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的實施意見

根據《規劃》提出的十一大工程,有的項目已經審批了項目建議書或可研報告,有的項目已經開工建設,但也有的項目需要編制可研報告和履行報批程式等情況,建設期限總體上按5年安排,到2012年完成,個別項目到2014年完成。

檔案發布

吉政發[2008]22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為了有計畫、有步驟地實施和落實總體規劃,協調推進十一大工程建設,如期實現規劃建設目標,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檔案全文

目標任務

依據《規劃》,從2008年開始,力爭用5年或稍長一點時間,基本完成引水、灌區建設和改造、中部黑土地保護和西部土地整理、標準糧田建設、良種研發和推廣、全程農業機械化示範、空中雲水資源開發、生產技術集成與普及、病蟲草鼠害預防、生態保障、示範區建設等十一大工程,實現糧食生產能力由目前的500億斤提高到600億斤的目標。具體目標任務是:

(一)改造中低產田2000萬畝,鞏固提高3000萬畝高產田,標準糧田面積達到5000萬畝,平均單產提高15%。

(二)開發利用後備耕地資源,新增耕地255萬畝,全省耕地面積穩定在8300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500萬畝以上。

(三)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0平方公里,土地三化治理率達到55%,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為1.7%左右。

(四)年均新增引水量37.4億立方米,增加有效降水10~20億立方米,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430萬畝以上。

(五)超級稻推廣面積達到60%以上,優質高產專用玉米和優質高產抗病大豆新品種推廣面積達到90%以上。

(六)生物防螟、農田滅鼠和測土配方施肥三項重大技術的推廣面積達到糧食播種面積的50%。

(七)全省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農機總動力達到1800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70萬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機達到10萬台以上。

(八)新建農田防護林25.5萬畝(大安、鎮賚、前郭、乾安縣),增加森林覆蓋率0.9%,新增防護農田面積255萬畝;更新改造農田防護林殘次林帶60萬畝,完善和增強農田防護功能600萬畝;恢復和保護濕地374萬畝。(九)按現行價格計算,新增農業產值75億元,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500元。

指導原則

(一)內涵為主,合理開發。《規劃》實施過程中,總體堅持內涵挖潛為主,通過改造中低產田,推廣優質高產作物品種和先進栽培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同時,合理開發利用後備耕地資源,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注意農業與生態的協調。

(二)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根據《規劃》的總體目標和建設任務,按照內涵挖潛為主、合理開發的工作要求,分解細化各單項工程建設目標,科學制定年度建設計畫。針對不同工程的建設特點,確定責任主體,落實責任單位。把建設任務和增產目標分解落實到省直各部門和各市縣,實行目標管理。

(三)統籌協調,有序推進。對規劃的十一大工程的實施要統籌安排,充分考慮工程之間的相互關係,結合各工程項目的前期工作進展情況,合理確定先後順序,通過示範區建設,引領重大工程有計畫、分步驟實施,保證各項工程的協調順利推進。

(四)整合資金,保證投入。要在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的基礎上,深入挖掘省內投入潛力,對各項支農資金進行有效整合,通過財政預算安排、爭取銀行貸款和融資平台吸納社會資金,努力增加投入,保證工程實施的資金需求。

(五)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切實加強工程建設的施工管理,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注重節約,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避免因施工造成環境污染。要積極推廣節約型的耕作、播種、施肥、用藥、節水等農業技術,在穩步提高集約化水平和綜合產出效率的同時,降低化肥農藥的污染,保護耕地質量。

(六)創新體制,科學管理。要加強對項目的科學論證,穩步推進,在項目運作、組織實施和建後管理維護等方面,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政府、項目業主和受益農民之間形成利益共同體,做好建成項目的管理和維護,使其永續利用,長久發揮效益。

實施進度和責任分工

具體實施進度和責任分工是:

引水工程

1?引嫩入白工程(責任單位:白城市政府、鎮賚縣政府、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建設廳、省林業廳、省農委、省環保局)。

