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花經

《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是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一部影響十分廣泛的大乘佛教經典。該經經名的梵文音譯為“薩達摩奔荼利迦素怛攬”,意思是“像白蓮花一樣的正確說教”,故經名被翻譯為“妙法蓮花經”。

概述

妙法蓮花經妙法蓮花經
《妙法蓮華經》一共二十八品,出自敦煌莫高窟。起源傳說及發展歷史

一般人認為此經起源甚早,並經過不同的歷史階段陸續完成的。曾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廣泛流行,已發現有分布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寫本40餘種。這些寫本大致可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所屬的寫本大致為11世紀以後的作品,一般保持完整,目前已出版5種校訂本。如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製出版了原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1082年書寫的梵文貝葉寫本,內容完整無缺,字型清晰優美,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在基爾基特地區發現的克什米爾體系抄本,多數屬於斷片,從字型上看,一般是5~6世紀的作品,比較古老。在新疆喀什噶爾等幾個地區發現的大多數也是殘片,內容與尼泊爾系的抄本比較接近,從字型上看,大致是7~8世紀的作品。另外,在新疆還發現有和闐文的譯本。
《法華經》的成書年代被推斷為紀元前後。19世紀前半葉,該經的原典在尼泊爾被發現,後來在中亞克什米爾又發現了幾個原著的手抄本。
《法華經》的漢譯本有影響的主要有三個,第一個譯本是被稱為“敦煌菩薩”的西晉高僧竺法護所翻譯的《正法華經》。竺法護因深感曹魏末年佛教徒重視寺廟圖象,卻忽略西域大乘經典的傳譯,從泰始二年到永嘉二年(266年—308年)翻譯出包括《正法華經》在內的當時西域流行佛教典籍150餘部、390多卷。後秦鳩摩羅什上承竺法護的譯經活動又翻譯了包括《妙法蓮花經》在內的大量佛教典籍,後來隋?那崛多又翻譯了《添品妙法蓮花經》。三者中以羅什的譯本影響最大,以至於一提到《法華經》,便指《妙法蓮花經》。有關該經的注釋很多。中國最初產生的佛教宗派天台宗所依據的主要經典就是《妙法蓮花經》。
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到中國學習天台宗教義,回國後創辦了日本的天台宗13世紀日本僧人日蓮根據天台宗所依據的《妙法蓮花經》創立了日本的日蓮宗。16世紀即日本戰國時代名將加藤清正,就是日蓮宗的忠實信徒,相傳在他的貼身汗衫和軍旗上,都有硃砂寫的“南無妙法蓮花經”七字。11世紀末,新羅僧人義天到中國學習天台宗教義,回國後創辦了朝鮮的天台宗。由此可見,《妙法蓮花經》對東北亞佛教發展的深遠影響。在大乘佛法興起的時代,有了以聲聞、緣覺(為二乘或小乘),菩薩(為大乘的說法)。《法華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結集的代表作品。它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融會三乘為一乘(佛乘)。以聲聞、緣覺二乘為方便(權)說,二乘終究要以成佛為最終目標(如化城喻品所說),開啟了回小向大的門徑,這是一種嶄新的學說思想,也是本經的主旨所在,在佛教思想史上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譯本簡介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此經共有漢譯、藏譯等的全譯本和部分譯本的梵漢對照、梵文改訂本等共17種。除後秦鳩摩羅什譯的7卷28品,為後世廣泛流傳外,尚有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10卷27品;隋闍那崛多和達摩笈多重勘梵文,譯為《添品妙法蓮華經》7卷27品。此外據《開元錄》卷十一、十四載,還有《法華三昧經》6卷、《薩芸芬陀利經》6卷、《方等法華經》 5卷等三譯闕本,似屬誤傳。羅什譯本原是7卷27品,且其《普門品》中無重誦偈。後人將南齊法獻於高昌所得《提婆達多品》、隋闍那崛多於益州譯出的《普門品偈》與玄奘所譯《藥王菩薩咒》一起編入,構成現行流通本7卷28品的內容。 《妙法蓮華經》 藏譯本為日帝覺和智軍所譯,題名《正法白蓮華大乘經》,1924年河口慧海對照梵本日譯出版,名《藏梵傳譯法華經》。法譯本有巴爾諾夫的《法譯妙法蓮花經》(1852)。英譯本有基恩譯《正法華經》,編入《東方聖書》第21卷(1884)。日本有梵漢對照《新譯法華經》、《梵文和譯法華經》、改訂梵本《法華經》等。此外,基恩和南條文雄還用梵文出版了《妙法蓮花經》(《佛教文庫》第10卷,彼得堡,1908~1912)。

