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文明》簡介
《四部文明》於2007年12月16日首發。《四部文明》總計二百冊,收錄古籍原著一千五百六十種,一萬八千二百餘卷,總計一億四千餘萬字。其中《商周文明卷》三十冊,《秦漢文明卷》四十冊,《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三十冊,《隋唐文明卷》一百冊。
《四部文明》首次披露了國內外收藏的大量文獻珍善本古籍,其中收錄了唐寫本4種,宋本101種(宋刻本68種,影翻宋本33種),元本19種(元刻本18種,影元本1種),明本121種(明刻本118種,明抄本3種),清刻本311種,經藏本7種,日本古刻本12種,舊抄本3種等一大批珍貴古籍。尤以宋本《隋書》八十五卷、稿本《唐詩》七百十七卷、宋本《杜詩補註》三十六卷、清抄本《大唐開元禮》一百五十卷、清抄本《唐會要》闕卷四卷等一批珍貴古籍。
《四部文明》是針對《四庫全書》編纂中,為維護滿清統治,對中國古籍大規模的刪滅和篡改而造成的遺憾而編,本著“擇善存真”、“撥亂反正”的旨歸(錢偉長語),力圖還歷史本來面目。在編纂中,以“罕見”與“實用”並舉,每冊均排比多種版本,比較異同,選定最善之本;在文獻價值上,首次披露了國內外收藏的大量珍善本古籍,其中不少為學術界久慕其名而無由一睹的傳世孤本,有極高的版本收藏價值。
文懷沙
簡介
1910年1月15日生於北京,祖籍湖南。自稱"以論公歲,四十頗有餘,五十尚不足"。私淑太炎,受業章門。解放前在四川、上海等地任大專學校教員,教授;解放後,先後在北京八所大專院校──包括北大、清華、北師大、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乃至北京中醫學院等校講課或擔任教授。
現為陝西震旦漢唐研究院終身院長,中國詩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湖南嶽麓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上海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北自黑龍江大學、南到汕頭大學等十數所大學皆聘為名譽教授。文懷沙自嘲曰:"畫虎何嘗真類犬,空頭其實假斯文。"此為實情。
主要作品
《屈原集注》、《屈原<離騷>今繹》、《屈原<九歌>今繹》、《屈原<九章>今繹》、《屈原<招魂>今繹》、《中華根與本》、《魯迅舊詩新詮》、《毛澤東詩詞吟賞》、《文懷沙序跋集》、《擊空明集》等;主持編輯建國後第一套《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約三十種專著,近五、六百萬字;以耄耋之年,更發奮編纂大型文獻叢編──《四部文明》,總計200冊。《四部文明》編纂委員會
主 編 文懷沙執行編委 傅 光
編 委(以姓氏筆畫為序) 丁范鎮 文懷沙 王元化 王運熙 史念海 任繼愈 池田溫 李 浩 吳 楓 何沛雄 周紹良 胡如雷 徐連達 張豈之 張榮芳 程千帆 傅 光 傅璇琮 簡錦松 龔鵬程 錢伯城 饒宗頤
編 纂 陝西震旦漢唐研究院
協 辦 上海大學西北大學
《四部文明》緣起
憶在50年頃,余嘉錫先生(故友周祖謨教授之岳丈)一夕以病殘之身垂顧荒居,談及《四庫全書》之匯書、纂書、毀書、禁書;並許我為並世之"有識之士",還說所謂"識"指"見識"、"學識"和"知識","知"之高明者曰"智"。余翁說:"文先生,你是我心目中罕見的'智識分子'。"這位老輩使後生文某既惶恐又感激。正是這位老純儒(他不是名流)不可磨滅的感召力,助我渡一切苦厄,乃至老來也不敢懈怠,遂立志修纂《四部文明》。一
"四部"之名,起於晉初,荀勗、張華等,編列晉室所藏書籍,分為四部。及晉移江左,藏書淆亂,李充刪除繁冗,雖仍分四部,而內容稍異於前。於是甲部為經部之屬,乙部為史部之屬,丙部為子部之屬,丁部為集部之屬。降及李唐,玄宗於兩京各聚書四庫,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為經史子集四庫,四部之名遂沿用至今。此乃從文獻內容分類,《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皆據此分類而纂集。茲者與以往所稱"四部"不同,《四部文明》之"四部"乃因歷史時序,將中國歷史前半期之文明成就以時代劃分,歸併為《商周文明卷》、《秦漢文明卷》、《魏晉南北朝文明卷》、《隋唐文明卷》四部叢書,是為《四部文明》。二
古埃及、兩河流域、古印度及中國,為舉世公認之人類文明發源地。中華文明,不惟發祥至早,而且亘古及今,遞相祖述,四大文明淵源中,綿延不絕傳承如一者,僅我中華文明。在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之發展歷程中,自上古以迄隋唐,是中華文明由奠基、發展、漸趨壯大乃至鼎盛之階段,尤以漢、唐兩個統一的大朝代,將中華文明推向發展繁榮之巔峰。"漢""唐"遂成為東方悠久文明中備受世界矚目者。秦漢和隋唐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兩個高峰,也都是統一的大時代,在這兩個統一的大時代之前,又分別存在著兩個政治上分崩離析,但思想文化異常活躍的時代──春秋戰國時代和魏晉南北朝時代,此一演變軌跡,顯示出歷史發展輪迴的跡象。