工程施工總工期為4年,即2008年~2011年。

2008年,完成《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報批工作,白沙灘泵站工程全部竣工,完成輸水總乾渠土方及渠道建築物工程。實施五家子泵站工程,年底前完成泵站土建工程。

2009年完成五家子泵站機電設備安裝並實現通水。完成洋沙泡水庫整修和輸電線路工程。

2010年,完成輸水總乾渠和五家子乾渠防滲工程。五家子灌區實現部分灌溉。

2011年,五家子灌區達到設計灌溉面積。

2?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責任單位:松原市政府、前郭縣政府、乾安縣政府、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建設廳、省林業廳、省農委、省環保局)。

樞紐和總乾渠工程施工總工期為3年,即2008年~2010年。

2008年,完成《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報批工作,完成部分臨建工程;1月進行樞紐主體基礎土石方開挖;4月進行樞紐主體混凝土澆築,10月力爭乾渠工程動工。

2009年,4月繼續進行溢流壩和廠房段混凝土澆築,6月進行金屬結構、啟閉機安裝及部分土壩填築,9月進行機組安裝,並進行二期圍堰填築,10月下旬二期圍堰截流,12月第一台機組具備發電條件。

2010年,8月剩餘的3台機組相繼併網發電,進行右壩段土壩填築,12月主體工程完工。同時完成乾渠工程,具備通水條件。

2011年,渠道通水,水進花敖泡。

3?中部引松供水工程(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省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市縣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建設廳、省林業廳、省農委、省環保局)。

工程施工總工期為5年,即2010年~2014年。

2009年完成《項目建議書》批覆、《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的報批工作。

力爭2010年進行輸水總幹線TBM掘進機施工段、鑽爆法施工段隧洞開挖,提水泵站施工,現澆混凝土埋涵施工。

2011年進行輸水總幹線TBM掘進機施工段、鑽爆法施工段隧洞開挖、襯砌,提水泵站施工,現澆混凝土埋涵施工,PCCP混凝土鋼套筒管施工。

2012年~2014年進行輸水總幹線TBM掘進機施工段、鑽爆法施工段隧洞開挖,PCCP混凝土鋼套筒管施工,工程試運行,進行工程竣工驗收。

由於總幹線3個TBM掘進機施工段為整個工程控制性工程,總幹線2014年年末完成,因此整個工程2014年竣工,各市縣同時通水。

灌區建設和改造工程

1?大安灌區建設項目(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省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大安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建設廳、省林業廳、省環保局)。

工程施工總工期為5年,即2008年~2012年。

2008年~2010年為一期工程,主要工程包括三道崗子泵站土建及五台機組安裝工程、輸水總乾渠工程、姜家圍子排灌站工程和利民排乾上的建築物工程。

2008年完成三道崗子泵站、輸水總乾渠工程(樁號0+000~10+300)。

2009年完成輸水總乾渠工程(樁號10+300~14+100),啟動姜家圍子泵站及利民排乾上的建築物工程。

2010年完成輸水總乾渠工程(樁號14+100~28+000)和姜家圍子泵站工程。

2011年~2012年為二期工程,主要完成三道崗子泵站四台機組安裝工程、歡民泵站工程、小西米泡泵站工程、巴喜窩棚泵站工程、蛤蟆泡泵站工程和防洪工程。

鑒於該項目由省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省國土資源廳共同組織實施的實際,由省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總乾渠,即從渠首開始到28公里處的建築物工程和土方工程;項目區內排乾、乾渠和分幹上的所有建築物工程;三道崗子、姜家圍子、小西米泡、蛤蟆泡、巴喜窩棚和歡民6處泵站工程;防洪工程;蛤蟆泡、小西米泡、王渙泡3處蓄水調解工程。其他工程由省國土資源廳負責。

2?灌區改造項目(責任單位:吉林市和梨樹縣等11個市縣政府、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工程施工總工期為5年,即2008年~2012年。改造永舒榆、飲馬河、洮兒河、梨樹、松沐、海龍、前郭、白沙灘、扶餘、舒東、松城等11個大型灌區,達到設計標準,新增灌溉面積162.8萬畝,其中水田144.8萬畝、旱田18萬畝。每年按計畫爭取國家扶持資金額度,積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中部土地保護和西部土地整理工程