各品大意

第一序品: 是本經的總序,佛說無量義經後,入無量義處三昧,天上降下種種妙華,佛的眉間白毫放大光明。彌勒菩薩因疑發問,文殊師利菩薩作答:過去諸佛宣說《法華經》前,皆現此瑞。暗示佛說此經之殊勝處有別於他經,喚起大眾的注意。
第二方便品: 此品與壽量品,是《法華經》的兩大中心,為本經正宗分。佛由三昧起,稱嘆諸佛智慧甚深無量,難解難入,佛說諸佛究竟了知諸法實相——「十如是」。為令聲聞、緣覺二乘人斷苦縛,得涅盤,佛以方便力,曾分說三乘之教,今日所說才是佛的真實教法。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實無三乘。
第三譬喻品: 自此品至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為止的七品,是將方便品內容進一步以譬喻及因緣加以說明。本品說明舍利弗最先領解佛意,故被授記為華光如來。佛將三界譬喻為火宅,將三乘喻為「羊、鹿、牛三車」,將一佛乘喻為「大白牛車」,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車一車」之喻,顯示「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及「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的深義。
第四信解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目犍連,於上品領解佛意。佛更說「長者窮子」喻,佛喻為大慈悲的長者,三乘譬喻為窮子,導出「於一乘道,隨宜說三」的結論。
第五藥草喻品: 佛應四人之請,更以「三草二木」將人天二乘譬喻為大、中、小藥草,將上根、下根菩薩喻為大樹和小樹,將佛的平等智慧譬喻為一味之雨。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長短諸種草木,悉受一味之雨而潤澤成長,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眾生。
第六授記品: 授大迦葉等四人將來成佛之記。
第七化城喻品: 先說大通智勝佛時十六王子聽講《法華經》而轉為菩薩沙彌,後乃成佛。次說「化城喻」,三乘之果不外是化城,目的是為入佛智慧、最終成佛。
第八五百弟子授記品: 富樓那為上首,五百弟子皆得受記。次說「系珠喻」,五百弟子雖都懷有佛種,但未開悟,由煩惱覆藏,如衣里藏有寶珠,但因不知,故處於窮困之境。
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 阿難、羅睺羅為上首。
第十法師品: 佛在世或滅度後,凡隨喜聽聞《法華經》者均授予成佛的記別。又舉出修行、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本經的「五種法施」和供養本經的「十種」功德。說謗法者之罪,並說鑿井喻。
第十一見寶塔品: 多寶佛塔從地湧出,證明釋尊所說真實不虛。釋迦如來以神力,三變淨土,分身諸佛鹹集,開多寶佛塔。多寶如來,分半座與釋尊同座。
第十二提婆達多品: 說如來往昔求法,師事阿私仙得聞妙法。又授提婆達多成佛記。文殊入龍宮說《法華經》,八歲龍女聞經即身成佛,證明《法華經》功德廣大。
