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山隧道

大老山隧道

大老山隧道(英文:Tate's Cairn Tunnel),簡稱大隧或老隧,是香港最長的行車隧道,全長達3.95公里,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是連線九龍與新界東部的主要5條隧道或道路之一,另外4條為獅子山隧道、城門隧道、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及大埔公路。隧道穿過大老山,連線小瀝源和鑽石山,為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

基本資料

隧道總長度:3.95公里
車速限制:70公里/小時
管道數量:二個管道
行車線數量:每個管道2線雙程
軌道數目:{{{軌道數目}}}
所在地區:跨越九龍及新界東
起點:黃大仙區鑽石山觀塘繞道
終點:沙田區小瀝源大老山公路
收費:1.電腳踏車/機動三輪車:HK$11
2.私家車/的士:HK$14[1]
3.公共及私家小型巴士:HK$21
4.總重5.5公噸或以下的輕型貨車:HK$21
5.總重5.5至24公噸的中型貨車:HK$25
6.總重超逾24公噸的重型貨車:HK$25
7.公共及私家單層巴士:HK$28
8.公共及私家雙層巴士:HK$31
9.超過兩條車軸的車輛,每條車軸額外收費:HK$18
收費廣場位置:沙田區小瀝源
隧道舊名資料:
隧道動工日期:1988年7月11日
隧道興建計畫:
通車日期:1991年6月26日
興建模式:建造、營運及轉移模式(BOT)
擁有人: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
管理機構: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

營運機構

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在1988年以“建造、營運、移交”方式獲發大老山隧道30年的專營權,全部資金由私營公司注入,隧道公司負責隧道及有關項目的建造工程,亦負責專營權有效期內的管理及營運,透過收取隧道費獲得合理回報(13%),當專營權屆滿時,隧道設施將歸還香港政府。大老山隧道興建目的之一是為了紓緩獅子山隧道的車流,於2008年,平均每日行車量達54,500架次。公司股東包括港通控股有限公司、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西松建設株式會社和中建企業有限公司。

2004年6月底大老山隧道累積虧損為4.53億港元,向立法會申請調整隧道費,香港政府基於“小政府大市場”原則,不擬回購大老山隧道公司專營權,增加隧道費的申請獲通過,新隧道費由2005年8月1日起生效。

政府宣布,行政會議已通過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的加費申請,新收費已於2008年11月30日起實施。

歷史

大老山隧道在1988年7月11日動工興建,並在1991年6月竣工,耗資19.6億港元,於1991年6月26日通車。收費廣場位於小瀝源,共有14個收費亭,其中9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5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

鄰近的港鐵車站

鑽石山入口:
觀塘線:鑽石山站C2出口
小瀝源入口:
馬鞍山線:第一城站D出口

途經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線

途經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大老山隧道轉乘優惠計畫

74X 大埔中心↔觀塘碼頭
75X 富善邨↔九龍城碼頭
80X 秦石↔觀塘碼頭
82P 廣源↔鑽石山站(循環線)/黃大仙→愉翠苑
82X 濱景花園↔黃大仙(循環線)
83X 黃泥頭↔觀塘碼頭
84M 富安花園↔樂富
85C 馬鞍山市中心↔紅磡碼頭
85M 錦英苑↔黃大仙(循環線)
85S 耀安→紅磡碼頭(不停大老山隧道口巴士站)
85X 馬鞍山市中心→紅磡碼頭(不停大老山隧道口巴士站)
89C 恆安↔觀塘(翠屏道)
89D 烏溪沙站↔藍田站
89P 馬鞍山市中心→藍田站(不停大老山隧道口巴士站)
89X 沙田站↔觀塘(月華街)
272S 鑽石山站↔香港科學園
277X 聯和墟↔平田
286M 馬鞍山市中心↔鑽石山站(循環線)

由首程上述路線上車後2.5小時內轉乘次程上述路線,次程可獲HK$3.7優惠,若次程路線車費低於HK$3.7,則免費轉車。
乘客可在任何能轉乘次程路線之巴士站轉車。

其他巴士路線

307(九龍巴士及城巴合營) 大埔中心↔中環碼頭
307P(九龍巴士及城巴合營) 大埔(汀太路)↔天后站
373(九龍巴士獨營) 上水↔上環
680(九龍巴士及新巴合營) 利安↔金鐘站(東)
680A(新巴獨營) 利安→金鐘站(東)
680P(九龍巴士及新巴合營) 馬鞍山市中心→金鐘站(東)
680X(九龍巴士及新巴合營) 利安↔中環(港澳碼頭)
N680(九龍巴士及新巴合營) 錦英苑↔中環(港澳碼頭)(通宵服務)
681(九龍巴士及城巴合營) 馬鞍山市中心↔中環(香港站)
681P(九龍巴士及城巴合營) 耀安↔上環
682(新巴獨營) 利安↔柴灣(東)/小西灣
682P(新巴獨營) 利安→柴灣(東)/小西灣

香港行車隧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