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竹籠機是織錦機的一個種類,這類織錦機主要在少數民族地區使用,分有壯族竹籠機、毛南族竹籠機等種類。壯族竹籠機指壯族人民用於織造壯錦的傳統錦織機。壯族織錦技藝通常主要使用傳統小木機,又稱竹籠機,機上設有“花籠”用以提織花紋圖案,用花籠起花為壯錦織機的最大特點。壯錦是在裝有支撐系統、傳動裝置、分綜裝置和提花裝置的竹籠機(手工織機)上,以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為緯,採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藝術品。壯族竹籠機是壯族婦女自創的織機,織構簡單,機織輕便,容易操作。它的提花是通過機上“竹籠”和“編花竹”來織出豐富多彩的紋樣,圖案多為花果、鳥獸、山水等。壯族竹籠機和壯錦年代
唐代根據春秋戰國至秦漢的出土文物推斷,多綜多躡紋織機大約是從戰國至秦漢逐漸形成的。而原始腰機的基本形成可追溯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處於兩個序列之間的壯族織錦機的起源令人無法臆測,其中的竹籠機和環江織錦機無疑是最早的橫架提花機之一。基於宋代壯族提花織品大量流行的事實,可以認為宋代的壯族地區已經普遍使用提花機,這些提花機應該和遺存至今的壯族竹籠機有著緊密的聯繫,這是壯族竹籠機所能確訂的最晚年代。儘管宋代壯族地區的紡織技術曾經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宋以前有關的記載幾乎是個空白,遺存下來的實物也很少。因此,很難確定壯族織錦機的具體年代。事實上,織機發展的歷史證明了某種形態的織機形成需要經歷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前已述及宋代靜江府地區的壯族織機仍採用系軸於腰的形式。與賓陽竹籠機(即壯族竹籠機)、環江毛難族竹籠機、環江錦機相同,至今仍無變化。而漢代的壯族織機則表現出較大的差異。羅泊灣漢墓出土的織機殘件經辯認有翹刀、緯刀、卷經板、吊桿、調綜棍、馬頭、夾布棍等部件。其中夾布棍為長方條形,兩端有叉,形狀與竹籠機上的夾棍近似。緯刀背刃平直,刃口的兩端呈圓弧上收,背在兩端下切成角,正好供雙手握持,形制與環江竹籠機、環江織錦機的打緯刀相似。漢代壯族地區的織機採用典型的緯刀表明當時還沒有產生打緯和引緯結合一體的打緯刀,也可能沒有產生筘。環江織錦機和環江竹籠機還在採用兼有引緯功能的打緯刀,賓陽竹籠機和靖西織錦機則發展到了梭和筘。體現了壯族竹籠機不斷發展的事實。
一般認為,壯錦生產的歷史可追溯到唐宋時代。根據宋代周去非《嶺南代答》“服用門”記載:“邕州左右江峒蠻有織白。白質方紋,廣幅大縷,似中都之線羅。而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知道了宋代的“織”因“白質方紋”而稱“白”,似乎是一種素麵提花絲織品,與後來壯錦的“工巧炫麗”,“五彩燦然”顯然有很大差異。很明確的壯錦出現是在宋以後,明清暑期的壯錦記載和今天所能看到的藏於故宮的清代貢品壯錦,與現代壯錦比較已無差異,這一時期應該是壯錦發展的成熟期。
壯錦在織物中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品類,它與蜀錦、雲錦、宋錦表面上的區別在於它不是完全用絲線織成。壯錦主要用棉的股紗作經線,以不拈或加拈的縷絲作緯線,相互交織而成。棉絲混織是壯錦的一大特點,棉紗易得,故用棉紗作經線;絲很珍貴,又漂亮,就用來作緯絲顯示花紋。這與壯族用棉用絲的歷史完全吻合。現代的壯錦比起明清的壯錦來,基本上沒有差別。因此可以認為明清的壯錦機織技術已經相當穩定。因此,宋以後到明清這段時間,從素色到彩色的壯錦發展是個空白。宋以後,壯錦空間經過了怎樣的過程發展起來的,還不十分清楚。宋代
壯族民間各種織物的發展到宋代達到高潮,產生了很多有特點的精品。除著名的“白”外,還有一種叫做“子”的苧麻,潔白細薄而長,土人擇其尤細長者為子”。又“有花紋者為花,一端長四丈余,而重止數十錢,卷而入之小竹筒,尚有餘地”。“稍細者,一端十餘緡也”。織品的優劣,實際上反映了一整套紡織技術的高超。宋代的壯族民間已經具有先進的紡織技術基礎,紡出的壯錦質量、色彩、圖案都已達到當時世界一流錦品水平。壯錦是廣西壯族民族文化瑰寶。壯錦不僅反映著壯族人民對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崇敬,還滲透著本民族的樂觀精神,是承載民族文化記憶的“活化石”。壯族織錦技藝曾是壯族婦女必學的一門手藝,壯錦也是壯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裝飾品。古書上有記載,壯族人善