第十三勸持品: 藥王、大樂說和兩萬菩薩,各各發願弘揚《法華經》。被授記的五百阿羅漢及學無學八千人,以及八十萬億那由他無數菩薩,皆誓願弘此經典。
第十四安樂行品: 文殊請問末世持經方法,佛告以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並以轉輪聖王髻中明珠罕見授人來譬喻佛不輕易講說經中最尊最勝的《法華經》。
第十五從地湧出品: 六萬恆沙菩薩及其眷屬從地湧出,大眾疑惑,不知此等恆河沙數菩薩為誰之弟子?從何處而來?此為佛開顯「久遠實成」佛果的序曲。
第十六如來壽量品: 釋尊說明「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而其中間乃至今生,皆是方便示現。又說「佛壽長遠」、「佛身常住」。以良醫之譬喻說明為救眾生而示現方便。佛實際上是「常在靈鷲山」、「常住說此法」,為使眾生不起懈怠之念,故示現滅度。此品旨在說明佛陀「壽命之無量」、「教化之無量」、「慈悲之無量」及「救濟之無量」。
第十七分別功德品: 說明與會者聞法獲益之多,和五品弟子功德。
第十八隨喜功德品: 是繼上品所說者,說明聽聞、講述此經的廣大功德。
第十九法師功德品: 明五種法師的功德,得六根清淨神通力。
第二十常不輕菩薩品: 說明常不輕菩薩,以隨喜行,得清淨六根,說《法華經》,以此顯示讚嘆本經功德。
第二十一如來神力品: 佛出廣長舌相,放毛孔光。以此神力,為囑付滅後傳此經,捷要地說此經功德。此經所在之處就是道場,諸佛在此處成道、轉法輪,並在此處涅盤。
第二十二囑累品: 此品為對諸菩薩「總付囑」,三摸眾菩薩頂而囑付之。
第二十三藥王菩薩本事品: 自此品開始到第二十八勸發品,詳說佛滅後弘此經的必要及弘經的功德。本品舉出藥王菩薩過去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燒臂供養,以報答聽日月淨明德佛講《法華經》之恩。
第二十四妙音菩薩品: 敘述變現34身,說《法華經》的妙音菩薩,從東方淨光莊嚴國來到靈鷲山,禮拜釋尊及多寶佛塔,以顯宣說《法華經》的重要意義。
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無盡意菩薩請問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因緣,佛為說14種無畏,32種應化身等種種功德。
第二十六陀羅尼品: 菩薩及天神等,各各說咒護持受持《法華經》者。
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 述說藥王、藥上二菩薩的往昔事跡,他們為淨藏、淨眼二王子時,勸父母歸依其師雲雷音王佛,使他們聽講《法華經》的大善因緣,以顯示遇佛、聽《法華經》之難得。
第二十八普賢菩薩勸發品: 佛為普賢說佛滅度後得《法華經》的四個方法。普賢發願護持受《法華經》者。
《法華經》為弘揚佛陀的真實精神,採用了偈頌、譬喻等,讚嘆永恆的佛陀(久遠實成之佛),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壽命無限,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由於行文流暢,詞藻優美,在佛教思想史、文學史上,具有不朽的價值,是自古以來流布最廣的經典。

