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研究內容
城市社會學是社會學中最早的分支學科之一。社會學的芝加哥學派。主要研究城市的各種社會問題、城市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研究內容包括:①人類生態學;②城市社區的劃分;③城市問題對策與規劃;④城市化。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城市化國家,城市社會學與任何一門社會學科都有聯繫,如犯罪學和異常行為研究主要針對城市治安狀況;人口統計學中很大部分涉及到城市人口遷移過程和農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的過程;對社會政策、家庭、老齡化、醫療、社會差別等的研究都與城市社會學有關。主要流派
都市社會學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分化出許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①都市化派。該派認為,都市的主要特點在於角色分化、次屬關係、價值觀的世俗化以及規範秩序解體。他們主要研究與農村生活方式相聯繫的社會機制如何被都市取代。
②亞社會派。該派的基本觀點是競爭,把人視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認為人類在生物亞社會的壓力和動力下被迫作出種種反應,人類行為就是這種亞社會壓力和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③生存學派。該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組織自己以保證人類生存的需要。他們認為,都市化是居民創造出來的,用以容納大量居民的組織形式;都市化的進程直接取決於生存活動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決於社會技術發展水平。
④經濟學派。該派主要從經濟角度分析都市化和都市社會問題,認為都市化是市場和經濟活動的重新組合,原來單一的第一產業逐漸派生出第二、第三產業;與此同時,整個社會,特別是都市的社會組織也隨之變化。
⑤環境學派。該派認為,都市表現了人類在生存鬥爭中的適應性,都市問題基本上是由於都市生活背離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環境,工業都市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都市污染正威脅人類生存。他們主張徹底改造都市結構,以達到與自然和諧一致的目的,並且提出了許多都市規劃和都市改造的意見。
⑥技術學派。該派主要從技術角度研究都市位置、都市間的相互依賴關係、都市人口和經濟活動的空間模式。他們往往忽視非技術因素對都市化的影響。
⑦價值學派。該派強調非經濟的、非技術的價值觀對都市結構和土地使用模式的影響,認為社會文化制度對都市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居民價值觀和感情上的差別造成都市的差別。
⑧權力學派。該派主要研究都市中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競爭能力,權力在都市規劃中所起的作用。以上各種流派的觀點也常相互影響,相互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