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音譯縛直囉薩怛縛摩訶薩怛縛,譯名執金剛,持金剛,金剛手,金剛手秘密主,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薩埵摩訶薩埵等。薩埵者有情之義,勇猛之義,總言勇猛之大士。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來為第一,此金剛薩埵菩薩為第二。是佛教密宗極為推崇的聖尊。

基本信息

金剛薩埵

簡介

Vajrasattva(梵音之英文拼寫形式)由Vajra和Sattva兩個詞組構成。
Vajra漢文音譯的寫法之一是跋折羅,漢文意譯:金剛
<<金剛頂經疏一>>釋義:"世間金剛有三種義.一不可破壞,二寶中之寶,三戰具中勝"。
南無金剛薩埵照片集錦南無金剛薩埵照片集錦

Sattva漢文音譯薩埵,其世間之義泛指一切有情;出世間之義是勇猛大士。
Vajrasattva漢譯金剛薩埵,是佛教典籍中與普賢菩薩同體異名的聖尊
南無俱盧跋折囉薩埵耶是用繁體漢字音譯的梵語 南無:讀音 na-mo 皈命之義; 俱盧:讀音 gu-lu 眾生依祜之主、聖尊之義 跋折囉薩埵:讀音 ban-zer-sa-duo 金剛薩埵聖號 耶:讀音 ya 起增上語義之作用。
南無俱盧跋折囉薩埵耶全句譯成現代漢語的意思是: 向眾生依祜之主金剛薩埵聖尊致以皈依的敬禮!
南無俱盧跋折囉薩埵耶釋義
Vajrasattva,又雲金剛手,秘密主。又雲普賢。梵名縛曰囉薩怛縛摩訶薩怛縛。
理趣釋金剛薩埵初集會品曰:‘首戴五佛寶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作勇進勢。本初者,本來清淨法界也。左手作金剛慢印者,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歸順道也。右手抽擲五智金剛杵作勇進勢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順佛道念念升進,獲得普賢菩薩之地。’作拳安於腰側,是曰金剛慢印。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曰:‘左拳安腰側,右羽抽擲杵。’秘藏記末舉之以為胎藏界之金剛薩埵。理趣釋毗盧遮那理趣會品曰:‘金剛薩埵菩薩,背月輪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鈴,半跏而坐。’五秘藏訣曰:‘以五佛為冠,背倚月輪,坐白蓮華,右手持五智金剛杵安於心上,左手執般若波羅蜜金剛鈴按胯上。其身白色也,(中略)右持金剛杵安於心上者,此金剛薩埵主一切如來金剛法印。持此杵者,能摧十種煩惱故。(中略)左手持鈴者,表以般若波羅蜜清淨法音驚覺一切有情及二乘人。(中略)其身白色,表金剛潔白無染。’秘藏記末舉之以為金剛界之薩埵。
釋迦牟尼佛曾在經典中說有三部佛、五部佛、千部佛乃至無數諸佛,而其中的主尊就是金剛薩埵,就象一個王國中有國王、大臣、平民等各式人等,但其中最尊貴的是國王一樣,因此頌詞中說金剛薩埵是“如海諸部壇城主”。
金剛薩埵為消業滅罪之唯一主尊,行者為懺罪解冤,修本尊法,功效最快最大,且為成就無上菩提必經階程。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煩惱,止諸惡念,生諸功德。
修法誦經持咒,課將畢時,加誦百字明三遍或七遍,然後回向,則一切功德圓滿,偶有錯漏,金剛護法,不將為咎