三
中國文化帶著"早熟"與"營養不良"的缺憾,呈現出繁榮與憂鬱之風貌。因為在其衍生與發展的封建歷程中,在以君權制為先導的複雜的社會背景下,所構成的中國文化長期以來在中國社會中從尊崇與被閹割、扶植與受打擊、偽善與良知、放縱與禁錮的狹縫中生長起來。由是之故,中國文化在總結與批判、表現與認知等各方面始終存在著帶有反抗精神的"奴隸文化"與御用的"奴才文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紛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文章西漢兩司馬",一方面是"述往事,思來者"以"人民性"來批判歷史的一代史炳司馬遷,另一方面則是被漢武"倡優蓄之",以"歌功頌德"為能事的司馬相如。這一傳統一直延續下來,到愛新覺羅王朝更用其極。秉承著滿清王朝為維護統治需要而修纂《四庫全書》的紀曉嵐,堪稱清三百年"奴才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們在纂修《四庫全書》的整個過程中,對中國古籍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毀滅、閹割、篡改和歪曲,留下的就是那部充滿統治者滅裂中國文化陰謀的《四庫全書》。至今還讓"現在中西的學者們,幾乎一聽到《欽定四庫全書》這名目就魂不附體,膝彎總要軟下來似的。"(魯迅語)四
清代乾隆帝自恃武功煊赫,他晚年為誇耀他在位六十年來的十次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除了武功,他還要顯示其文治。他循安徽學政朱筠之議,擬在全國範圍區域網路羅歷代遺書,並計畫據之編成一部曠世鉅典。乾隆帝選派學者在北京翰林院著手,並令於辦成時名為"四庫全書",設館經辦全書事宜。乾隆三十七年正月"諭內閣著直省督撫學政購訪遺書",標榜:"以彰稽古右文之盛。"自是誘使全國獻書,其上諭雖"辭懇意切",但各省執政等,還是心有餘悸,因此時過大半年,全國各省對乾隆帝此一號召,並無回響。故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寄諭各省督撫學政速行購訪遺書並先行將購訪情形奏覆",進一步地誘使各地獻書。但這些手段仍難奏效,故而乾隆三十八年三月"諭內閣傳令各督撫予限半年迅速購訪遺書":"各省奏到書單寥寥無幾,且不過近人解經、論學、詩文私集數種,聊以塞白。……朕辦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於天下,豈有下詔訪求遺籍,顧於書中尋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乎?若此番明切宣諭後,仍似從前疑畏,不肯將所藏書名開報,聽地方官購借,將來或別有破露違礙之書,則是其人有意隱匿收存,其取戾轉不小矣!……予以半年之限,……速為妥辦……若再似從前之因循搪塞,惟該督撫是問。"其用心手段,已露端倪。在這樣的威逼利誘之下,各省采進工作,有了很大進展。果然一年有餘,全國采進的書籍即達萬種以上,基本上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這時乾隆露出了他的政治目的。凡是:
一 有種族思想妨害滿清統治之著述;
二 所記歷史事實於滿清不利之著述;
三 思想立場與滿清對立者之著述;
四 被認為有傷風化之著述;
一律要搜查、禁行,將刻板及其印本全部或局部加以銷毀或挖改,禁止流傳。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寄諭各督撫查辦違礙書籍既行具奏":"各省進到書籍,不下萬餘種,並不見奏及稍有忌諱之書。豈有裒集如許遺書,竟無一違礙字跡之理?況明季末造野史者甚多,其間毀譽任意,傳聞異詞,必有詆觸本朝之語,正當及此一番查辦,盡行銷毀,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風俗,斷不宜置之不辦。……至各省已經進到之書,現交四庫全書處檢查,如有關礙者,即行撤出銷毀。"同年十一月初九、初十日又迭下上諭,查禁違礙各書:"寄諭各督撫再行曉諭如有違礙書不繳後經發覺以隱匿治罪"、"諭各督撫再行曉諭如有悖謬書不繳日後發覺不復輕宥"。此前所謂"朕辦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於天下,豈有下詔訪求遺籍,顧於書中尋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乎?"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欺世謊言。