1?沃土培肥工程(責任單位:榆樹市等24個縣市政府、省農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林業廳、省水利廳、省環保局)。

工程建設工期為4年,即2009年~2012年。

計畫培肥耕地4500萬畝。重點實施秸稈(根茬)還田、農家肥堆漚、有機肥工廠化建設、土壤養分管理培肥等項目,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耕地地力等級。

2008年,完成項目可研報告報批工作。2009年,在榆樹、農安、德惠、九台、雙陽、前郭等6個縣(市、區)進行項目的施工建設。

2010年,在公主嶺、梨樹、伊通、雙遼、扶餘、長嶺等6個縣(市)進行項目的施工建設。2011年,在舒蘭、蛟河、樺甸、磐石、永吉、寧江等6個縣(市、區)進行項目的施工建設。2012年,在東豐、東遼、梅河口、輝南、柳河、乾安等6個縣(市)進行項目的施工建設。

工程實施後,項目區的耕地基礎地力可提高1~2個等級,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2~0.5個百分點,達到3%左右,肥料利用效率提高5%以上。

2?黑土區治理工程(責任單位:相關市縣政府、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發辦、省農委)。工程施工總工期為5年,即2008年~2012年。項目實施重點集中在松乾、拉林河及飲馬河流域,規劃目標為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0平方公里;對其餘4000平方公里不作為《規劃》目標,但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治理。綜合治理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圍繞黑土區耕地面積不減少,黑土層厚度不變薄,黑土地有機質含量儘可能不降低的三大目標要求,改造坡耕地1151.04平方公里,營造水土保持林166.67平方公里、經果林88.36平方公里,種草66.29平方公里,封禁治理201.82平方公里,修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5334座。

3?西部土地整理工程(責任單位:省國土資源廳、相關市縣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監察廳、省財政廳、省農委、省林業廳、省水利廳、省審計廳、省牧業局、省環保局)。

(1)鎮賚項目區(責任單位:省國土資源廳、鎮賚縣政府)。

根據引嫩入白工程進度,該水利工程施工總工期為3年,即2008年~2010年。擬定鎮賚項目區建設工期為5年,2007年開工,2011年竣工。

2007年,鎮賚生態農業示範區、哈吐氣區片和建平區片開工建設。2008年,哈吐氣萬畝示範區實現灌溉,並完成哈吐氣區片及建平區片部分田間灌排工程。

2009年,哈吐氣和建平區片大部分田塊實現灌溉,完成項目區哈吐氣和建平區片的全部田間灌排工程,黑魚泡區片開工建設。

2010年,哈吐氣區片和建平區片全部通水灌溉,鎮賚生態農業示範區建成並投入使用,黑魚泡區片完成部分田間灌排工程。

2011年,完成黑魚泡區片全部灌排工程。鎮賚項目區竣工。

(2)大安項目區(責任單位:省國土資源廳、大安市政府)。根據大安灌區工程建設進度安排,制定大安項目區的建設總工期為5年,即2008年~2012年。2008年,大安項目區開工建設。

2009年,完成部分田間工程建設。2010年,完成一乾渠控制範圍全部田間工程和其他乾渠控制範圍部分田間工程。2011年,一乾渠控制範圍全部通水灌溉,其他乾渠控制範圍內部分田塊實現通水灌溉。2012年,完成大安項目區全部剩餘工程。工程竣工。

(3)松原項目區(責任單位:省國土資源廳、松原市政府、前郭縣政府、乾安縣政府)。

根據哈達山水利工程建設進度安排,該水利工程將於2010年竣工。擬定松原項目區建設工期為5年,計畫2009年開工,2013年12月竣工。

2009年,松原項目區前郭區片開工建設。2010年,前郭區片部分田塊實現灌溉,完成部分前郭灌區控制範圍內田間工程,乾安縣贊字區片開工建設。2011年,前郭區片大部分田塊實現灌溉,完成剩餘工程;乾安縣余字區片開工建設。2012年,前郭區片全部通水灌溉,投入使用;乾安縣贊字區片完成全部田間工程和余字區片完成部分田間工程。2013年,乾安縣贊字區片投入使用,余字區片完成全部田間工程。工程竣工。