含義

雖然密教本身是由金剛薩埵本身所開創,很多人對金剛薩埵還是不十分的明白。所謂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持,金剛持其實並不止一位,是有很多很多的金剛持。金剛薩埵是屬於那一位金剛持呢?我們常常講到法身普賢、第六金剛持,指的就是金剛薩埵,金剛薩埵是排在第六位,也就是第六個金剛持尊者。那前面的五位是那五個金剛持呢?其實,在佛教裡面,五方佛就是五個金剛持,中央大日如來,東方阿閃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這五佛就是五金剛持尊者,五方佛就是五個金剛持,那法身普賢、第六金剛持就是指的是金剛薩埵。還有一個名稱叫金剛總持,什麼叫金剛總持呢,原始佛就叫做金剛總持,在紅教裡面衪叫阿達爾瑪佛。最早的「原始佛」翻成中文就變成普賢王如來。我 們講金剛總持就是被稱為原始佛。從原始佛底下就分五大金剛持尊者,五大金剛持合起來的法王子,就是金剛薩埵,就是第六金剛持,是這樣分的。所以,最高的是金剛總持,五個金剛持,再來的是第六金剛持金剛薩埵,很多佛菩薩,其實菩薩這兩字,也是薩埵的意思。在密教裡面可以稱觀音薩埵,觀音薩埵就是觀音菩薩的意思,那我們稱呼準提菩薩為準提薩埵。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菩薩。它的意義在這裡。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這個咒是尊指第六金剛持的咒,這個咒也是很偉大的一個咒,是密教很重視、很大的一個咒,平時或在修法的時候,都應該誦這個咒語,我們曉得這金剛薩埵百字明咒有三個很大的功用。第一個功用是做懺悔,它本身因為是屬於空性的,那你念了這個,歸於為空性,就等於是懺悔你所有的業障。第二功用是你誦這個咒的時候,就等於五大金剛持跟第六金剛持,所有的金剛持尊者在加持你。所以,可以獲得所有金剛持的加持,也是五方佛、金剛總持、金剛薩埵一起來加持你。第三,這個咒語,因為它本身是一個空性的咒語,所以它是最圓滿的咒語,既然是最圓滿的,你在修法的時候,有什麼缺點或者是有遺漏的地方,因為你在修法當中,有時會疏忽掉或者有妄念雜念,或者是禮節上不夠,有漏失時,你念百字明咒時,一念就是空性的圓滿,就把錯漏的地方全部變成圓滿。所以說是一種補咒,什麼叫補咒呢?也就是補充你所有缺點跟錯誤的一個咒語,你只要念了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就等於你的修法都圓滿,就算是你有缺點、有漏失的話,也會圓滿。有這三個大功用。
因為金剛薩埵是從金剛總持,五方金剛持到了第六金剛持這樣直接下來。所以,金剛薩埵本身在密教來講是一位密教袓師,金剛總持,當然是密教的袓師爺,五方佛也是密教的袓師,五方佛合起來的總性是金剛薩埵,那也是密教的袓師。所以,金剛薩埵是金剛乘的袓師爺,是一樣的。 所以一談到什麼是金剛總持,什麼是五方金剛持,什麼是金剛持尊者,第六金剛持金剛薩埵,這樣就可以分別出來。
本尊金剛薩埵的心咒 “唵班雜(兒)薩朵吽

