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紀德級驅逐艦(Kidd class)是根據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Spruance class)的艦體演進出來的系列,原本是伊朗王朝(Shah of Iran)訂購以供波斯灣的防空任務。詳細
紀德級的一個暱稱為Dead Admirals(陣亡將軍)級,因為這一系列用以命名的美國海軍將軍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死於太平洋戰場。DDG-993 Kidd是以美國海軍少將Issac C. Kidd命名,他是在的旗艦亞利桑那號的艦橋上,於1941年12月7日因珍珠港事件陣亡。DDG-994 Callaghan是以美國海軍少將Daniel Callaghan命名,他是在1942年11月13日第一次瓜達康納爾海戰中於舊金山號上陣亡。DDG-995 Scott是以美國海軍少將Norman Scott命名,他在第一次瓜達康納爾海戰中於亞特蘭大號上陣亡。DDG-996 Chandler是以美國海軍少將Theodore Chandler命名,在1945年1月7日在他的旗艦Louiville上因前一天神風特攻隊突襲陣亡。
紀德級驅逐艦因1979年伊朗革命而無法交貨,所以只好以便宜價格賣給美國海軍,並在美國海軍服役。因為紀德級上配有高效能的空調系統以及其他設備,使其適合在中東之類(特別是波斯灣)的炎熱天氣下運作。
美國海軍在1990年代末把紀德級驅逐艦退役。現在已經開始交給台灣海軍,預定在2005年到2006年冬季完成,總售價為7320萬美金。
這一系列中的兩艘(995及994)於2005年12月抵達台灣的蘇澳港,在2005年12月17日的服役典禮(comission ceremony)中分別命名為基隆號(DDG-1801)與蘇澳號(DDG-1802)。依據命名軍艦級別的傳統,台灣海軍對紀德級的官方稱呼是基隆級驅逐艦。993及996將會在2006年抵達。
紀德級驅逐艦時期
紀德級驅逐艦原本是由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國王時代的伊朗王國(Shah of Iran)訂購,根據伊朗方面的需求,藉由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Spruance Class)的艦體,減少部份反潛功能來增強防空能力所演進出來的系列,伊朗將其稱為“賽勒斯(Cyrus)級驅逐艦”。艦上裝備標準防空飛彈系統替換了斯普魯恩斯級的近程防空飛彈,以供波斯灣的防空任務。根據1974年簽訂的契約共建造四艘,由美國英格爾斯造船廠(Ingalls)建造,首艦1978年6月開工。然而1979年1月發生伊朗伊斯蘭革命,巴列維王朝遭何梅尼推翻,美國與伊朗關係更因伊朗人質危機更加惡化,進而解除了契約,導致軍艦無法交貨給伊朗,故以便宜價格賣給美國海軍,並於1981開始在美國海軍服役,稱為紀德級。為配合伊朗特殊的氣候條件,紀德級上配有較大的進氣過濾網以及高效能的空調系統和其他設備,以因應伊朗海軍經常遭遇的沙塵與酷熱,亦使其在運用調度上,適合在中東一類(特別是波斯灣)的炎熱天氣下運作。由於因何梅尼革命緣故,紀德級亦常被謔稱為“柯梅尼級驅逐艦”。
當時伊朗政府為此計畫案,在美國已存入約10億3,000萬美金來作為造艦計畫的保證金。此時每艘紀德級報價依其另外向美所訂購的兩艘史普魯恩斯級造價估算,約為1億1,600萬美元。1975年,每艘軍艦造價增至2億3,800萬美元(軍售伊朗六艘軍艦價格),1978年再增至3億6,660萬美元(軍售伊朗四艘紀德級最後構型的價格),到了1979年,軍售四艘紀德級計畫的總金額高達26億6,000萬美元(依當時幣值,其中除了軍艦本身外,亦包括其前置作業、武器、設備、訓練與後勤支援等費用在內)。1979年3月依朗新政府取消這四艘基隆級驅逐艦契約時,計畫款中的8億美元(約占總金額的四成)已付給了英格爾斯造船廠,而該案未動支經費尚餘3億2,700萬美元。當時伊朗政權雖改為革命政府統治,但仍必須接受原始契約束縛,將國外軍售餘款持續支付尚未建造完成的基隆級驅逐艦,面對每天700萬美元的罰款,伊朗最終決定將這四艘未完成的驅逐艦售予美國海軍。最終伊朗政府取回尚未支付美國的3億2,700萬美元款項,而美軍則以總價13億7,000美元,或單艘造價3億4,300萬元的成本購買四艘紀德級驅逐艦。