標準糧田建設工程

1?國家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項目(責任單位:長春等6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農委、省水利廳、省財政廳)。項目建設期為5年,即2008年~2012年。項目選在吉林市、長春市、四平市、通化市、松原市、白城市6個市,主要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良種繁育設施、農技服務設施。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要求,每個市的項目分兩年實施。

2008年新建吉林市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續建四平市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2009年續建吉林市或松原市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2010年續建松原市或長春市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2011年續建長春市或通化市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2012年續建通化市或白城市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

2?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責任單位:榆樹市等27個縣市政府、省農委、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省財政廳)。規劃項目建設期為5年,即2008年~2012年。每年建設50萬畝,計畫在梨樹、公主嶺、榆樹、農安、德惠、扶餘、前郭、長嶺、雙陽、九台、乾安、舒蘭、伊通、雙遼、磐石、東豐、梅河口、洮南、通榆、東遼、洮北、鎮賚、柳河、輝南、永吉、大安、樺甸等27個縣(市、區)和前郭灌區實施,共建設標準糧田250萬畝,需要投資5億元。具體工程進度安排如下:

一期工程(2008年1月~2008年12月)。主要在雙陽、舒蘭、伊通、雙遼、磐石、梅河口、洮南、通榆、東遼、洮北、鎮賚、柳河、輝南、永吉、大安、樺甸、梨樹、前郭灌區等18個縣(市)實施,面積35萬畝。

二期工程(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主要在榆樹、農安、公主嶺、德惠、扶餘、前郭、長嶺、雙陽、九台、乾安、舒蘭、伊通、雙遼、磐石、東豐、梅河口、洮南、通榆、東遼、洮北、鎮賚、柳河、輝南、永吉、大安、樺甸、前郭灌區等27個縣(市)實施,面積53萬畝。

三期工程(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主要在梨樹、榆樹、農安、公主嶺、德惠、扶餘、前郭、長嶺、雙陽、九台、乾安、舒蘭、伊通、雙遼、磐石、東豐、梅河口、洮南、通榆、東遼、洮北、鎮賚、柳河、輝南、永吉、大安、樺甸等27個縣(市)實施,面積54萬畝。

四期工程(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主要在榆樹、農安、公主嶺、德惠、扶餘、前郭、長嶺、雙陽、九台、乾安、舒蘭、伊通、雙遼、磐石、東豐、梅河口、洮南、通榆、東遼、洮北、鎮賚、柳河、輝南、永吉、大安、樺甸、前郭灌區等27個縣(市)實施,面積54萬畝。

五期工程(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主要在梨樹、榆樹、農安、公主嶺、德惠、扶餘、前郭、長嶺、雙陽、九台、乾安、舒蘭、伊通、雙遼、磐石、東豐、梅河口、洮南、通榆、東遼、洮北、鎮賚、柳河、輝南、永吉、大安、樺甸等27個縣(市)實施,面積54萬畝。

3?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責任單位:59個縣市區政府、省農發辦)。項目建設期為5年,即2008年~2012年。項目涉及長春、吉林、四平、遼源、通化、白山、白城、松原、延邊等9個市(州)的59個開發縣(市、區)和省監獄管理局的1個農場,計畫建設小型水庫135座、攔河壩204座、排灌站223座、打機電井6131眼、架設輸變電線路3500公里、開挖疏浚渠道6615公里、襯砌渠道1252公里、修渠系建築物8340座、機耕路6457公里;改良土壤420萬畝、購農業機械及設備3100台套;造林20萬畝;農民技術培訓70萬人次。

2008年投資7.6億元,開發任務120萬畝;2009年投資8.17億元,開發任務130萬畝;2010年投資8.74億元,開發任務140萬畝;2011年投資9.69億元,開發任務150萬畝;2012年投資10.64億元,開發任務160萬畝。

