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蒙古族鄉

向海蒙古族鄉

向海蒙古族鄉位於吉林省通榆縣西北部,東經122°04′至122°8′,北緯44°48′至45°16′之間。距縣城最近距離約10公里。東與雙崗鎮、鴻興鎮、開通鎮相連;南與新興鄉、烏蘭花鎮、興隆山鎮交界;西與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毗鄰;北與洮南市接壤。鄉政府駐地香海廟,距縣城約67公里。

基本信息

幅員面積

向海蒙古族鄉總面積為117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952公頃(其中有效灌溉面積6768公頃);林地面積35000公頃(其中天然林9000公頃、人工林26000公頃);草原面積14382公頃;水域面積15588公頃;蘆葦面積7884公頃。

歷史沿革

向海蒙古族鄉向海蒙古族鄉
向海蒙古族鄉成立於1983年,隸屬通榆縣所轄。向海原名香海,得名於香海廟,意為香火旺盛的地方。向海蒙古族鄉區域,清代屬蒙王地(系圖什業圖王)。鹹豐年間,蒙古族人民在此修廟建塔。民國年間,屬澧泉縣(今突泉縣)所轄,1915年(民國四年)歸瞻榆縣四區管轄。1926年(民國四十五年)改屬五區管轄。1946年初,屬瞻榆縣第九區民主政府所轄。1946年12月九區劃歸通榆縣。1947年七月將此區又劃歸瞻榆縣,改為七區。1956年2月,撤區劃鄉,成立向海廟鄉。1958年9月,併入興隆山鄉,同時成立興隆山人民公社。同年10月,開、瞻兩縣合併為通榆縣,屬通榆縣所轄。1961年,從興隆山公社分出,成立向海人民公社(二級核算)。1964年變二級核算為三級核算公社,因此地系蒙古族聚居的地方,故更名為向海蒙古族人民公社。1983年,農村體制改革,又改稱為向海蒙古族鄉。2005年合鄉並鎮時,四井子鎮、西艾力蒙古族鄉併入,下轄16個村、78個自然屯,仍稱向海蒙古族鄉。

人口構成

2005年底,全鄉總人口為270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40人;農業人口21860人。農業勞動力6934人。少數民族人口9239人,其中蒙古族8451人;滿族717人;回族65人;朝鮮族6人。

自然資源

向海蒙古族鄉向海蒙古族鄉
向海蒙古族鄉境內地形複雜,多種生物區系與複雜的生態環境互相滲透,境內有霍林河、額穆泰河兩條河流,向海、興隆兩座水庫。沙丘、草原、湖泊、沼澤縱橫交錯、星羅棋布。沙丘榆林、湖泊水域、蒲草葦盪、羊草草原構成了獨特的四大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共有植物595種,其中藥用植物220多種;脊椎動物300多種,其中鳥類293種,獸類37種,爬行類8種,兩棲類5種,魚類29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335種中向海有52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10種,二級保護動物42種。尤其是丹頂鶴,她體態優雅、白羽黑翎、丹頂艷麗、高貴清秀、已被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鳥。

向海主要以農業和牧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粱穀子糜子、蕎麥、葵花、綠豆、豇豆、蓖麻打瓜、西瓜。近幾年調整種植結構,芝麻、花生辣椒棉花也開始有大面積種植。因盛產優質牧草——羊草,所以牧業發達,畜產品主要有羊毛、羊絨和優質牛、羊肉。向海小米、向海鴨蛋已經註冊商標,馳譽省內外。向海旅遊業十分發達,已經形成了游、住、吃、購一條龍的格局。仙鶴島百鳥樂園、千鳥巢、沙灘浴場、蒲草葦盪、蒙古黃榆、山杏林、古遺址、香海寺讓遊客留連忘返。來到向海,你會體會到她的精巧、細緻、溫情、深邃;令你不由不讚嘆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

新農村建設

向海蒙古族鄉向海蒙古族鄉
通榆縣向海鄉位於通榆縣西北部,幅員面積1200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7000餘人。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宏偉目標以來,向海鄉黨委和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會議精神,從實際出發,找準工作切入點,通過理清發展思路,轉變職能,最佳化環境,突出實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向海鄉根據自身的發展基礎、資源條件和民族鄉的特點,確定了今後一個時期必須牢牢堅持的“三個三”的發展思路,即:打好生態、綠色、民族“三張牌”;主攻牧業強鎮、商貿活鎮、旅遊興鎮“三個重點”;破解擴大經濟總量、最佳化經濟結構、增強財政實力“三個難題”。一是強攻農業,大力推行農業結構調整及基地建設。二是做大牧業,以園區建設為載體,在提質增量上大作文章。三是依靠旅遊提升三產,推動產業與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通過農業、牧業、三產的發展和良好的產業互動來促進農民增收。向海村村民樊向文投資5萬元辦起了集住宿、停車為一體的飯店,正向農家樂旅遊的方向發展,預計到2008年從事農家樂旅遊的農戶可達到35戶。村民林寶偉投資50餘萬元,建起了特種養殖場,飼養了野豬山雞孔雀野兔等特種動物,已經初具規模。到目前為止從事旅遊業及其服務業的人員達到700餘人,實現產值1000萬元,占全鄉經濟總收入的12%,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添了新的亮點。

向海蒙古族鄉向海蒙古族鄉
一是拓寬增收渠道,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土觀念。建立和完善了“四位一體”的農民培訓體制,免費為失地農民開展技能培訓,培訓失地農民700餘人;邀請農業專家進行實用技術培訓;積極為農民提供致富信息、用工信息,增強了農民的創業意識,提高了增收致富本領。

二是積極引導,創新活動載體,形成文明向上的社會風貌。以“文明新風進農家”、“創建十星級文明戶”“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等活動為載體,以向海夕陽紅老年秧歌隊為突破口,深入開展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從思想觀念、法制意識、衛生習慣、道德禮儀等方面加強引導和培訓,使每家每戶增強保持衛生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村民的素質得到一定提高。形成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有效促進全鄉"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輿論基礎。

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搞好鄉村規劃,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為了改變過去鄉鎮建設混亂無序的局面,鄉黨委政府早在2004年就投資12萬元請省規劃設計院分別編制完成了《向海鄉總體規劃》《向海鄉鄉鎮建設規劃》,兩個規劃的完成使向海鄉不論是在產業發展方面還是在城鎮村屯建設上都有了依據。為了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改善居住環境,向海鄉把打造農民新居作為突破口,2006年新建居民點一處36戶,2007年以向海村圍牆改造為試點,譜寫了全鄉民房規劃建設的新篇章,預計改造圍牆50戶2000延長米。加強了道路和飲水安全工作建設。這兩年新修村村通公路40公里,改廁36戶,秋季整修了各村屯之間的土公路,最佳化了農村交通環境;今年,16個村改水工程已完成,現在全鄉農戶就可以喝上安全放心水了;同時,還在全鄉深入開展了環境衛生治理活動,徹底告別了各村屯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現象。

向海蒙古族鄉向海蒙古族鄉
四是夯實“三村建設”,強化民主管理,維護農民的民主權利。向海鄉把向海村作為民主管理的示範村,把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作為融洽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方面,以“三村建設”為切入點,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機制,實行村財鎮管,定期公布。凡涉及全村的大事,關係民眾利益的事務,都提請村民代表大會議論、決策,全面提高了民主自治的程度。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社會穩定,推進平安鄉鎮建設,正逐步使向海鄉民主管理走上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