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文化

娛樂文化

娛樂文化是人類的工作之餘從事的一種以放鬆身心,增加生活情趣的活動消費項目如登山、攀岩、蹦極、漂流、滑雪、潛水、越野、溯溪、民俗舞蹈、民俗音樂等等以其挑戰性和刺激性得到許多人的青睞。,是人類文明形式的重要補充.它有利於陶冶情操,升華精神境界,開闊眼界,互動交流等作用。

基本信息

古代文化

放風箏放風箏
中國古代有著極為豐富的遊戲文化。記得《韓湘子全傳》第五回中說:“湘子回到書房中,悶悶不樂,坐在那裡調神運氣。兩個當值的近前道:“大叔不要愁煩,我們尋些恁么替大叔解悶何如?”湘子道:“世上有什麼東西解得悶?”當值的道:“插牌、鬥草、打雙陸、下象棋、綽紙牌、斗六張、擲骰子、蹴氣球,都是解得悶。”其中說的種種解悶方式,其實都是古代流行的遊戲。元代劇作家關漢卿在《一枝花·不伏老》里有這樣自白:“我也會圍棋、會蹴鞠、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回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可知遊戲在古人心目中,也是一種值得自豪的資本。中國的經典智力遊戲,如九連環、七巧板華容道、魯班鎖、四喜人等,把數學和遊戲完美結合起來,對於開發思維智力具有獨特的功能。西方人將它們統稱為“中國的難題”,這些難題涉及到數學中的幾何學拓撲學運籌學等多門學科。李約瑟博士的《中國科技史》稱七巧板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日本的《數理科學》雜誌將華容道稱為“智力遊戲界三大不可思議之一”,美國的智力大師馬丁·佳德納認為西方著名的智力玩具“驢的魔術”的靈感來自中國的“四喜人”。我們應該知道,中國古典遊戲對世界產生過巨大影響。
現在戶外運動正在成為新興的遊樂活動,登山、攀岩、蹦極、漂流、滑雪、潛水、越野、溯溪等以其挑戰性和刺激性得到許多人的青睞。戶外遊樂的興起,使人們遠離城市,走向荒野,向大自然尋求人類生存的本質意義。而在這些新興遊樂項目產生之前,中國人早已有自己的戶外運動。最顯著的要數御術、騎術和射術了。生產生活需要便捷的交通工具,軍事戰爭需要更加靈活的運輸器械,於是馬匹和馬車走進了人類文明的歷史。擁有馬車的多寡,甚至一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千乘之國,萬乘之君,就是以馬車的數量衡量國力。古代中國的御術和騎術相當發達,,現在的賽馬與賽車不過是歷史的延續。戰爭與狩獵都需要一種遠距離的投擲武器,因此射箭可以說是古代戶外活動的鼻祖。在中國歷史上,與射箭有關的典故不勝枚舉,漢朝飛將軍李廣的“射石沒羽”,北齊斛律光的“射落大雕”,北周長孫晟的“一箭雙鵰”,唐朝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南宋岳飛的“左右手射”,都在國人中間膾炙人口,耳熟能詳。在火器普及之後,射箭便從軍事領域退出,成為純粹的戶外娛樂運動。
在遊戲研究史上,關於遊戲的發生或起源,主要有兩派之爭。一派是生物起源論,認為遊戲是動物的本能,人和其他高等動物由於進化程度較高,受先天遺傳而獲得較強的本能驅使,於是參與遊戲以應對複雜的未來生活。另一是社會起源論,認為遊戲是社會性的實踐活動,是對社會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反映,所以遊戲作為個體的發生的前提是個體社會性經驗的獲得。憑心而論,如果不是鑽牛角尖,那么這兩派觀點都有道理。
遊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各家說法從來就不一。德國詩人席勒認為,遊戲是人的本能,與生俱來。實際上,凡是高等動物,都有類似的遊戲本能,可作為本能說的支撐。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進一步補充說,人類在完維持和延續生命的主要任務之後,還有剩餘精力存在,這種剩餘精力的發泄就是遊戲。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遊戲理論,稱為宣洩說,他為遊戲是被壓抑欲望的一種替代行為。他們的理論,確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遊戲固然反映著社會性,然而我並不傾向於任何遊戲都必然具有社會性。
中國傳統遊戲中最有代表性的分為八類;閨閣遊戲,如盪鞦韆踢毽子之類;士人遊戲,如鬥茶、酒令之類;角遊戲,如鬥牛、拔河之類;博弈遊戲,如鬥蟋蟀、打麻將之:之類;禽獸遊戲,戲鼠、耍猴之類;節令遊戲,如耍龍燈、放風箏之類;最後是消逝了的游對如擊壤、投壺之類。