良種培育和推廣建設工程

(責任單位:省農委、省科技廳、省農科院、相關市縣政府、省發展改革委、吉林大學、吉林農大、延邊大學、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工程建設工期為4年,即2009年~2012年。

2008年,完成可研報告報批,組織籌建機構,確定責任單位,為全面啟動項目做好人、財、物各方面準備工作,組織承建單位的人員整合,招聘部分學科科技骨幹,完成建設方案、初步設計、初步概算,啟動項目的招標、勘察設計工作及儀器設備的選型、訂貨工作。

2009年~2010年,完成育種材料中長期保存庫的土建工程及內部設施、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完成生物技術輔助育種試驗室、品質育種活體分析試驗室、玉米遺傳育種資訊系統機房、種子常溫低溫發芽室、分子水平遺傳純度試驗室的土建工程及儀器設備的安裝工作;建設水稻逆境抗性(寒)鑑定試驗設施,建設玉米重要資源生長環境自動控制保護圃場;完成新品種科技示範站、品種示範點的田間工程建設;完成品種評價體系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投入試運行。開展農作物品種資源收集創新、資源抗性鑑定及新品種選育工作。

2011年~2012年,完成各體系儀器設備的調試工作及試驗地建設、基本建設工程的收尾工作。創造100~150份具有重大套用前景的育種新材料,培育100~120個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組合),新品種大面積推廣普及。加快玉米、水稻、大豆轉基因新品種培育,力爭3年內推出生產用新品種。

全程農業機械化示範工程

(責任單位:榆樹市等30個縣市政府、省農委、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省財政廳)。項目建設期為5年,即2008年~2012年。為實現我省增產百億斤糧食的建設目標,結合現階段各縣(市)農機裝備水平結構和制約糧食生產能力提升的技術裝備瓶頸,全程農業機械化示範工程建設地點主要確定在我省糧食主產區。現階段糧食總產在5億斤以上的30個產糧大縣,分別是榆樹、德惠、九台、農安、雙陽、舒蘭、磐石、蛟河、永吉、公主嶺、梨樹、伊通、雙遼、東遼、東豐、梅河口、柳河、輝南、前郭、乾安、扶餘、長嶺、寧江區、通榆、洮南、洮北、大安、鎮賚、敦化、龍井。建設全程農機化示範區1000萬畝,輻射帶動1000萬畝,建設2000~4000畝規模的全程農機化示範基地3000個,年均建設規模200萬畝,輻射帶動200萬畝,實現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等主要生產環節全程機械化生產。

2008年建設示範基地達到800個;2009年達到1400個,建成九台全程農業機構化示範區;2010年達到2000個;2011年達到2500個;2012年達到3000個以上。

空中雲水資源開發工程

(責任單位:省氣象局、相關市縣政府、省發展改革委)。項目建設期為4年,即2008年~2011年。依託現有的基礎條件,建設人工增雨觀測系統、信息網路傳輸系統、數據存儲系統、人工增雨指揮系統、催化作業系統、技術支持系統和效果評估系統,全面提升吉林省空中雲水資源的監測、識別、預報、指揮和作業能力,對全省可降水雲系進行全天候空中地面立體化人工增雨作業,實現人工增雨工作的業務化、科學化和規模化。

2008年,組織項目前期工作,完成各系統建設實施方案的編制和設備選型工作。2009年,完成各系統設備安裝、調試工作,並進行試運行。2010年,進行系統完善,修繕人工降雨基地設施。制訂人才培養、人員培訓計畫。2011年,系統總結和驗收。

生產技術集成與普及工程

(責任單位:省農委、省科技廳、省農科院、相關市縣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吉林大學、吉林農大、延邊大學、吉林農業科技學院)。項目建設期為4年,即2009年~2012年。2008年,完成項目可研報告報批工作。2009年,完成實驗室改建及實驗設施和田間工程建設。繼續開展關鍵技術創新研究,集成三大作物不同生態區技術模式,對新集成的技術模式進行小面積示範,對已有成熟技術進行推廣,推廣面積玉米3500萬畝、水稻1000萬畝、大豆500萬畝,建成公主嶺農業科技示範區。

