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簡介
所屬地區: 廣東 · 汕尾
文化遺產名稱:汕尾漁歌
遺產編號:Ⅱ-7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汕尾市
遺產級別: 省
漁民們平時也慣用唱歌來代平日的交際語言,問候、祝賀、拉家常、談戀愛。
汕尾漁歌 是汕尾地區勞動人民的一部史詩。在歷史的長河中訴說著漁民勞作、生活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作為漁民生活真實寫照的漁歌,經過藝術家的蒐集、提煉,成為一幅幅美麗動人的漁家風情畫和一份傳統文化藝術的寶貴遺產。
漁歌題材
汕尾漁歌有捕魚歌、戀情歌、婚嫁歌、斗歌、生活情趣歌、後勤服務歌等多種題材,用以抒發甌船漁民在漂泊無定的水居生活和艱險的捕魚生產勞動中的情感體驗;陸上漁民在紡線、織網、造船、搖艇、補網等日常勞作中,也會伴隨著勞動節奏情不自禁地哼起漁歌。
歌詞格式
汕尾漁歌的歌詞格式多為七言四句體,每句都加有襯字,結構工整,用韻也有自己的特點;修辭手法多以漁民熟悉的魚、鳥、船、帆以及海水的顏色、海浪、浪花等物象作比興,使歌詞顯得生動活潑、饒有趣味,具有濃郁的海洋生活氣息和韻味。
演唱方式
汕尾漁歌均用汕尾方言演唱,演唱方式既有獨唱,也有多人參與的齊唱,還有群體性的合唱。曲調獨特豐富,具代表性的有擔傘調、東風調、豐收調、姑妹腔、大紜歌等。其調式除基本保留民歌的五音外,還有明顯的有音無義的“拖音”和“復沓”,即拖腔處唱詞的重複;鏇律發展也有特殊的節奏型,主幹音、落尾音等均有自己的特點。汕尾漁歌節奏緩和、樂音和諧、鏇律優美細膩,是一個具有寶貴的文化藝術價值的音樂礦藏,現當代不少音樂名家所創作的小提琴曲、鋼琴曲和歌曲,都曾從中汲取了豐富的養分。
漁歌一首
《是阮(我們)二人晤甘嫌》
節瓜甜,
苦瓜慍糖嗦嗦甜,
是俺窮女嫁窮仔,
是阮二人晤甘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