至此,全國範圍的訪書已經大體結束,而全國範圍內的查禁銷毀違礙各書卻貫穿了"四庫全書"的整個修纂過程,僅全國範圍內查禁書籍的上諭就連年不斷的下發。自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諭令各省督撫查明如有應禁書版片即解京銷毀",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寄諭兩江總督高晉等嚴飭所屬加意搜查違禁書籍",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寄諭各省督撫派教官赴原籍清檢違礙各書",乾隆四十三年閏六月"寄諭各省巡撫務須實力查辦違礙書籍",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諭內閣著通諭各督撫予限二年實力查繳違礙書籍",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寄諭各省督撫查繳天文占驗妄言禍福書籍版片解京銷毀",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寄諭江南等督撫嚴飭所屬留心查訪違礙書籍"……可以說關於毀書禁書的聖諭是連年疊下。乾隆帝對於毀書禁書,真是處心積慮,而且持之以恆。到這時全國查繳的各類禁書的分量,比不禁的書多十數或數十倍。於是在《四庫全書》修書期間發生的文字獄即有四十多次,作者、刻書、賣書、藏書者,遭受滅門之慘者不乏其例。
誰曾想到這樣如此冠冕且又堂皇之文化工程,其另一目的便是毀滅文化。《四庫全書》之所在機構竟是使人下獄、被戮和焚書、抄家之大本營。
五
對於清修《四庫全書》的手段和實績,魯迅先生早有中肯的評價:乾隆時代的一些辦法,是凡以文字獲罪者,一面拿辦,一面就查抄,這並非看重他的家產,乃在查看藏書和另外的文字,如果別有"狂吠",便可以一併治罪。因為乾隆的意見,是以為既敢"狂吠",必不止於一兩聲,非澈底根究不可的。但是,清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個,尤其是後兩個皇帝,對於"文藝政策"或說得較大一點的"文化統治",卻真盡了很大的努力的。文字獄不過是消極的一方面。積極的一面,則如"欽定四庫全書",於漢人的著作,無不加以取捨,所取的書,凡有涉及金元之處者,又大抵加以修改,作為定本。此外,對於七經,二十四史,通鑑,文士的詩文,和尚的語錄,也都不肯放過,不是鑑定,便是評選,文苑中實在沒有不被蹂躪的處所了。而且他們是深通漢文的異族的君主,以勝者的看法,來批評被征服的漢族的文化和人情,也鄙夷,但也恐懼,有苛論,但也有確評,文字獄只是由此而來的辣手的一種,那成果,由滿洲這方面言,是的確不能說它沒有效的。(《且介亭雜文·買"國小大全"記》)
魯迅先生的見解和批判,都值得我們認真的領會和理解。
張元濟先生曾以《四部叢刊》影印舊抄本與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宋人晁說之《嵩山文集》之《負薪對》一篇對勘,即可見《四庫全書》滋偽增誤之甚,令人驚悚。至於"賊"、"虜"、"犬羊"、"夷狄"諸字之改竄,竟至比比皆是;而抄寫之訛奪,更是在在而有。僅從此《嵩山文集》之一篇,改易已面目全非,足見當日改竄之烈,實出吾人意料。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四庫全書》雖雲浩如煙海,所收古籍至三千四百七十一部,七萬九千二百十八卷,但沒有一種是可以稱為善本的,數十年來古籍整理之實踐,正說明了這一點;即便是那些輯自《永樂大典》等的佚書,雖無別本可資對勘,但是《四庫》本仍然難以稱善,如《元和姓纂》是四庫館臣輯自《永樂大典》的佚書,直到岑仲勉先生作《元和姓纂四校記》,才算大體恢復了該書的本來面貌。
民族英雄必須首先忠於自己的民族,正好比為人子者,不容忘懷親娘的養育之恩。這就是中華歷史文明的倫理基礎。一個民族可以建立不止一個國家,一個國家也可以融合若干個民族。漢民族英雄岳飛所留給我們的四個字:"精忠報國"是有著永久生命力的。這個"國"字的內涵既是民族的,又隨著歷史演進不斷變化,不斷壯大。我們清醒地看到《四庫全書》對於漢民族的民族英雄,是抱著抹殺和消滅的態度的;以愛國赤誠感染和薰陶了無數代中華兒女的民族英雄岳飛,《四庫全書》對他的事跡隻字不提,《四庫提要》只說:"事跡具宋史本傳"。經四庫館臣查出的一百八十一種"抽毀"書籍中,涉及岳飛的就占近二十種,連後人憑弔岳墳,瞻仰岳廟的詩文,也都一概芟除,其水平遠不如元世祖忽必烈在殺了漢民族英雄文天祥以後,又大大讚揚文天祥為"好男兒"。在《欽定四庫全書》中,象岳飛這樣的民族英雄,其事跡,其民族氣節,是一定要消滅殆盡的。僅舉一斑,便足窺全豹矣。
《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的親自指揮下,由以紀曉嵐為首的那些"幫忙"或"幫閒"的"奴才"們,秉承愛新覺羅王朝的"黨性",對中國古籍進行的一次全面的"清剿"。今天我們站在人民的立場,就是要撥亂反正,以最廣大的"人民性"去反對愛新覺羅王朝的"黨性",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六
