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1[dié ㄉㄧㄝˊ]
[《廣韻》徒協切,入帖,定。]多言;言語煩瑣。參見“ 喋囁 ”、“ 喋聒 ”、“ 喋喋不休 ”。
喋2[dié ㄉㄧㄝˊ]
[《廣韻》丁愜切,入帖,端。]
[《廣韻》徒協切,入帖,定。]
“ 啑2 ”的被通假字。
流血貌。亦指流血。 宋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詩:“於時國累卵, 楚夏 血常喋。”參見“ 喋2血 ”、“ 喋2盟 ”。
喋3
[《廣韻》丈甲切,入狎,澄。]口開合;吮吸。參見“ 喋3呷 ”、“ 喋3血 ”。
【喋2血】形容殺人流血很多。《史記·魏豹彭越列傳論》:“席捲千里,南面稱孤,喋血乘勝日有所聞矣。”《漢書·文帝紀》:“今已誅諸 呂 ,新喋血京師,以迎大王為名,實不可信。” 顏師古 註:“ 如淳 曰:‘殺人流血滂沱為喋血。’喋……本字當作蹀,蹀謂履涉之耳。”《舊唐書·武元衡傳論》:“嫉惡太甚,遭罹不幸,倳刃喋血,誠可哀哉!” 宋岳飛 《五嶽祠盟記》:“北逾沙漠,喋血虜廷,盡屠夷種。”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下民無不樂平和,而在上者乃愛喋血,驅之出戰,喪人民元。”參閱 清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足部》、 周壽昌 《漢書注校補》卷三。
【喋3血】吸血。 清曹寅 《蚊》詩:“孤飛長喋血,老喙漫生花。”
【喋3呷】水鳥或魚類聚食貌。 明劉基 《為丘彥良題牧溪和尚千雁圖》詩:“眠沙臥草鳴且翺,喋呷藻荇亂蓬蒿。” 郭沫若 《歸去來·浪花十日》:“山下有一曲池塘,有小魚在水面喋呷。”
【喋聒】謂多言擾耳;嚕嗦。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種梨》:“肆中傭保者,見喋聒不堪,遂出錢市一枚,付道士。”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姐妹易嫁》:“姊怒曰:‘小妮子,亦學人喋聒!’”
【喋喋】1.多言;嘮叨。《史記·匈奴列傳》:“磋土室之人,顧無多辭,令喋喋而占占,冠固何當?” 北周庾信 《擬連珠》之七:“蓋聞膏脣喋喋,市井營營,或以如簧自進,或以狙詐相傾。” 清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詩序》:“至其詩詞之雅健工絕,則人皆能道之,而不必小子之喋喋也。” 柔石 《為奴隸的母親》:“他沒有說完,可是他忍不住聽下門外的他底大妻底喋喋的譏笑的聲音。”2.形容眾多;平凡。《魏書·羊深傳》:“苟經明行修,宜擢以不次,抑斗箕喋喋之才,進大雅汪汪之德。”《南史·沈約范雲傳論》:“喋喋黔黎,命懸晷刻。”
【喋喋不休】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清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一俗士言詞猥鄙,喋喋不休,殊敗人意。”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喋喋不休地問他不知多少難以回答的有趣的傻話。” 沙汀 《困獸記》二六:“他一路喋喋不休,而且,他的話語幾乎各自不相聯屬。”
【喋2盟】謂歃血盟誓。 漢劉向 《說苑·權謀》:“ 趙簡子 使 成何涉他 與 衛靈公 盟於 鄟澤 , 靈公 未喋盟。”
【喋3噏】聚食貌。 郭沫若 《路畔的薔薇·水墨畫》:“海水的藍色濃得驚人,舐岸的微波,吐出群魚喋噏的聲韻。”
【喋囁】耳語;私語。 漢焦贛 《易林·明夷之豫》:“喋囁處曜,昧冥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