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從夏朝到商朝,信息傳遞發展得很快。甲骨文里常有信息往來的記載。比如,商代名王武丁的王妃婦好是著名女將,常帶兵出征,武丁不放心,往往用卜辭問:“婦好有信?”或“婦好無信?”這個“信”,既是信息的意思,同時也就是問有無信使到來。據文獻和考古材料推斷,商朝的道路交通網路比夏朝大大擴展。《詩經·商頌》曾稱讚規模宏大的商朝都城:“商城翼翼,四方之極”,意為整齊壯觀的王都,是四方的表率。據考古學家發掘,商都城內城外,大道縱橫交錯,有寬廣大道11條,四通八達,其中有整齊石板鋪的專供車馬行駛的“馬道”,可以直登城牆之上。根據甲骨文提供的材料,商王都通往各地的道路,有幾條主要幹線:一條通往徐淮地區,一條通往湖南、江西,另兩條一達西邊的渭水流域,一達西北陝北甘肅一帶。這幾條稱為“王道”的通路,既寬廣,又平坦,道路筆直,十分便利於車馬行進。
發展
商朝對道路管理有嚴格的制度。甲骨文里記載說,為了旅途方便和防止不測,在通衢大道沿線,商朝政府設立了許多據點和止宿之處,這就形成了商朝最初的驛站制度。起先這些據點稱為“堞[dié蝶]”,大約是用木柵牆築成的防守工事。照韓非子計算法,當時50里設定一處。後來這些堞發展成為“次”。“次”是止舍安頓的意思,即逐漸成為可以暫住的旅舍之類。當時有霍次、齊次、淮次等名目,就是在霍、齊、淮地止宿的臨時客舍。再後,又在此基礎上正式建立“羈”,古人注羈為“過行寄止者”。這是商王朝專為商王、貴族建築的道邊旅舍,學者們認為這就是中國最早的“驛站一類的特別設定”。商朝時候,羈還未冠以特別的地名,是按道路前進的次序依次排列命名的,甲骨文中曾出現一羈至五羈的記載,也即第一站到第五站。據估計當時“三十里一宿”,第五羈當距王朝約150里之遙。這些羈,不僅供止宿,而且供應飲食。
商朝已有專門傳遞信息的信使,在甲骨文中寫作“〔Zhī支〕”或“”。商王出行時,往往身邊都要跟隨幾個,供他隨時向臣下發布命令。甲骨文里常有“王其田,往”,“盂田,其散”等,意思是商王去田獵,有跟隨左右。商時地方有許多附屬於商的方國與部落,他們也往往派向商王匯報情況,互通訊息。甲骨文所談“大使其”,是說大這個地方派來商;“亞鏇其陟[Zhì質],入”,是指亞鏇地方的入商匯報。商朝時還沒有像後世那樣分段遞送信息的常設的驛傳之制,訊息命令一般都由一個專人傳送到底。所以信使行途都是很辛苦的,有時還會遇上盜寇蛇蟲的兇險。有一片商王武丁時的甲骨片記載說,有一個年齡高邁的信使,在路上走了26天,行了600里的路,沒有到達目的地就死了。有的驛使,行程更長,有一片商王祖庚時的甲骨卜辭載,有一位,從一天的黃昏時分啟程,在途中行了48天,終於到達目的地,估計共走了1200里左右。從這個例子看,距今約30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驛傳已有相當的水平了,在當時的世界居於先進地位。
有了夏、商的通信設定基礎,到西周時候我國的通信郵傳制度,才得以大大發展起來。
集郵百科知識之郵驛
集郵是以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集郵源於郵政。十九世紀中葉,創造發明了郵票,集郵活動應運而起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現在已成為一項超越時空、超越國界,多層次多方位、擁有億萬民眾參加的高雅文化活動。這裡希望通過多次任務全面系統介紹集郵知識。古代為適應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達,經費由官方負擔的住所被稱為郵驛(也稱郵傳)。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