《四部文明》總計二百冊,其中《商周文明卷》三十冊、《秦漢文明卷》四十冊、《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三十冊、《隋唐文明卷》一百冊。在編纂整理過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收錄的範圍上,儘可能體現一個時代的文明的整體面貌,最大程度地保存一代文獻。對所有文獻又據其內容進行分門別類,既突出各時代最有成就的方面,又不忽視整個文獻的完整性。
二、古籍整理以"據善本"為要務,因此我們在對各種古籍版本流傳的情況作細緻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罕見"與"實用"為選擇的條件,確定底本的使用。對流傳稀少的珍善本,和對歷來經過學者認真整理日臻完善的整理本,都給以足夠的重視。
三、在內容的編纂上,既考慮到所收文獻的完整性,又照顧到學術體系的延續性。在編排上儘量使從事某一領域學術研究工作的學者能夠更方便的利用材料參證研究。
四、所收古籍因其具體內容和學術研究的慣例與需求,或補缺、或輯佚、或作校勘、或作匯證、或考核文獻淵源、或輯錄參考資料,分不同情況作了適當的整理工作,但絕不更動原書。既保存古籍的原貌,又在此基礎上作出提高。
此外,應該特別說明的是,在收錄的著作中,有極少量的底本就是《四庫全書》。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底本滅失的,如四庫館臣輯自《永樂大典》的諸書,隨著《永樂大典》的散佚,已無善本可據的,只能使用《四庫全書》;二是今傳各本晚出,而《四庫全書》尚屬早期傳本,可備一格;三是清人著述進呈內府而收入《四庫全書》的,以較接近原始面貌,因此加以收錄。但我們仍然需要提請讀者在閱讀和使用這些材料時,應給以極大的審慎。
在本書的整個編纂過程中,得到學術界同仁的廣泛支持和幫助,得到國家圖書館、海外圖書館和部分省市圖書館以及一些高等院校圖書館的大力協助。正是這些慷慨而無私的支持與幫助,才使本書得以編纂完成和順利出版。這些是特別要提出來表示感謝的。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雖然竭盡了我們近二十年的努力編纂本書,但限於水平,肯定還會留下許多有待高明加以匡正的地方。但編者同仁區區用心、共此書規模、旨歸,必將會被至親至愛的後賢以及我們不認識的子孫們所理解。構想及此,編者同仁感到無比欣慰,至於千秋功罪則非敢端詳也。
──文懷沙(《四部文明》主編)
《四部文明》特色
《四部文明》是由我國文懷沙先生擔任主編,陝西震旦漢唐研究院編纂的大型古籍文獻叢編,由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陝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四部文明》二百巨冊,收錄古籍原著一千五百六十餘種,一萬八千二百餘卷,總計一億四千餘萬字。其中《商周文明卷》三十冊,《秦漢文明卷》四十冊,《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三十冊,《隋唐文明卷》一百冊。
《四部文明》是對我國先秦至隋唐兩千餘年間的歷史文化進行全面的、學術的、總結性研究的大規模纂述,是展現中華文明前半期的精髓與核心的集大成之作,堪稱周秦漢唐文明集成。
與歷代所修纂的大規模叢書不同,《四部文明》無論在編纂思想、編纂體例、以及文獻收錄和底本選擇等方面都有著鮮明的特色,大體而言,有以下數端:
一、罕見與實用並舉的原則
匯印古籍,其要在"據善本",《四部文明》所收各書,均在全面了解存世版本的情況下,經與國家圖書館、省市圖書館、大專院校圖書館及海外圖書館等商借底本,或選擇孤本、珍本,或選擇初印本,或選擇名家校勘本,匯集了大量的古籍善本。與《四庫全書》相較,僅以《十三經》為例,《四庫全書》為生員手錄,書成於眾手,魯魚亥豕,手民之誤,不可勝舉;而《四部文明》不僅收錄了宋代各種刻本的《十三經》,還收錄了開成石經本《十三經》,此外更廣泛搜羅了宋明以來《十三經》的諸多珍、罕註疏本,因此在所收文獻的可靠和完善方面,與《四庫全書》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四部文明》廣泛蒐集罕見文獻,使大量孤本、珍本古籍化身千百,極大地取便於學術研究。其中收錄了唐寫本4種,宋本101種(宋刻本68種,影翻宋本33種),元本19種(元刻本18種,影元本1種),明本121種(明刻本118種,明抄本3種),清刻本311種,經藏本7種,日本古刻本3種等一大批稀見古籍原本。