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文

四六文

四六文,是駢文的一種,駢文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句式整齊的四六字句,被稱為四六文。此種駢文全篇以雙句為主,注重對偶聲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間成句,故稱四六文。四六文常用於表章奏記的撰寫。西晉作家陸機《演連珠五十首》,每首都是四六駢句成章的短小韻文,為今存可見的較早的四六駢文短章的濫觴。其後,四六駢句大量運用於南朝駢文。

四六文

正文

駢文的通行別稱。駢文全篇以雙句為主,注重對偶聲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間成句,故又稱四六文。四六文常用於表章奏記的撰寫。西晉作家陸機《演連珠五十首》,每首都是四六駢句成章的短小韻文,為今存可見的較早的四六駢文短章的濫觴。其後,四六駢句大量運用於南朝駢文劉勰《文心雕龍·章句》說:“若夫句筆無常,而字有條數,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或變之以三五,蓋應機之權節也。”已以四六駢句為駢文基本句式,但六朝尚無四六文之名。唐人章奏表等也多用此體。駢文別稱為四六文,大約起於中、晚唐之間。柳宗元《乞巧文》形容駢文句式中說“駢四儷六,錦心繡口,宮沉羽振,笙簧觸手”,便以四六句為駢文主要特點。晚唐李商隱令狐楚的傳授,擅長駢文,章表奏記,自編成《樊南甲集》,稱之“樊南四六”。序中說,“四六之名,六博格五,四數六甲之取也”,用古代六博遊戲中遇五不行和四方四時,六十甲子計日月時辰,譬喻駢文基本句式為四六句。後又編《樊南乙集》,即稱駢文為“四六”。此後,“四六”之稱便流行了。到宋代,駢文的四六句格式更為定型,“聲律極其精切”(明代徐師曾《文章明辨序說》)。一些評論駢文的專著也往往以“四六”為題,如王銍《四六話》、謝伋《四六談麈》等。

配圖

四六文四六文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