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極理論

增長極理論

增長極理論由法國經濟學家佩魯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該理論被認為是西方區域經濟學中經濟區域觀念的基石,是不平衡發展論的依據之一。增長極理論認為:一個國家要實現平衡發展只是一種理想,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經濟成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逐漸向其他部門或地區傳導。因此,應選擇特定的地理空間作為增長極,以帶動經濟發展。

基本信息

背景

增長極理論增長極的傳導
經濟成長極理論是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關於一國經濟平衡增長抑或不平衡增長大論戰的產物。

增長極理論最初由法國經濟學家佩魯(francois perroux)提出,許多區域經濟學者將這種理論引入地理空間,用它來解釋和預測區域經濟的結構布局。後來法國經濟學家布代維爾(j.b.boudeville)將增長極理論引入到區域經濟理論中,之後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gunnar myrdal)、美國經濟學家赫希曼(a.o.hischman)分別在不同程度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理論,使區域增長極理論的發展成為了區域開發工作中的流行觀點。

增長極概念最初是由法國經濟學家弗郎索瓦·佩魯(Francois Perroux)提出來的,他認為,如果把發生支配效應的經濟空間看作力場,那么位於這個力場中推進性單元就可以描述為增長極。增長極是圍繞推進性的主導工業部門而組織的有活力的高度聯合的一組產業,它不僅能迅速增長,而且能通過乘數效應推動其他部門的增長。因此,增長並非出現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這些增長點或增長極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最終影響。他借喻了磁場內部運動在磁極最強這一規律,稱經濟發展的這種區域極化為增長極。

佩魯首先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於地理空間的經濟空間。他主張經濟空間是以抽象的數字空間為基礎,經濟單位不是存在於地理上的某一區位,而是存在於產業間的數學關係中,表現為存在於經濟元素之間的經濟關係。其次,佩魯認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技術進步與創新。創新集中於那些規模較大、增長速度較快、與其他部門的相互關聯效應較強的產業中,具有這些特徵的產業佩魯稱之為推進型產業。推進型產業與被推進型產業通過經濟聯繫建立起非競爭性聯合體,通過後向、前向連鎖效應帶動區域的發展,最終實現區域發展的均衡。這種推進型產業就起著增長極的作用,它對其他產業(或地區)具有推進作用。第三,增長極理論的核心是推進型企業對被推進型企業的支配效應。支配,是指一個企業和城市、地區、國家在所處環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國的另一位經濟學家布代維爾認為,經濟空間是經濟變數在地理空間之中或之上的運用,增長極在擁有推進型產業的複合體城鎮中出現。因此,他定義:增長極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斷擴大的工業綜合體,並在影響範圍內引導經濟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布代維爾主張,通過“最有效地規劃配置增長極並通過其推進工業的機制”,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美國經濟學家蓋爾在研究了各種增長極觀點後,指出影響發展的空間再組織過程是擴散—回流過程,如果擴散-回流過程導致的空間影響為絕對發展水平的正增長,即是擴散效應,否則是回流效應。

內容

增長極理論增長極理論
(1)狹義經濟成長極:有三種類型.一是產業增長極,二是城市增長極,三是潛在的經濟成長極。

(2)廣義經濟成長極:意謂凡能促進經濟成長的積極因素和生長點,其中包括制度創新點、對外開放度、消費熱點等等。

經濟成長極具有相對性和變異性,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經歷了均衡(20世紀50-70年代)-非均衡(80年代)-非均衡協調(90年代)的動態發展過程,典型的發展中大國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這一國情和區情,決定了我們應該採用以增長極理論為基礎的非均衡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增長極理論從物理學的“磁極”概念引伸而來,認為受力場的經濟空間中存在著若干箇中心或極,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各種離心力和向心力,每一個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產生相互交匯的一定範圍的“場”。這個增長極可以是部門的,也可以是區域的。該理論主要觀點是,區域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條件較好的少數地區和少數產業帶動,應把少數區位條件好的地區和少數條件好的產業培育成經濟成長極。增長極理論的基本點包括:(1)其地理空間表現為一定規模的城市;(2)必須存在推進性的主導工業部門和不斷擴大的工業綜合體;(3)具有擴散和回流效應。