其中宋本《十三經》、宋本《老子》、《莊子》、《荀子》、《列子》、《管子》、影翻宋本《韓非子》、《國語》、《戰國策》(以上《商周文明卷》),宋本《史記》、《漢書》、《後漢書》、《說文》、《古文苑》、《東漢文鑒》(以上《秦漢文明卷》),宋本《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陶淵明集》、《六臣注文選》、《世說新語》、影翻宋本《鮑氏集》、《江文通集》(以上《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宋本《隋書》、《舊唐書》、《新唐書》、《杜詩補註》、稿本《全唐詩》、清抄本《大唐開元禮》、《唐會要》闕卷(以上《隋唐文明卷》)等等珍罕古籍在學術研究方面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前商務印書館在張菊生先生主持下,輯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名山事業,為史學結成碩大之果。時《隋書》用元大德本,今以國家圖書館所藏宋中字本、宋小字本兩本拼合,闕卷乃以元大德本補足,成《宋本隋書》,使沉埋數百載之故籍一朝彰顯於世。在搜羅珍善本的基礎上,又以實用為目的,對常用文獻及普通古籍,以精校、精刻本為主;對雖非珍本但已為學術界所熟知的著作及版本,也作了廣泛的收集,以取便於專家讀者的研習與參考。二、集成與精粹結合的宗旨
根據《四部文明》編纂的宗旨,既向集大成的方向努力,使之成為周秦漢唐文獻的集大成之作,又突出反映各時代文明成就的重點方面,清晰地跟蹤描繪中華文明發展的演進歷程。匯集一個時代的文獻,儘量做到全面,不使重要文獻遺漏,《四部文明》對先秦至隋唐的文獻做了全面的搜羅整理和匯集,是全面反映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及隋唐各個時代文明成就的文獻巨編。在我國文化史上,先秦諸子思想的活躍,秦漢經學、史學的發達,魏晉南北朝思想的解放,隋唐文學的發展高峰,都是顯現時代特徵的文明成就,在《四部文明》中,依各時代文明成就的特徵,在文獻的搜羅上有重點的突出,以利於讀者充分了解不同時代我國歷史文明的走向。
三、文獻搜羅的完整性
我國自古有易代修史、總結文化遺產的傳統,尤其是漢代對儒家經典的蒐集整理,清代考據家對文獻的考證清理,為總結我國文化遺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囊括一個時代的文獻全貌,從孔子整理六經開始,就有了這方面的努力。宋代以來,有意識地總結文化的工作更是作出大量的成績。《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等"宋四大書",明成祖時期的《永樂大典》,清代的《二十四史》、《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民國時期的《四部叢刊》、《四部備要》,以及新近出版的《傳世藏書》、《續修四庫全書》等等,都是大規模清理編纂古代文獻的工程。但是以時代劃分,匯總一個時代的總體文獻於一編的大型斷代文獻纂述,還要以《四部文明》始。以往的各種叢書,或兼收並蓄,或以類相從,斷代文獻全編,則付闕如。以往的大規模叢書,即使其規模超過《四部文明》,但如學者要檢閱某一個時代的文獻全貌,則如大海撈針,茫無頭緒。而《四部文明》以時代劃分,集中劃一地匯集各個時代的文獻全貌;因此,《四部文明》分之則是分別展現"先秦文明"、"秦漢文明"、"魏晉南北朝文明"和"隋唐文明"的大規模文獻叢編,合之更成為中華歷史前半期文明成就的總匯。鑒於現代學術與教育發展的要求,文、史、哲、科普遍進行分時代、分學科研究的情況下,文獻以時代匯總的編纂方針,使得本叢書的實用性、收藏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說,在中國古籍整理方面,象《四部文明》這樣的斷代文獻全編,對古文獻進行時代與內容的分合,是前人從沒有作過的,是空前的。此外,在具體文獻的收羅上,也儘量採用全本,如《唐會要》一百卷,為治唐史所必須借重之重要文獻,自清人輯入《四庫全書》即闕卷七至卷十計四卷,庫本《會要》該四卷為後人所補,已非原貌,後民國間商務印書館出版"國學基本叢書",收錄《會要》一以殿版為式,至數十年來中華書局仍據商務本影印行世。中四卷抄本原貌學者罕覯,今以國家圖書館所藏清初抄本此四卷補闕,並附庫本所補四卷,以供學界研討。四、資料編排的系統性
