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香果

團香果

團香果,所屬卷:Lindera Thunb. nom. cons.,所屬科:Lauraceae

中文所屬卷:山胡椒屬。中文所屬科:樟科。中文名:團香果。其它中文名:牛石蘭果(屏邊),大毛葉楠(騰衝),毛香果(潞西),辛木賽兒(貢山獨龍語)。常綠小喬木,高3—15(20)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灰綠或灰黑色。當年生枝條具稜角,有細縱條紋,黑褐色,極密被灰色或淡黃褐色絨毛,一年生枝條近圓柱形,毛被漸脫落,散布有明顯的近圓形縱裂的淡褐色皮孔。頂芽長卵球形,長達7毫米,芽鱗寬卵形或卵形,先端具小尖頭,膜質,褐色,外極密被黃褐色絨毛。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團香果團香果
葉互生,倒卵形、長圓形或寬倒披針形,長(5)7.5—15厘米,寬(3.5)4—8厘米,先端驟然急尖、近急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堅紙質,邊緣背卷,上面鮮時綠色乾時呈黑褐色,光亮,幼時密被淡黃褐色絨毛,但老時全面無毛或除沿中脈略被微柔毛外餘部無毛,下面鮮時蒼白色乾時略呈灰褐色,幼時極密被但老時仍密被灰白或淡黃色絨毛,羽狀脈,側脈每邊6—8條,近直伸,末端向葉緣處弧曲併網結,與中脈在上面明顯凹陷,在下面明顯凸起,橫脈在上面凹陷,下面明顯;葉柄長1—1.5厘米,腹面略具溝槽,背面圓形,密被灰黃或黃褐色絨毛。傘形花序10—12(13)花,雄花序開花時直徑達2.3厘米,雌花序開花時直徑約l厘米,l—3個生於腋生具頂芽的小短枝上;雄傘形花序總梗長約1.6厘米,雌的長0.5—0.9厘米,均密被黃褐色微柔毛;苞片4,近圓形,內凹,直徑約6毫米,紙質但邊緣近膜質,外面密被黃褐色微柔毛,內面無毛。雄花淡黃色,花梗長3.5—5毫米,密被黃褐色微柔毛;花被筒寬倒錐形,長約1.5毫米,兩面密被
團香果團香果
黃褐色微柔毛,花被片6(7),長圓形,長3.5—4毫米,寬2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兩面密被黃褐色微柔毛;能育雄蕊8—10,長約5.5毫米,花絲被疏柔毛,內方的3—5枚近基部有一對圓狀腎形近無柄的腺體,花葯長圓形,長約2毫米,2室,外方的3枚藥室內向,其餘的藥室側內向;退化雌蕊卵球形,長僅1.2毫米,無毛,腹面具縱溝,先端具一小尖突。雌花綠黃色,花梗長1.5—3.5毫米;花被片線狀披針形,長2毫米,寬0.6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退化雄蕊線形,長2.5毫米,花葯不明顯,與花絲幾等寬,長約1.2毫米,最內方3—4枚花絲近中部有一對卵珠形近無柄的腺體;子房卵球形,長1.4毫米,寬l毫米,花柱長1.6毫米,均無毛,柱頭盾形。果球形,直徑約6毫米,成熟時變紫紅色,無毛,光亮;果梗長6—9毫米,略被黃褐色微柔毛;果托深1.5毫米,直徑3毫米。 花期2—4月,果期5—11月。

