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鯔

硬骨魚綱燈籠魚目(Scopeliformes)狗母魚科(Syn-odidae)蛇鯔屬(Saurida)魚類的統稱。又名丁魚。海洋經濟魚類。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和大西洋。

蛇鯔

正文

硬骨魚綱燈籠魚目(Scopeliformes)狗母魚科(Syn-odidae)蛇鯔屬(Saurida)魚類的統稱。又名丁魚。海洋經濟魚類。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和大西洋。
形態 體亞圓筒形,向後漸細小側扁。頭略平扁。吻短而鈍。口寬大。牙細密尖銳,能倒伏;齶骨具牙2群。體被圓鱗。背鰭後方具1小脂鰭,臀鰭短小。
種類 蛇鯔屬約共有9種,中國產下述4種。
長條蛇鯔(Saurida filamentosa) 背鰭第2鰭條絲狀延長。分布於南海和東海,也見於澳大利亞沿海。為暖水性底棲魚類,棲於泥沙和沙泥底質的海區。南海北部海區分布的水深範圍為20~120米,水深60~90米處較多;水溫範圍為16~27℃,適宜水溫為19~21℃,鹽度範圍為31.5~34.8%,適宜鹽度為33.7~34.8‰。游泳迅速,但移動範圍不大。平時分散,生殖時期集群。性兇猛,貪食魚類、甲殼類和頭足類等。生殖期為 1~5月,盛期為1~3月。分批產卵。懷卵量5~96萬粒,平均懷卵量23萬粒。體長一般為200~300毫米,重90~350克,大者達600毫米,重約2千克。最高年齡雌魚為5齡,雄魚為6齡。2~3齡魚占漁獲物的70%以上。

長蛇鯔(S.elongata) 胸鰭短,不伸至腹鰭基底。側線鱗50~60。中國沿海均產,也分布於朝鮮和日本。生殖期在北部灣為2~4月,在黃海和渤海為5~7月。懷卵量3~14萬粒。卵徑1.3毫米。體長一般為180~230毫米,重60~130克,大者可達350毫米,重570克。南海主要漁場為北部灣、七洲洋及萬山群島;東海和黃海常年均可生產,以冬、春兩季為捕撈盛期。
多齒蛇鯔(S.tumbil) 背鰭無絲狀延長鰭條,胸鰭伸至腹鰭基底,體側無黑斑。產卵期長,每年從2月延至10月,甚至周年產卵。懷卵量4~47.8萬粒,平均13.5萬粒。體長一般為170~270毫米。主要分布於日本、中國及其他海區。
花斑蛇鯔(S.undosquamis) 體側常具9~11黑斑,背鰭前緣和尾鰭上緣各有 1行節狀黑斑。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中國產於南海和東海,產量不大。
蛇鯔的肉質細嫩,供鮮銷或鹹制。用以製作魚丸,質地鬆軟爽脆,為人們所喜食。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