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世俗化一詞的使用,也曾有一個變化的歷史。它最初用於宗教戰爭結束之時,表示原被教會控制的領土或財產從教會手中的轉移。在羅馬教會法規中,這個詞又表示有教職的人回歸世俗社會。後來,在反教權主義的圈子裡,它開始被用來表示現代人脫離宗教保護而獲得自由,而在與傳統教會有關的圈子裡,它則作為“異教化”、“非基督教化”的 代名詞因此受到攻擊。
定義
席納爾
世俗化一詞的這種語義學上的歧義和使用史上的正反含義,似乎為當今學者們的眾說紛雲增加了一種有趣的證詞,當然,也為我們的探討帶來了一些有益的啟迪。在對世俗化的討論中,美國學者拉里·席納爾(Shiner,Larry)的理解大概最為全面細緻。
席納爾在題為“經驗研究中的世俗化概念”一文中,認為世俗化具有六種含義。第一表示宗教的衰退,即指宗教思想、宗教行為、宗教組織失去其社會意義。第二,表示宗教團體的價值取向從彼世向此世的變化,即宗教從內容到形式都變得適合現代社會的 市場經濟。第三,表示宗教與社會的分離,宗教失去其公共性與社會職能,變成純私人的事務。第四,表示信仰和行為的轉變,即在世俗化過程中,各種主義發揮了過去由宗教團體承擔的職能,扮演了宗教代理人的角色。第五,表示世界漸漸擺脫其神聖特徵,即社會的超自然成分減少,神秘性減退。第六,表示“神聖”社會向“ 世俗”社會的變化。①
席納爾的理解概括了世俗化的全部含義。但如果考慮到世俗化一詞詞根的含義和其使用史,如果再概括提煉一下席納爾定義的六種含義,似可認為,世俗化就是非神聖化,它意指一個漫長的社會變化過程。這個過程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的變化,即指人類社會各個領域逐漸擺脫宗教之羈絆,社會種種制度日益理性化,二是宗教本身的變化,即傳統宗教不斷調節自身以適應社會世俗化。
這個定義有三方面的考慮。首先是強調了世俗化的時間跨度。儘管世俗化源於何時並無定論,但世俗化並非一日之寒,它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漫長的歷程,這一點大概不會引起任何歧義。其次是社會的世俗化,這個考慮是以人類發展的史實為前提的。人類的歷史也是宗教的發生髮展史。以西方社會為例,基督教自4世紀成為 羅馬帝國國教之後,西方社會在後來的一千多年中,一直處於它的統治之下,雖然時有世俗王權與教權的紛爭,但還是教權占了上風。 基督教統治的鼎盛時期被稱為“信仰 黃金時代”。然而,當人類社會進入近代後,隨著工業的發展,科技的騰飛,人類自我意識的上升,傳統宗教的勢力範圍在日益縮小,最終在“工廠門前止步了”。①第三是傳統宗教自身的世俗化,即宗教從內容到形式,從組織到禮儀的一系列變化。這種變化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即傳統宗教神學教義中的神聖性質、宗教組織的神聖成分、宗教禮儀的神聖氣氛越來越少。
宗教
當然,對世俗化定義的任何一種思考,都以對宗教的定義有關。筆者認為,宗教是一種以對超自然、超人間的力量或神靈之信仰與崇拜為核心的社會意識,是通過特定的組織制度和行為活動來體現這種意識的一種社會體系。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社會是宗教存在的基礎,宗教必然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作為一種社會體系,宗教只是社會總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總體系的變動也必然牽動 宗教的變動。反之,宗教的變化也會影響到社會的變化。這是對世俗化定義之思考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