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俗名:燈籠魚 七星魚 光魚
學名:Nannobrachiumnigrum
英文名:Blacklanternfish
中文名:黑體小鰭燈魚黑體小鰭燈魚
科名:Myctophidae
科中文名:燈籠魚科
同種異名:Lampanyctusniger,Myctophumnigrum,Paralampanyctusniger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後部略細。頭中等大。吻短,前端尖。眼中等大。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擴大;上下頜呈絨毛狀齒帶。鰓蓋後上緣圓角,不具鋸齒狀突起。體被大而薄圓鱗,易脫落;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0-12,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略等於或長於背鰭基底,具軟條12-14;胸鰭軟條11-14,尾鰭叉形。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發光器(Dn)小而圓形;鼻部腹位發光器(Vn)無;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下;鰓被架位發光器(Br)3個;胸鰭上方發光器(PLO),在側線上方,近背部;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兩者互為斜線排列;胸部發光器(PO)5個,PO3及PO4位置明顯升高;腹部發光器(VO)4個,VO1明顯升高;腹鰭上位發光器(VLO)位於腹鰭和側線之中間;臀鰭上方發光器(SAO)3個,三者排列呈斜線,SAO3在側線上方,近背部;體後側位發光器(Pol)2個,Pol2在脂鰭下方,側線上方,近背部;臀鰭前部發光器(AOa)3個,水平排列;臀鰭後部發光器(AOp)4個;尾鰭前位發光器(Prc)2個,垂直排列,各位於側線上下緣。尾部發光腺,雄魚與雌魚皆具SUGL而無INGL發光鱗。
分布
廣泛分布於太平洋海域,北自日本,南至菲律賓,東至加州及智利等。中國台灣則發現於西南部、東部及東沙群島等周邊水域。
習性
棲息環境為深海、近海沿岸;棲息深度:50-2754米;最大體長:21cm。大洋性中層巡遊魚類,具日夜垂直分布習性,白天一般棲息深度可達450-2,754公尺左右,晚上則上游至水深50-275公尺附近處覓食,以小蝦等甲殼類為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