2010年,完成儀器設備和農機設備購置。繼續開展關鍵技 術創新研究,集成三大作物不同生態區技術模式,對新集成的技術模式進行小面積示範,對已有成熟技術進行推廣,推廣面積玉米3500萬畝、水稻1000萬畝、大豆500萬畝。

2011年,深入開展關鍵技術創新研究,集成三大作物不同生態區技術模式,對新集成的技術模式進行大面積示範,對成熟技術進行推廣,推廣面積玉米3500萬畝、水稻1000萬畝、大豆500萬畝。

2012年,補充完善關鍵技術,對集成的新技術進行大面積示範推廣,推廣面積玉米3500萬畝、水稻1000萬畝、大豆500萬畝。

病蟲草鼠害預防工程

(責任單位:吉林市等4個市州和榆樹市等34個縣市政府、省農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農科院、吉林大學、吉林農大、延邊大學、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項目建設期為4年,即2009年~2012年。

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共建設8個。2008年完成項目可研報告報批工作。2009年~2010年建成吉林市、延邊自治州、安圖縣、集安市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4個;2011年~2012年建成通化市、白山市、龍井市、汪清縣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4個。鄉鎮級病蟲監測點共建設32個。2009年建成長春市雙陽區1個、農安縣2個、九台市1個、榆樹市2個、德惠市1個、永 吉縣1個鄉鎮級病蟲監測點;2010年建成樺甸市1個、舒蘭市1個、磐石市1個、梨樹縣2個、伊通縣1個、公主嶺市2個鄉鎮級病蟲監測點;2011年建成雙遼市1個、東豐縣1個、東遼縣1個、輝南縣1個、柳河縣1個、梅河口市1個、前郭縣1個、長嶺縣1個鄉鎮級病蟲監測點;2012年建成扶餘縣2個、乾安縣1個、洮北區1個、洮南市1個、大安市1個、鎮賚縣1個、通榆縣1個鄉鎮級病蟲監測點。

生物防螟和農田滅鼠技術重點實施地點為36個縣(市、區),分別是榆樹市、農安縣、九台市、德惠市、雙陽區、永吉縣、蛟河市、樺甸市、舒蘭市、磐石市、梨樹縣、公主嶺市、伊通縣、雙遼市、東豐縣、東遼縣、通化縣、梅河口市、輝南縣、柳河縣、集安市、前郭縣、長嶺縣、乾安縣、扶餘縣、洮南市、大安市、鎮賚縣、通榆縣、洮北區、撫松縣、靖宇縣、臨江市、敦化市、龍井市、汪清縣。

生態保障工程

1?農田防護林新植和更新改造工程(責任單位:長春市和農安縣等22個市縣政府、省林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項目建設期為4年,即2009年~2012年。

全面提高農田防護林建設的質量和防護效益,完善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優質高效的農田防護林體系,抵禦自然災害,改善農田小氣候、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和高產穩產,實現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2008年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和報批工作。2009年完成新建農田防護林6.3萬畝,殘次林帶更新改造15萬畝。2010年完成新建農田防護林6.4萬畝,殘次林帶更新改造15萬畝。2011年完成新建農田防護林6.4萬畝,殘次林帶更新改造15萬畝。2012年完成新建農田防護林6.4萬畝,殘次林帶更新改造15萬畝。

2?生態移民工程(責任單位:鎮賚縣政府、通榆縣政府、省林業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水利廳、建設廳、環保局)。

項目建設期為5年,即2008年~2012年。對向海和莫莫格保護區核心區和部分緩衝區內的居民開展生態移民。

2008年7月,省林業廳負責完成莫莫格生態移民安置大綱編制工作,並報省政府審定。7月底前由鎮賚縣政府負責委託組織有相應資質設計部門完成移民安置規劃及初步設計編制工作。

