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淮,顧名思義,指江(長江)、淮(淮河)一帶,廣義上指江南、淮南地區,屬於廣義的江南範圍,狹義上指長江、淮河之間的地區,特指今江蘇、安徽中部、河南南部、湖北東北部地區。
位於中國淮河以南、長江下游一帶。主要由長江、淮河沖積而成。地勢低洼,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水網交織,湖泊眾多。受地質構造和上升運動的影響,沿江一帶平原形成了2~3級階地,分布著眾多的低山、丘陵和岡地。
地理區劃
1、全國一級氣象地理劃分說明:
淮河至長江邊所含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部分地區。
2、全國二級氣象地理劃分說明:
東西向基本以安徽和江蘇交界線分為東部和西部。
歷史沿革
在古代,江淮指江南、淮南地區。唐朝時設江南道、淮南道,統稱江淮,江淮是當時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的代名詞,古人曰“天下賦稅仰仗江淮”,“江淮自古為天下富庶之區也”。
宋代時,設江南東路、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元朝時,江南東路屬江浙行省,兩淮屬河南江北行省。
淮南西路於南宋建立,位於今安徽中部地區,包括合肥、巢湖、安慶、六安、淮南、蚌埠。 本地方言主要為江淮官話、中原官話和贛語。其中蚌埠和淮南屬於中原官話,安慶屬縣(除桐城)屬於贛語懷岳片,其餘皆屬江淮官話洪巢片淮西小片。
淮南東路於南宋建立,位於今江蘇中部地區,包括揚州、泰州、南通、滁州、淮安、鹽城、連雲港。 本區方言分為江淮官話、中原官話和吳語,其中除啟東、海門、靖江為吳語,連雲港北部縣份為中原官話外,其餘皆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和泰如片。揚州、淮安、鹽城為江淮官話洪巢片揚淮小片,滁州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南京小片,連雲港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海泗小片,泰州、南通、如東、如皋、海安、東台一帶則屬於江淮官話泰如片。
江南東路於北宋建立,位於今江蘇西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包括今南京、鎮江、蕪湖、馬鞍山、銅陵、池州、宣城、黃山、九江、景德鎮。 本地區的方言複雜,但主要是江淮官話、吳語、徽語和贛語。其中江淮官話分布最廣,包括南京(除溧水、高淳)、鎮江(除丹陽)、蕪湖(城區)、馬鞍山(城區)、銅陵(城區)、池州(城區)、宣城(城區)、九江(城區)。吳語主要分布於原宣州府(今安徽宣城)轄地(城鎮除外),徽語主要分布於原徽州府屬地及周邊地區,贛語則僅分布於池州、九江(屬縣)、景德鎮。另外,由於近代史上的移民之故,皖南、浙北境內至今分布諸多客籍方言島。
江淮方言
江淮方言,又稱下江官話、淮語等,曾經是明朝及清朝前期中國的官方語言 (1368—1752)。為吳語區北方化的產物。 我國自古地分南北,江淮居其中,江淮之間,氣候物產、語言風土,其特點也都居南北之中。語云:“桔逾淮而北為枳”,應是地理環境使然。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云:“方言差別,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為巨異。或失在浮清,或滯於重滯。”揚雄《方言》記載顯示,早在漢代本省境內偏西地區,西接淮河南北是一個方言區。這個方言區居南北之中,受南北方言和其他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影響,逐步發展演變成為江淮方言區,橫亘江蘇、安徽中部、全省遂成為三個方言區。