紀德級的一個暱稱為“Dead Admirals”(陣亡將軍)級,因為這一系列用以命名的美國海軍將軍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死於太平洋戰場。DDG-993 Kidd(紀德)以美國海軍少將以薩克·C·紀德(Issac C. Kidd)命名,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中,他在旗艦“亞利桑那號”的艦橋上陣亡。DDG-994 Callaghan(卡拉漢)以美國海軍少將丹尼爾·卡拉漢(Daniel Callaghan)命名,1942年11月13日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中,他於“舊金山號”上陣亡。DDG-995 Scott(斯科特)以美國海軍少將諾曼·斯科特(Norman Scott)命名,第一次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中,他於“亞特蘭大號”上陣亡。DDG-996 Chandler(錢德勒)以美國海軍少將Theodore Chandler命名,1945年1月7日,在旗艦Louiville上,他因前一天日本神風特攻隊突襲而受重傷,不治死亡。
基隆級艦加入艦隊後,由於安裝額外的鋁合金裝甲與Kevlar 裝甲襯材,使其滿載排水量超過原始設計,達1,000噸,其後重量又增加376噸,最終紀德級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成為如今的9,950噸。但因為美國海軍早就裝備了專門的為艦隊提供防空能力的軍艦,故紀德級在美國海軍中難以凸現重要作用。1987年開始,紀德級進行了新威脅提升(New Threat Upgrade,簡稱NTU)及防空戰系提升(AAW)計畫,改進了部分電子設備,防空系統並升級為標準二型防空飛彈,艦上的武器只比經現代化改裝的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少了更具攻擊性的戰斧巡航飛彈。
1997年,在美國國防部首度公布的“四年國防總檢”報告中,曾建議對紀德級驅逐艦進行現代化改造,並在艦上加裝垂直發射系統以執行對陸攻擊任務。但由於美國海軍計畫以多功能的神盾艦來做為艦隊主力,認為紀德級未配備神盾系統,將無法適應未來新作戰環境,對其進行的現代化工程並不符成本效益,之後美軍放棄此一構想。之後繼史普魯恩斯級後的美國驅逐艦主力,改成新型的神盾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所以本艦較預定使用年限還早退役。最後,美國海軍在1990年代末將紀德級驅逐艦退役封存。
其他國家
1997年,美國希望以每艘2,000萬美元的價格(裡面不包括武器系統與船廠維修費用)將紀德級轉賣給澳大利亞皇家海軍,但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基於操作上面的溝通和人員的操作考量,拒絕美方這項提案。
1998年12月,美國又計畫以租售協定方式將4艘紀德級驅逐艦轉交給希臘海軍。依此協定,美國海軍將采無息方式將4艘紀德級驅逐艦租借給希臘5年,租期屆滿時再改選擇一次將其全數購入。在這4艘軍艦中,當時除了武德艦(Chandler)仍是美軍在役艦艇,采“熱船”方式移交外,其他3艘同型驅逐艦同德艦(Kidd)、紀德艦(Scott)與明德艦(Callaghan)則以“冷船”方式重新復役。同時美國海軍將提供計畫必需的船廠、碼頭與移交服務,以及行政、工程與後勤支援。