增長極體系有三個層面:先導產業增長;產業綜合體與增長;增長極的增長與國民經濟的增長。

在此理論框架下,經濟成長被認為是一個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依次遞進,有機聯繫的系統。其物質載體或表現形式包括各類別城鎮、產業、部門、新工業園區、經濟協作區等。

作用

增長極理論中國的經濟成長極
增長極對地區經濟成長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

(1)區位經濟。區位經濟是由於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若干企業或聯繫緊密的某幾項經濟活動集中於同一區位而產生的。例如,某一專業化生產的多個生產部門集中在某一區域,可以共同培養與利用當地熟練勞動力,加強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共同承擔新產品開發的投資,可以形成較大的原材料等外購物資的市場需求和所生產產品的市場供給,從而使經濟活動活躍,形成良性循環。區位經濟的實質是通過地理位置的靠近而獲得綜合經濟效益。

(2)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由於經濟活動範圍的增大而獲得內部的節約。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減少分攤廣告費和非生產性支出的份額,使邊際成本降低,從而獲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3)外部經濟。外部經濟效果是增長極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結果。經濟活動在某一區域內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廠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獲得某些產品和勞務,從而獲得整體收益的增加。

產生條件

增長極理論經濟成長極的條件
(1)在一個地區記憶體在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群體和企業家群體,這實際上是熊彼特關於創新學說的反映,即創意與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元動力而非簡單的投資或消費拉動;

(2)必須具有規模經濟效應。即發育成為增長級的地區需具備相當規模的資本技術和人才存量,通過不斷投資擴大經濟規模,提高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率,形成規模經濟;

(3)要有適宜經濟與人才創新發展的外部環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還要有政府高效率運作,恰當的經濟政策、保證市場公平競爭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進與培養等“軟環境”。

主要優點

增長極理論經濟成長極的作用
增長極理論提出以來,被許多國家用來解決不同的區域發展和規劃問題,這是因為它具有其他區域經濟理論所無法比擬的優點:

(1)增長極理論對社會發展過程的描述更加真實。新古典經濟學學者信奉均衡說,認為空間經濟要素配置可以達到帕累托最優,即使短期內出現偏離,長期內也會回到均衡位置。佩魯則主張非對稱的支配關係,認為經濟一旦偏離初始均衡,就會繼續沿著這個方向運動,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動才會回到均衡位置。這一點非常符合地區差異存在的現實。

(2)增長極概念非常重視創新和推進型企業的重要作用,鼓勵技術革新,符合社會進步的動態趨勢。

(3)增長極概念形式簡單明了,易於了解,對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時,增長極理論提出了一些便於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例如,佩魯認為現代市場充滿壟斷和不完善,無法自行實現對推進型企業的理性選擇和環境管理問題,因此,提出政府應對某些推進型企業進行補貼和規劃。

主要缺陷

很多國家的實踐表明,增長極理論指導的區域發展政策沒有引發增長極腹地的快速增長,反而擴大了它們與發達地區間的差距,尤其是城鄉差距,所以70年代以來增長極理論的有效性受到懷疑,究其原因,增長極理論的主要缺陷有:

(1)增長極的極化作用。增長極主導產業和推動性工業的發展,具有相對利益,產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圍地區的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要素轉移到核心地區,剝奪了周圍區域的發展機會,使核心地區域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擴大,這是增長極對周圍區域產生的負效果。

(2)擴散階段前的極化階段時間過於漫長。擴散作用是極化作用的反向過程,兩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繆爾達爾認為市場力的作用通常是傾向擴大而不是縮小地區間的差異,在增長極作用過程中,如果不加強國家干預,回流效應(即極化效應)總是大於擴散效應。但赫希曼認為,增長的累積性不會無限的進行下去,從長期看,地理上的涓滴效應(即擴散效應)將足以縮小區域之間的差距。1979年,布賽爾在其論文《增長極:它們死了嗎》中,提出擴散效應和回流效應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觀點。無論哪種觀點,增長極的擴散效應不可否認,擴散階段前的極化階段是漫長的也無庸置疑。然而,要度過這個漫長時間,落後地區的人民要繼續忍受貧困,政治不安定因素可能增加。對於講求政績的政府官員,在短期內看不到政策的顯著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對增長極政策的實施起到阻礙。

