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齒蛇鯔

多齒蛇鯔

多齒蛇鯔是海洋暖水性中下層魚類。體圓筒形。頭粗而圓,吻短,中間凹,體長約420mm。體背部棕色,體側淡棕色,腹部白色。白天棲息於深水層之處,夜間向海面附近作垂直移動。生活於近海的中下層水域。 多齒蛇鯔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北至菲律賓、中國,南至澳洲等。

基本信息

文獻描述

多齒蛇鯔多齒蛇鯔

文獻信息:Bloch1775

命名人:Bloch

命名年代:1775年

別名:惠曾、箭魚(動物學大辭典,1923);錦鱗蜥魚(陳兼善,1969)。

測量標本

16尾,體長168—469mm。采自海南省三亞、白馬井,廣東省湛江、廣州、汕尾、汕頭,浙江省沈家門、葫蘆島等地。

SatmotumbilBloch,1795,Naturg.Ausland.Fische,9:112,p1.430(馬拉巴爾);BlochetSchnei-der,1801,Syst.Ichth.:405。

SaurusargyrophanesRichardson,1846,Rep.Br.Ass.Advmt.Sci.,15thmeet.,1845:302(中國海);Rutter,1897,Proc.Acad.nat.Sci.Philad.,49:68(汕頭);杜亞泉等,1923,動物學大辭典::1432(東海);Chu(朱),1931,Biol.Bull.StJohn''''sUniv.,Shanghai,1:84(中國海);Fowler,1932,HongKongNat.,3(3—4):252(香港)。

SauridatumbilGünther,1864,Cat.Fish.Brit.Mus.,5:399(檳榔嶼);Bleeker,1872,Ned.Ti-jdschr.Dierk.,4(4—7):147(中國海);Day,1877,.Fishes.India,2:504,p1.117,fig.6(日本海和中國海等);WeberetBeaufort,1913,Fish.Indo-Aust.Archip.,2:142—143(中國海等);Fowler,1930,Proc.Acad.nat.Sci.Philad.,81:602(香港);Norman,1935,Proc.Zool.Soc.London,(1—2):129(馬納爾灣);Mori,1952,Mem.HyogoUniv.Agric.,1(3):41(朝鮮鎮南浦);王以康,1958,魚類分類學:104(中國海);王文濱,1962,南海魚類志(動物研究所等主編):151,圖121(三亞、新村、汕尾、汕頭、唐家灣);王文濱,1963,東海魚類志(朱元鼎等主編):130,圖103(石塘、溫州外海、東澳);ChenetYeh(鄭昭任,葉吉福),1964,Biol.Bull.TunghaiUniv.,23:7,p1.1—2b(台灣);陳兼善,1969,台灣脊椎動物志:163,圖147(基隆、台北、高雄、澎湖);ShindoetYamada,1972,Uo.Jap.Soc.Ichthyol.,11:4(太平洋);陳素芝,1987,中國魚類系統檢索(成慶泰等主編)(上冊):83,(下冊):圖298(南海、東海)。

形態特徵

多齒蛇鯔多齒蛇鯔

體延長,呈長柱狀;橫

切面為橢圓形;尾部細長。體長為體高的6.94—7.91倍;為頭長的3.97—4.45倍。頭長為吻長的3.854.69倍;為眼徑的4.62—5.72倍;為眼間距的3.79—4.5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25—2.62倍。沿體、頭後背部、鰓蓋和頰部均被大圓鱗,鱗片較易脫落,體長在20 mm以下的個體尤甚。鱗片的前緣呈雙波狀。前部有3—5條輻射線,後部光滑。側線鱗47—53;側線上鱗3.5,側線下鱗6.5。側線發達,較直,側線鱗片的前緣中間凸出,前部有2條輻射線,後部光滑。胸鰭和腹鰭的基部有一大的腋鱗。幽門肓囊18223。脊椎骨數48—53。腹膜白色。幽門盲囊數18—23。肛門位於臀鰭前方。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頭中等大,背部平扁。吻鈍,吻端有缺刻,其長略大於眼徑。眼中等大,距吻端較鰓蓋後緣為近。脂眼瞼較發達。眼間距寬,中間凹,微粗糙;其寬度明顯大於眼徑。鼻孔每側1對,位於眼的前方,距吻端明顯比距眼為近,前鼻孔具1短皮質鼻瓣。口大,前端位;口裂長,向後延伸於眼的遠後方。上下頜約等長;兩頜布滿細小的犬狀齒,上頜齒3—4行;下頜齒4—5行,兩頜內側齒比外側齒顯的長和大。齶骨每側有2組齒帶,外齒帶的齒組窄長,前端2—3行,成魚可在3行以上。舌窄短,舌上具有小齒。頭背部縱列鱗18—20;頰部鱗3—4。鰓蓋後緣無棘。鰓蓋骨薄。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假鰓明顯。鰓耙不很發達,如短針尖狀。鰓膜骨條12—14。