當代文化

超級女聲超級女聲
自2005年湖南衛視舉辦“超女”節目以來,一些不分男女老幼全民參與的娛樂狂潮在神州大地上興起,將娛樂的狂熱氣氛推向了高潮。這是一種典型的“集體無意識”行為,將人的盲從心理推到了極點。“超女”評審黑楠在《我給超女當評審》一書節中披露了“超女”產生的整個過程,看了之後不禁讓人辛酸。“超女”產生的過程,正如學者朱大可在《身體化、娛樂化和反智化》一文中所言:“平常的姿色、走調的歌唱、粗陋的表演、笨拙的主持人對白,人們對這些反智性事物已經視而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親自參與偶像製造的巨大快感,它像流行性感冒一樣在全國傳播,最終演化成了一場青春期文化沙塵暴。”就在“超女”出現後不久,“加油好男兒”、“舞林大會”、“快樂女聲”等活動風起雲湧,可謂一浪高於一浪。“超女”和“加油好男兒”等娛樂節目似乎促進了文化的繁榮,同時也將時代文化引向低俗化。
近年來,國內影視與網路的娛樂化傾向可謂愈演愈烈。芙蓉姐姐憑藉令人叫絕的照片和“狂舞清華”的視頻,一瞬間就成為網際網路上炙手可熱的“偶像”人物。無獨有偶,郭德綱憑藉非主流相聲一炮走紅,“小瀋陽”以二人轉表演而走紅……這種種現象表明,娛樂沒有圈。著名記者鞠健夫在《娛樂沒有圈》一書中指出:“說白了,娛樂圈,說小了是湖,說大了是江,再大是海,更大就無邊無際,無圈可言。”鞠健夫所接觸的明星既有歌星、影星、記者,也有像易中天那樣的學術明星。他將當今這個時代稱為“娛樂時代”,因此,他認為“娛樂圈無老少。全民狂歡,全民選秀,無台階,無門坎,今天你還默默無聞,明天說不定就風靡全中國”。可見,娛樂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主題。

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節校園文化節
校園網路娛樂文化是指以校園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為建設主體,以主體參與的數位化互動媒體,如論壇部落格、QQ群、視頻點播系統等為載體,以校園為聚合點,以緩解校內主體壓力,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通過網路開展娛樂活動而形成的文化。它的產生以校園網路為空間背景,其作用集中於對校園主體的影響,而學生作為校園最大的群體,可以主動搜尋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是高校校園網路娛樂文化的主要服務對象。
校園網路娛樂文化與傳統娛樂文化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尤其是信息技術為娛樂活動提供了色彩豐富的圖片、動聽的音樂、活潑生動的三維動畫等,具有良好的虛擬現實性和互動性。能夠通過聲音和視覺的衝擊力,刺激娛樂者的感官,滿足娛樂者的精神需求的同時可使娛樂者在身臨其境中取得多感官同時接受感知,在活躍、輕鬆、愉悅的環境氛圍中主動獲取新的信息和知識。這種娛樂方式能夠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自然性、社會性、物質性和精神關愛,滿足了學生多種需要,促進學生階段性、持續性、均衡協調的發展,即可持續發展。