(3)推動性產業的性質決定增長極不能帶來很多就業機會。推動性產業是同主導產業緊密配合的新興產業,具有很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屬於迅速增長的企業類型,而且具有較大的規模。推動性產業的性質決定了增長極一般一現代工業為目標,技術裝備和管理方法較為先進,因此培育增長極並不可能解決很多的結業問題,而且容易形成“飛地”型的增長極。

(4)新區開發給投資帶來一定難度。上文已經論述從政府角度增長極政策實施的難度,投資商角度上,增長極一般以城鎮為依託,又常不在已有建成區,這些地方交通一般不便,生活服務設施相對較差,投資者往往不願意為這種新區投資,而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政府的投入,如果政府不採取積極的態度,增長極政策的實施困難很大。

(5)增長極理論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區域發展政策,它單純依靠外力(外來資本以及本地自然資源稟賦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國民經濟。在全球化與本地化趨勢並存的世界經濟中,尋求依靠內力發展地方經濟的道路(endogenous regional development),以知識和技術為本的區域發展戰略越來越受到很多國家政府的重視。

影響

增長極理論增長極的影響
經濟成長極作為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的新的經濟力量,它自身不僅形成強大的規模經濟,對其他經濟也產生著支配效應、乘數效應和極化與擴散效應。這三種效應的產生,充分顯示了經濟成長極的重大意義。

1. 支配效應

佩魯認為,“一個單位對另一個單位施加的不可逆轉或部分不可逆轉的影響”,就是“支配效應”。在現實的經濟發展中,經濟單位之間由於相互間的不均影響而產生一種不對稱關係,一些經濟單位處於支配地位,而另一些經濟單位則處於被支配地位。一般來說,增長極中的推動性單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支配效應,都能通過與其他經濟單位間的商品供求關係以及生產要素的相互流動對這些經濟單位產生支配影響。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拉動作用。

2. 乘數效應

這種效應主要是指增長極中的推動性產業與其他產業間的聯繫,有的是前向聯繫,有的是後向聯繫,有的是旁側聯繫。這些聯繫的作用是,增長極的經濟力量促使其他相關產業的建立,從而在就業上、生產上和經濟效益上,增長的數量表現出乘數效應。增長極的這種效應可有效地改變一個區域工業基礎差、經濟存量少的狀況。

3. 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

(1)極化效應。又稱回波效應,是指迅速增長的推動性產業吸引和拉動其他經濟活動,不斷趨向增長極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出現經濟活動和經濟要素的極化,然後形成地理上的極化,從而獲得各種集聚經濟,即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反過來又進一步增強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從而加速其增長速度和擴大其吸引範圍。佩魯認為,極化效應促成各種生產要素向增長極的回流和聚集;即出現發達地區越來越發達,不發達地區越來越落後,經濟不平衡狀態越來越突出,甚至形成一個國家內地理上的二元經濟局面。

(2)擴散效應。擴散效應是指增長極的推動力通過一系列聯動機制不斷向周圍發散的過程。擴散作用的結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對周圍地區產生較大的乘數作用。擴散效應促成各種生產要素從增長極向周圍不發達地區的擴散,即通過建立增長極帶動周邊落後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從而逐步縮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極化效應是主要的,當增長極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極化效應削弱,擴散效應加強。增長極效應是一種多種效應的複合體,如上游下游效應、集聚效應和互利效應等。