在整個計畫中,除了船艦的轉交外,亦包括出售希臘海軍32枚魚叉飛彈、64枚反潛火箭、48枚Mk 46 Mod 5反潛魚雷、Mk 45炮彈、Phalanx/CIWS 20mm炮彈以及其他武器彈藥,總經費7億4,200萬美元。然而由於美國必須維持希臘與土耳其兩方的軍事平衡,在這項軍售計畫中並不含標準二型飛彈,美國政府僅願意提供標準一型飛彈,這型飛彈當時亦為希臘海軍所擁有的4艘前美軍亞當斯級驅逐艦所搭配的飛彈。希臘政府反對美國對艦艇性能的設限,由於標準二型飛彈為紀德級主要防空武器,此項限制將使紀德級的戰鬥系統無法充分發揮其多目標接戰功能。故希臘堅持美方出售紀德級驅逐艦時,至少要並同標準二型飛彈一起移交,在美國與希臘無法取得共識的情況下,這筆交易最後無疾而終。
基隆級驅逐艦
台灣(中華民國)海軍基於防空作戰的需要,以及為取代老舊的“武進3型”陽字號,向美國政府表達願意購買三艘紀德級,但如果價格合宜,還是希望四艘能夠一次採購完成。海軍的研究報告指出,紀德級的防空火力較成功級巡防艦高2.5倍,藉由引進基隆級驅逐艦,海軍將可獲得區域防空的能力。藉由此一假定,四艘基隆級驅逐艦的防空能力至少約與十艘成功級巡防艦相埒,如果是與七艘武進三號驅逐艦進行比較,其間差距更加擴大。
紀德艦採購案自2000年12月開始運作,國軍向美方提出意願函以後,2001年4月美國政府批准向中華民國出售紀德級驅逐艦,經國防部及海軍總部再次評估後,於2003年5月立法院在認為本案報價過高,以一票之差在刪減原預算(四艘艦體合計284億元)15%情況下通過預算審查,專案開始執行。海軍總部亦成立紀德級飛彈驅逐艦作業評估小組,進行先期評估、建案工作,並執行人員徵調、國內預訓及後勤支援等整備作業。然而由於預算的降低,軍方藉由減少標準二型飛彈之採購數量來壓低金額,但也礙於預算的問題,導致只有第一艘基隆艦上裝有直升機起降系統,立體反潛作戰的能力大打折扣。
美國軍方向中華民國交付的紀德級驅逐艦的雙臂式發射裝置限定只能發射防空飛彈,反潛武器另由MK112發射器發射,總售價為73200萬美元[1]。“紀德艦採購案”又名“海軍光華七號計畫”,最初美方報價新台幣347億元,後根據雙方協商,全案經費243億9544萬6000元,其中人員訓練花費7億9589萬1000元,啟封與性能提升141億6604萬8000元,另外編列67億2646萬6000元採購標準二型飛彈,魚叉飛彈12億7612萬3000元。在完成啟封和改裝後,於2005年開始交運給中華民國海軍。然而原先的首選是類似伯克級這類神盾艦,紀德級則為在美國不願出售神盾艦下的第二選擇,但由於短期內取得勃克級驅逐艦的機會並不大,政府故選擇第二方案。在政府決定以近243億元的價格買下這四艘艦時,部分反對者以“大而無當”、“艦齡過老”或“任務不明”等質疑海軍購買此型驅逐艦,引起爭議。
最初四艘軍艦的命名原計畫沿用本艦美軍艦名的譯名為名,再衍生為“德字號”而分別為“紀德”、“明德”、“同德”、“武德”,以彰顯海軍“紀律嚴明,同揚武德”之軍風。但2005年由於立法院做成決議,要求今後艦名必須以台灣的人名或地名命名,故成軍時各艦改成以台灣四大軍港命名、這一系列中的兩艘艦體995及994,於2005年12月抵達台灣,分別命名為“基隆”(DDG-1801)與“蘇澳”(DDG-1802)。993及996艦體則於2006年10月25日抵達台灣,並被命名為“左營”(DDG-1803)與“馬公”(DDG-1805)。依據命名軍艦級別的傳統,中華民國海軍對其的正式命名為基隆級驅逐艦。