從商周兩代開始,黃河流域的華夏族向東向南兩個方向發展,現今江蘇方言的分布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經過長期演變形成的。華夏族向南發展,從關中、中原出發首先到達江漢流域,《詩經》國風中《周南》有《漢廣》,《召南》有《江有記》,都是江漢地區的詩,可以稱為“楚風”,說明殷周之際這裡已被視為諸侯國之列,語言文化已經華夏化了。周初周公旦曾率軍東證,戰勝東夷,但是南面今江蘇安徽境內的徐夷、淮夷仍很頑強,曾多次與周互有攻伐:戰爭使敵對雙方進行了語言文化的交流。到春秋時期,徐夷、淮夷才被吳國征服,今江蘇全境幾為吳國所有。這時吳國與中原諸國關係密切。東周以來楚國向東擴張,吳楚連年戰爭,雖然楚國失敗,但是由中原入楚的先進文化反倒因戰爭更多更快的傳入吳國,加速其華夏化的進程。這時吳國與中原內地的往來也頗為頻繁,公子季札訪問魯、齊、鄭、衛、晉諸國,表現了很高的華夏語言文化修養。晉國助吳攻楚,還派去戰車隊,教以戰法。齊國軍事家孫武訓練吳軍,齊景公還把小女兒嫁給吳王闔閭的長子。孔子有一位大弟子言偃(子游〕是吳人,曾在魯國任武城宰。此外,楚人伍子胥奔吳,過江時漁父唱歌示意,語言可通。還有文種、范蠡也是楚人,他們到越國做官,出謀劃策,語言上也沒問題。所以這些都表明吳越倆國語言與其他華夏諸國古時可以互相溝通。戰國時期,楚國中心逐步東移,最後都城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楚語對東方特別是江淮間的語言影響更大了。
兩漢時期,江淮方言情況可以通過西漢揚雄《方言》的記載來了解。上文說過,當時省境偏西部西接淮河南北為江淮方言區,其他是吳方言區。這是因為《方言》記載辭彙的流行區域,總是江淮並舉,其中多次與楚國中心地區的郢相聯繫。表明楚是一個大方言區,並且隨著勢力向東擴張,楚語也向東發展,此後逐步擴大到長江下游以北地區,吳方言區則多吳越並舉,吳揚並舉。吳是包括江北的,如揚州、滁州、六合等地皆為吳之範圍。揚州地域廣大,與江淮荊楚陳青徐都有並舉,可見當時在下江江東廣大地區已形成一種大體相近的華夏語方言區,即後來的吳方言。
魏晉南北朝時期,全國處於分裂狀態,戰爭頻仍,加之北方遊牧民族南侵,中原士民為避亂紛紛南遷,江淮和江南地區受到中原漢語的衝擊,尤以長江兩岸為重,江淮間是主要戰場,作為戰爭手段,軍事家往往採取遷民或屯墾的措施。江南鎮江以上則是南來難民的主要停留地區。聚居甚眾。所有這些情況都是最能引起語言變化的因素。自此以後,江淮之間逐步演變為江淮方言,甚至擴大到南京鎮江一帶。後來宋朝南渡,歷史重演,北人再度南遷,江淮之間為要衝,戰爭和人口變動促使語言發展,致使江淮方言與吳方言拉開距離,遂成本省三種方言鼎立的局面。
在江淮語言史上,通語和方言的消長,隨著帝王都邑的轉移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曾有兩次大變動,六朝時期的建康話和明代的南京話都曾上升為全國性的通語。
四世紀初,東晉政權在建康建立,北方大批南逃的人渡江集結於建康,並進而成為都城的主人。這些從以舊都洛陽為中心南來的人帶來洛陽話,他們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居於主導地位,這種外來語逐步成為建康的官話,士民在公共場合須說洛陽話。本來建康的土話是吳方言,自從中原來的洛陽話入主以後,經過長期的融合,建康土語逐步被吸收,到南北朝時已基本演變為中原通語。南北朝時的語言學者顏之推云:“自茲(按指三國魏)厥後,音韻鋒出,各有風土,遞相非笑,指馬之喻,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榷而量之,獨金陵與洛下耳。”(《顏氏家訓·音辭》)金陵話與洛陽話相提並論,其實金陵話來自洛陽話,當時南北兩大都邑的話是基本相同的,都是高於方言的通語,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行全國的共同語。建康方言自來被稱為南方官話,是在東晉南朝時期奠定基礎的。但是當時南來的人以過江為安,所以大量集中在沿江南岸。江北地區,特別沿江北岸揚州、泰州、如皋一帶,吳語並沒有很快蛻變,直到隋煬帝游江都時,還“好為吳語”。“帝自曉占候卜相,好為吳語。夜置酒,仰視天文,謂蕭後曰:‘外問大有人圖依(按胡三省注云:吳人率自稱為依),然儂不失為長城公,卿不失為沈後(胡註:長城公,陳叔寶,叔寶後沈氏),且共樂飲耳’”。(《資治通鑑》卷185)正如王導在建康時好為吳語,可知隋末揚州尚有吳語的存在。
明代初期建都南京,南京又成為帝王都邑,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南京話也就因之取得官話的地位,也就是全國性的通語。官吏、商人和知識份子必須學會官話,才能較好地到外地進行語言交際,這是勢所必然的。加之明初官修《洪武正韻》,頒行全國,作為讀音用韻的標準,在當時享有很高的權威。此書的語言基礎當是以南京話為主體,走“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的老路子,這就加強了南京話作為通語的地位。此外,南京在地理上和語言系統上都接近中原話,比觀《洪武正韻》和《中原音韻》的異同可知,中原漢語自古為全國通語,這是南京話可以作為全國通語的重要條件。