如果增長極的擴散效應大於回波效應,就會帶動周邊地區經濟共同發展。然而由於積累性因果循環的關係,回波效應往往大於擴散效應,導致增長極地區越來越發達,周邊地區越來越落後,形成地理空間上的二元經濟,使地區經濟差距擴大,甚至形成獨立於周邊地區的“飛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 增長極的發展導致外圍地區資本籌集困難。增長極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厚的投資利潤以及需求日益擴大的市場,這些因素吸引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將經濟落後地區的儲蓄轉化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投資;而外圍地區由於落後的經濟基礎和投資收益率低,資本外流,致使資本積累逐漸減少,資本日趨短缺和枯竭,任何現代化的產業都難於起步。

b. 增長極的經濟發展使外圍地區人才缺乏,經濟發展受到極大制約。增長極在就業機會、工資待遇、工作環境、個人多樣化需求的滿足程度、子女上學就業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這些優勢吸引著落後的外圍地區的勞動者和各類專業人才通過各種途徑紛紛流向那裡,結果在增強增長極發展能力的同時,卻對外圍地區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c. 增長極的發展導致外圍地區貿易狀況惡化。由於地域鄰近,增長極與外圍地區勢必發生區域貿易活動,前者以輸出工業品資本品為主,並從後者輸入初級產品;而後者以初級產品的生產和輸出為主。初級產品的價格低而不穩,且缺乏需求彈性,因而競爭形勢和交易條件有利於前者而不利於後者。總之,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往往是以犧牲外圍地區的發展為代價的。

套用

增長極理論增長極的套用
1. 增長極理論在區域經濟中的發展套用

現代區域經濟研究中,增長極理論被廣泛用作為區域發展的指導理論,對增長極的具體解釋產生了眾多差異。有人認為增長極是推進型產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空間集聚;也有人認為增長極是一個帶動周圍區域經濟成長的城市中心,並且這個增長中的城市中心,其特點是在一個時期內比區域內其他地區有更高的就業增長率,能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周圍腹地增長的相關產業的空間集聚等等。綜合起來區域經濟中的增長極由專家定義為:由推進型產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空間集聚而形成的經濟中心,它具有較強的創新和增長能力,並能通過擴散效應以自身的發展帶動其他產業和周圍腹地的發展。區域增長極具有以下特點:在產業發展方面,增長極通過與周圍地區的空間關係而成為區域發展的組織核心;在空間上,增長極通過與周圍地區的空間關係而成為支配經濟活動空間分布與組合的重心;在物質形態上,增長極就是區域的中心城市。可以說目前對區域增長極的解釋都存在布代維爾增長極的觀點,都滲透了這樣一種思想,即由於區域規模不一,增長極的規模也有等級之分,極化空間與城市中心的等級概念有相應的關係:一個極化區是一個異質空間,其中不同的組成部分相互依賴,相互補充,他們與區內占支配地位的城市中心或極所進行的商品和服務貿易超過與周邊區域的貿易。

2. 增長極理論在區域經濟中的套用效果

雖然說佩魯的增長極理論與現在所說的區域增長極有出入,但將它的思想套用於區域開發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增長極理論中的經濟關係是建立在抽象的經濟空間結構中,但任何活動也必然依存於一定的自然實體,不能說增長極理論是針對區域開發而設,卻可以認為,增長極理論思想是區域開發的指導思想。從實踐上看,增長極理論是建立在非均衡發展基礎之上。它套用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是指由於某些主導產業或有創新能力的大企業在核心區或大城市的集聚,導致資本與技術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規模經濟和相關的外部經濟,從而通過自身增長迅速的增長極對臨近地區產生強大擴散作用,帶動相鄰地區的共同發展。這一理論的實質是一種區域內部發展理論,強調區域內部增長中心本身的形成與發展,通過增長極地區的優先增長,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從增長極理論產生的背景來看,增長極理論的形成主要針對經濟發展步入成長階段或成熟階段的區域而言的。佩魯增長極的形成與發展其前提是市場的有效需求,市場的有效需求的形成必須是在發達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不發達經濟的市場經濟發育程度低,經濟運行機制不健全、落後的地區環境條件等與已開發國家存在較大差異,而且落後地區或蕭條地區一般缺乏商品市場的開發能力及新產品的開發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新的企業無法發展。

增長極理論提出後,被許多國家用來解決不同的區域發展和規劃問題。70年代以後,增長極理論曾廣泛套用於不發達經濟和不發達地域經濟發展,成為指導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許多國家試圖運用這一理論消除落後地區的貧困,促進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在一些已開發國家和不發達地區也曾收到一定的效果。其中取得較大成功的國家有巴西馬來西亞

