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dié
另見zhì
螲蟷
diédāng

釋義

【trap-door spider】 一種生活在地下的蜘蛛

zhì
另見dié
螲螻
zhìlóu
【mole cricket】 螻蛄

相關

螲蟷
蜘蛛目 螲蟷科的通稱。體長1~3厘米。螯肢發達,前端有幾排刺組成的螯耙。多數種類僅有4個紡器。全球約500餘種。穴居地下,洞內襯以絲膜。絕大多數穴口有可以開啟的活蓋,蓋上有偽裝。除捕食外,雌蛛很少離洞。但雄蛛徘徊尋找雌蛛。該科常見的為垃土蛛屬的種類。分布在中國福建的里氏盤腹蛛形狀奇特,腹部後端平截如 磨盤狀。
【螲蟷的功效介紹】:
螲蟷 (《 本草拾遺》)
【異名】土蜘蛛、 蝪(《爾雅》),顛蟷蟲(《本草拾遺》),蛈母(《綱目》)。
【來源】為螲蟷科動物螲蟷的全蟲。
【動物形態】螲蟷體長橢圓形,長約1厘米餘。
全身黑褐色。
頭胸部比腹部較大,口小,位於頭端,適於吮吸;頭胸部上面前端有單眼4對;下面有附肢6對,第1對螯狀,第2對為腳須,似觸角,雄者末節膨大成交配器。
餘4對為步足。
胸部背面中央有U狀溝。
腹部卵圓形,有7對白色帶紋,前腹面中央有生殖孔,並有生殖板覆蓋。
尾端有疣狀紡錘突2對,尖端有小孔,內通 紡績腺,能分泌粘液,而抽絲。
穴居土中,抽絲作圓筒形的巢,上面有橢圓形的蓋,可以啟閉;常仰開其蓋,俟其他小蟲誤入而捕食之。
性味】①《本草拾遺》:有毒。
②《陸川本草》:鹹,寒,有毒。
【功用主治-螲蟷的功效】《本草拾遺》:主一切丁腫,附骨疽蝕等瘡, 宿肉贅瘤,燒為束和臘月豬脂敷之。
亦可同諸藥為膏,主丁腫出根。

拼音是die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