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

都市化

社會經濟關係、人口、生活方式等由農村型向都市型轉化的過程。亦稱城市化或城鎮化。

正文

 
都市化過程 包括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 3個方面:①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產業結構由農業型經濟轉變為工業型經濟。②人口向都市地區集中,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轉變,市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增大。③社會生活向都市性狀態轉變,都市生活方式擴展到其他領域;人際間的血緣、親緣關係削弱,業緣關係強化。這3 個方面綜合的空間形式是都市地域的擴大、市鎮數目的增多和都會地區的出現。
都市化的過程表現為不同的形式。從擴展的方式來看,有連續型和跳躍型。連續型指都市的離心擴展與市區保持接壤的狀態,連續漸次地向外推進的發展方式,即都市逐漸擴大新區域。跳躍型指都市在擴展過程中出現空間上與中心市區間離、功能上又與之保持聯繫的新區域的發展方式,如衛星城鎮。從擴展的推力來看,有自力型和外力型。自力型指都市的擴展與新城的建立主要依靠本地內部的力量,即用本地區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逐漸推進。外力型指都市的擴展、新城的建立主要依靠本地區以外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依靠外力發展都市區域,推進的速度一般比較快,但外力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從生活方式的轉變來看,有擴散型和強化型。擴散型指隨著都市的擴展,都市生活方式通過各種媒介影響鄰近或較遠的農村地區,使農村生活方式逐漸向都市生活方式轉變。強化型指都市區域特別是新建區域社會生活都市性狀態的增強或加劇。
都市化的測度指標 因研究者的角度不同,都市化的測度指標也不相同。常用的有:主要指標法與綜合指標法。主要指標法是選擇對都市化表征意義最強的、又便於統計的人口比例指標和土地利用指標,以說明都市化狀態的方法。都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都市化測度指標,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國際上一般認為,市鎮人口占全國或地區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0%以上為都市化高度發展狀態;達到40%以上為都市化中等發展狀態;達到20%以上為一般發展狀態;在20%以下則為都市化低水平狀態。土地利用指標是以土地的使用和地域範圍說明都市化水平。測度的方法主要是統計一定時期內非都市用地變為都市用地的比率,都市化的水平與這一比率成正比。
綜合指標法即選用與都市化有關的多種指標,進行統計和綜合分析,說明都市化水平。綜合指標一般包括人口比重、都市面積、工業產品率、年度財政收入比率、商業銷售額、各類產業的人口結構、管理人口率等。都市區位學指標也是一種說明都市水平的綜合指標。社會學家P.A.索羅金將都市和農村相比較,提出了都市性的程度的測定指標,包括職業、環境、社區、異質與同質、社會流動社會互動體系等方面。經過對多項指標的綜合分析,可以比較準確地確定都市性程度,這是測定農村社會向都市社會過渡的主要尺度。
都市化形成的原因 都市化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近代工業化的直接產物。近代都市是在工業革命後迅速發展的。工業革命所解放出來的生產力,將社會生產推進到一個新階段,產生了大批新興工業,人口被大量地吸收到工業中來。工業的發展,使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舊城市不斷改造、擴大,新的市(鎮)大批出現。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開始後的一個多世紀,是都市化過程迅速發展的時期。這一過程在許多開發中國家至今還在繼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都市化過程進入一個新階段:都市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都市化與現代化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除了上述基本原因之外,都市特別是大都市的吸引力也是推動都市化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都市職業種類繁多,可容納更多的求職者,並提供各種職業選擇的機會;服務設施比較齊全,經濟待遇和服務質量一般高於農村;娛樂活動多樣化,精神生活豐富多采;交通方便,信息廣泛,社交機會多;社會流動快,有助於滿足人們的各種追求;生活方式多樣化,更具有吸引力等等。這些因素吸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都市聚集。
都市化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都市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帶動整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地步,帶來人與人相互關係和社會交往的變化,促進生活方式的變遷,改變家庭的結構和職能,使其更適合社會發展的要求。都市化對於文化、教育、語言、宗教、倫理和社會心理等,也具有重大的影響。都市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都市化也帶來各種新的問題,如住房、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些經濟已開發國家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如郊區化,有人稱之為逆都市化現象。在郊區化過程中,人口、住宅、工作地點往市區外分散,避免市區日益增大的壓力。郊區化現象並沒有改變都市化的趨勢。
中國的都市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推動了中國都市化的進程。中國的都市化是在“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髮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方針指導下進行的。根據1987年《中國統計年鑑》和1990年10月31日《人民日報》提供的數據,可知1949年以後中國城鎮人口的增長情況(表1)。
都市化都市化
中國城鎮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增加到1990年的26.2%。全國城市總數1953年為166個,1987年增加到381個。
中國的都市化具有以下3個比較明顯的特點:①多數地區的產業結構,由農業型經濟向工業型經濟轉變比較緩慢;②社會生活向都市性狀態的轉變比較緩慢;③都市人口比重較低。根據1990年10月31日《人民日報》和1990年《世界人口數據表》(美國人口諮詢局編)提供的數據中國城鎮人口的比重遠低於世界各已開發國家(見表2),城鎮人口增長出現大起大落現象。1950~1957年,經濟發展迅速,城市人口上升快;1958年大批工業畸形發展,農村人口湧進城鎮。1960年,城鎮人口比重激增到19.7%。60年代初,工農業生產嚴重失調,加之自然災害,動員大批城鎮人口返回農村。1960~1963年,城鎮人口減少1400餘萬。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動員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下鄉人數達1000多萬。8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的興起對城鎮的發展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剩餘勞動力不斷增多並轉向非農業生產,這是都市化進程中的新因素。
都市化都市化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