分布及生境

產西部、西北部至東南部;生於山坡或溝邊常綠闊葉林及灌叢中,乾旱灌叢,溝邊常綠闊葉林中,灌叢中,林緣,路邊,路邊林緣,山谷潮濕密林中,山坡,山坡闊葉林中,山坡林中或路旁林緣等處,海拔1500—2300(2900)米。西藏東南部也有。印度孟加拉越南北方有分布。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團香果團香果
果含芳香油0.36%。種子可榨油,供制皂及潤滑油用。主要用途從化學成分上看,目前主要作為油脂植物來利用的。
1.民間利用,主要是將果實曬乾後,直接粉碎榨油,得顏色深黑的“黑臭油”,當地用來制肥皂。也有除去果皮後,以種子榨油,得黃白色的“白臭油”,當地民眾也認為白臭油質量好,視為滋補強壯劑,並作為治療氣管炎、肺結核等的藥物。
2.種子油(種仁)主要成分是月桂,含量達62.9%,是提取月桂酸的良好原料,並可製取一系列以月桂酸為原料的產品。在醫藥工業上是作栓劑基質的好原料,雲南省開發的婦科藥“手宮栓,就是以它為原料的。
種子只占全果的37.54%,種仁出油率為64.18%,如何能把種子(種仁)和果皮完全分開,這加工技術上的關鍵所在。它不僅影響種仁油的得率(理論上乾果對種仁油的得率為24%),而且還影響種仁油質量(因果皮油含月桂酸的量很少,果皮混雜越多,油的質量越差)。因此,種仁油的開發利用中必須解決好果皮與種仁的分離技術。
3.果皮油的碘值101.75,酸值37.12,皂化值197.44,比重0.9146,折光率1.4642。皮油碘值較高,皂化值較低,仍是做肥皂的好原料。果皮榨油後的餅粕因含N素很少,又有異味,作飼料和肥料均不理想,如何進一步利用,值得研究。
4.1980年前後,雲南全每年收購團香果果實油2500噸左右,廣西收購1000噸左右。以後因各工廠直接收購和利用,產量無法統計。但作為相對集中的野生資源,給開發利用帶來極大的方便。目前黨中央提出西部大開發,香葉樹資源開發項目應當予以重視,特別是香葉樹的再生能力很強,既能綠化荒山,又能獲得很好的工業原料,是它可取之處。
5.果皮、枝、葉均含芳香油,民間用枝葉作治療跌打損傷及牛馬癬疥等的草藥,均應進一步研究,開發新的產品。

山胡椒屬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

團香果山胡椒屬內分布的生物鹼主要是阿朴菲型異喹啉類生物鹼.從山胡椒L.glauca,紅果山胡椒L.erythrocarpa,烏樟L.benzoin及L.citriodora的根中都分離得到樟蒼鹼(laurotetanine),並且在紅果山胡椒中還分離得到N-甲基樟蒼鹼〔16〕.從山胡椒的樹皮中分離得到異喹啉類生物鹼(+)-reticuline和(+)-norcinnamolaurine〔16〕.在山?根中得3個不穩定的阿朴菲類生物鹼;月桂鹼(launobine)、釣樟卡品(lindcarpine)、新木姜子鹼(laurolistine)〔17〕;在烏藥的根中得到新木姜子鹼波兒丁鹼(bolidine)和網狀香荔枝鹼(reticuline)〔18〕.由於某些阿朴菲型生物鹼具有細胞毒性,以此為鍥機,日本學者對日本分布的山胡椒屬植物進行生物鹼研究,在黑殼楠的根中得到d-荷苞牡丹鹼(d-dicentrine),發現其具有抗腫瘤作用〔12〕.繼續進行研究得到的N-methylmandigerine,具有抗血小板凝集、血管擴張及抗心律不齊作用;另外,從花和花梗中還分離得6個阿朴菲型生物鹼〔19〕和1個新異喹啉生物鹼〔20〕.從所查的文獻來看,在山胡椒屬中沒有發現其他類型的生物鹼.這一特徵也許可為山胡椒屬的分類學提供依據,進一步證明山胡椒屬與新木姜子屬的平行演化關係。

