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菇[大紅菇]

大紅菇[大紅菇]
大紅菇[大紅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福建多山,自然條件非常有利於野生食用菌的生長,其中以特產於福建(閩中、閩西和閩北)的大紅菇最著名。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一般大型。菌蓋直徑6-16cm,扁半球形,後平展而中部下凹,濕時粘,深莧菜紅色、鮮紫紅或暗紫紅色,邊緣平滑或有不明顯條紋。菌肉白色,味道柔和。菌褶等長或幾乎等長,少數在基部分叉,褶間有橫脈,直生或近延生,乳白色後淡赭黃色,褶之前緣常常帶紅色。菌柄近圓柱形,長3.5-13cm,粗1.5-3.5cm,白色,常於上部或一側帶粉紅色,或全部粉紅色而向下漸淡。孢子印黃色。孢子淡黃色,近球形,有小刺或疣組成棱紋或近網狀,8-10.9μm×7-9.7μm。褶側囊體近梭形,67-123μm×9-15μm。經濟價值:可食用。個體大,分布廣,產量大,便於收集利用。但要注意與毒紅菇(r.emetica)的區別,這後種個體小,菌褶一般等長,白色,窄,菌柄較細。本菌可藥用,製成“舒筋散”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大紅菇是樹木的外生菌根菌,與樹木形成菌根。

相關信息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大紅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以子實體入藥。

【生境分布】夏秋兩季雨後,生混交林及闊葉林內地上,與某些闊葉樹種形成菌根。分布於河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福建、雲南。

【原形態】 菌蓋寬6-16cm,扁半球形,後平展而下凹。深莧菜紅色,表面平滑,在潮濕氣候下有粘性,邊緣平滑或有不明顯的條紋。菌肉白色。菌柄近圓柱形,長3.5-13cm,粗1.5-3.5cm,白色,部分肉色,內部鬆軟;菌褶黃色,少數在基部分叉,褶間有橫脈,褶之前部邊緣常呈紅色。孢子淡黃色,近球形,(8-11)μm×(7-9)μm,壁表有小刺;囊狀體透明,披針形,(85-105)μm×(13-19)μm。  

菌物界(四)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