背鰭11—13;臀鰭lO—12;胸鰭14—15;腹鰭9;尾鰭19。背鰭位於腹鰭起點的後上方,距脂鰭較距吻端為近;平放時,前部鰭條的末端超過後部鰭條的末端。脂鰭小,位於臀鰭基的上方。臀鰭位於脂鰭的下方,其基底長短於背鰭基底長。胸鰭中等大,其末端向後延伸可超過腹鰭的起點。腹鰭內側鰭條略長於外側鰭條;第五、六分枝鰭條最長。尾鰭叉形。上下葉約等長。尾柄橢圓形,兩側有弱嵴棱。

其他特徵

最大體長 60 cm
棲息深度 10 - 60 米
模式種產地 Malabar, India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基本介紹

多齒蛇鯔Saurida tumbil命名者:(Bloch, 1795)棲息深度:10 - 60 米模式種產地:Malabar, India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最大體長:60 cm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同種異名:Salmo tumbil, Saurida argyrophanes, Saurida australis, Saurida ferox, Saurida truculenta英文俗名:Greater lizardfish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形態特徵:體圓而瘦長,呈長圓柱形,尾柄兩側具棱脊。頭較短。吻尖,吻長明顯大於眼徑。眼中等大;脂性眼瞼發達。口裂大,上頜骨末端遠延伸至眼後方;頜骨具銳利之小齒;外側齶骨齒前方3列,後方2列。體被圓鱗,頭後背部、鰓蓋和頰部皆被鱗;側線鱗數47-55;背鰭前鱗16-19。單一背鰭,具軟條11-13;有脂鰭;臀鰭與脂鰭相對;胸鰭中長,末端不及或恰好在腹鰭起點上方;尾鰭叉形。體背呈暗褐色,腹部為淡色,體側無任何斑塊或橫紋。背、胸及尾鰭略呈青灰色;腹及臀鰭無色。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海域。屬肉食性,通常在砂地上停滯不動,身上的花紋是很好的偽裝,有時會將整個身體埋入砂中而只露出眼睛,等候獵物游經時,躍起吞食。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北至菲律賓、中國,南至澳洲等。

經濟價值

此種魚類在南海產量較大,肉可鮮食,為經濟魚類之一。通常棲息在水深60—150m的海區里,尤喜在底質為沙、泥等海底處活動。

藥用

【藥 名】:多齒蛇鯔

【來 源】:為狗母魚科動物多齒蛇鯔的肉。

【功 效】:健脾補氣,固精縮尿。

【主 治】:用於脾氣虛弱、疲乏無力、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腎虛陽衰引起的遺精、滑精、遺尿、夜尿等證。

多齒蛇鯔多齒蛇鯔

【性味歸經】:甘、鹹,溫。入脾、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0一200克。

【別 名】:泥狗棍、狗棍、奎龍(《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我國東海和南海。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多齒蛇鯔之肉,鮮用或鹽醃一夜入藥。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分布地帶

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非洲東海岸,紅海,印度,安達曼群島,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半島,菲律賓,夏威夷,澳大利亞,朝鮮,日本等海區。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燈籠魚目百科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本目有14~15科70餘屬400多種。本目中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魚類,燈籠魚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