山胡椒屬藥用植物的臨床套用

團香果山胡椒屬植物在中國作為藥用的主要有烏藥L.aggregata(Sims)Kosterm.、三椏烏藥L.obtusilobaBl.、山胡椒L.glauca(Sieb.etZucc.)Bl.等.烏藥為常用中藥材,《中國藥典》一部1995年版規定其來源為烏藥L.aggregata(Sims)Kosterm.的乾燥塊根.中醫理論認為:烏藥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在臨床常用於治療病,泌尿系統疾病及風濕性疼痛等。烏藥辛溫香竄,上走脾肺,下走腎胱.李智經過10多年的臨床實踐發現烏藥有良好的治療遺尿和治療疝之功效,並且還有消炎鎮痛的作用〔2〕.彭暾將烏藥用於治療尿結石,在解除尿結石的滯留方面取得滿意的效果〔3〕.此外,根據藥典記載烏藥的葉、根、莖皆可入藥,將烏藥葉搗碎敷治乳房炎、急性蜂窩組織炎及臀癰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並且將烏藥葉加入益胃止痛方中可治療慢性胃炎〔4〕.《廣西中藥志》上記載烏藥鮮葉搗碎酒炒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山?根的揮髮油及水煎膏輔以雞蛋殼粉和蜂蜜製得的糖衣片“胃痛寧片”已用於臨床多年,主治胃脘脹滿,胃寒疼痛,暖氣吞酸及消化性潰瘍〔5〕.香葉樹L.communisHemsl.的種子油常被提煉出來作為栓劑基質.三椏烏藥的樹皮入藥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山胡椒的根可用於治療勞傷脫力、風濕性關節炎〔6〕.在國外,日本將烏藥用於治療中風、霍亂等症,與木防己科植物衡州烏藥統稱烏藥〔7〕.烏樟L.umbellata的根皮、枝條水煎液內服後可治療胃潰瘍、腹痛、霍亂、腳氣病;揮髮油內服後具有降壓解痙作用〔8〕.關於該屬植物在臨床上的副作用尚未發現.山胡椒屬植物套用於臨床有適應症廣、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等優點.可用於治療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疾病及風濕性關節炎等,是具有廣泛前景的藥用植物資源。

山胡椒屬藥用植物的藥理作用

團香果由於山胡椒屬植物在臨床上用途廣泛,國內外學者對其藥理進行了深入研究,以期解釋它們的作用機制.實驗表明烏藥能促進腸蠕動,有利於氣體的排除;烏藥乾粉能顯著縮短家血漿再鈣化時間;揮髮油內服後,有興奮大腦皮質的作用,並有促進呼吸、興奮心肌、加速血液循環,升高血壓及發汗的作用.局部塗用時可使血管擴張,血循環加速及緩和肌肉痙攣性疼痛.在抑菌方面,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型鏈球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9〕.在抗炎方面,烏藥的水提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對小鼠耳腫脹及足腫脹有明顯的治療效果〔10〕.在抗病毒方面,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嬰兒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的重要病因,柯薩基B組病毒是病毒性心肌炎中常見的致病因子,實驗表明烏藥對RSV、柯薩基B1和阿薩基B3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病毒抑制指數均為4個對數,屬高效藥物,對阿薩基B4病毒抑制指數為3個對數,屬中效藥物〔11〕.在國外,日本學者從黑殼楠L.megaphyllaHemsl中分離得到具有抗腫瘤活性的阿朴菲類生物鹼〔12〕,並申請了專利。此外,桂皮釣樟L.benzoin的乙醚萃取物對昆蟲Spodopterafrugiperata有拒食作用〔13〕.桂皮釣樟漿果的90%甲醇提取物對於一種鹽水蝦Artemiasalina有明顯的致死率;進一步的實驗表明,從中分離得到的一系列內酯化合物對於肺癌細胞A-547、乳癌細胞MCF-7、結腸腺癌細胞HT-29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3〕.還有實驗表明烏樟L.umbellata莖的提取物有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和抗潰瘍的作用;從中分離得縮合鞣質對胃蛋白酶活性的抑制率達70%〔14〕,此項實驗為烏樟在消化系統疾病上的套用提供了理論依據.L.sericea的甲醇浸膏對角叉菜膠引起的腫脹具有抑制作用〔15〕.