生態模型

校園網路娛樂文化建設要建立信息生態模型,信息生態模型可分為三個層次,即思想層、實踐層、支撐層。

(1)思想層
校園網路娛樂文化信息生態模型的最高層是思想層,主體是娛樂理念,它直接影響著校園網路娛樂文化的發展方向,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娛樂文化的建設者要堅持以人為本,把促進人特別是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構建和諧校園網路娛樂文化的根本目的,為學生創造一個網路娛樂環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之餘感受到娛樂文化帶來的快樂,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另一方面,娛樂者要明確娛樂只是校園生活的次要內容,主要內容是教學、科研學習等活動,因此要合理安排娛樂時間和娛樂內容,拒絕娛樂成癮。
(2)實踐層
該模型的中間層是實踐層,包括硬體環境、娛樂資源、精英人才、先進技術等內容。硬體環境是校園網路娛樂文化建設的基礎條件,包括校園網路、各種功能的數位化教室、報告廳、計算機終端等設備。硬體環境設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主要包括網路建設要合乎學校的經濟狀況,終端基礎設施的設計能夠滿足娛樂者的合理需求等方面;娛樂資源是娛樂文化的主體內容,按照廣大學生普遍喜歡的網路娛樂形式,來設計娛樂資源,保持資源的先進性、豐富性、健康性和普適性,同時也要及時更新,開放資源上傳渠道,建立一種網路管理員和網路用戶共建共享的資源貢獻機制,通過貢獻績效來激勵貢獻者的積極性,豐富資源的數量,提高資源的質量;精英人才是信息生態系統中的中堅種群,包括學校領導、娛樂文化管理者、娛樂平台開發人員、資源貢獻者、網路管理人員等構成的“人才群”、“智慧型團”,校園娛樂文化建設需要精尖人才,他們各司其職,並能夠正確決策,熟練自覺運用恰當的技術,推動娛樂文化可持續發展;先進技術是娛樂文化建設的銳利武器,及時引進先進技術來支撐娛樂文化建設必將提高娛樂文化的水平。
(3)支撐層
資金投入、網路服務、組織管理、資源標準是校園網路娛樂文化信息生態模型的四個支柱。資金投入是在優先保障教學的情況下,拿出部分資金投入娛樂文化建設,資金要持續又適度,即避免重複投資又要最佳化投資結構。網路服務是對於校園網路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要及時處理,保障網路高效運轉。組織管理是指要組建一個娛樂文化建設維護機構,對娛樂文化進行長期建設,同時制定資源標準,嚴格資源的準入制度,規範化管理資源,避免信息孤島,促進資源的共享。
校園網路娛樂文化信息生態模型的三個層次有機結合、互相制約、互相影響,是教育生態學在網路娛樂文化建設中的具體套用,其目標是構建和諧校園網路娛樂文化。

建設內容

學生應該是校園網路娛樂文化建設的直接動力,目前大學生對校園網路娛樂文化需求非常大,一般集中在新聞資訊、軟體下載、電子書籍文學影視音樂遊戲、交易、部落格、論壇等幾類形式,它們是校園網路娛樂文化的主體內容。以校園網路娛樂文化信息生態模型為參考,把這些內容整合起來,能夠使技術、用戶、娛樂文化資源有機融合、相互促進。
(1)遊戲
遊戲是目前大學生網路娛樂的主要方式,多數學生認為遊戲尤其是網路遊戲能夠模擬現實,實現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事情,既能夠與志趣相同者協同工作,又能夠在完成任務後得到某種精神激勵,滿足了部分遊戲者的虛榮心,又能使遊戲者得到心理發泄。
(2)通訊
通訊可以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擴大學生的交流範圍,常見的通訊工具有QQ、網路電話、電子郵件等,可以實現基於網路的文字、語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的遠程交流,傳達信息,增進了解。
(3)資訊
網路是目前傳播速度最快的第四媒體,許多學生選擇校園網來及時獲取國內外和校園的新聞,掌握最新的政策和資訊,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4)影視音樂
影視和音樂能夠發揮藝術的審美、心智的陶冶、精神的升華等育人效應,在空閒時間,大學生普遍選擇看電影或聽音樂等的娛樂方式,其中愛情片,戰爭片,科幻片、搖滾樂、流行歌曲等是最受歡迎的影視題材和音樂形式,它們能夠極大地滿足青年人的心理需求,培養大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審美能力。
(5)部落格
以部落格為主要形式打造個人主題空間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追捧,把自己的思想、文章、圖片、音樂、喜好與更多熟悉或陌生的朋友共享,可以尋找知音、追求認同。大學生對於自我認可的索求和個人風采展現的期待已經成為個人主體社區人氣高漲的理由,每個學生都渴望擁有自己的一塊網路“自留地”,校園網提供的部落格就可以實現這方面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培養和發展。
除了上述網路娛樂文化的主要內容之外,還有很多形式,比如文學作品展示、資源下載、交易市場等,這些都是學生普遍關心的課外生活內容,都需要積極引入校園網路文化建設的日程。網路娛樂文化建設者可以對學生展開調查,對出現的學生關注度高的新技術、新娛樂信息也要及時引進,促進娛樂文化的繁榮。