2008年底前由通榆縣政府負責完成向海生態移民安置大綱、規劃和初步設計的編制及報批工作。

2008年年底力爭完成莫莫格生態移民試點工作,安置移民270戶,920人。2009年~2012年完成莫莫格保護區生態移民1920戶,7030人,向海保護區生態移民802戶,2725人。

3?濕地補水工程(責任單位:省林業廳、通榆縣政府、鎮賚縣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局)。

項目建設期為4年,即2009年~2012年。

通過修整濕地補水渠道,新建濕地補水工程設施,利用水田廢棄的五類水,經處理後達到三類水標準後,引入向海、莫莫格濕地,緩解目前濕地缺水現狀,恢復濕地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調節區域氣候。

2008年完成濕地補水項目可研報告編制和報批工作。

2009年~2010年維修加固渠道100千米,新建渠道85千米,新建節制閘11座,新建橋涵47座,新建提水泵站7座,新建水處理設施2座。

2011年~2012年新建水處理設施8座。

(十一)示範區建設工程

建設生態農業、節水農業、全程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科技4個示範區。

1?生態農業示範區(責任單位:鎮賚縣政府、大安市政府、省國土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林業廳、省農委、省科技廳、省農科院)。

2008年完成生態農業示範區實施方案的編制和報批工作。2009年~2011年以引嫩入白和大安灌區乾渠工程建設為依託,以土地整理項目建設為重點,開展示範區的基礎設施建設。2012年完善相關設施,建立生態農業經營和運行機制,建成鎮賚、大安生態農業示範區。

2?節水農業示範區(責任單位:前郭縣政府、乾安縣政府、省水利廳、省農委、省科技廳、省農科院)。2008年完成節水農業示範區實施方案的編制和報批工作。2009年~2011年以哈達山水利樞紐和灌區乾渠工程建設為依託,以土地整理項目建設為重點,開展示範區的基礎設施建設。2012年完善相關設施,建立節水農業經營和運行機制,建成前郭、乾安生態農業示範區。

3?全程農業機械化示範區(責任單位:榆樹市政府、九台市政府、省農委、省財政廳、省農科院)。2008年完成全程農業機械化示範區實施方案的編制和報批工作。2009年~2011年以培育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為重點,開展示範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2012年完善經營和運行機制,建成榆樹、九台全程農業機械化示範區。

4?農業科技示範區(責任單位:公主嶺市政府、省農科院、省農委、省科技廳、省牧業局)。

2008年完成農業科技示範區實施方案的編制和報批工作。

2009年~2011年以良種培育與推廣和生產技術集成與普及工程建設為為重點,組織開展示範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新品種和新技術的試驗和推廣。

2012年完善相關設施,建立農業科技示範的經營和運行機制,建成公主嶺農業科技示範區。

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是個系統工程,必須加強統籌協調工作。省政府成立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領導小組,負責推進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扎紮實實做好各單項工程的實施方案編制和組織實施工作。要本著政府推動、分級負責的要求,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把《規劃》的各項工程建設任務和時限要求分解到省直各部門、市(州)和縣(市、區)政府。省直各部門、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把增產商品糧能力建設規劃的實施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認真研究,積極探索,確保工作目標的如期實現。

(二)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努力增加投入。《規劃》十一大工程總投資260億元,其中,爭取國家支持160億元,省財政預算安排50億元,申請銀行貸款50億元。省直各相關部門和各級政府要按照規劃的資金爭取額度,按照中央支持、地方努力的要求,對口做好向國家相關部委的溝通匯報工作,儘可能多地爭取國家支持。要通過各級財政預算安排和資金整合,努力落實各級政府承擔的投入。要依託項目主體,打造投融資平台,吸納銀行貸款和其他社會資金的投入。地方政府要組織動員項目受益農戶以投工投勞等形式,加快項目建設,緩解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