織,《漢書·地理志》中就有關於壯家“男子耕農,種稻麻,好蠶桑織績”的記述。二十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廣西貴港羅泊灣漢墓的七號殘葬坑內,曾發掘出土了數塊橘紅色回紋錦殘片,便是壯族先人們在漢代就已經掌握了織錦技藝的實證。據《唐六曲》和《元和郡縣誌》記載,唐代壯族人民所織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貝布、斑布、都洛布、麻布、絲布等布料,被朝廷列為貢品。到了宋代,壯族的手工紡織業進一步發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還出現了絲、麻、絲棉交織的錦。北宋元豐年間,呂大防在四川設定蜀錦院,織錦四種之中,即有廣西錦(壯錦),列入上貢的錦帛之一,可見壯錦之名貴。明清時代明清時期,壯錦越來越興盛,工藝也越來越成熟,壯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琢磨出了一整套壯錦織造技術,壯錦發展到了用多種色彩的絨線編織。壯族人使用裝有支撐系統、傳動裝置、分綜裝置和提花裝置的手工織機“竹籠機”,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為緯,採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使壯錦呈現出絢麗的色彩。這種手工織綿法在民間逐漸廣泛使用,當時壯族民間織錦之盛,正如《廣西通志》所載:“壯錦各州縣出,壯人愛彩,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線雜以織,如花鳥狀……”清人沈日霖在《粵西瑣記》中描述:“壯婦手藝頗工,染絲織錦五彩爛然……凡貴官富商,莫不爭購之。”當時編織壯錦是壯族婦女必不可少的“女紅”,壯錦更是嫁妝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所謂“嫁奩,土錦被面決不可少,以本鄉人人能織故也。土錦以柳絨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價值五兩,未笄之女即學織”。(參見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第622-623頁)差異
從織機發展的歷史考察,雖然壯族織錦機種類不同,但都是歷史上的遺存。壯族竹籠機繼承了原始腰機的特徵,且又長期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發展是局部的、緩慢的。而在漢族地區,在類似織機的基礎上,改進形成了多綜多躡紋織機,這是織機發展歷程的結果必然。實際上,壯族竹籠機可以認為是多綜我躡紋織機的一種;或者確切地說,是多綜多躡紋織機的早期形式。不過這裡的“躡”指的是竹針,而不是踏腳桿。它們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差別在於提起的方式不相同。壯族竹籠機與壯錦的年代出現了很大差距。從壯族歷史上織品的種類和壯族紡織技術發展的過程來看,壯族的棉織業和麻織業有著更加悠久的歷史,棉織品和麻織品都有採用了提花工藝的記載。壯錦與雲錦、蜀錦、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製成品與其他名錦相比毫不遜色。壯族竹籠機的早期形式並不影響壯錦作為一種名錦而存在。壯族竹籠機的獨特技術也是其他提花機不可取代的。在今天看來最精美的壯錦恰恰只有在古老的竹籠機上才能織出,壯族的審美觀念超過了經濟意識。
結構和特點
壯族竹籠機是百年前就已經定型後又再經過不斷改變的小木機。它結構簡單,機織輕便,易於操作,使用方便,但效率頗低。全機由機身、裝紗、提紗、提花和打花五部分組成。機身包括工具機、機架、坐板。裝紗包括卷經紗機頭、紗籠、布頭軸、綁腰、壓紗棒。提紗包括紗踩腳、紗吊手、小綜線。提花包括花踩腳、花吊手、花籠、編花竹、大綜線、綜線梁、重錘。打花包括筘、挑花尺、筒、絨梭、紗梭。織錦時,藝人按著設計好的圖案,用挑花尺將花紋挑出,再用一條條編花竹和大綜線編排在花籠上。織造時,就按照花籠上的編花竹一條條地逐次轉移,通過縱線牽引,如此往復,便把花紋體現在錦面上。 壯族竹籠機以賓陽竹籠機為代表,它的機台長173厘米,從前端到後端呈倒梯形,前端寬65厘米,後端寬79厘米。機架高109厘米。機架中部和上部有兩個槓桿結構,分別用來提拉地綜和懸掛、提拉編結有花本的竹籠。竹籠機因此而得名。懸掛竹籠的槓桿長約150厘米,後端吊有重物以保持平衡。竹針編排在竹籠周圍 ,整個竹籠就是花本 。織花時根據編好的程式順次取下竹針 ,拉起一組提花通絲就能牽動經線形成開口。竹籠機上的竹針數可達100餘根,少的也有30多根,根據織錦圖案的繁簡增刪。竹籠機只用一片地綜,配以踏桿,就能完成平紋地的制織 。這片地綜由綜絲與綜桿組成,每根綜絲帶動一根底經 。綜桿上連槓桿,槓桿後端連 著踏桿。竹籠機地綜形成梭口的過程是,在卷經軸稍前的位置有一個直徑約14厘米的分經筒,使底經和面經上下分開,形成第一次梭口。踏動踏桿,因槓桿作用提起地綜,底經跟隨而起,變成面經。這樣形成的第二次梭口很小,還需要通過一個竹筒以加大梭口,便於引緯。取出竹筒,放開踏桿,便復回原來的形態,又形成第一次梭口。壯族竹籠機就地取材,竹木並用,其結構並不複雜,構思卻極為巧妙,充分揭示了提花機按花紋要求以一定程式起花的重要原理。壯族竹籠機的發明,為後來一些織綿機的演變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古代的提花織物,例如壯錦、雲錦、蜀錦、宋錦等,是在木製提花機上由織匠手工織造而成的,非常費時費力,因此,提花織物價格特別昂貴,一般為貴族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