文化分類

新娛樂文化可分為三大層次:
其“核心層”包括“新聞、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文藝表演、文化演出場館、文物及文化保護、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民眾文化服務、文化研究、文化社團、其他文化等。”
其“外圍層”包括:“網際網路、旅行社服務、遊覽景區文化服務、室內娛樂、遊樂園、休閒健食娛樂、網咖、文化中介代理、文化產品租賃和拍賣、廣告、會展服務等”。
其“相關層”包括:“文具、照相器材、樂器、玩具、遊藝器材、紙張、膠片膠捲、磁帶光碟、印刷設備、廣播電視設備、電影設備、家用視聽設備、工藝品的生產和銷售”。

民間文化

汕尾市有著悠久的民俗舞蹈、民俗音樂等民間文化藝術。宋元之際,中原和福建移民把各地獨有的民間藝術帶到海陸豐,一直流傳至今。並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整理和創新,形成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多姿多彩的娛樂民俗文化。

舞獅

“煎甜粿、睇虎獅”,每當春節來臨,舞獅是最受民眾歡迎的娛樂民俗,除夕凌晨子時開棚起鼓,待開門炮放畢,就可以進村參拜神廟、祠堂和到民宅拜年,迎祥獻瑞;及至元宵前“剎鼓”結束。以後逢廟會、慶典等喜慶日子亦可出獅活躍氣氛。傳統舞獅除道具形狀不同和角色多寡不同外,其基本的舞蹈格式和次序是相同的。汕尾市舞獅計有:
獅猊,又稱金猊、俗稱虎獅。其道具是用竹架、紙張紮成經過彩繪的虎獅頭(重約8—10市斤),兼具虎、獅及貔貅等動物特徵並加以誇張的藝術形象;加上連線色彩斑斕的棉布獅被及獅尾,全長一丈余。舞獅由兩人各執獅頭和獅尾動作協調地起舞,並有大頭和尚(頭戴面具,身穿長袍皂服)、紫微仙童配合演出,有的獅班還增加美翠娘等角色。獅班約由40至100多人組成。表演時,先行“獅詩”,作出參神、打四門等動作。獅舞情節是:開場時,獅猊威風凜凜、四方張狂。紫微仙童為收服它,在大頭和尚的指引下,與之展開生死搏鬥。仙童身穿八卦法衣,頭戴如意冠,背佩寶劍,左手執仙拂,右手揮舞五彩球,以機智敏捷的身姿,將張牙舞爪的獅猊戲弄得聲嘶力竭,無計可施。喜得在旁觀戰助陣的大頭和尚歡欣跳躍,搖拍葵扇,鼓掌稱許。突然,獅猊張開血盆大口將仙童吞進肚裡,大頭和尚不知是計,急得他抓腮搔頭捶胸頓足,悲痛欲絕。獅猊自認為吞了仙童取得了勝利,也表現了假寐、梳理毛髮等滿足神態和動作。不久才感到腹痛難忍,就地翻滾,精疲力盡。仙童趁獅猊哀嚎時躍出獅口,縱躍獅背,制服了神獸。此時,舞獅進入高潮,鑼鼓鈸音調激越,氣氛熱烈。嗩吶手吹起歡快的“三寶賢”凱捷曲。自此獅猊改邪歸正,被民間視為吉祥物。
麒麟,其道具是頭蓋骨正中央有一個向前的金黃色彎角,角頂縛有紅色的布球,兩條紅綢帶往兩側耳後下垂;呈獨角頭、龍身、羊蹄、牛尾造型。麒麟被、尾與“虎獅”相似,長約一丈五尺,或八尺。由兩人各執麒麟頭和尾合作表演參神、打四門、咬虱、瞌睡、騰躍、翻滾等神態和動作。旁邊嗩吶、鑼鼓鈸演奏《山坡羊》等樂曲。舞畢,各拳師出列,表演月朗拳、羅山拳、甲子拳、吞吐拳等各派系的武術。場面熱烈緊張,氣氛活躍。

