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魚科

仙魚科

仙魚科,燈籠魚目的一科,下有一屬仙魚屬。體呈長形,稍側扁。熱帶和亞熱帶海產底棲魚類,多棲息在水深200—600 m處。

基本信息

簡介

仙魚科仙魚科
仙魚科,燈籠魚目的一科,下有一屬仙魚屬。體呈長形,稍側扁。熱帶和亞熱帶海產底棲魚類,多棲息在水深200—600 m處。 別名:比女魚科(王以康,1958;孟慶聞等,1985);姬魚科( 成慶泰,1981);仙女魚科( 陳兼善,1969;沈世傑,1984;莫顯蕎,1993)。 該科只有仙魚屬(Aulopus)7種(包括原姬魚屬Hime及盜女魚屬Latropiscis),中國記錄仙魚屬(Aulopus)1種。

形態特徵

體中等大小,長形,前部接近圓形,後部側扁。頭中等大,略側扁。吻短,前端圓形。眼中等大小,側位,近似圓形。 瞳孔圓形。眼間距寬,略為凸出。皮蝶骨明顯,骨化。口端位,略能伸縮;口裂較長。上頜骨後部顯著寬大,末端超過眼中部,或達眼後緣垂直線的下方。輔上頜骨2塊。舌很發達,前端截形。沿兩頜、犁骨、齶骨和舌具有可倒性針狀齒;前端具有輕微的倒鉤齒;無大的犬齒。鰓孔大;假鰓很發達;鰓耙正常如條狀;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膜骨條約16。無鰾。 背鰭起點位於身體前1/3處;無硬棘,鰭條14—21。 脂鰭發達,位於臀鰭基末端的上方。臀鰭位於體的後部,鰭條9—13,鰭基短於背鰭基。 胸鰭側位,鰭條11—14,無延長鰭條。 腹鰭亞胸位,位於背鰭起點的下方,鰭條9。尾鰭叉狀。 鰓耙18—23。肛門約在臀鰭起點至腹鰭基之中間,周圍出現小乳突。頭和體被櫛鱗或圓鱗;頭頂裸露,尾柄具嵴狀鱗。側線發達。脊椎骨數41—53。[1]體呈淡粉紅色,體側上半部具不規則之褐色斑駁,下半部則為橘色。各鰭淡色,背鰭、腹鰭及 尾鰭具橘色斑紋或斑點;臀鰭具黃色縱斑。雌魚背鰭前部另具許多暗色小點。

生態環境

主要棲息於近岸砂泥底或岩石底之大陸棚區至大陸棚緣之深水域,為中小型底棲魚類。主要以魚類為食。有些種類具有浮游性之仔魚期。

分布區域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及菲律賓等海域。

日本仙魚

仙魚目仙魚科仙魚屬的1種,體呈長形,稍側扁;背部輪廓略隆起。吻短,略等於或短於眼徑。眼大,突出於頭背部。口略能伸縮;下頜較上頜突出,上頜骨延伸到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齒小,為圓錐狀;鋤骨及?骨均具齒。鰓耙數4-7 + 14-16= 18-23。頭部及體
仙女魚
皆被中等櫛鱗;側線鱗數40-46。單一背鰭,起點於體之前部,具15-17軟條,雄魚軟條不延長,雌魚亦不延長,後方具脂鰭;腹鰭喉位,具9 軟條;臀鰭具9-10軟條;胸鰭側側位;尾鰭叉形;尾柄具棘狀鱗。體呈淡粉紅色,體側上半部具不規則之褐色斑駁,下半部則為橘色。各鰭淡色,背鰭、腹鰭及尾鰭具橘色斑紋或斑點;臀鰭具黃色縱斑。雌魚背鰭前部另具許多暗色小點。主要棲息於近岸砂泥底或岩石底之大陸棚區至大陸棚緣之深水域,為中小型底棲魚類。棲息深度約在85-330公尺間。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及菲律賓等海域。

台灣仙魚

仙魚目仙魚科仙魚屬的1種,體呈長形,稍側扁;背部輪廓略隆起。吻短,略等於或短於眼徑。眼大,但不突出於頭背部。口略能伸縮;下頜較上頜突出,上頜骨延伸到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齒小,為圓錐狀;鋤骨及?骨均具齒。鰓耙數3-4 + 12-13= 1
仙女魚
4-17。頭部及體皆被中等櫛鱗;側線鱗數39-44。單一背鰭,起點於體之前部,具16軟條,雄魚第II軟條延長,雌魚不延長,後方具脂鰭;腹鰭喉位,具9 軟條;臀鰭具 8-9軟條;胸鰭側側位;尾鰭叉形;尾柄具棘狀鱗。體呈淡粉紅色,體側上半部具不規則之褐色斑駁,下半部則為橘色。各鰭淡色,背鰭、腹鰭及尾鰭具橘色斑紋或斑點;臀鰭具黃色縱斑。雌魚背鰭前部另不具暗色小點。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產量較少,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