佛教影響及與諸經關係

佛教影響

鳩摩羅什所譯《法華經》,在中國漢地流傳甚廣。《高僧傳》所舉講經、誦經者中,以講、誦此經的人數最多;敦煌寫經中也是此經比重最大;南北朝注釋此經學者達70餘家。陳隋之際智更依據此經創立了天台宗。漢譯本傳入朝鮮、日本後,流傳也盛。直至現代,日本新興的創價學會、立正佼成會和妙智會等,都專奉此經與經題為宗旨。此經由於流傳甚廣而出現了偽作。早在隋代《眾經目錄》中即有《妙法蓮花經度量天地品》等3種偽經,敦煌寫經、《續道藏經》和日本《續藏經》中也都收有附會此經的偽作。

與諸經關係

與中國佛教各宗的關係中,《法華經》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以大乘的立場,力圖調和佛教內部各派別之間的矛盾,用大乘去會融小乘。《法華經》是天台宗的宗經。它與中國佛教如淨土宗、三論宗、禪宗、密宗、慈恩宗、賢首宗等宗派亦都有不少通融之處,使它從一開始就容易被具有這些佛教宗派思想的人接受,這更有利於它的流傳。首先,《法華經》是天台宗立宗的主要經典,所以天台宗又稱法華宗。據《續高僧傳》記載,陳隋時期天台二祖釋慧思少時曾“誦《法華》等經三十餘卷,數年之問千遍便滿”。慧思本人著有《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法華經》的幽玄義理依仗天台三祖智者大師的三大部,即《妙法蓮華經玄義》十卷、《妙法蓮華經文句》十卷及《摩訶止觀》十卷得到充分的闡釋。《妙法蓮華經玄義》對本經的經題所寓的玄旨進行考究,認為《法華經》的中心是佛教統一論;《妙法蓮華經文句》對本經的文字章句進行逐一地解釋;此二者都是智額大師對《法華經》佛學理念方面的明確論說。《摩訶止觀》則是大師對《法華經》教理理論親自實踐而總結出來的具體的宗教理論,是大師自己心中所行的法門。此外,本經的疏記還有,唐代湛然的《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箋》四十卷、《妙法蓮華經文旬記》三十卷、《妙法蓮華經大意》一卷、《法華五百問論》三卷;唐道暹的《妙法蓮華經文句輔正記》十卷;唐釋智度的《妙法蓮華經義纘》;唐釋智雲的《妙法蓮華經文句私志記》十四卷;宋釋有嚴的《法華三大部注》十二卷等。天台宗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大宗,所以一直到清代仍有天台僧人為《法華經》作疏記,如清一松的《妙法蓮華經演義》等。但是不能把《法華經》的思想等同於天台宗的思想,因為天台宗另一個思想來源是龍樹的“三論”(《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及中國本土的儒道思想,更多的是天台高僧的自我發揮;而宣揚《法華經》思想亦並非天台宗獨有。
《法華經》中具有淨土思想,經中許多品都宣傳各種佛國淨土。如《譬喻品》中的離垢國;《授記品》中的光德國;《五百弟子受記品》中的善淨國;《授學無學人記品》中的常立勝幡國;《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忉利天和兜率天等。這些佛國皆像經文中所描繪的“無有女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及以諸難。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寶樹莊嚴,寶帳覆上。垂寶華幡,寶瓶香爐周遍國界。七寶為台”。只要受持誦讀《法華經》,就能夠到達這樣的佛國淨土,或者終往安樂世界。如《藥王菩薩本事品》云:
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儘是女身後不復受。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嗔恚愚痴所惱,亦復不為幡慢嫉妒諸垢所惱。
這種借他力成就的思想與後來的淨土宗稍有差異,但是淨土的主要特徵與其有一致之處。據《高僧傳》記載,東晉竺法曠“每以《法華》為會三之旨,《無量壽》為淨土之因。常吟詠二部,有眾則講,獨處則誦”。可見,它已把二者聯繫起來。所以,到了奉《法華經》為主要經典之一的天台宗形成後,自灌頂大師起的許多天台高僧自然“行歸淨土”了。
《法華經》對“三論宗”的產生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呂瀲先生認為,南朝攝山的三論師僧詮等人“溝通了《涅柴》、《法華》等大乘經典的思想.-.…·發揮了不真空(假名即空)的中道思想。這樣便為三論宗開創奠定了基礎”③。三論宗的實際創始人隋代的吉藏更受《法華經》思想的影響,據《弘贊法華傳》記載“凡講《法華》,三百餘遍。亦著玄疏,盛流於世”,“妙重《法華》,乃因其利,即而開剖。晚以大業初歲,寫二幹部《法華》”。他的三論宗思想自然融合了《法華經》的一些思想。他還極力推崇《法華經》,在他的《三論玄義》中云:“《華嚴》《般若》《法華》《涅盤》,此四何異?答:須識四句,眾經煥然。(一)但教菩薩,不化聲聞,謂《華嚴經》也。(二)但化聲聞,不教菩薩,謂三藏教也。(三)顯教菩薩、密化二乘,《大品》以上《法華》之前,諸大乘教也。命小乘人說於大法,謂顯教菩薩,密示此法,以為己任。如付窮子財,謂密化聲聞也。四、顯教聲聞,顯教菩薩,《法華》教也。菩薩聞是法,疑惘皆已除,化菩薩也。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化二乘也。”①他將《法華經》置於“四經”(《華嚴經》《般若經》《法華經》《涅槊經》)中最高的圓教地位。《法華經》在三論宗的經典著作《三論玄義》中屢被徵引,吉藏還有《法華玄論》《法華統略》《法華游意》《妙法蓮華經義說》《妙法蓮華經義疏》等論著。周叔迦先生解釋吉藏看重《法華經》的原因時說:“在漢地自《法華經》有東吳時傳人以來,至羅什時已有五譯,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之旨已得到普遍重視。因此三論師和三論宗都盛談一乘。”可見,《法華經》是三論宗和天台宗在思想淵源上親近的一個原因。
《法華經》與禪宗思想亦有聯繫。本經數十次言說到禪定,如《序品》云:“常處空閒,深修禪定,得五神通。又見菩薩,安禪合掌”;“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方便品》雲“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⑤。《藥草喻品》雲“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緣覺證”⑥等。後來發展出天台止觀是其對禪學的重要貢獻。湯用彤先生說:“而顯此三諦圓融之理,必賴三觀。此亦由定生慧之根本宗義,天台宗故未離禪定也。”