感仔獅,又稱蓋仔獅、湖仔獅,流行於陸河縣客家山區及鮜門鎮等地。與盛行沿海地區的獅猊的製作特點不同,其獅面較平,鼻子凹蹋,嘴巴不能開合,因此又稱為合嘴獅。雖其貌不揚,沒有大頭和尚和猴仔等角色配合表演。但在獅班中地位最高,其它獅隊與之相遇時,須向感仔獅行參拜大禮,繞側而過。感仔獅的舞獅動作和情節與舞獅猊相似。
五福獅,俗稱猴仔獅、合獅、鬥牛獅,始創於清代。流行於海豐縣的鮜門、梅隴、聯安等地。表演時,五福獅左右有青猴、黃猴兩猴子和金星、善翁兩和尚環繞起舞。五個角色配合默契體現出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共處,且有翻跟斗、跳桌角、三角倒立等生動活潑的技巧動作。特別是其中與眾不同的“飛越高桌”的表演,非常吸引觀眾。擎獅頭者要一下子騰空越過一張高一米半、寬二米的高桌,並滾翻落地。還要在桌邊架上尖串和刀,尖刃向上,高出桌面尺余,表演者越過時不能碰到刀刃。技藝高的表演者,在越過尖刃之後,在高桌上倒立前行,然後騰空落地。意謂“過五指山”,頗具驚險特色。

瑞象又稱神象。由清末民初笏口村名師陳雪隆創辦。其道具是用竹紮成象頭,再糊上多重冰秋紙彩繪而成,象鼻用布製成,可以自由伸縮,象被用布製成再加以彩繪。表演時需兩人執舞頭尾,從開場見禮、四方尋吃、吃後憩息、飽後回歸、收埸還禮等環節及禮節,舞瑞象基本按舞“白額青面獅”的套路(笏口村先輩原有舞白額青面獅)。其禮節和配樂與舞“虎獅”基本相同。音樂、武術與舞麒麟大體相同。以附城笏口、可塘蔡厝圍、東沖寮口村舞象較出名,屬瀕危民間舞蹈。
麒麟獅象,即麒麟、獅猊、象三種神獸的綜合舞演,僅流行於公平山區。表演時各需兩人執舞頭尾,再加上大頭和尚、美翠娘、仙童一共9個角色。1890年由公平墟富商鄒氏出資,興起於公平鎮西北社合興館。獅班聘請名拳師鄒娘水率領;全班18人,個個體壯力強,拳術精湛;後由著名拳師劉亞梅等帶班,表演吞吐拳、武當拳等拳種,享譽海陸豐。

舞龍

舞龍舞龍
舞龍也是汕尾市常見的一種娛樂民俗,造型取材自古代神話之龍。其舞蹈形式有:
滾地金龍,流行在陸豐大安、西南兩鎮。道具是用竹篾扎架裱紙繪成龍頭,其主要特徵是眼珠會轉、眼皮會眨、腮幫能翕動、嘴巴能張合、舌頭能伸縮,配上金鱗閃爍的龍被和龍尾,舞動起來活靈活現。表演時,由兩人鑽進龍被,足心相向,各操作龍頭、擺動龍尾,滾翻在地模仿龍的動作進行表演。即在開場的鑼鼓嗩吶聲中出場向觀眾示禮,接著龍頭昂起盤鏇,龍尾呼應滾動,表演參神、巡洞、戲尾、戲水、洗鱗、盤伏、瞌睡以及伏蟄聽雷、駕雲飛騰等舞蹈動作。最後舞者轉身昂頭亮相,鑽出道具向觀眾致謝;主要伴奏打擊樂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海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樂器組合有鼓、鑼、鈸、嗩吶、笛、弦等,大嗩吶按不同表演情節吹奏“宮娥怨”、“哭皇天”、“山坡羊”等曲牌,舞畢亦表演“盤五彩”。

