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理與管理智慧

周易哲理與管理智慧

《周易哲理與管理智慧》是孫畔 著,由世界知識出版社於2006年10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周易哲理與管理智慧
作者:孫畔 著
ISBN:10位[7501229511] 13位[9787501229512]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定價:¥28.00 元

內容提要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產生過許多燦爛的文化,閃爍著先賢聖祖的聰明才智,鑄就了華夏文明。
《周易》是諸多文化典籍中,最具有代表性哲學思想的優秀作品。
縱觀古今中外,歷代治易學者,都在樂此不疲地探究這部神奇“天書”,挖掘它所蘊涵的深刻哲理,破解千古之謎。
《周易》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辯證法著作,它用說理形式,嚴謹的邏輯思維進行排列組合,客觀地闡述萬物生成和毀滅。
《周易》用陰陽對立統一學說,相互轉換原理來揭示事物發展規律,說明生存競爭是自然法則。
《周易》是人類社會用符號記載管理的劃時代標誌,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知識遺產。
《周易》涉獵問題極其廣泛,如太極、陰陽、理事、理氣、象術、術數、形而上、形而下……是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中通萬物,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百科全書。
《周易》是科學,是各領域方向性的前導,是奴隸社會發展進程的真實表述,是研究商周歷史的可靠依據。
《周易》是無神論著作,書中絕無任何迷信成分,根本找不到升天成佛、乘鶴仙去的痕跡,更沒有上帝萬能思想。
《周易》所提及到的“神明、載鬼冥升……”都是祭祀中常用詞語,或者是擬人化的形象表現,無須大驚小怪,更不要談易變色。
《周易》精髓是無極生有極,有極生太極,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分為二的無窮裂變。
《周易》用筮和卦作為語言工具,記錄古人管理國家、規範人的行為,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歷史文獻。
《周易》這部神奇“預測學”“未來學”,是我國儒家思想經典名著,是東方倫理形成的啟明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鍊金石。
《周易》以它博大精深的邏輯推理、唯物辯證理論、科學態度認識事物、剖析問題、判斷得失,幫助人們知曉宇宙在變、世界在變、萬物萬事都在變。 所以我們要知變、應變、適變才能迎合時代節拍,趕上社會發展的潮流。尤其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必須懂得變的重要性。變則通、通則久、久則還變、唯變則通,變是永恆的真理。

編輯推薦

64種管理方法,386個具體措施。難字有注音,難點詳註釋;闡周易哲理,論人生智慧。讀懂本書需要您的悟性,有大悟性,就有大智慧;有大智慧,就有大人生。
本書以《周易》正史為鑑,由易理、道理、管理三部分組成,另外在每卦前有簡序,在每卦後有淺跋,每爻都有點評。易理部分,把原文翻譯成現代語言。道理部分,引用歷代學者有價值原文“不做解釋”再加上本人觀點。管理部分,為了便於記憶,用四句一組,每組七言韻文形式表達。
本書認為中國及世界所有的管理,都沒有超出六十四種範疇,三百八十六個措施。用《周易》管理國家大計,搞企業發展,規範人們行為,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有據可查。歷代統治者或多或少,都在沿用《周易》方法治理社會,即使管理手段產生變化,《周易》實質套用,始終沒有改變。當您遇到困難,翻開本書目錄,查找要解決的問題時,必須和目錄內容相符。

作者簡介

孫畔,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父親唱著悲壯的歌,母親在風雪中生下了一匹小黑馬。也許不願意被套馬桿鎖住的緣故吧,青春還沒有閃光,就去了很遠的地方尋覓生命綠色。直到落實政策才從天蒼蒼、野茫茫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回到闊別多年的北國江城。 曾任:吉林市場周易研究會首任法人代表,吉林市易經科學研究中心負責人。學歷:說不清楚。作品:發表過建築論文,寫過歌劇,詩詞……愛好:冷靜中思考問題,熱鬧里尋找答案。信念:認認真真地做事,清清白白地做人。格言:寧願前進中倒下,不在後退中站立。

