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太師餅,系雲南風味小吃名點之一,配以一杯熱茶食用,大有太師風度。太師餅皮酥,味香,鹹甜皆備,而為文人會友的必置佳品。起源
京式糕點中有一種太師餅,據老糕點師傅說,這種餅是商朝紂王的太師聞仲發明的。武王伐紂,紂王派太師聞仲率兵抵禦,聞仲製作了一種甜味糕餅,作為行軍乾糧。後來這種餅傳到民間,就被叫做太師餅。聞仲也因此被糕點業供奉為祖師。北京解放前,各行各業都有一位祖師,像神佛一樣受到本行業的供奉與尊敬,如中藥行業供奉孫思邈,稱為藥王;建築行業供奉魯班;屠宰行業供奉樊噲等等。當然,聞仲製作太師餅只是傳說而已,無可稽考。不過太師餅卻一直為人喜愛,京式糕點八大件中就有太師餅。其餡有棗泥、豆沙或白糖等等。現在有的糕點店把太師餅寫成太史餅,“太史”當為“太師”之誤。原料
精麵粉2.5千克(50個計量),配料:火腿丁300克,豆沙、白糖、鮮豬肉各500克, 精鹽、蔥花各30克,醬油20克,熟豬油1.6千克(耗100克)。做法

2、白糖入碗,加入火腿丁、豬油(100克),拌成糖腿餡。鮮肉煮熟切成小丁,加入鹽、醬油、蔥花拌成肉餡。
3、成型:先將揉好的麵皮攤平,把酥面放當中包起來褂平、捲起用刀切成 50個小團,把每個小團用手按平,包上芯子(甜的包糖腿、洗沙、鹹的包肉餡),再接平成餅狀。
4、鍋上火,放入豬油(800克),待油溫達三成熱時,將餅下入油鍋中炸至皮酥、心透,撈出控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