大龍,也叫舞長龍,流行在陸豐縣城及其東南沿海地區。道具龍頭及龍尾由竹扎紙裱彩繪而成,並由棉布製成十至幾十節相連的龍身。表演時由若干強壯的青年執撐,前邊由掌珠的青年作各種戲弄手法引導大龍行進舞動,或停留在曠地上作隊形變換和盤龍、跳躍、飛騰等動作。
龍香,即以稻草紮成龍身,當中插滿點上火種的香條,再適量縛上竹竿支撐龍身進行舞演。這種龍體裁較短小,便於二三人表演。另一種龍香舞把稻草紮成的龍身固定在船隻上,龍身也插滿了上火的香條,龍船在海上浮游表演,入夜遠遠望去,由香火照亮的火龍仿佛就飛騰在水面上。
山龍船,道具用竹篾編製成聳起的龍船頭和上翹的龍船尾。並以薄棉紙糊裱彩繪。龍身用布繪上龍鱗連線上龍船頭和龍船尾。表演時由27人操作。其中一位吹銀哨指揮,一位纏布頭、扎腰帶穿短褂的撐龍頭,還有一位頭戴竹笠的漁民打扮者掌舵;其他24位操槳者為梳著清一色古典髮髻、穿藍褲白衣、戴紅紗巾的俊俏少女。她們在熱烈的鑼鼓聲中動作協調地作划船表演,有時還唱簡短漁歌,邊唱邊舞邊前進。

舞燈

舞燈在汕尾市民間具有悠久的傳統,屬於行進式的舞蹈。

魚燈,又稱鯉魚燈。道具是用竹篾編成魚的骨架,裱上薄棉紙,彩繪成一條青黑色的鱷魚和九條紅色的鯉魚。魚長5尺,寬2尺許,魚腹處裝上一支竹棒,供支撐舞動時用。魚燈隊一般20人,分成兩組互相替換。表演者每人舞動一支魚燈,以左右兩手上下左右交替舞動,使魚身來回穿梭搖擺,在裝在魚腹中的魚燈照耀下,黑夜時分好似活魚遊動。
獅燈,即用細竹紮成獅頭、獅腹、獅尾三部分的骨架,獅頭和獅尾的骨架固定,獅腹與獅頸連結.然後糊上白棉紙,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彩繪成五色獅。獅高六尺,長八尺,圍四尺許,獅頭與獅尾下端各裝上竹棒,供舞者用。獅腹內裝有燈火,使晚上舞動時能照映出獅的天真憨朴形象。獅燈隊共25人,由10人執舞五隻獅燈,15人供替代用。在大鑼鼓、大嗩吶的伴奏下,獅燈隊在文藝遊行中表演著隊形的變換、穿插和模仿獅的走動、跳躍、翻撲等動作。
龍燈,道具用竹篾紮成龍頭、龍尾,並由棉布罩成的十幾節相連的龍身構成。遊戲時燃燭其中,將龍身映得通亮,由一人執龍珠引導龍燈蹁躚起舞。若干大漢支撐龍身作騰挪、盤鏇、遊動等動作。

戲舞曲藝

根據傳統劇情、角色編成的舞蹈藝術和演奏地方戲曲調的說唱藝術有:
錢鼓舞,也叫“拋錢鼓”。即以錢鼓為樂器和舞具,通過“彈鼓、拍鼓、搖鼓、拋鼓”等手法發出不同音響,用閩南方言演唱地方戲王月英和郭華追求婚姻的故事。原由一對少男少女表演,男少年以手搖響裝有銅錢的六角形單麵皮鼓和女少年以雙手擊打著兩塊各六寸長的竹板,相互配合,且歌且舞。