目錄

前言
《周易》之光
《周易》的貢獻
《周易》對世界的影響
《周易》套用範疇
《周易》與迷信
《周易》認識的誤區
《周易》的困惑
卜筮和數的概念
《周易》發展史
《周易》名詞解釋
對太極圖的解釋
對河圖的數字解釋
對洛書的排列解釋
對先後天八卦圖的解釋
《周易》及相關圖騰的初探
《周易》符號是密碼
《十翼》原文
六十四卦章節
第一節 乾·乾為天
第二節 坤·坤為地
第三節 屯·水雷屯
第四節 蒙·山水蒙
第五節 需·水天需
第六節訟·天水訟
第七節 師·地水師
第八節 比·水地比
第九節 小畜·風天小畜
第十節 履·天澤履
第十一節 泰·地天泰
第十二節 否·天地否
第十三節 同人·天火同人
第十四節 大有·火天大有
第十五節 謙·地山謙
第十六節 豫·雷地豫
第十七節 隨·澤雷隨
第十八節 蠱·山風蠱
第十九節 臨·地澤臨
第二十節 觀·風地觀
第二十一節 噬嗑·火雷噬嗑
第二十二節 賁·山火賁
第二十三節 剝·山地剝
第二十四節 復·地雷復
第二十五節 無妄·天雷無妄
第二十六節 大畜·山天大畜
第二十七節 頤·山雷頤
第二十八節 大過·澤風大過
第二十九節 坎·次為水
第三十節 離·離為火
第三十一節 成·澤山鹹
第三十二節 恆·雷風恆
第三十三節 遁·天山遁
第三十四節 大壯·雷天大壯
第三十五節 晉·火地晉
第三十六節 明夷·地火明夷
第三十七節 家人·風火家人
第三十八節 睽·火澤睽
第三十九節 蹇·水山蹇
第四十節 解·雷水解
第四十一節 損·山澤損
第四十二節 益·風雷益
第四十三節 央·澤天央
第四十四節 始·天風始
第四十五節 萃·澤地萃
第四十六節 升·地風升
第四十七節 困·澤水困
第四十八節 井·水風井
第四十九節 革-澤水革
第五十節 鼎·火風鼎
第五十一節 震·震為雷
第五十二節 艮·艮為山
第五十三節 漸·風山漸
第五十四節 歸姝·雷澤歸妹
第五十五節 豐·雷火豐
第五十六節 旅·火山旅
第五十七節 巽·巽為風
第五十八節 兌·兌為澤
第五十九節 渙·風水渙
第六十節 節·水澤節
第六十一節 中孚·風澤中孚
第六十二節 小過·雷山小過
第六十三節 既濟·水火既濟
第六十四節 未濟·火水未濟
後記

書摘

書摘
在談論《周易》與迷信時,首先弄清楚最早治易鼻祖伏羲,她是人名,還是部落名稱,或者是後世想像中的聖人。
傳說伏羲是人文始祖,從上古流傳到現在,從口頭文學到文字記載,也只能算做神話故事。
關於伏羲本身就有神話成分,史書說“伏羲蛇身”、“龍身”、“鱗身”。據說《連山》是神農氏所作,史書說:“神農 人面鳥身”、“人面虎身”、“人身牛首”。
可以肯定人類先祖絕不是人面虎身的怪物,或者生滿鱗片的蛇體,這完全是人們在美好祝願中勾勒出來的圖騰,表示對先祖功績的敬仰。這只能叫作傳說,和迷信挨不著邊。
《周易》所以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就是在形成和完善過程中,用科學觀點打破迷信的荒誕。
《周易》神秘的外衣,並不是迷信的存在,而是深奧的哲學思想,使人感到神秘。
在爻辭中出現的“神物”、“興神物”、“神明”等一些詞句,並非神靈意思,實際是“明於天道而察於民之故”的具體解釋。
《周易》是科學無可非議,迷信愚昧無知,科學和迷信冰火不同爐。
《周易》提出:“陰陽統萬物,術數定乾坤”。此乃唯物辯
證法則,把事物加以歸納、分類、排列組合成既抽象又具體的因果關係,演繹出各種生命信息。
《周易》用一整套特殊符號,表示卦爻寓意,提供古代社會人和自然的資料。
迷信是人類社會蒙昧時代的產物,由於當時科學不發達,知識非常匱乏,對人體本身不了解,尤其對自然界奇異景象不理解,所產生的錯誤認識。有的是幻聽幻視,有的是生活中不常見的突然變化,有的是根本認識不到的分子、離子、粒子……在運動。直到現在仍然還有許多沒有解開的科技之謎
迷信的概念很廣泛,也很微妙,而思想上的迷信最為可怕。
對個人的崇拜,對先進科技的依賴,對宗教的執著,對亡者的祭祀……都是迷信。迷信也會產生凝聚力,但生命不會長久。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人們從落後狀態中,總結經驗後才認識到的先進思想。“科學沒有國界,它的成就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迷信的形成也是在一定條件下,滋生出來的信仰。關鍵是如何改造和利用。太平天國就是洪秀全利用迷信手段創建的。在20世紀60年代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出現過造神運動。所以不要急於給某種事物加上定義。
中國中醫就是由祭司“巫彭作醫”演變而來,利用巫術精神療法,加上無意識的拍打、撞擊,發展成為有意識的按摩、針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