這時的中原話和北京話都已失去四聲中的入聲調。我們知道四聲是漢語的重要特徵,北方官話大區的再分區就是以入聲調的分派為分水嶺的。方言缺少一個聲調,傳統上被認為是個缺陷,不宜作為正統的全民共同語,只能算是一種方言。南京話擁有作為通語的重要條件:帝王都邑;接近中原官話;保全漢語傳統的四聲。明末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如利瑪竇、金尼閣等,他們看到中國的方言分歧,同時也發現有官話的存在,學會官話對於在各地傳教最為方便,據研究,他們認為當時南京話就是官話。利瑪竇和金尼閣都在南京學過漢語,並分別著《西字奇蹟》和《西儒耳目資》,用他們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拼寫漢字,採用漢語傳統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五個聲調,是符合當時南京話的,直到清末鴉片戰爭前後,傳教士還認為南京話是漢語的代表。雖然明清以來,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官話的語音以北京話為標準,成為國語的前身。但是,就漢語的傳統和歷史地理的地位而言,南京話始終有其重要地位。
江淮官話分布
江蘇省
連雲港市:市區、東海(西北部除外)、灌雲、灌南,約304萬。宿遷市:沭陽、泗洪(西北部除外)、泗陽,約343萬。
淮安市:市區、漣水、洪澤、金湖、盱眙,約520萬。
鹽城市:市區、射陽、濱海、響水、阜寧、建湖,約606.5萬。
揚州市:市區(含江都區)、寶應、高郵、儀征市,約453.5萬。
泰州市:市區、興化、姜堰、泰興、靖江市(西南部除外),約438.5萬。
南通市:市區、如皋市、如東縣、海安縣,約430萬。
鎮江市:市區、句容、揚中市,約187萬。
南京市:市區、溧水(東南部除外),約530萬。
總計約3812.5萬。
安徽省
滁州市:市區、來安、全椒、明光、天長市、定遠,約433萬。
合肥市:市區、廬江、肥東、肥西、長豐縣、巢湖市約1456.5萬。
淮南市:市區,約139萬。
六安市:市區、壽縣、霍山、舒城、金寨(西北部除外),約499萬。
安慶市:市區、懷寧縣、潛山縣、太湖縣、岳西縣、樅陽縣、宿松縣、望江縣、桐城市,約630萬。
巢湖市:市區,約453萬。
馬鞍山市:市區、當塗縣,約124萬。
蕪湖市:市區 ,約75萬。
銅陵市:市區,約87萬。
宣城市:市區,約112萬。
池州市:市區、青陽縣,約91萬。
總計2701萬。
江西省
九江市:市區、九江(北部)縣市,約142萬。
註:以上人口數據中,江蘇、九江均以2008年為準,安徽有部分為2001年數據。
江淮人民
指說江淮官話且自認屬於江淮的人,主體位於江蘇、安徽兩省,內部又可分為淮東與淮西,其中淮東人與“江北人”或“蘇北人”一詞重疊。(依據是南宋時的兩淮分置和清代的蘇皖分置。)
淮東包括:南京(除溧水,高淳)、揚州、鎮江(除丹陽東部)、淮安、連雲港(除贛榆、東海北部)、滁州、鹽城、宿遷(沭陽、泗洪西北部除外、泗陽)等地區。首府為揚州。故淮東又稱為揚州路。
淮西包括:合肥、蕪湖(城區)、馬鞍山(城區)、銅陵(城區)、安慶(城區)、六安(城區及南部)、池州(城區)、宣城(城區)。
江淮名人
古代、近代名人
項羽、朱元璋、米芾、吳敬梓、劉邦、管仲、孫叔敖、張若虛、鑒真、英布、范增、張良、左慈、周瑜、魯肅、大喬、小喬、包拯、史可法、陸秀夫、曹寅、鄭燮(鄭板橋)、施耐庵、黃賓虹、梅蘭芳、韓 信、陳 琳、步 騭、陳 登、李之儀、梁紅玉、謝朓、吳承恩、方苞、劉大魁、姚鼐、姚瑩、阮元、關天培、左寶貴、汪廷珍、李鴻章、詹天佑、劉銘傳、衛立煌、戚繼光、楊行密、段祺瑞、張樹聲、聶士成、王亞樵、楊寶森、董寅初、張英、張廷玉、陳獨秀、趙朴初、章伯鈞 、黃鎮、鄧稼先、程長庚、張恨水、張謇、周恩來、李公朴、余英時、朱自清、朱光潛、鄧石如、姚 瑩、孫立人、戴安瀾、李克農、海子、嚴鳳英、張治中、馮玉祥、丁汝昌、崔白、郭子興、王明、洪學智、梅堯臣、胡雪岩、程長庚、胡宗憲、胡適、梅文鼎、王稼祥、黃鎮、姚依林、陶行知、汪道涵、姚鼐等等。
當代名人
江澤民、胡錦濤、吳邦國、李克強、陳錦華、李金華、劉延東、陳炳德、曹建明、徐守盛、劉奇葆、儲波、詹夏來、祝義才、釋星雲、楊振寧、顧秀蓮、楊元慶、汪洋、史玉柱、淮君、汪光燾、謝曉東、周濤、袁貴仁、許嵩、張賢亮、芮成鋼、李小璐、慕容曉曉、馬蘭、韓再芬、吳組緗、王勝俊、張平、李從軍、王珉、喬傳秀、魯煒、車俊、張俊九、洪虎、蔣作君、程安東、黃璜、張懷西、蔣雯麗、張燕、趙薇、甘婷婷、周禮虎、謝文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