竹馬戲,舊稱梨園戲。以閩南方言唱曲,明萬曆年間從閩南傳入海陸豐各地。演具系竹扎布罩,彩繪成馬狀。另制馬頭、馬尾兩部繫於演員腰部作坐騎邊走邊舞。原為12個兒童騎著l2頭竹馬,扮演《昭君和番》故事。後刪除毛延壽和兩個太監的角色,存9個兒童分別演王昭君、國舅、番王、旗軍等,開始時繞場一圈謂“踏四角”,每人唱一支曲子,邊唱邊作策馬徐行、賓士、跳躍等舞蹈動作。全場有跑竹馬、搬仙、送子、演戲文和錢鼓舞五個部分。
英歌舞,是一種具有南派武功特點的大型民眾遊行舞蹈。場面宏大,氣魄雄壯;主要分布在甲子、南塘、博美、湖東等地。表演的內容取材於《水滸傳》梁山泊107名好漢潛入大名府營救盧俊義的故事。

高景,亦名飄色。流行於陸豐、陸河、捷勝、田墘、碣石鎮。以河田高景較為出名,分坐、吊、企三種,以景童的姿勢而定,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叫景屏(色板),用l×1.8米的木板做成,裝上擔架由4人抬4人保護,兩人掌杈。每個色板扮演一組戲劇的故事人物,如《白蛇傳》、《西遊記》等;中部為“蓮年有餘”等景幅;上部高約6米多的景莖上,坐著幾個不滿七齡的景童,飄飄悠悠,十分驚險壯觀。河田高景形成於明洪武年間,按例以正月二十齣景,由社區五個甲出五個色板,每個色板加上彩旗隊、鼓樂隊約22人,配上舞獅隊組成一支200多人的遊行隊伍沿街巡遊。
八音,是以鈸仔、鳳凰簫、雲鑼、矮企、三弦、琵琶、月琴和提胡等八種不同風格音色的民俗樂器為主體的組合演奏名稱。八音班遍及海陸豐各墟鎮,海豐分為沿海的“福建道”和內地的“正字道”,以公平八音較為出名。公平八音於清乾隆十三年從福建詔安傳入。演奏時由鈸仔指揮,鳳凰簫領奏,節奏感很強。演奏的古曲有《福建道》、《浪淘沙》、《茅山道人》等,樂曲的結束句往往加奏與其同一調式的短小樂曲如《雙清》、《萬年歡》等。演奏形式有固定的坐場和活動式的行進間演奏,常常在更深夜靜時結班穿街過巷演奏,樂音錚錚鳴響,此起彼落;曲調清麗明亮,悅耳動聽,通宵盡興而歸。甲子八音還配有四對螺號嗚嗚吹響,給人以海嘯般的豪放感覺,具有沿海地區的獨特韻味。
唱曲,明清時期,海陸豐農村盛行“永蘭軒”、“遏雲軒”等曲班。曲班約由20人組成,唱腔有白字、西秦之分。每年收冬後,曲班集中在曲館或祠堂練唱。春節開棚鼓,首唱《光祖拜壽》、《搬八仙》以示祝賀,以後不拘何曲。正月期間奔走於各姓祠堂、神廟、富戶之間唱曲。喜慶人家亦常請其通宵坐唱,祈求祥和多福。至正月底,曲班返回本鄉“坐棚”結束。白字曲班主奏二弦,輔以鑼鼓、椰胡、月琴、秦琴、三弦等樂器,唱者按戲班角色分工,以旦、小生、老生為主,非主角男女在旁幫腔。唱曲道白,俱用閩南方言。清雅古樸,悱惻纏綿。現因當代影視錄音科技的發達和娛樂節目的空前繁榮,唱曲這種古老的娛樂方式已漸式微。