咒語

百字咒

凡修法誦經持咒,課將畢時,加誦金剛薩埵百字明三遍或七遍,然後回向,則一切功德圓滿,偶有錯漏,金剛護法,不以為咎。百字咒譯音及梵文:
【1】歐母(二合)OM(1)哇制哈(二合)Vajra(3)薩特瓦(二合)sattva(5)
【2】薩摩耶samaya(8)摩奴巴拉耶manupālaya(13)
【3】哇制哈(二合)Vajra(15)薩特瓦(二合)sattva(17)
【4】堆耨Tveno(19)頗拉(二合)諦式沓(二合)pratişţha(22)
【5】得哩(二合)透Dridho(24)美me(25)頗瓦bhava(27)
【6】蘇抖適右(二合)Sutoşyo(30)美me(31)頗瓦bhava(33)
【7】蘇博適右(二合)Supoşyo(36)美me(37)頗瓦bhava(39)
【8】阿奴哈科豆(二合)Anurakto(43)美me(44)頗瓦bhava(46)
【9】薩呵(輕呵氣)瓦Sarva(48)西梃(tìng)siddhim(50)
【10】美me(51)頗拉(二合)耶支車(二合)prayaccha(54)
【11】薩呵(輕呵氣)瓦Sarva(56)嘎呵(輕呵氣)摩蘇karmasu(59)
【12】者美指依(二合)的camecitta(63)師利(二合)佑古乎shriyohkuru(67)
【13】吽HUM(68)
【14】哈哈哈哈吼HāHāHāHāHoh(73)
【15】帕葛宛Bhagavan(76)
【16】薩呵(輕呵氣)瓦Sarva(78)達塔葛達Tathāgata(82)
【17】哇制哈(二合)vajra(84)嗎美māme(86)悶這munca(88)
【18】哇制哈(二合)Vajra(90)頗瓦bhava(92)
【19】摩哈Mahā(94)薩摩耶samaya(97)
【20】薩特瓦(二合)sattva(99)啊āh(100)。
百字明咒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是第六尊金剛持的咒,這是密教非常重視的一個大咒,平時或在修法的時候,都應該誦這個咒語,我們曉得這金剛薩埵百字明咒
有三個很大的功用。第一個功用是懺悔業障,它本身因為屬於空性,那你念了這個咒,等於歸為空性,也等於是懺悔你所有的業障。第二個功用是誦這個咒語,就等
於所有的金剛持尊者都在加持你。亦即獲得五方佛、金剛薩埵及所有金剛持的加持。第三個功用是補遺漏、致圓滿。因為這個咒語本身是一個空性的咒語,所以它是
最圓滿的咒語。你在修法當中,有時會疏忽或者有妄念雜念,或者是禮節上不夠,產生漏失,你念百字明咒時,一念就是空性的圓滿,就把錯漏的地方全部變成圓
滿。所以說這也是一種補咒,補充你所有的缺點跟錯誤。你只要念了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就等於你的修法都圓滿了。就算是你有缺點、有漏失,也會圓滿。這個百字
明咒有這三個大功用。
因為金剛薩埵是從五方金剛持到第六金剛持這樣直接下來,所以,金剛薩埵本身在密教來講是一位祖師,金剛總持,當然是密教的祖師爺,五方佛也是密教的祖師,五方佛合起來的總性是金剛薩埵,那也是密教的祖師。也可以說金剛薩埵是金剛乘的祖師爺。所以談到什麼是五方金剛持,什麼是金剛總持,第六金剛持金剛薩埵,這樣就可以分別出來。

心咒

心咒是“歐母(二合),哇制哈(二合)薩特瓦(二合),吽!(梵文Om,Vajrasattva,Hūm!)”

修法儀軌

如意寶珠修法

依具德金剛薩埵淨除罪障成就二利之如意寶珠修法竅決:
皈依:(三遍)
南無
從今乃至菩提果如海諸部壇城主
上師金剛薩埵前吾以深解信皈依
發菩提心:(三遍)
一切等空諸有情為得安慰竟樂地
身口意之諸精勤皆當不離菩提道

觀想聖尊法

(一遍)

自前如海供雲中白蓮月輪坐墊上
部主金剛薩埵尊明現潔白皎月色
一面二手持鈴杵圓滿報飾跏趺坐
放射智光遍十方澄淨意中觀明然
嗚呼上師金薩尊請憶往昔所立誓
吾等痛苦諸有情哀懇大悲以攝持
無始以來至今生身口意造諸罪墮
如同已服惡毒藥深生追悔發露懺
今後縱遇命難時亦絕不造諸惡業
祈汝悲眼視吾等柔和之手賜解脫
我與一切諸有情失壞誓言皆令淨
一切勝共諸悉地願今悉皆得成辦
如是祈禱,若具足四對治力而念誦四十萬遍“嗡班匝兒薩埵吽”心咒後,則破根本誓言罪亦能清淨。薩瑪雅!
最後回向及誦吉祥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