播種與繁殖

團香果繁殖方式:播種繁殖
果實成熟時自行脫落,有鳥類啄食。用種子繁殖,應隨采隨播,每公斤種子7,200-8,000粒,發芽率70-80%,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植樹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病黑斑病樟葉蜂樟稍捲葉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蟲害為害。樟樹連續2a扦插試驗結果表明:用濃度100mg/L的NAA浸泡插穗4h,生根率最高達90%。不同基質間生根率有極顯著差異,用混合基質(蛭石:珍珠岩:河沙=2:2:3)效果最佳。在閩西北地區,最適宜的扦插時期是5~7月,約30d誘導愈傷組織、50d形成新根、100d抽出新梢,生根率89%以上,比3~4月硬枝扦插生根率高出67%,其中6月扦插生根率高達96%。插穗粗度為0.3~0.4cm、保留2~3片半葉生根率高。但種子於11~12月成熟時,應即采即播,亦可用插條繁殖。幼苗好半陰,成木好陽,育苗、移植均容易。由於樹冠大,根系發達,故植株距離宜大,植穴亦要特大,其壽命很長,所以能成為巨木。
(1)育苗方法:可採用有性繁殖育苗和無性繁殖育苗,無性繁殖主要採用嫁接方法育苗。 
(2)種子採集與貯藏:10月下旬-11月上旬選生長健旺的壯齡母樹採集飽滿種子,采後洗除蠟質陰乾,放入塑膠袋中置陰涼處儲藏。
(3)播種育苗:①沙床培苗:用磚頭圍砌築床,床高20—30厘米,應陽面低25厘米;床寬1.0-1.2米,長度視具體情況而定。床面鋪細沙厚10厘米左右,用1%硫酸銅(波爾多液)進行沙床消毒後平整待用。2-3月間播種,均勻撒播。播後用木板輕壓種子,使之與沙密接而平整,並鋪一層細沙,以不見種子為度。再加蓋拱架塑膠薄膜。當種子發芽達30-50%時,可將薄膜掀開。②圃地選擇:白花樹喜光,幼樹耐寒性稍差,宜選排灌良好、避風向陽、疏鬆深厚肥沃的土壤做圃地。③整地與築床:三犁三耙整地,每畝用生石灰230公斤或硫酸亞鐵粉劑10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施腐熟廄肥3000-4000公斤,或施餅肥100-140公斤和鈣鎂磷肥23-30公斤,耙勻後築床。床高15-20厘米,床寬1.0-1.2米。床面鋪細紅心土厚2厘米左右。④芽苗移栽:沙床芽苗發葉2-3片後可起苗移栽,切除芽苗主根,按株行距6-8×25-30厘米進行栽植。栽後及時澆透水,以後須注意保持苗床適宜濕度。
團香果(4)嫁接育苗:①砧木培育:方法同播種育苗。可直接大田播種,播種量控制在每平方米200粒左右。取健旺粗壯1年生苗做砧木。②接穗選擇與采穗:選長勢旺盛、結實多的植株為母樹,並采掛果枝旁的健旺枝條做接穗,在嫁接前2-3周采穗,采後用保濕材料包好裝入薄膜袋內置陰涼處保存待用,注意保持枝條濕潤,不能失水。③嫁接:主要採用切接法或腹接法嫁接。可在室內進行,亦可直接在大田嫁接,春、夏均可嫁接。但以夏接成活率較高。④接苗移栽:按株行距15×30厘米移植,注意砧根舒展,采緊踏實,填土至嫁接口,穗芽露在土層之上,澆透定根水。
(5)苗期管理:①及時遮陰:芽苗和接苗移栽後,前期要注意適度遮陰。嫁接苗還應及時抹芽除萌和防止新梢風折。②加強除草撫育:按“除早、除小、除盡”原則及時除草,按“前淺後深”鬆土2-3次,以促進苗木生長。同時,定期用低濃度殺菌劑、殺蟲劑進行消毒殺蟲,預防病蟲害發生。③適量施肥:為促進苗木生長,結合除草鬆土應適施1-2次追肥,施肥量應根據苗木生長情況而定。④分級出圃:當年生苗高一般可達0.8米以上,地徑粗1厘米以上,可分級出圃造林。產苗量芽接苗每畝可達2萬株以上;嫁接苗可達1.4萬株以上。
2整地挖穴:全墾、帶墾、塊墾、穴墾整地均可。整地深度30-40厘米。按60×50×50厘米規格挖穴,穴內施足腐熟廄肥或枯餅肥等基肥,並與表土拌勻。
(3)造林密度與造林季節:初植密度每畝40-60株,即株行距以4×4米或3×4米。在苗木落葉休眠後至芽萌動前即11月下旬-3月上旬均可造林。
(4)起苗栽植:選擇陰天或小雨天造林。起苗可不帶宿土,但應注意避免苗木失水乾燥。栽植時掌握苗正根舒、采緊踏實和澆透定根水。冬寒或氣溫較低地區還套用稻草圍蓋以防寒。
3、林分撫育管理與豐產經營技術:(1)精細撫育:幼林期須年年除草、施肥、撫育。成林掛果後應適度擴穴鬆土施肥,施肥量視林分生長或結果量而定。
(2)修枝整形:為提高結實量和便於採摘,植後第3-4年,距地面1.5米處切斷主枝,保留4-5枝有活力萌芽枝條 ,以後及時修剪徒長萌條 ,促進形成矮寬樹冠。