民歌

汕尾市民俗文化不僅融合了華夏文化與百越文化,而且有港口深海漁民的粵方言,沿海及中部廣闊地區的閩方言,北部山區的客家方言以及畲語、軍話、尖米話等方言群落,具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歌謠如漁歌、客歌、吉象歌、尖米歌、鞦韆歌、畲歌、福佬方言民謠等。
汕尾漁歌,分為後船漁民以福佬方言歌唱和深海漁民以白話方言歌唱的兩種。現在所演唱的指後船漁民的福佬方言漁歌。後船漁民喜用歌聲抒發內心的情感,在長年漂泊無定的水居生活中,在艱險的捕魚生產勞動中,或在紡線、織網、造船、搖艇、補網等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她)們會伴隨著勞動的節奏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並且能夠觸景生情,隨編隨唱,增加新的漁歌。

婚嫁歌是數量最多、最為凸顯特色和精華的漁歌。後船漁民極為注重結婚這件人生大事,男女雙方家庭隆重莊嚴而又喜氣洋洋地舉行婚禮。整個婚嫁的過程,要唱出50多首漁歌。其中最著名的有《心焦歌》、《打扮細姑做新人》、《船桿抽起一下鏢》、《明年抱子返外家》、《是阮兩人唔甘嫌》等。如《麻船歌》:“氣蒼蒼,親家大舅船成鬃。親家大舅撐好瀾,給宛麻船娶新人”。
戀情歌。漁家姑娘是善於用歌聲表達內心情愫的歌手,尤其在熱戀時期她們利用織網紡線、搖艇擺渡之機,借用身邊的景物,隨編隨唱。如《目睇兄船著頭前》:“目睇兄船著頭前,妹繡荷包有一個,送科阿兄腰邊帶,祝兄捕魚萬萬千”。同樣,疍家青年也用漁歌《鹹巴浪》:“窮人要食鹹巴浪,窮人唔敢娶富人。破衫唔敢釘銀鈕,枕頭唔敢繡鳳凰……”來表達其鮮明的愛情價值觀。
捕魚歌。反映漁船出海捕魚和返港過程的漁歌統稱捕魚歌。如舊社會廣泛傳唱的《采魚歌》:“海水深深索呀索原在,四十日烏寒來,刻苦耐,刻苦耐;心想死掉本命路,想著家貧呀又再來,又再來!”還有《送兄出海去捕魚》、《一隻大船去過洋》、《膠絲落海魚落網》等漁歌都反映了漁民捕魚的勞動場面和歷史滄桑。
斗歌。這是漁歌中最富於競爭性和欣賞性的歌曲,雙方互鬥智慧、知識和技巧,吸引更多的聽眾參與,場面熱烈動人。當漁船出海空閒之際或漁家姐妹在海灘紡線織網之時,有人發出挑戰的信號:“要斗漁歌行麻來,斗恁姐妹七八個。斗恁姐妹無歌唱,無歌好唱勿麻來。”如果有人應以:“恁勿欺負阮無歌,阮有漁歌幾千籮。三隻蝦船載唔了,搬起灘頭高過山”。那么,這場斗歌就開始了。《斗歌》以問答的形式進行,內容包羅萬象。可以隨機編唱,來考驗對方的知識閱歷和理解應變能力。
生活情趣歌,洋溢著幽默、生動、活潑的生活氣息,歌詞通俗、俏皮、諧趣,配上明快的調子,使人難忘。如聞名海陸豐的《十二個阿嫂》、《阿嫂扒船伸呵伸》等。還有以日份和時令為起興、分段吟唱和帶有故事情節的《後船十二月歌》、《長洲淚》等長歌及《造船歌》、《織網歌》等漁業服務的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山區長期的拓荒墾殖勞動中創造出來用以抒發、溝通感情的口頭文學。客家歌謠的種類繁多,有“九腔十八調”之說。以歌詞內容分有:愛情類、勞作類、家庭類、勸世類、故事類、祭祀類、歌頌類等。歌詞一般四句為一首,每句為七個字,多用比興、複句、比喻等手法。內容豐富,真致淳樸,通俗易懂。其結構嚴謹,講究押韻,寓意深刻生動、清新風趣。常見於民間的演唱形式有:獨唱、表演唱、擂台斗歌、賽歌、演唱結合山歌劇等。內容大都以情歌為主,每首歌都有哥妹的字眼或含意,故有:“客家山歌精出名,條條山歌有妹名。條條山歌有妹份,一條冇妹唱唔成”的說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