經海軍光華七號接艦支隊的整建和更新工程,2005年10月,首兩艘基隆級驅逐艦基隆號(DDG-1801)和蘇澳號(DDG-1802)在美國分別完成RIM-67標準二型(SM-2 MR Block 3A)防空飛彈試射;在完成接艦啟封訓練後,自美國當地時間2005年10月29日於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港道頓造船廠碼頭啟航返台,同年12月8日下午抵達台灣東部蘇澳海軍中正基地,12月17日舉行於基隆港西十六號碼頭,由當時的總統陳水扁主持成軍典禮。另外兩艘基隆級艦左營號(DDG-1803)與馬公號(DDG-1805)則於美國當地時間2006年10月25日舉辦返台典禮,同時美國防部代表致贈紀念獎牌,由光華七號接艦支隊支隊長蒲澤春少將代表接受;之後於10月25日返台,於11月2日上午在蘇澳舉行海軍261戰隊成軍典禮,完成基隆級階段性接艦任務。
設計
基隆級是一種多用途通用驅逐艦,除了保有部分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反潛能力外,艦上亦因配備了62枚標準2型飛彈(最大射程167公里)和其配套的防空雷達、火控系統而具有區域防空能力,在伯克級神盾驅逐艦於1991年服役前,為美國防空火力最強的驅逐艦。加入中華民國海軍後,基隆級艦所裝載的標準二型飛彈可有效攻擊153公里內之空中目標,相對的成功級艦搭配的標準一型飛彈僅可同時攻擊40公里內空中目標,基隆級的服役可提升艦隊防禦空間達10.24倍。
戰鬥系統
戰鬥系統為NTDS Model 4.1或稱為先進戰鬥指揮系統ACDS Block 0,是重新改寫早先的海軍戰術資料系統(NTDS)軟體,將其與32位元的UYK-43主機整合,並支援Link-4A(艦對空)、Link-11與Link-14(Link-11格式)等戰術資料鏈路而成。提升後的海軍戰術資料系統能在500公里內偵測、識別、追蹤256個目標,而其中的128個目標可由艦上感測系統搜詢,另外128個目標則接收自Link 11數據資料鏈的資訊。形對於最早的神盾系統(使用UYK-7主機者)亦僅有128個目標追蹤處理能量,並不遜色。但受限於NTDS戰鬥系統軟體原始程式設計,系統僅能對64個目標同時進行有效追蹤。
資訊鏈路系統(Data Link)包含Link 4a、Link-11與Link-14戰術資料鏈路。Link 4a 用來管制飛機的極高頻(UHF)鏈路,使用Tadil C半雙工數位資料格式,每分鐘傳輸率5,000位元,早先是為支援飛機自動著陸系統而設計,後來擴展成為飛機狀況及目標資訊交換傳遞之用。Link 11則做為作戰區域內參戰平台間,如海上艦艇、飛機、岸上指揮站等戰術資料及目標資料的傳遞,使用Tadil A資料格式,主要工作頻段為高頻(HF)範圍,視線距離則可用極高頻(UHF)通訊,主要套用於美海軍戰術數據系統(Ntds)戰鬥系統。Link 14則以電傳打字方式與非安裝Ntds戰鬥系統的艦艇間來做戰術資料傳輸交鏈。藉由資料鏈路,使基隆級戰鬥系統所需反應時間短,並能建構完整數據資訊鏈路,可以有效發揮聯合作戰支援的效能,和艦岸、艦機、艦艦各友軍進行目標情資的及時傳輸和自動比對整合,大幅提升戰場管理能力。
射控系統
武器導引系統上,性能提升前基隆級採用Mk 13 武器導引系統,該系統以一具UYK-7主機為基礎,僅具有追蹤10個目標的記憶容量。NTU工程後,基隆級升級成Mk 14 武器導引系統(WDS),其組成包括了兩個16位元計算機、兩至三座的OJ-194(V)操控台,用以控制一組包括兩座追蹤雷達在內的飛彈發射器。由於採用UYK-44計算機處理以CMS-2語言編寫的軟體,可同時應付20個以上的目標顯示系統為AN/UYKA-4系列操控台。Mk 14 為戰情室與武器射控系統間的橋樑,艦艇實際交戰能力主要依靠WDS的能力,因為指揮儀及射控雷達是從WDS一系列的追蹤來控制。原來WDS的主要任務是評估搜尋雷達的資料及追蹤目標,隨後功能擴充可執行目標交戰評估、指定優先次序、傳送交戰資料給飛彈射控系統、武器裝填及發射等任務,武器發射後更能執行飛行中飛彈的監控及發射後評估。