同屬物種

團香果山胡椒屬是常綠或落葉的喬木或灌木,具香味。葉互生,全緣或3裂,羽狀脈、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花單性,雌雄異株,黃色或綠黃色;傘形花序在葉腋內單生,或在腋芽兩側及短枝上簇生;總苞片4;花被片6,有時為7—9,近等大,通常花後脫落,少有宿存。雄花中能育雄蕊9,有時可達12,通常排列成3輪,花葯2室,室內向,第三輪的花絲基部有2枚具柄腺體,退化雄蕊細小;退化雌蕊有時花柱和柱頭不分明,或僅成1小突尖。雌花中子房球形或橢圓形;退化雄蕊通常9,有時達12—15,纖細,呈線形或條片狀,第三輪花絲基部也有2枚具柄腺體。果為漿果狀核果,球形或橢圓形,初時綠色,後變紅色,乾時呈紫黑色,內有種子1顆;果托膨大呈盤狀或淺杯狀。
分布及生境:約100餘種,分布於亞洲及北美溫熱帶地區。中國有42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其中三椏烏藥(LinderaobtusilobaB1.)分布最北,為本屬也是本科分布北界(北緯41°的遼寧省南部的千山),雲南有20種6變種1變型。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本屬大多數種類的種子富含脂肪,如香葉樹L.communisHemsl.、山胡椒L.glauca(Sieb.etZucc.)B1.為中國重要野生木本油脂植物,可供制皂及潤滑油用。不少種類富含芳香油,可供香料及藥用,如以塊狀根入藥的烏藥L.aggregata(Aims)Kosterm.為中國著名的藥材。又有些種類的木材有香氣,可作為材用樹種。
所有物種: 波密釣樟 長尾釣樟 川釣樟 大果山胡椒
滇藏釣樟滇粵山胡椒 鼎湖釣樟峨眉釣樟
蜂房葉山胡椒更里山胡椒貢山山胡椒 廣東山胡椒
廣西釣樟海南山胡椒黑殼楠 紅果山胡椒
紅脈釣樟黃脈山胡椒 假桂釣樟江浙山胡椒
菱葉釣樟龍勝釣樟綠葉甘橿卵葉釣樟
毛柄釣樟毛黑殼楠 勐海山胡椒勐侖山胡椒
絨毛釣樟絨毛山胡椒 三股筋香三椏烏藥
山胡椒山橿 山柿子果 四川山胡椒
台灣香葉樹天全釣樟團香果網葉山胡椒
烏藥無梗釣樟 無毛山胡椒 西藏釣樟
西藏山胡椒 狹葉山胡椒纖梗山胡椒 線葉香葉子
香粉葉 香面葉葉樹 香葉子
小葉烏藥

樟科·山胡椒屬植物和屬系

山胡椒屬(Lindera Thunb. nom. conserv.),木姜子族、月桂亞族的一個屬,約100種,分布於亞洲、北美溫熱帶地區。中國有40種9變種2變型。不少種類含芳香油,可做香料及藥用。種子含脂肪,可供制肥皂及潤滑油用。有的喬木樹種木材可供建築用材或製作家具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