是名副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呂梁·柳林·孟門
孟門,古鎮名,位於英雄的呂梁山西麓、偉大的母親河東岸。
孟門鎮今雖為柳林下轄地,緊鄰的臨縣磧口為九曲黃河第二鎮,隔河的陝西吳堡為縣,但是論“古”,此三者在孟門面前卻只是個小弟弟,甚至三者都曾作為孟門的下轄地長達千年。
孟門古鎮地處黃河之濱,為華夏母親河上第一門戶,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早在4600前,孟門就是功蓋九州的大禹治水停耒之處。2800年前因建有著名道院,逐漸成為一方旅遊勝境,不少帝王將相慕名而至。公元前500年,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尊為“聖人”的孔子攜其弟子冉求、子路、顏淵等遠道來游,誤把戲水道人推測為厭世者,差點做出捨身救人的壯舉。又有晉國國君親率文武百官縞素而來哭祭黃河。數十年後。三卿分晉,趙襄子將撫孤救趙恩公韓厥的玄孫韓康封為侯(今山西柳林孟門),並賜姓藺,遂藺氏自此而始,孟門便成為中華藺氏問根尋祖之源。在秦王朝統一中國之前的一百餘年中,孟門是名副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趙、魏、秦之間為爭奪藺邑,爆發了數十場戰爭。公元前393年,闢地千里的魏武侯由此乘船順河而下春風得意的對守將吳起說“山河險固,多么壯麗”,吳起對曰“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敵國也”,成為千古名句。公元前313年,“秦拔我藺”。又六年“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西至河曰:“我先取藺、皋狼、敗林人於蒞,而功未遂”。秦莊襄王再次攻克藺後,把南山巒命名為“莊王山”,沿用至今。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於元朔三年汾陽祭罷后土,巡視黃河沿岸與河東各郡縣,下“推恩詔”,封其宗室代共王子劉熹為藺侯,形成孟門歷史上兩藩五年的侯國史。年僅六歲的周靜帝在外公楊堅授意下,在孟門設立定湖郡領定湖縣。又二年楊堅纂了外孫的皇位進而統一天下為隋。愛民如子的唐太宗李世民對孟門情有獨鍾,六年中三易其名,由西定州改孟門縣、孟門鎮、定湖縣。貞觀13年又巡幸孟門,於南山題詞“西晉第一叢林”,並下詔命尉遲恭監造“亭台殿宇數百座”,即今孟門南山寺。民間相傳馳騁疆場的布衣天子明太祖朱元璋幼時曾在南山寺學佛,並有其關於“聚寶盆”的傳說至今流傳於孟門。金代詩人王庭筠、清代大家傅山等文人騷客也留下了讚美南山寺的詩篇……
孟門山也是英雄山
早在1930年就有中共地下黨員為陝北地下黨組織傳遞情報。1935年,孟門薛家坪建立起河東黨支部,組織了農民自衛軍,於1936年拔掉磧口敵據點和偽區公所,為迎接毛澤東親率的東征紅軍掃清了障礙。在紅軍東征至抗日戰爭爆發,離石縣境內唯一的中共區級組織誕生於孟門。1940年至1949年,中共區委與區政府設定於孟門南坡、耀頭、穆家坡達十年之久。抗戰八年中,中共離石縣委移駐孟門薛家坪至磧口一帶長達七年又八個月,在孟門石安、西坡、佃則一帶成立了抗日民主縣政府、抗日救國聯合會及青救會、農救會、工救會、婦救會等抗日救亡組織,組織建立了離石縣抗日游擊大隊、抗日武裝自衛總隊、抗日武裝自衛委員會等軍事組織,領導全縣人民參戰491次,拔敵據點52個,擊斃敵偽7600餘人。在八年抗戰的浴血奮戰中,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滲透著烈士的鮮血;這裡的青壯年,都是抗日殺敵的英雄,;這裡的婦孺老幼都是擁軍支前的模範。在抗日救亡的同時,根據地的軍民大生產、減租減息、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等運動也搞得如火如荼……
悠悠黃河水澆灌出燦爛的華夏文化
傳說時代的禹父鯀的石像、禹王石、定湖廟、源神觀,九楹“聖旨樓”遺蹟,西周至清代的五十餘座陵塔組成的塔林,金代文辭優美的《嘉禾記》和清代石刻《南山靈泉寺始末記》,記載著唐太宗巡幸孟門以及定湖知縣郭震的斐然政績。有金代著名詩人王庭筠的詩石《題南山友雲亭》,也有清代石刻《南山寺十景》,還有山西督軍閻錫山題匾。這裡有以賀龍元帥的名字命名的地名賀龍溝,也有358旅司令部表彰紅軍戰士張桂龍烈士的墓志銘,還有嶺上行政村為紀念抗戰中犧牲民兵的烈士碑,碑額上刻著毛澤東偉人像和八面紅旗……
巍巍孟門山孕育了世世代代勤勞智慧的孟門人民
先進村以劉家圪垯、和睦、西坡、大東莊為代表,企業以汾西集團雙柳煤礦、東輝集團西坡煤礦、宏遠棗業為代表。古代人物以大智大勇的藺相如、“天下直臣”孟門先生高金為代表;近代人物則以薛玉龍、薛丕華、王月仙為代表;現代人物則以劉世海、陳步亮、車育、陳繁昌、高有鳳陳鴻志為代表……
孟門的旅遊價值可以說是柳林縣乃至呂梁市首屈一指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強對古建築、古民俗的保護,加快對孟門南山寺景區的開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