射控系統主要為Mk 74飛彈射控系統(MFCS),是由武器指揮系統指定,專門為偵獲、追蹤、及對目標照明而設計,連同飛彈處理及發射系統一起管制,但不包含發射程式控制功能(這是由武器指揮系統來控制),飛彈發射後亦由MK74監視並控制飛行中的飛彈,直到攔截目標為止,然後實施發射後的交戰評估工作。其組成包括兩座SPG-51D 追蹤/連續波照明雷達、一Mk 5 低亮度電視照相機與一部指揮儀控制計算機。雷達使用一個不裝在天線座內的脈衝追蹤發射機,可提供較先前使用的SPG-51C雷達更大的發射功率以及跳頻能力。該雷達使用狹窄的速率閘以摒除亂波,而都卜勒幅度的混淆則可藉多重脈波重複頻率解析。計算機則協助追蹤雷達進行目標獲得以及計算目標的前置運動(採用線性估算),使雷達在追蹤模式時儘可能地降低其頻寬,如此可以降低追蹤時的噪聲。若敵方採用干擾手段以致無法精確估算目標距離時,可使用速率協助追蹤可大致推出目標距離。此外系統亦可透過WDS Mk14,與基隆級驅逐艦之Mk 86艦炮射控系統界面連結,提供一個備用的追蹤與目標照明頻道。
艦炮方面為Mk 86系統,既可進行目標追蹤,亦可指揮SPG-51D同步作業,其構成包括SPQ-9A X波段掃描時進行追蹤的平面搜尋/目標獲得雷達、SPG-60穩定脈衝都卜勒單脈波追蹤暨連續波照明雷達。Mk 86使用UYK-7計算機,可追蹤120個目標,就實用目的而論,Mk 86可以同時接戰兩個目標(水面與空中目標各一或是兩個水面目標),亦可經Mk 14自RNTDS或Mk 74 MFCS獲得目標資料。Mk 86系統具有多種作戰模式,如水面射擊、對空作戰、對艦飛彈反制、視線內水面射擊、間接岸轟,並有其對應操作方法。水面射擊時,目標經偵獲後,TWS會同時追蹤數個指派的目標,藉由雷達資料所解算的目標彈道資料計算反制武器的所需資訊;對空作戰時,計算機會自動控制雷達搜尋狀況,進行空中目標獲得與追蹤,目標資料、電視影像則沿著SPG-60雷達的方位操縱,而艦炮武器系統的校正亦可由武器系統操控台操控;對艦飛彈反制時,TWS的偵搜閘會充分延伸以滿足威脅偵測的範圍(360度涵蓋或重點方位涵蓋),所有通過偵搜閘內的目標均會被系統自動地追蹤,目標偵測後便自動執行威脅評估、武器指派、目標追蹤、頻道指派、指揮儀及武器射向調整,以及三維雷達追蹤目標,最後進行反擊;視線內水面射擊時,武器管制則利用電視視訊追蹤目標,並發射雷射波測量距離,目標距離及方位資料測出後自動輸入計算機進行目標彈道計算;間接岸轟匙,透過雷達及光學偵搜器視線所無法涵蓋的目標交戰,目標及本艦之間的射控運算在武器操控台中進行,系統經艦載羅經及其他導航輔置自動更新這些解算結果,彈著資料則利用鍵盤輸入。
水下作戰上,基隆級采Mk 116 Mod 2數位式射控系統。其系統的整合基本上仍須藉手動完成,Mk 116與主要的艦載感測器SQS-53A低頻聲納與RNTDS戰鬥指揮系統相連。系統架構包括一數位式射控開關、SQS-53聲納、反潛作戰軍官操控台(OJ-194)、計算機處理子系統(一部32位元主電腦)與武器控制與設定子系統(經Mk 329 Mod 1武器控制臺,可選擇系統操作模式、武器型式與發射器或是設定魚雷搜索深度、搜尋模式以及對魚雷與反潛火箭進行陀羅儀角度預調)。計算機子系統儲存有追蹤的歷史記錄,可在ASWO PPI上顯示目標的符號,目標運動估算則由艦上的描跡儀進行。Mk116與艦上的戰鬥指揮系統連線,因此反潛射控系統得以藉由戰系(CDS)直接導入本艦以外的非音響偵測資料,同時亦可在反潛作戰官控制台以人工輸入目標資料。系統最多能夠同時攻擊兩個水下目標(各別使用魚雷以及反潛火箭)。
雷達
