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一句話
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
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
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
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
突然青天裡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這話教我今天怎么說?
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話你聽著:
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
等到青天裡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寫成於1925年或1926年,正當聞一多自美國留學歸來,返抵軍閥統治下的中國後不久。它和《發現》、《祈禱》等可以組成一個詩組,是他回國後愛國主義詩情的結晶。
文學賞析
詩人用憤怒的筆調揭露當時中國黑暗的社會現實,通過多方呼喚“咱們的中國”這句話,表達對理想的中國的追求和讚頌,表現了詩人對民眾力量充滿信心和詩人深厚的愛國主義思想。
詩人在詩中大量運用隱喻手法,使詩句更加含蓄、形象化。“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其中“一句話”隱喻火種,“火”隱喻民主革命,“說出就是禍”暗示反動統治者對民主革命的懼怕和鎮壓,“能點得著火”暗示民眾普遍存在著不滿和反抗情緒。“火山”隱喻蘊藏著巨大力量的民眾,“霹靂”隱喻民眾革命的聲威和力量。“咱們的中國”暗示未來的祖國將由人民當家作主,表現出詩人對理想中國的嚮往和讚頌。
同時又運用反覆修辭手法強調主題。兩節詩的末三句重複,僅將“突然”換成了“等到”。這裡用的是“反覆”修辭手法。詩用反覆,有一唱三嘆之妙,不僅強調“霹靂”和“咱們的中國”,突出了主題,而且高潮迭起,強化了全詩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調。
全詩形式整齊,語言自然平易而富於節奏感。
全詩章節和諧,節奏強烈。詩人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節的勻稱和句的勻齊”的“詩之建築美”。這首詩貫徹了詩人的藝術主張。語言平易自然,基本上都是從口語中提煉出來的,非常富有表現力。
名家點評
現代詩人李金光:壓制與克制的不同的生存方式都在各自的軌道上盡情發展,終究會發生劇烈的衝突。在他的主觀感受中,這愛中之恨在他心中遊走了好久好久,似乎與民族五千年漫長的歷史相隨。他壓抑著,忍受著,沉默著,但在“火山的緘默”里,中國知識分子爆發出了深藏的理智與情感!(《心若嚮往,無所畏懼》)
葉至善:這首詩的上下兩節形式相同,基本上不押韻。初念的時候有點兒拗嘴,可是念上幾遍,要用國語念,咱們就會覺得聲調很有節奏,既緊湊又有韻味。可見詩人在這方面也是下了功夫的。(《葉至善集》)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方仁念:整首詩的節奏諧暢、緊湊,湍泄跌宕,配合了詩人激憤式的詰問。(《新詩三百首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本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詩人,學者。新月派代表詩人,作品主要收錄在《聞一多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