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三昧經

法華三昧經

(一)全一卷。 (二)凡六卷。 法華經六譯本之第一譯。

【法華三昧經】
(一)全一卷。 智嚴譯於劉宋元嘉四年(427)。收於大正藏第九冊。本經乃佛為羅閱王之女利行宣說法華三昧之行法。敘述羅閱只城耆闍崛山中,有無數比丘眾、菩薩眾等齊聚來會,欲請問佛,佛口放光明,遍照十方,佛身忽然不見。羅閱王辯通、王女利行、諸女等齊來,佛遂由地湧出,坐大寶蓮花上,為王女宣說法華三昧之法。王女得道之後,與眾問合,諸女皆發心出家,王亦出家並得授記。[歷代三寶紀卷十、大唐內典錄卷四、開元釋教錄卷五]
(二)凡六卷。法華經六譯本之第一譯。關於本經有不同說法,據歷代三寶記卷五載,本經系三國吳之支疆梁接譯於交州,沙門道聲任‘筆受’之職,時為甘露元年(265),然本經今已不存。[出三藏記集卷四、開元釋教錄卷十四]
法華三昧經法華三昧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