三維相位空搜雷達方面,基隆級為為AN/SPS-48E 3D雷達是用以取代性能提升前的的AN/SPS-48C雷達,可偵測及追蹤低空來襲的攻船飛彈,工作頻率在E頻段。其基座安裝於主桅,以升起面向艦艉的方式配置,目的是降低主桅桿所導致的電磁干擾。此雷達是由四級固體發射器驅動,其中最後兩級提供600仟瓦的動力來源。95個雷達天線以直線排列組成,以機械方式驅動,運用電磁頻率掃描,提供目標高度資料,由於使用一較舊型結構更加牢固的天線,使得上甲板的重量因而增加(包括底座總計5,684磅;而SPS-48C連同底座則有4,495磅)。藉大幅降低旁波套(10分貝)與增加峰值功率(可至2.4百萬瓦),SPS-48E雷達的有效發射功率系舊型SPS-48C雷達的兩倍,儀表距離達220浬。該雷達可堆疊其9個各在不同頻率操作的波束,每個頻率涵蓋5度角度。雷達本身具四種操作模式:Equal Angle Coverage(EAC)、Maximum Energy Management(MEM)、Adaptive Energy Management(AEM)與Low-Elevation(Low-E)。EAC模式為集中能量於低角度波束;MEM模式則是將高功率用於四個低角度波束、中功率用於四個高角度波束;AEM模式則採用一個優先追蹤閘或監視優先閘追蹤目標,信號系由SYS-2整合自動偵測與追蹤管理系統產生;AEM模式則可根據目標雷達截面積與干擾環境調整雷達功率分配;Low-E則為優先考量使用波束能量較低的五個頻率,其涵蓋角度為0度至28度,雷達發射系以都卜勒波形進行發射。此型雷達亦可使用單獨波束或將能量集中於一個2度波束寬度進行操作,運用壓縮脈沖方式來對抗雷達干擾。
對空雷達方面,基隆級為AN/SPS-49(V)5 2D雷達,工作頻率在C/D頻段,巔值發射功率280千瓦,其亦配備於成功級上。為L波段的固態雷達,由一予以驅動的調速管、穩定瞄準線的反射器天線、一可自動偵測目標的視頻處理器與一個數位信號處理器組合而成。其他還有一具具一致性的旁波瓣消除器,提供額外的電子反反制能力;一個移動目標指示器,具有抗噪聲、氣象與固定目標干擾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對低飛高速目標的偵測能力。在以每分鐘12轉模式進行操作時,此雷達具有可以有效偵測敵方低飛或突然自雷達視線下冒出(Pop-Up)的目標,甚至在此低飛偵測能力上,還較神盾級系統佳。由於雷達使用脈衝都卜勒處理技術,可以排除固定與低速的噪聲,但也造成第一盲速(Blind Speed)降低。此外,該雷達亦具有將其波束進行局部仰升能力,來反制敵人對其主波瓣之干擾。AN/SPS-49(V)5 雷達亦具有一特殊抗金屬干擾絲模式,藉由提高脈波重複頻率(PRF)來增加第一盲速,以過濾干擾絲;而當在用低PRF時,偵測距離可達225浬以上。
AN/SPS-48E 3D與AN/SPS-49(V)5 2D雷達的輸出將會進入SYS-2(IADT)追蹤整合系統,其後系統將全艦各個雷達(平面搜尋與對空監視)資料整合,成為相關聯的追瞄軌跡,提供更有效的資料傳輸率,之後處理機追蹤的將是各雷達所提供的每個目標其相關描跡之最顯著中心點。SYS-2使用兩部UYK-44計算機,一部接收雷達偵測數據,另一部則將結合圖像送至RNTDS/ACDS Block 0戰鬥指揮系統。在特殊快速反應模式下,SYS-2將追瞄資料直接送至WDS Mk 14,後者負責進行目標接戰工作。
平面/導航雷達方面則為AN/SPS-55型I頻段雷達,搜尋距離從50米至雷達水平面,水平波寬1.5度可提供精確水面目標方位資料,垂直波寬20度,可追蹤低飛飛機或直升機,並可偵測潛艇的潛望鏡及換氣管,目標回跡則由AN/SPA-25G雷達復示器顯示。
射控雷達則有AN/SPG-51D、AN/SPG-60和AN/SPQ-9A。AN/SPG-51D是AN/SPG-51系列的改良型,為MK74射控系統的主要裝備。具有5KW連續波照明發射機,能增加速度閘的速度追蹤能力,使雷達能在雜波較高的環境下追蹤目標,增加了自動偵獲及追蹤、改進電子反反制性能、多數目標解析等功能,並改用晶體元件來增加每秒四次頻率變化的頻率迅變發射機。
AN/SPG-60飛彈/艦炮射控雷達具有手動及自動追蹤兩種模式,可接收二維及三維目標指派,亦可接收從SPQ-9、其他艦艇搜尋雷達及戰術資料系統傳來的追蹤資料,可提供SM-2MR防空飛彈導引。其經由MK 86系統計算機與 SPQ-9A雷達相連,並有一具安裝在SPG-60碟型天線正後方的附屬低光度電視攝影機,用以提供光電追蹤能力。其峰值功率為5.5千瓦(CWI模式),可導引一枚SM-1 MR飛彈接戰10浬內、截面積1平方米的目標。此型雷達提供了一個備用的飛彈射控頻道。然而由於其有效距離較短,以致利用SPG-60照明儀行分時作業,以同時接戰多路目標的機會有限。
