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體細長,側扁。頭中等大,吻端尖突。眼小上位,呈管狀突起。背鰭8-9;臀鰭25-28;胸鰭18-22;腹鰭9。胸鰭沒有色素。色素位於側線上下均勻對稱。尾柄上葉色素不明顯集中。分布地帶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東大西洋,中國南海。魚類,燈籠魚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
系海洋暖水性深海魚類,由Alcock於1896年命名。體細長,側扁。頭中等大,吻端尖突。眼小上位,呈管狀突起。垂直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 東大西洋,中國南海約4000-600米深海域。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
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深海海區的珠目魚科珠目魚屬魚類。體長,身扁,舌齒大,眼睛較大,朝向向背部。
簡介 科學分類 形態特徵魚目亂珠:以魚眼為珍珠。比喻以假亂真。同魚目混珠。
科:珠目魚科 Scopelarchidae 屬:擬珠目魚屬
科學分類胸鰭短於腹鰭,屬於脊椎動物門、硬骨魚綱,側線附近的色素明顯,腹鰭後於背鰭起點,尾鰭下葉有色素,胸鰭20~22,背鰭6~9,臀鰭24~27,側線鱗50~5...
分類信息 形態特徵魚目,指魚的眼珠子;淚眼。語出《尚書大傳》卷一下:“東海:魚須、魚目。”
引證解釋 相關詞語魚目像珍珠但不是珍珠,美白像寶土但不是寶玉。比喻假的不會變成真的。元·佚名《劉弘嫁婢》一:“你說的差了也,那個終久則是假的也呵。……豈不聞魚目似珠不成珠,卻不道賦石似玉非為玉。” [1] ...
丹娜擬珠目魚(學名:Scopelarchoides danae)為珠目魚科擬珠目魚屬的魚類,俗名擬珠目魚。分布魚熱帶印度洋、大西洋、西中部太平洋及南海等海域。
形態特徵 分布地帶又稱珠眼魚, 燈籠魚目珠目魚科生物,系海洋暖水性深海小型魚類,體細長,無發光器。分布於日本及太平洋、印度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中國東海、南海。
形態特徵 分布地帶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邊輪廓象眼眶,裡面象瞳孔。小篆處理為線條。先秦時期多用“目”,兩漢以後,用眼逐漸多起來。“目”具有書面語色彩。...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詞性變化 方言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