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起源
駢體產生於魏晉時代,在六朝廣為流行。但作為一種新文體,在當時對它還並沒有一個正式和固定的稱呼。
梁簡文帝在《與湘東王論文》中說:“若以今文為是,則昔賢為非;若昔賢可稱,則今體宜棄。”他所說的“今文”和“今體”,就是指當時新起的駢體文說的。
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是當時著名的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書中有《麗辭》一篇,專門講述文章中的對偶問題,但他只從一般修辭的角度而言,所謂“麗辭”,也並不是給這種文體的一個定名。“駢文”、“駢儷文”的名稱,出現得頗晚,是唐代以後才有的。
清·李兆洛《駢體文鈔序》謂:“自秦迄隋,其體遞變,而文無異名;自唐以來,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為‘駢儷’,而其為學者,亦自以為與古文殊途。”兩匹馬並駕叫做駢,夫妻成雙稱做儷,“駢儷”的名稱,正是概括了這種文體的主要特點——語句結構的平行、對偶而來的。
發展
駢體到中晚唐以後,特別是在宋代,一般又稱它為“四六文”。這是因為駢體文在句式上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的緣故。《文心雕龍·章句篇》說:“筆句無常,而字數有常,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或變之以三、五,蓋應變之權節也。”這就是說,駢體文章一般以四字、六字句為主體,間或也用三或五字句,但那只是為調和一下音節,偶然插用罷了。
唐代柳宗元在《乞巧文》中形容以四、六字句為主的駢儷文是“駢四儷六,錦心繡口”,而李商隱則稱自己的駢文集叫《樊南四六》,這樣,駢體文又開始有了“四六文”的名稱。
唐以後,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稱駢文為四六文。宋代時的四、六字句的格式更嚴,更趨於定型化,一些關於駢文的專著都用“四六”為名,如王銍的《四六話》,謝伋的《四六談麈》等,這樣,“四六”的名稱也就風行一時,成了駢體的又一名稱了。
直至清末,駢體仍在流行。
特點
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駢體的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稱駢體。
在聲韻上,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駢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縛內容的表達,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
代表
1、如鮑照的《蕪城賦》,通過對比廣陵昔盛今衰的興亡變化,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豪華奢侈,抒發了華屋丘山、人生無常的感慨;
2、孔稚珪的《北山移文》辛辣地嘲諷了身在江湖、心在魏闕的假隱士;
3、庾信的《哀江南賦》描寫了自己的身世之悲,譴責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達了對故國的懷念之情。這些都不失為優秀的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