(三)創新項目管理體制,建立高效的運行機制。省直有關部門和市縣政府要注重生態農業、節水農業、全程農機化、農業科技等示範區建設,充分發揮示範區的功能和作用,推動和保證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和如期完成。認真組織項目單位,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謀劃項目建設,要嚴格項目的組織管理,嚴格項目的可研、概算和預算,在項目實施和管理上進行體制和機制上的創新。對規劃實施的所有項目,都要組建項目法人,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負責對項目的前期、資金籌集、組織實施和建後管理維護等項工作。根據項目性質,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進行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屬於準公益性事業單位的,實行 “管養分離”;屬於純公益性事業單位的,全部納入地方財政負擔範疇;屬於企業經營性質的,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運營管理機制,做到有收益、有效益,保證運行維護所需的費用,實現良性運行。

(四)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建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並納入國家生態監測網路體系和重大生態災害預警系統,保障和提高規劃區內生態環境監測與分析水平。完善生態動態環境管理監測體系,提高規劃區內生態動態環境監測能力,實現規劃區周邊資源開發活動的風險監控引導,適時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環保部門要做好工程實施過程中對松花江、嫩江流域及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影響的跟蹤監測工作,建立土壤次生鹽漬化、荒漠化生態環境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及時開展生態恢復,科學有效地維持區域良好生態功能。

(五)促進土地流轉,有序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在穩定當前農村土地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土地制度創新,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鼓勵發展租賃、轉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同時加大對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扶持機耕服務隊、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組織發展壯大,提高農機綜合作業率,推進農業全程機械化,實現農業經營的規模效益,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六)落實惠農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抓好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改善流通環境。繼續落實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逐步增加化肥淡季儲備量,進一步增強對化肥市場的調控能力,保障全省化肥供應和肥價穩定。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肅查處違法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發展農資連鎖經營,以市場為導向,把生產、流通和消費有機地聯繫起來,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形成新的產銷關係,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費用,遏制假冒偽劣和坑農害農現象,維護農民權益,減少糧食生產成本。認真落實國家糧食直補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七)逐步完善糧食倉儲設施,確保增產後的糧食安全。建設糧食現代物流節點。在主要的糧食收儲點、中轉點新建或改造散糧鐵路裝車設施和周轉設施(地下卸糧坑、輸送線、立筒倉及其配套設施設備等),配置散糧汽車、吸糧機等設備,改造建設20個物流節點,新增外運能力50億斤左右。在西部地區增建部分倉容和烘乾設施,新增收儲能力30億斤。對1980年以前修建的老倉房(主要是蘇式倉)和簡易倉等(全省約77億斤倉容)進行維修和技術改造,保持並提高現有的收儲能力,增加其儲糧安全性能。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在家庭儲糧數量較多的農戶建設(改造)標準化小型糧倉、配置新型儲糧裝具(圓筒倉、鋼網倉),對農戶進行科學儲糧培訓和技術指導等,使全省農戶暫存6個月左右的糧食數量保持在200億斤左右。

以上實施意見是依據總體規劃制定的,規劃實施過程中,具體工程和項目建設內容如有調整,按調整後的計畫執行。

附屬檔案:1?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2?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責任分解表

二○○八年八月八日

附屬檔案1

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韓長賦 省長

副組長:竺延風 副省長

王守臣 副省長

成 員:姜鳳國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王化文 省長助理、省財政廳廳長

李福升 省政府副秘書長

張寶田 省政府副秘書長

劉長生 省政府副秘書長

劉長龍 省政府副秘書長

李福春 省政府副秘書長、省發展改革委主任

姜有為 省政府副秘書長、省經委主任

臧忠生 省政府副秘書長、省農委主任

毛 健 省科技廳廳長

陳 薔 省監察廳廳長

劉保威 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劉延春 省林業廳廳長

張德新 省水利廳廳長

閻寶泰 省審計廳廳長

王國才 省環保局局長

姜國鈞 省統計局局長

祝業輝 省糧食局局長

賈 濤 省牧業局局長

馮曉波 省供銷社理事會主任

岳德榮 省農科院院長

秦元明 省氣象局局長

李志成 中國農業銀行吉林省分行行長

孔繁波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吉林省分行行長

郭新雙 國家開發銀行吉林省分行行長

高繼泰 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理事長

楊樹生 省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潘中玉 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辦公室主任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聞國志擔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