在收集和編排上依照學術體系與學術慣例對所有文獻進行分門別類。在以往歷代編修的大型叢書中,大體都據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從目錄學角度,這樣的編排對於管理和查閱,有一定的便利;但以學術研究出發,要集中查閱某一時代的整體文獻,或某一領域跨時代文獻的全貌,則非常困難。《四部文明》以當前學術體系為藍本,將各時代文獻進行新的分門別類,極大地方便了從事某一領域研究的讀者參考和查閱。如《商周文明卷》,對收錄的各方面文獻,分列在:先秦圖志、甲骨文存,先秦史表、金文類纂、古器圖象類纂、十三經匯函、四書彙纂、群經總義、先秦古史彙纂、國語彙纂、戰國策彙纂、諸子彙纂、先秦雜著彙纂、先秦地理著述類纂、全上古三代文、詩經輯纂、楚辭輯纂、先秦大家集匯等若干分部中;《秦漢文明卷》,分列在:秦漢圖志、秦漢史表、說文彙纂、廣雅、釋名、方言、史記匯證、漢書匯證、後漢書匯證、秦漢史部書匯、秦漢金石文匯、秦漢著述彙編、秦漢地理書薈、兩漢說部書薈、秦漢古逸書輯佚彙纂、秦漢文、漢大家集匯等分部中;《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分列在:魏晉南北朝圖志、魏晉南北朝史表、三國志匯證、晉書匯證、宋書匯證、南齊書匯證、梁書匯證、陳書匯證、魏書匯證、北齊書匯證、南北史匯證、魏晉南北朝史部書匯、全三國六朝文、魏晉南北朝詩總集彙纂、魏晉南北朝別集彙纂、文選輯纂、魏晉百家小說、魏晉南北朝雜著書匯、魏晉南北朝釋道書匯、玉篇、魏晉南北朝類書叢編、魏晉南北朝金石書匯、魏晉南北朝地誌彙纂等若干分部;《隋唐文明卷》,分列在:隋唐圖志、隋唐史表、隋唐典章職官書匯、唐代譜牒科舉職官名錄書匯、唐代詔令奏議書錄、隋唐史部書錄、隋唐地誌輯錄、隋唐金石文匯、唐代類書選錄、隋唐釋道書薈、隋唐雜著叢編、隋唐小說彙編、全隋唐文、全隋唐詩、唐代詩文總集叢編、唐代詩文紀事叢編、唐大家集匯等若干分部中;這樣的編列與輯集,對於研習某一領域的學者,甚便使用。五、古籍整理的學術性
在全面搜羅文獻的同時,又不同於過往叢書簡單的文獻羅列,而是廣泛吸收學術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保存文獻的基礎上,使文獻價值進一步充分體現和易於利用。在底本選擇上,有大量名家校勘或批校本,以及整理、注釋本。在文獻整理上,或羅列不同版本,或匯集研究資料,或增加題跋,或標註出處,或校勘,或補遺,不一而足,儘可能地提高其學術價值。如《全唐文》這樣一千卷的大書,考慮到作為總集其作用主要供查閱之需,故本叢編對《全唐文》所收一萬八千四百餘篇文章逐一進行核檢,將其原始文獻出處,一一註明,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文獻線索。《大唐開元禮》通行本為光緒間公善堂刻本,此次影印不用公善堂本,而採用國家圖書館所藏清初抄本,此本罕見而彌珍。此抄本雖衍訛舛誤頗多,但經過清代大考據家王念孫等人悉心校勘,朱墨斑斕,浮簽滿紙,李璋煜輯其校勘成果成《大唐開元禮辨證》,附於全書之末,因此使之成為有關此書的重要研究成果,匯入本編,為學術界提供十分難得的資料。古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大支脈,是傳承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根基所在。《四部文明》是規模宏大的曠代巨編,是展現中華歷史與文明的山容海納之鉅構,更是當前陝西省在建設文化大省和文化強省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文化工程,它的編纂完成,對於繼承和弘揚我們祖國燦爛的古代文明,總結我國豐富的文化遺產,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傅光(《四部文明》執行編委)
《四部文明》目錄
商周文明卷總目
四部文明總序商周文明卷(一)
商周文明綜目
先秦圖志
甲骨文存
商周文明卷(二)
先秦史表
商周文明卷(三)
金文類纂一
商周文明卷(四)
金文類纂二
商周文明卷(五)
古器圖象類纂一
商周文明卷(六)
古器圖象類纂二
商周文明卷(七)
十三經匯函一
商周文明卷(八)
十三經匯函二
商周文明卷(九)
十三經匯函三
商周文明卷(十)
十三經匯函四
商周文明卷(十一)
十三經匯函五
商周文明卷(十二)
十三經匯函六
商周文明卷(十三)
十三經匯函七
商周文明卷(十四)
十三經匯函八
商周文明卷(十五)
十三經匯函九
商周文明卷(十六)
十三經匯函十
商周文明卷(十七)
十三經匯函十一
商周文明卷(十八)
十三經匯函十二
商周文明卷(十九)
十三經匯函十三
商周文明卷(二十)
十三經匯函十四
商周文明卷(二十一)
四書彙纂一
商周文明卷(二十二)
四書彙纂二
群經總義
先秦古史彙纂一
商周文明卷(二十三)
先秦古史彙纂二
商周文明卷(二十四)
國語彙纂
商周文明卷(二十五)
戰國策彙纂
商周文明卷(二十六)
諸子彙纂一
商周文明卷(二十七)
諸子彙纂二
商周文明卷(二十八)
先秦雜著彙纂
先秦地理著述類纂
商周文明卷(二十九)
全上古三代文
詩經輯纂
商周文明卷(三十)
楚辭輯纂
先秦大家集匯
商周文明索引
秦漢文明卷總目
四部文明總序
秦漢文明卷(一)
秦漢文明綜目
秦漢圖志秦漢史表一
秦漢文明卷(二)
秦漢史表二
秦漢文明卷(三)
說文彙纂一
秦漢文明卷(四)
說文彙纂二
秦漢文明卷(五)
說文彙纂三
秦漢文明卷(六)
說文彙纂四
秦漢文明卷(七)
廣雅 釋名 方言
秦漢文明卷(八)
史記匯證一
秦漢文明卷(九)
史記匯證二
秦漢文明卷(十)
史記匯證三
秦漢文明卷(十一)
史記匯證四
秦漢文明卷(十二)
漢書匯證一
秦漢文明卷(十三)
漢書匯證二
秦漢文明卷(十四)
漢書匯證三