AN/SPQ-9A為高解析度掃描追蹤(TWS)、脈波壓縮I頻段雷達,具有五種工作頻率的選擇,以脈波對脈波的跳頻方式做為電子反反制能力,每秒鏇轉60周,提供1秒的即時信號及資料處理更新率,目標活動指示功能已發展完成可增強噪聲中的解析能力。其中AN/SPQ-9A及AN/SPG-60為對付水面及空中目標交戰的雷達射控系統,連同兩套光電追蹤器為MK86的主要偵搜器,而AN/SPG-60天線基座也附裝有一套光學指揮儀。
對水面下的目標主要由AN/SQS-53B 艦艏聲納負責,為船體低頻主/被動聲納,圓柱形音鼓高1.6米,直徑4.8米,具有576聲音換能器組成,發射功率65千瓦,發射頻率3KHZ,具有表面導層、海底反彈、聲波匯聚區域等三種工作模式,聲波匯聚區域等三種工作模式。
火力
防空火力上,基隆級配備有標準二型飛彈,而其最新型號為SM-2 Block IIIA(RIM-66K-2)。使用推力更大的Mk 56火箭推進馬達推進,並配備有慣性導引與可程式自動導航裝置,也因此飛彈射程可以達到照明器的最大限度,約為80至815浬。導引系統則與一個單脈衝(半主動雷動)尋標器和數位信號處理器予以整合,具有較佳的電子反反制能力。SM-2 Block IIIA防空飛彈並具有對抗低飛目標的優異能力,其配備的直接爆炸彈亦可對付快速且經強化的目標。在緊急時,標準二型飛彈亦能選擇水面模式操作攻擊遠達雷達視線範圍的敵方艦艇,採用爬升後俯衝的彈道,其超音速(最大速度超過3.5馬赫)使其能快速接敵並具有可觀的終端動能,進而增加了彈頭的殺傷效果。
對艦火力上,基隆級配備有魚叉飛彈(RGM-84),位於船舯部位以彈艙方式儲存。而以理論來說,基隆級可由Mk 26 發射器進行發射,故可攜帶更多的魚叉飛彈,但基隆級目前無此規劃。基隆級配備有swg-1A魚叉艦用指揮發射系統,可經Link 11接收RNTDS來整合戰術情況,顯示目標與敵我艦船位置,並可自動計畫飛彈飛行過程的折轉點,使魚叉飛彈能在最佳角度接近目標、偵得目標並進行攻擊。每部終端機最可操控四枚飛彈(四組一群,必須同為左舷或是右舷),亦能按時地進行彈道計算,具有指定飛彈同時抵達目標以達飽和攻擊的能力,也能要求本艦飛彈能與友艦飛彈同時抵達目標,且具有不同的折轉點、雷達尋標器搜尋模式、巡航飛行路徑以及終端彈道選項可供操作人員選擇。
對潛作戰上,依縱深可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由SH-60B反潛直升機及SQR-19拖曳陣列聲納擔任,以延伸母艦偵測目標距離為目的,首先由SQR-19對潛艇進行被動搜尋,發現潛艇後再由S-70C(M)-1反潛直升機去確定該潛艇位置,然後在潛艇上方實施攻擊;第二層由反潛火箭(ASROC)擔任,其有效射程20公里;第三層則由魚雷發射管發射MK46輕型魚雷,對近距離的潛艇實施攻擊。
艦炮上,基隆級具有兩座Mk 45(54倍口徑)127mm艦炮,主要做為海軍艦炮支援與反水面作戰用途。該型艦炮使用70磅炮彈時,最大射距為29,500碼。最大持續發射率為每分鐘17發炮彈(理論上,每分鐘可發射20枚炮彈)。基隆級配備的艦炮為最早的原型,而非後來的Mk 45 Mod 1或後續更新的版本,故無法發射新一代的增程導引炮彈。
基隆級具有兩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為一種全自動、具快速反應能力的近程防空武器系統,能以獨立的方式進行目標搜尋、探測、識別、威脅評估、追蹤、攻擊,子彈為20厘米脫殼穿甲彈。全系統採用標準模組結構,由炮管、雷達、炮架、炮座、電子密封艙、遙控台、及本地控制台等七個分系統組成,雷達有搜尋及追蹤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