(1)在巴西的套用

就巴西而言,它在東南部地區經濟發展時期,採取種種激勵手段來刺激亞馬遜河流域等落後地區的經濟成長。如把首都從繁榮的里約熱內盧遷往落後的巴西利亞,修建貫穿亞馬遜河流域的公路體系,鼓勵向落後地區移民,同時,重視落後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開闢新工業區,利用優惠政策吸引外來投資,開闢內地自由貿易區等。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位於亞馬遜河中游的“瑪瑙斯自由港”成為巴西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特區。它被作為推動巴西中西部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輻射中心,有效地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

(2)在馬來西亞的套用

馬來西亞曾是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東南亞金融風暴之前,馬來西亞不僅經濟高速增長,而且國內經濟穩定、地區間收入分配較公平。

該國成功的經驗是鼓勵出口工業,實現了產業升級,大部分新工業為高科技產業,從而提高了馬來西亞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同時,該國政府針對國情提出了適度的不平衡發展戰略,既不損害發達地區的經濟利益,又使欠發達地區的經濟能快速增長。馬來西亞東部落後,西部較為發達,因此該國開始採取了與佩魯的增長極觀點較為接近的政策,為創新創造壟斷機制,並鼓勵在一定時期內將增長集中於特定的產業和特定的地區。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馬來西亞開始減少向繁榮地區如雪蘭莪地區的人口流動,前提條件是以不損害繁榮地區的根本利益和經濟活力為原則。不過政府也不鼓勵私人投資流向特別貧困的地區,而是鼓勵人才和資金向中等發達地區轉移,如轉移到比較發達的帕朗地區。因為這些地區具有較好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潛力,其經濟擴張力大到足以克服發達地區帶來的不利的回波效應。政府通過向帕朗地區投資,為建立西北地區的增長極提供優惠政策以產生擴散效應。這樣就使那些相對貧窮、停滯的地區逐步發展為富裕的地區,尤其是政府對高科技電子等創新產業的扶持,帶動了許多企業的模仿和不斷創新,使帕朗和周圍地區發展成為世界性的電子產品出口基地。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政府鼓勵發展全國各地的貧困中小城市。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政策就是以增長極理論為基礎,採取的政策符合自身國情,既充分發揮增長極的擴散效應,又力求克服其不利的回波效應;既考慮到地區優先發展戰略,又兼顧了落後地區的發展,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地區發展差距和地區收入差距問題。

這兩個國家成功的經驗表明,應當把增長極理論與本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同時,還需要正確的政府行為,政府應採取適當的干預政策,制定開發落後地區的合理政策規劃,以促進落後地區和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但也有一些國家將增長極理論作為制定地區發展戰略依據,希望藉此實現經濟成長,但結果並不理想。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國曾先後遇到這一問題。義大利、西班牙曾參照增長極理論,組成幾個大小不等的“工業發展區域”和“工業化核心”,卻因為忽視農業和中小企業的作用、推進型企業與當地自有資源脫節、嚴重依賴外國資源、不能有效吸收當地勞動力等原因,未能促進當地經濟成長。這些增長極被喻為“嵌在落後地區的飛地”。

如何培育

增長極理論培育增長極
儘管佩魯的增長極理論在區域實踐中存在諸多的不可行性,但其思想卻是可以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首先,在落後地區培育增長極首先應該打破行政界限的分割。如果只在單一的行政區內考慮增長極的建立一方面勢必形成地方經濟發展的割據狀態,造成資源浪費、地方之間爭奪資源,使資源不能實現最優配置。形成工業項目遍地開花、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另一方面破壞經濟在空間中的聯繫,也就進一步削弱了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調節作用。用理查(Richarson)的觀點來說就是:“重要的是應該看到,即使在工業並不高度發達的區域中,空間結構也以微弱的形式存在。”可以看出,這裡把佩魯的大的經濟空間發展縮小到一個具體小區域的經濟空間,把增長極更加具體化到一個點上,這個空間也必須一個按經濟活動聯繫所界定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尋找經濟成長極。