秦漢文明卷(十五)
漢書匯證四
秦漢文明卷(十六)
漢書匯證五
秦漢文明卷(十七)
後漢書匯證一
秦漢文明卷(十八)
後漢書匯證二
秦漢文明卷(十九)
後漢書匯證三
秦漢文明卷(二十)
後漢書匯證四
秦漢文明卷(二十一)
秦漢史部書匯一
秦漢文明卷(二十二)
秦漢史部書匯二
秦漢金石文匯
秦漢文明卷(二十三)
秦漢史部書匯三
秦漢文明卷(二十四)
秦漢史部書匯四
秦漢文明卷(二十五)
秦漢史部書匯五
秦漢文明卷(二十六)
秦漢史部書匯六
秦漢文明卷(二十七)
秦漢史部書匯七
秦漢文明卷(二十八)
秦漢史部書匯八
秦漢文明卷(二十九)
秦漢史部書匯九
秦漢文明卷(三十)
秦漢史部書匯十
秦漢文明卷(三十一)
秦漢著述彙編一
秦漢文明卷(三十二)
秦漢著述彙編二
秦漢文明卷(三十三)
秦漢著述彙編三
秦漢文明卷(三十四)
秦漢地理書薈一
秦漢文明卷(三十五)
秦漢地理書薈二
兩漢說部書薈
秦漢文明卷(三十六)
秦漢古逸書輯佚彙纂一
秦漢文明卷(三十七)
秦漢古逸書輯佚彙纂二
秦漢文明卷(三十八)
秦漢古逸書輯佚彙纂三
秦漢文明卷(三十九)
秦漢文一
秦漢文明卷(四十)
秦漢文二
漢大家集匯
秦漢文明索引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總目
四部文明總序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綜目
魏晉南北朝圖志
魏晉南北朝史表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
魏晉南北朝史表二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三)
三國志匯證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四)
三國志匯證二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五)
晉書匯證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六)
晉書匯證二
宋書匯證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七)
宋書匯證二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八)
宋書匯證三
南齊書匯證
梁書匯證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九)
梁書匯證二
陳書匯證
魏書匯證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
魏書匯證二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一)
魏書匯證三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二)
北齊書匯證
周書匯證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三)
南北史匯證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四)
南北史匯證二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五)
南北史匯證三
魏晉南北朝史部書匯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六)
魏晉南北朝史部書匯二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七)
魏晉南北朝史部書匯三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八)
全三國六朝文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十九)
全三國六朝文二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
全三國六朝文三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一)
全三國六朝文四
魏晉南北朝詩總集彙纂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二)
魏晉南北朝別集彙纂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三)
魏晉南北朝別集彙纂二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四)
魏晉南北朝別集彙纂三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五)