另外《法華經》包含一些密宗思想的因子。本經第二十六品即是《陀羅尼品》。《序品》《勸持品》《提婆達多品》《安樂行品》》、《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普賢菩薩勸發品》等品中皆提到陀羅尼。這都是因為“陀羅尼神咒,護持《法華經》者”。《提婆達多品》中的“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法師品》中的“大慈悲為室”;《方便品》中的“無數方便力,演說諸法相”④等,這些思想與密宗的觀念很相近。甚至有人提出《法華經》可能是早期的密宗創始人之一的提婆達多的門徒集結而成的,經中有《提婆達多品》就是一個證明。
最後,《法華經》對唯識宗亦有一定的影響。窺基撰寫的《妙法蓮華經玄贊》四十卷,在該宗內部廣為傳閱。華嚴宗高僧們亦對本經圓教一乘的思想了悟於心,如唐代華嚴宗四祖澄觀“年甫十一依寶林寺(今應天山)霈禪師出家,誦《法華經》”,“(大曆)十年就蘇州,從湛然法師習天台止觀、《法華》《維摩》等經疏”,還著有“《華嚴》《法華》《楞伽》《中觀論》等別行小鈔疏,共三十卷”⑤。中土真正最早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就是在《法華經》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思想和議軌體系,所以天台宗又稱“法華宗”。
《法華經》中多次提到彌勒、阿彌陀等佛及文殊、觀音、普賢諸菩薩,他們均是很受中土信眾尊敬的、很有影響的佛教神靈,本經對這些佛教神靈信仰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本經的“會三歸一”的思想對佛教各宗派具有融攝作用,這與中國文化本身博大圓融的特點有相關之處。所以,本經從傳人中土後不久即廣為流傳,並且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如隋代的智者大師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五時八教之說來調和大、小乘各派。佛教自般若學興起之後才為中土士人廣泛接受。東晉時期玄學大盛,士人們以玄學解讀般若。高僧談玄與名士談佛成為一種較為時髦的現象。上文論及《法華經》的思想又依據般若,這樣,《法華經》與玄學思想之間又有了契合點。此外,《法華經》中的“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等,與《老子》中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大道不稱,大辯不言”、“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等老莊思想又有其可融通之處。這也是該經容易被喜歡玄談的士人們接受的原因之一。
《法華經》是天台宗的宗經,該經對中土其他宗派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前述及的淨土宗、三論宗、禪宗、密宗、唯識宗、華嚴宗等。本經的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博大圓融的特點及老莊、玄學思想皆有相通之處。本經在中土的廣泛傳布,給中國佛教乃至中國社會帶來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內容目錄及經文摘錄

《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
內容目錄

品目目錄
弘傳序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藥草喻品第五
授記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法師品第十
見寶塔品第十一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勸持品第十三
安樂行品第十四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囑累品第二十二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後序

經文摘錄

觀音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二十八品中最為人所熟悉的一段,為廣大僧人所持誦。現摘錄如下: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 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 偈答無盡意。 汝聽觀音行, 善應諸方所,
宏誓深如海, 歷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 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 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鹹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 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蠍, 氣毒煙火燃,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回去。
雲雷鼓掣電,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闇,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焰。
諍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