其次,在欠發達地區培育增長點可以按照城鎮等級體系來進行規劃。哈里•理查森認為:先進的工業化國家中的增長點無疑會包含有增長性產業,但簡單地說,增長點背後的基本思想是,由人文活動、特別是經濟活動構成的空間中會存在著某種秩序和規律。在每一區域內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或幾個優勢節點或控制中心,其增長率及其功能會成為區域擴張率的重要決定量。這些節點的影響程度在整個區域中並不相等。當擴散效應和回流效應取得平衡時,區域增長隨優勢節點的出現而增加。這種空間中的秩序和規律可以看成現實中存在的城鎮等級體系,各種資源要素從核心趨向邊緣區的擴散是通過城鎮體系來完成的。但要注意的是應該避免過多地選擇發展的點,形成重複建設;還要注意新建項目與原有產業之間的聯繫,要能夠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注意增長極的建立要能夠和國家、區域層次上形成系統性,與廣大農村要有較強的聯繫性。

第三,要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加強區域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具有投資多,效益慢的特點,實現全部私人投資不大可能。而且,基礎設施的完善可以形成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創造良好的區域投資環境。如果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於工業,配套設施跟不上,工業的發展就沒有發展的支撐背景,從而阻礙工業的發展。因此,政府應該提高管理能力,發展區域經濟要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始。

增長極有自然增長極和人工增長極,發達的地區擁有的是自然增長極,欠發達地區和國家就需要政策制定者的公共投資,對基礎設施進行足夠的投資,創造增長點。如果選擇正確,其擴張率在將來會自我形成,呈現自然增長點的特徵;規劃得好的增長點是一種潛在的自然增長點,而規劃得不好的增長點將會依賴於大量的公共投資而生存。因此,區域增長極的設定要切實考慮區域經濟的要求,制訂符合區情的區域發展政策和區域發展目標。如在西方已開發國家中,義大利的區域差距最為顯著。以羅馬以南為分界線,義大利分為南北兩個地區。南北地區較大的經濟發展差距造成南方地區人口大量流向北方地區。為了縮小南北經濟差距,遏制勞動力外流,義大利政府長期對南方地區經濟發展給予巨大支持。建立交通幹線、港口、水電等基礎設施,鼓勵並直接在南方地區投資,發展工業。經過戰後數十年努力,南方經濟有很大發展,但與北方地區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正如赫希曼所說的:“只依賴於公共投資政策來試圖彌補區際間經濟水平差距,一種方法是給落後地區提供像較發達區域一樣好的基礎設施。但是,這並不是產生增長的最有效方法,因為缺乏足夠的企業關係,雖然也需要一些基礎設施投資,但最根本的任務是資助落後地區那些已有的、有積極促進作用的經濟活動。”

綜上所述,用佩魯觀點來看,區域增長極的確定之首在於推進型產業的建立。為了促進增長極的形成,應致力於發展推進型企業和以推進型企業為主導的產業綜合體。推進型企業和產業綜合體通過技術創新活動,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迅速增長。作為增長極的推進型產業是指出口型產業,它具有國內和國際市場,創新能力強。而創新是產生極化效應的動力,創新活動不僅使單個企業獲得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且還通過創新對當地和周邊地區產生重要影響。

從技術方面看,增長極內的技術創新活動使企業產出增長率、投資回報率大大高於落後地區同類企業,從而引起周圍其他企業的學習和效仿;從社會結構方面看,創新使現有的社會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組織結構更容易朝著變革方向轉變,使之適應創新結果,並成為下一次創新活動的基礎;從社會心理方面看,創新強化了社會群體的進取意識,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勞動力為改變自己進入增長中心的比較劣勢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

在發達區域,由於產業結構和城市體系發育成熟,具有完整的產業關係和空間關係,技術基礎和人力資本密集,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明顯,增長極容易形成。欠發達地區自然資源豐富,但生產力水平不高產業結構和城市體系殘缺,技術落後,人才缺乏,則引進需要同時創立產業聯繫與空間聯繫體系,引進和完善產業關係和空間關係結構。政府應該發揮能動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破狹隘和封閉的發展狀態,形成一個沒有行政界限的經濟空間,培育一個生產要素能自由流動的區域經濟環境,結合當前的技術基礎,選擇適當的增長極和與之相適應的技術等級和規模,促進推進型產業的集聚效應得以快速形成,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