魏晉南北朝別集彙纂四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六)
文選輯纂一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七)
文選輯纂二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八)
魏晉百家小說
魏晉南北朝雜著書匯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二十九)
魏晉南北朝釋道書匯
魏晉南北朝文明卷(三十)
玉篇
魏晉南北朝類書叢編
魏晉南北朝金石書匯
魏晉南北朝地誌彙纂
魏晉南北朝文明索引
隋唐文明卷總目
四部文明總序隋唐文明卷(一)
隋唐文明綜目
隋唐圖志
隋唐文明卷(二)
隋唐史表
隋唐文明卷(三)
隋唐典章職官書匯一
隋唐文明卷(四)
隋唐典章職官書匯二
隋唐文明卷(五)
隋唐典章職官書匯三
隋唐文明卷(六)
隋唐典章職官書匯四
隋唐文明卷(七)
隋唐典章職官書匯五
隋唐文明卷(八)
隋唐典章職官書匯六
隋唐文明卷(九)
隋唐典章職官書匯七
隋唐文明卷(十)
隋唐典章職官書匯八
隋唐文明卷(十一)
唐代譜牒科舉職官名錄書匯一
隋唐文明卷(十二)
唐代譜牒科舉職官名錄書匯二
隋唐文明卷(十三)
唐代詔令奏議書錄一
隋唐文明卷(十四)
唐代詔令奏議書錄二
隋唐文明卷(十五)
隋書匯證一
隋唐文明卷(十六)
隋書匯證二
隋唐文明卷(十七)
隋書匯證三
隋唐文明卷(十八)
隋書匯證四
隋唐文明卷(十九)
舊唐書匯證一
隋唐文明卷(二十)
舊唐書匯證二
隋唐文明卷(二十一)
舊唐書匯證三
隋唐文明卷(二十二)
舊唐書匯證四
隋唐文明卷(二十三)
新唐書匯證一
隋唐文明卷(二十四)
新唐書匯證二
隋唐文明卷(二十五)
新唐書匯證三
隋唐文明卷(二十六)
新唐書匯證四
隋唐文明卷(二十七)
隋唐史部書錄一
隋唐文明卷(二十八)
隋唐史部書錄二
隋唐文明卷(二十九)
隋唐史部書錄三
隋唐文明卷(三十)
隋唐史部書錄四
隋唐文明卷(三十一)
隋唐地誌輯錄一
隋唐文明卷(三十二)
隋唐地誌輯錄二
隋唐文明卷(三十三)
隋唐金石文匯一
隋唐文明卷(三十四)
隋唐金石文匯二
隋唐文明卷(三十五)
隋唐金石文匯三
隋唐文明卷(三十六)
隋唐金石文匯四
隋唐文明卷(三十七)
唐代類書選錄一
隋唐文明卷(三十八)
唐代類書選錄二
隋唐文明卷(三十九)
隋唐釋道書薈一
隋唐文明卷(四十)
隋唐釋道書薈二
隋唐譯經舉隅
隋唐文明卷(四十一)
隋唐雜著叢編一
隋唐文明卷(四十二)
隋唐雜著叢編二
隋唐文明卷(四十三)
隋唐雜著叢編三
隋唐文明卷(四十四)
隋唐雜著叢編四
隋唐文明卷(四十五)
隋唐雜著叢編五
隋唐文明卷(四十六)
隋唐雜著叢編六
隋唐文明卷(四十七)
太平廣記一
隋唐文明卷(四十八)
太平廣記二
古今說海說淵部
隋唐文明卷(四十九)
唐人百家小說
唐人說薈
隋唐文明卷(五十)
隋唐小說補編
隋唐文明卷(五十一)
全隋唐文一
隋唐文明卷(五十二)
全隋唐文二
隋唐文明卷(五十三)
全隋唐文三
隋唐文明卷(五十四)
全隋唐文四
隋唐文明卷(五十五)
全隋唐文五
隋唐文明卷(五十六)
全隋唐文六
隋唐文明卷(五十七)
全隋唐文七
隋唐文明卷(五十八)
全隋唐文八
隋唐文明卷(五十九)
全隋唐文九
隋唐文明卷(六十)
全隋唐文十
隋唐文明卷(六十一)
全隋唐文十一
隋唐文明卷(六十二)
全隋唐文十二
隋唐文明卷(六十三)
全隋唐文十三
隋唐文明卷(六十四)
全隋唐文十四
隋唐文明卷(六十五)
全隋唐文十五
隋唐文明卷(六十六)
全隋唐文十六
隋唐文明卷(六十七)
全隋唐文十七
隋唐文明卷(六十八)
全隋唐文十八
隋唐文明卷(六十九)
全隋唐文十九
隋唐文明卷(七十)
全隋唐文二十
隋唐文明卷(七十一)
全隋唐文二十一
隋唐文明卷(七十二)
全隋唐文二十二
隋唐文明卷(七十三)
全隋唐文二十三
隋唐文明卷(七十四)
全隋唐文二十四
隋唐文明卷(七十五)
隋唐詩一
隋唐文明卷(七十六)
隋唐詩二
隋唐文明卷(七十七)
隋唐詩三
隋唐文明卷(七十八)
隋唐詩四
隋唐文明卷(七十九)
隋唐詩五
隋唐文明卷(八十)
隋唐詩六
隋唐文明卷(八十一)
隋唐詩七
隋唐文明卷(八十二)
隋唐詩八
隋唐文明卷(八十三)
隋唐詩九
隋唐文明卷(八十四)
隋唐詩十
隋唐文明卷(八十五)
隋唐詩十一
隋唐文明卷(八十六)
隋唐詩十二
隋唐文明卷(八十七)
唐代詩文總集叢編一
隋唐文明卷(八十八)
唐代詩文總集叢編二
隋唐文明卷(八十九)
唐代詩文總集叢編三
唐代詩文紀事叢編一
隋唐文明卷(九十)
唐代詩文紀事叢編二
隋唐文明卷(九十一)
唐代詩文紀事叢編三
隋唐文明卷(九十二)
唐代詩文紀事叢編四
隋唐文明卷(九十三)
唐大家集匯一
隋唐文明卷(九十四)
唐大家集匯二
隋唐文明卷(九十五)
唐大家集匯三
隋唐文明卷(九十六)
唐大家集匯四
隋唐文明卷(九十七)
唐大家集匯五
隋唐文明卷(九十八)
唐大家集匯六
隋唐文明卷(九十九)
唐大家集匯七
隋唐文明卷(一百)
唐大家集匯八
隋唐文明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